國內市場吸引以出口為生的本土敷料企業紛紛回頭,市場看點在哪?

2020-12-23 MarketMonitor

本文由globalmarketmonitor.com (貝哲斯諮詢) 研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

醫用敷料的存在主要為傷口提供無菌的環境,有效隔絕外界的汙染,防止在侵入性外科手術時感染源在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的傳播,確保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安全,進而有效控制醫院內交叉感染。醫用敷料是有創操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有傷口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醫用敷料的身影。

廣義的醫用敷料不僅包括常見的傷口護理產品,還包括手術室感染防護和醫用防護產品,以及壓力和固定類產品等。本文站在狹義的醫用敷料即傷口護理產品的角度展開。傷口護理產品指作為傷口處的覆蓋物,在傷口癒合過程中,可以替代受損的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傷口感染,提供有利於創面癒合的環境的醫療器械。

以「溼潤癒合理論」為分界線,醫用敷料分為傳統醫用敷料和新型醫用敷料。傳統醫用敷料主要使用天然紗布、棉墊和合成纖維等,新型傷口敷料包括泡沫敷料、海藻酸敷料、聚合物納米纖維敷料,膠原海綿以及人工真皮修復材料等。

政策驅動醫用敷料行業發展

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國內包括醫用敷料行業在內的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我國醫用敷料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高。

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提出,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範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8年由國家統計局出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明確將衛生材料及敷料列入生物產業大類項目下的其他生物醫用材料及用品製造產業項目中。

人口老齡化為醫用敷料提供發展窗口

60歲以上人群是老年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高發人群。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資源的1.9倍,60歲以上慢性疾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的3.6倍。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國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24,090萬人,佔比達到17.3%。由此可見,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將促進醫療市場不斷擴容。

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入院人數和手術人次逐年增加,住院人數在2015年突破2.1億人,手術人次在2015年達4,556萬人次,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推動了我國醫用敷料市場的增加。

更優化的新型敷料將成為行業趨勢

過去,醫學界認為保持乾燥對促進傷口癒合具有重要意義,保持傷口乾燥的傷口敷料就屬於傳統傷口護理產品。但是傳統敷料由於不具備治療、修復等功能,在臨床中應用範圍受到局限。

1962 年,英國人Winter提出了「溼潤傷口癒合理論」,即傷口在溼潤的環境下比乾燥的環境下癒合要快,使得人們對傷口癒合過程的認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新型傷口敷料便是在這一理論上發展起來的。

與傳統敷料相比,新型敷料具有減輕換藥痛苦、顯著縮短護理時間、降低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換藥操作簡便易行,降低綜合治療成本,更迎合患需求。

2016 年,新型敷料在全球的佔比達到59.53%,在發達地區的佔比可達80%以上。從發展趨勢看,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們更希望縮短康復時間。即使新型敷料相比傳統敷料價格稍貴,但是人們寧願較多的金錢成本以獲得更多的時間。人們對新型敷料的需求日益迫切,未來新型敷料的佔比將進一步擴大。

國產醫用敷料將國內市場不斷擴容

國內醫用敷料近年來得到較好的發展,由2013年的85.33億元增長至2016年125.4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3.70%。從市場份額上看,國內產敷料在國內醫用敷料市場中佔主導地位,進口敷料主要為新型敷料。

而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形勢以及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一些大型的醫用敷料出口型企業看好國內市場的潛力,開始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另外受政策的推動,包括敷料在內的醫療物資向基層傾斜,預計未來國產產品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提高,從而促進國產醫用敷料的擴容。

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大型醫用敷料出口企業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國外廠商也逐步推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2019年達到73.12億元,有望於2020年達到82.25億元。

國產新型敷料投向國內市場更有看點

國內醫用敷料市場的龐大無疑會吸引無數以出口為生的國內廠家,其若在國內市場上獲取更廣闊的空間,一是可以通過取代更多的進口產品,以擴大市場份額,或是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以市場為導向,增加其核心競爭力。不論是進口產品還是市場反應,新型敷料日益受到國民的青睞,且進口敷料主要為新型敷料,其必定成為大眾所需和大勢所趨。所以我們認為,國內敷料廠商在加大國內市場的產品投入時,必定向新型敷料傾斜。

國內醫用敷料行業企業

醫用敷料行業目前準入門檻低,行業內的企業數量多,且多數企業都是以出口為家,行業內的競爭相當激烈。行業前三名企業也一直在你追我趕,不敢鬆懈。醫用敷料三大巨頭奧美醫療、穩健醫療、振德醫療過半的產品銷往國外,企業的大部分毛利都是由海外市場貢獻。2015年至2017年,奧美醫療外銷收入佔公司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53%、92.71%和96.67%。同期,振德醫療外銷收入佔比公司營收也達到了81.67%、76.62%和73.04%。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的途中,目前的出口大企業仍然擁有足夠多的優勢。

