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為何日軍生死格鬥時都不放下背包,這個背包有啥妙用

2021-01-08 騰訊網

背包,這個今天再尋常不過的小東西,在二戰之前可是日本的流行物。比如說吧,日本女性穿的和服,後面都有一個小背包狀的東西。這在日本被稱為「帶」。而那些走上戰場的日本士兵,則在背後背著一個小包。那我們就奇怪了,女性背個什麼「帶」好歹也算是個裝飾品,那男性背著這個包是做什麼的呢?

這是一個「百寶包」,用途非常廣泛

如果告訴你這個包是日本士兵的「百寶包」,你會不會相信呢?但它的真實用途似乎就是如此,因為這個小小的背包裡不僅有吃的、穿的、用的,還會有用來自救的急救設施。我們可以打開一個日軍背包來看個究竟。

首先,背包裡會有軍毯、帳篷、小圓鍬、飯盒等行軍所需的野外實用物資。這些東西說起來是必須的,打起仗來,在野外住宿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些東西,是不是就很好的解決了士兵們的住宿問題?

其次,背包內會有士兵的襯衣、襯褲一套,還有襪子、雨衣、快速口糧,以及背囊、急救包。大致就是這些吧,反正一個人出門在外所需要的,吃喝拉撒都給備齊了。這倒是可以讓人理解日軍對於士兵的關懷,至少當他們在野外打仗無法回營的時候,這樣一個小包解決的可就是戰備物資的大問題了。

千萬別小看這些東西,據說分量可不輕呢。怎麼說呢,一一計算之後,背包的總重量已經達到了小嬰兒的重量。沒辦法,一條軍毯怎麼也要3斤重吧?而衣褲一套也有3斤多,食物、雨衣、急救包、背囊等加起來,總計要在8、9斤。所以,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有資料顯示它的總重為8.4公斤。

當然,日本昭和五年之時,這個背包的重量大概要輕一點,被稱為昭五式。但昭和15年之後,日軍改進了背包的內容及樣式,被稱為「九九式」背囊。這樣一來,裡面加入了新的內容,加之背囊自身的重量,所以總重就達到15、6斤了。這可比一個小孩子重多了,每天讓士兵背著作戰,也算是夠累人的了。

有人不解,為什麼日軍在那個年代就已經開始對這種軍備物資進行準備並改革了呢?而且,九九式背囊就出現於1935年,而昭五式則出現在1930年之前。這種準備都是有準備,有想法的。比如不昭五式的行軍背包與「九一八事變」離得非常近,這其中不無一定的關聯:日本方面已經為著侵略作足了準備。

而事實證明,當日軍的身影出現在華中大地上的時候,第一個掠奪於中華大地的日軍都曾用這樣的背包拿走我們國家的東西。這本質上就是侵略的一種前瞻考慮,要侵略別人,他們必定要保證自己的生存,其次便是在搶掠了東西之後,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存放的地方。

在這個背包裡,還有一種讓普通人看不懂的東西

當然,我們講日軍背這樣的背包是為了侵略我們做的準備,非常小家子氣地說他們是為了存放侵略之物。這其中有一部分感情用事,或者說我們因為對侵略本身理解的能力不足,自然想像空間有限。但是,我們必須要了解,日軍的這一背包,除了用來存放自己需要的東西之外,其侵略之事實是不可迴避的。

為什麼這樣說?這絕對不是誣陷。比如日軍背包中,有一個工具包,裡面裝的是什麼工具你知道嗎?小鏟子、便攜刀具、指甲刀以及防毒面具。這下是不是就明白了一些?小鏟子、刀具、指甲刀等物,說起來都是為了自己生存所留的物資。這個可以理解,畢竟行軍打仗需要一些自救的工具。

那麼防毒面具呢?這是日軍自己對侵略所預留的生存空間。以我們國家當時的能力,不要說用毒氣攻擊對方,就是應對侵略都還手能力不足。他們為何會準備這樣的面具?當然是為了在侵略我們時使用毒氣,對我國進行更大程度的傷害!