相關焦點

  • 解析投資:醫用敷料市場研究:仍以OEM模式為主的國內廠商
    在我國,醫用敷料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多以出口起家,早期憑藉著人力成本優勢,逐漸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醫用敷料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國。目前,我國大多數醫用敷料生產企業以貼牌生產(OEM)為主,為歐美發達國家提供代工生產服務。據統計,2015年歐洲醫用敷料產能外包已達90%左右,美國產能外包約為60%。
  • 周曉丹:從貼牌生產到領跑國內高端醫用敷料市場
    針對這一市場痛點,浙江醫鼎醫用敷料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發、生產,為創面修復提供產品組合與臨床解決方案,更推動了我國高端醫用敷料行業的發展。   浙江醫鼎醫用敷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醫鼎已經為國內三十多個省份、三千多家醫院提供產品配套服務。
  • 佛山企業金萬達首創國內新型醫用敷料
    創新驅動助力工程 提供資金扶持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各級學會的人才智力優勢,提升佛山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今年佛山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投入1080萬元支持28個科技創新類項目。「中小企業開展科研創新實屬不易,此番能夠獲得100萬元政府扶持資金,不僅在研發上給予我們資金扶持,也鼓勵了我們堅持研發,提高企業社會影響力。接下來,金萬達將好好利用這筆資金,推動醫用敷料行業發展。」佛山金萬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耀根表示,目前該項目總投資共580萬元,其中政府資助的100萬元將主要用於材料設備購置、產品檢測、市場推廣等方面。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本土企業規模及...
    就國內企業而言,天津美康、金字火腿、雙匯、金鑼、維他奶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植物肉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巨大的消費品市場吸引眾多巨頭加快入局,已經成為植物肉企業的必爭之地。這些跨國企業具有研發、產業鏈和品牌優勢,相比之下,國內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且起步較晚。但中式餐飲市場巨大,也留給中國植物基企業巨大的市場空間。
  • 愛心企業捐贈新型醫用敷料 讓高科技守護昂仁人民健康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6月28日訊 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山東東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醫療」)20多年來始終專注於醫用敷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日,該公司向採訪團轉交了一批新型醫用敷料,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助力守護昂仁人民的健康。
  • 中國本土牙膏冠軍品牌:成功超越高露潔、佳潔士,佔領國內市場!
    文:阿慧說到中國的牙膏市場,就像以前的洗滌和護理市場已經被兩家外資企業寶潔和聯合利華主導,它也被兩家美國企業高露潔和寶潔(擁有著名的牙膏品牌佳潔士)壟斷了十多年。據公開資料顯示: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成立工廠以來,高露潔成為當時中國牙膏市場的第一品牌,直到1999年,市場份額一度高達40%。 當然,在高露潔和佳潔士壟斷中國牙膏市場的過程中,中國誕生了許多知名的本土牙膏品牌,如中華、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等。 這些本地牙膏品牌曾經很受歡迎,但到目前為止,它們不是被外國企業收購,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衰落。
  • 2020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將達133億美元 高端醫用敷料需求大(圖)
    近年來,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基本保持穩定。根據BMI Research的統計,2014-2018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由111.00億美元增長至121.58億美元。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和由此帶來的潰瘍、褥瘡等病症患者的增加,全球醫用敷料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 香港零售市場「入冬」企業紛紛謀變自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香港的本土零售企業業績承壓,時尚和奢侈品牌也紛紛撤店。在香港零售業寒冬之下,零售企業試圖通過全新的商業模式,以更具創新性的方式求生。該集團執行董事鄭志剛表示,公司對港澳市場經營短線持審慎態度,對內地市場較為樂觀。而香港本土化妝品龍頭莎莎國際發布的第一財季銷售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公司整體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下跌67.9%至5.9億港元;香港、澳門兩地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同比下跌74.3%至4.06億港元,同店銷售下調71.9%。
  • 香港零售市場「入冬」 企業紛紛轉型謀變自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香港的本土零售企業業績承壓,時尚和奢侈品牌也紛紛撤店。在香港零售業寒冬之下,零售企業試圖通過全新的商業模式,以更具創新性的方式求生。該集團執行董事鄭志剛表示,公司對港澳市場經營短線持審慎態度,對內地市場較為樂觀。 而香港本土化妝品龍頭莎莎國際發布的第一財季銷售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公司整體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下跌67.9%至5.9億港元;香港、澳門兩地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同比下跌74.3%至4.06億港元,同店銷售下調71.9%。
  • 「懶人版」健身餐走俏 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
    「減脂餐」做起「健康生意」「懶人版」健身餐走俏,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6月24日,超市中銷售的香辣魔芋涼皮。記者 黃亞蘋 攝「再不減肥就到夏天了。」這是金融從業者陳小姐最近的口頭禪。除了這種葷素搭配、需嚴格按食譜用餐的21天懶人減脂餐,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食品企業更愛將花甲粉、酸辣粉、自熱火鍋中的主食材替換成熱量更低的魔芋絲,以兼顧口味和飽腹感。在盒馬鮮生樂和城店用餐區,便有零售價為12.8元的香辣魔芋涼皮出售;在薄荷食品天貓店內,還有酸辣米線等商品出售,主食粉絲同樣被替換成魔芋絲。
  • 國內鋰電企業開始突入全球電動工具市場
    電動自行車市場今年很火,吸引了多家車用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紛紛殺入,其中不乏一些行業巨頭。不過,隨著眾多巨頭的進場,相信明年電動自行車市場將會進入非常激烈且殘酷的競爭狀態。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相對低調,目前還較少企業進來,且有著較高毛利率的細分領域,最近卻因兩家公司的公告而受到關注。
  • 2019年醫美終端市場格局:玻尿酸產品佔主流,本土品牌崛起分羹
    因為國內醫美行業起步較晚,故目前國內透明質酸醫美終端產品市場,依舊以美、韓、瑞典等進口品牌產品為主流,佔據約68%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國內研發技術、產業化水平等方面的不斷提高,本土企業已在醫療美容類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並不斷侵蝕進口品牌市場份額。
  • 十張圖帶你了解我國本土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分析 本土...
    現狀一:我國本土化妝品企業競爭力低美國、日本、韓國等化妝品大國中市場份額排名前列的公司均以本土品牌為主,如寶潔、雅詩蘭黛等均屬於美國本土企業;日本本土品牌花王、資生堂、高絲等位於市場份額前三位;韓國愛茉莉太平洋和LG
  • 國內電動工具出口型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
    打開APP 國內電動工具出口型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7 14:46:45 在此背景下,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一方面夯實企業外貿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大力推動外銷轉內銷。 中國電動工具行業進出口發展現狀 中國電動工具行業是一個外向型特徵十分明顯的行業,外貿出口是行業生存與發展的主要支撐;雖然中國電動工具市場需求主要為電動工具,但國內電動工具市場容量不及國際市場那樣大。
  • 塗料企業紛紛降價搶市場份額,但能否靠降價走出市場寒冬?
    受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給整個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今年塗料市場下滑已成為定局時,誰能搶先一步吸引消費者,誰就有可能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降價,則是吸引消費者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降價搶佔市場份額據《中國化工報》報導,為了搶佔市場,激活經銷商的進貨積極性,國內不少塗料企業下調產品出廠價,帶動市場整體價格下行。以環氧富鋅底漆為例,2019年國內主流市場銷售價格為51.36元/千克,但今年的價格已跌至36.71元/千克,跌幅28%左右。
  • 線上銷售持續升溫 本土品牌加速崛起 保健食品國內市場風景獨好
    今年由於疫情暴發並在全球持續蔓延,大部分保健食品企業的產銷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美國當地時間6月24日,哈藥持股40%的美國最大保健品公司GNC申請破產保護,隨後哈藥股份多次大跌,反映出資本市場的不信任。與GNC線下零售模式的敗退相對應的是國內市場線上銷售的紅火。國內消費者經過疫情的洗禮,接受了一堂生動的營養保健教育,頻頻在線上購買營養保健品,這也為本土品牌崛起創造了機遇。
  • 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奧美醫療穩居出口...
    2019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約73.12億元,據預測,2020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將達82.25億元。   1、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80億元   醫用敷料,是指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屬於醫療器械中的護理和防護器械。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條件的改善和居民健康意識、消費水平的提升,我國醫用敷料市場穩步增長。
  • 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出口規模全球第一...
    在出口規模企業排名中,奧美醫療、穩健醫療和振德醫療穩的出口規模在2017-2019年穩居行業前三名。1、2020年中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將達82.25億元醫用敷料,是指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屬於醫療器械中的護理和防護器械。
  • 借鑑日本百年奶酪品牌,本土奶酪零售市場如何取得新突破?
    根據Euromonitor 數據統計,2019年國內奶酪市場CR3為36.78%且均為外資品牌,分別為法國百吉福(22.7%)、樂芝牛(7.7%)、安佳(6.4%)。國內廠商來看,妙可藍多市佔率最高,市佔率達到4.8%(隨著近兩年妙可藍多奶酪業務均是翻倍以上的增長,市佔率已達10%左右),傳統乳製品龍頭蒙牛、光明、三元則分別為2.8%、0.9%、0.9%。本土品牌在消費者偏好的理解能力、下沉市場渠道的開拓能力等方面更具優勢,亞待國內奶酪廠商龍頭崛起。
  • 日本資生堂高管談中國市場:不要再寫我們是外資,我們是本土企業
    「不要再寫我們是外資,我們是本土企業!」參加了三屆進博會的達能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謝偉博,精心改造了自己的口罩:一邊是白底藍圖的達能企業標誌,另一邊的鮮紅底色上印著「I Love China」字樣。對於大部分海外企業而言,中國市場重要程度在不斷上升,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世界工廠、世界市場,還在研發、資本等多方面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用了它以後,奶茶店做奶蓋就不用自己拼配了,至少能為他們節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也可以節省很多顧客排隊等待的時間。」恆天然大中華區執行長周德漢一邊說,一邊把一杯奶蓋茶遞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