其實,只要多了解一些日軍的心理,就能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背這樣一個不輕的背包上戰場。通常情況下,不是野外行軍,不是執行秘密任務的時候,日軍是不會背上這個背包的。這也就是說,背上這個背包,那就是一場硬仗,它除了跋山涉水,更有可能使用毒氣來攻擊對手的準備。

可以想像,在城市之戰中,使用這種毒氣不是很現實,畢竟他們也要在戰後生存。但是野外戰就不一樣了,他們本著打完就撤的心態,直接將對手置於死地。其心之毒可想而知,如此將他們的背包視為侵略的根本,那就一點也不為過了吧?

在二戰時期,德軍也是有這樣的背包的。他們使用的樣子可能與日本不同,但裡面放的東西卻是相差不多的。這就是一種工具,一種利於自己作戰,利於戰爭取勝的工具。雖然背著他很重,但在萬不得已時,有它就可以保證自己隊伍的轉敗為勝。

而且,日本士兵的這個背包平時都是集中安置存放的,他們會在長官下達命令時背起來出戰也會在命令下達時解下背包歸於軍庫。這就更給了它另外的名字:武器,它的存在既是一種對外的防禦,更是一種對外的攻擊。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年日軍在我國土地上的肆虐,就是仗著這個「武器」有恃無恐的。

當然,到了今天這個時代,背包已經是每一個軍人必須的裝置了,只不過,這個裝置是為了更方便作戰的前提,不像當年日軍那樣打著侵略的旗號,公然對他國進行佔領與掠奪。所以,這個背包本身不是什麼大事,但認識這個背包背後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日軍背著行軍背包作戰,難道不能先放下,打完仗後再背上嗎?
    因為某些電視劇的影響,一些朋友會誤認為日軍隨時都背著大大的行軍背包,作戰時也不例外。於是因此產生一個疑問,他們為啥非要背著行軍背包,難道不能先放下,打完仗再背上嗎?只能說之所以給觀眾留下這樣的印象,是因為這些電視劇的製作團隊,在這方面的知識量似乎不太夠,或者就是沒有仔細考究抗戰的歷史。
  • 二戰時日軍的行軍背包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作戰時也不會放下來?
    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外在的通通刨除在外的話,會發現一個很敏感的小細節,那就是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的行軍背包裡面往往會有很多很多的東西,而且幾乎每一個日軍都會帶一個日本背包。那麼這個背包裡面究竟有什麼呢?日軍的行軍背包裡面究竟有什麼?首先我們不得不忽略所有的外部主觀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日軍使用的武器,日軍的汽車馬匹等等等等,以及很多在當時那個年代非常先進的武器。因為這些武器根本沒有辦法塞到這個小背包裡面,類似於無線電臺或者遠程發送信號的電臺,也不可能放在這個小包包裡。那麼什麼東西會放在這個包包裡面呢?
  • 二戰時日本士兵都會背個包,他們的包裡都裝了些什麼?為何不離身
    在二戰中,日本除了侵略中國,還侵略了周邊一些小國家,當時日本軍隊做了很多壞事,受到了全世界的譴責。日軍的裝備相對精良,因此比較難對付,抗戰也打了十四年,如今從影視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軍人在行軍的時候會背一個包,就算打仗也不願意放下來,究竟是為何呢?日本軍人背的包裡面有什麼東西,有多重?
  • 為何讓敢血戰美國大兵的日軍俘虜,都感到恐懼
    為何讓敢血戰美國大兵的日軍俘虜,都感到恐懼 關東軍總數是70多萬人,蘇軍在戰爭結束以後,還在戰地釋放了7萬多老弱日軍,還有部分日軍隱藏在通化等地。在二戰期間,每個國家的損失都很嚴重,最明顯的就是大量男丁的死亡,因此,那些被抓住的俘虜就被分派到各個國家,算是為他們曾經犯下的惡事贖罪。
  •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愛把白襯衫領子翻在外面?
    《太平洋的奇蹟》中的日本軍官不過,在二戰電影和老照片裡,你經常看到好多日本軍官就是這麼穿的:襯衫領子翻在軍服外,如何把軍裝穿出適合日本人體型還不失威儀,煞費了一番苦心。總體來說,日本軍服的設計理念仿照自西方國家,二戰期間日軍主要是三種軍服,一種「昭和五式」,特點是立領和肩章;一種是「九八式」軍服,特點是折領和領章;一種是「三式軍服」,類似於「九八式」軍服的簡化版。 抗戰時期在中國大陸的日本兵,基本都穿這三種正規軍服,但是軍官制服都沒有襯衣外翻這一說的,那樣看上去比較輕浮,很不正經。
  • 二戰德軍布制背包小考——非洲軍背包,M44型背包和M44突擊背包
    整個戰爭中,德國陸/空軍所使用過的布制背包種類大約有9-10種。有一些非常被人熟知,也有一些知名度較小。 這款背囊對後續德軍布制背包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著名的非洲軍背包,M44背包以及空軍兩種類布制背囊都是以它為最初原型而設計的。
  • 連挑剔的人,都挑不出這個背包的毛病
    有一款背包,深受大家的喜愛,背過它的人,都說好用。「出差必帶,電腦、換洗衣物全部塞下,頂得上一個小行李箱。」「原來買來旅行用,現在每天都背著,東西都有專門的位置,強迫症最愛。」「過安檢很方便,電腦手機拿出來又快又好拿。」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而後,大阪師團又是日軍17個常設師團之一,也就是咱們所俗稱的日本陸軍甲種師團。而甲種師團,乃是二戰時期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其不論是武器裝備、兵員素質還是軍中地位,那都是日本陸軍中最高級別的存在,是日軍的絕對主力。所以,這樣一支部隊怎麼可能是窩囊廢呢?
  • 二戰時我軍吃飯都成問題,日軍能吃上牛肉罐頭,為何還被稱為豬食?
    二戰時我軍吃飯都成問題,日軍能吃上牛肉罐頭,為何還被稱為豬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在人的身體當中,所提供的能量是相當多的,而作為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士兵們,自然也少不了這方面的供應。古人都經常將糧草供應作為自己行軍打仗的第1步,可見吃這方面對於士兵的體能補充來說,有多麼重要。
  • 二戰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邪,結果賠上17萬人性命
    二戰期間,是我們最難以忘記的一段歷史,當時日本對我國發起了殘忍的侵略戰爭,導致我國百姓傷亡慘重,在戰爭期間,日本對我國百姓進行了殘忍的暴行。當時在各國之家是有著一些條約的,而這些條約是專門用來限制各國的,就二戰期間,主動發起宣戰的國家會受到各個國家的牽制,而牽制的原因就是就是防止發動戰爭的國家做出一些不可控制的事情。
  • 精靈寶可夢問答:小剛的背包裡都有啥?99%你說不全,不信試試
    而小剛的背包,可謂是應有盡有。那麼,你還記得小剛背包裡都有哪些東西嗎?我保證,你99%的概率說不全,不信,咱們就來試試看看。文/木子說起小剛,這個時間呢,咱們就得追溯到《精靈寶可夢》的第1-3部動畫了。
  • 戶外背包挑選篇
    是否有雙層底布之設計,此一特點可以大大延長背包之壽命。是否有拖吊環,掛冰斧環。是否有彈性容量之設計,長途旅行很必要。是否有壓縮側帶之設計,當裝備減少時它可束緊背包減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動時背包內裝備移位晃動影響行進平衡。是否有方便攜帶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設計。是否有可拆裝側袋,此特點可使背包容量彈性加大。
  • 拓樂Paramount背包的背包
    事實上我對電腦包和通勤背包知之甚少,也就是說,我只在大學放假回家時用他們來攜帶一些電子產品和日用品,工作後,我自己租房,攜帶設備的頻率比較低,背包已經逐漸淡出我的生活。我之所以對這種背包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我需要在戶外拍攝一些產品照片;另一方面,我也考慮在寒假期間去西安,因此我對背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日常使用和旅行使用。
  • 「技術野餐包」是啥 仿佛太空漫步的噴氣背包
    原標題:「技術野餐包」是啥 仿佛太空漫步的噴氣背包  野餐時,除了吃的,你還會帶神馬?別說充電寶之類的,有沒有技術含量高一點的東西?西班牙設計公司「怪物工作室」推出了頗具未來感的野餐背包,取名「技術野餐包」。
  • 關於背包,你知道多少?
    50L以下的中小型背包並不需要此項設計。  三、背負系統  背負系統主要功能是將重量合理分配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還提供背負重心調整,以增加行動時的平衡和安全。  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為中心構成背負系統,背架又可分為外架式和內架式兩種。
  • 你的背包
    你那麼喜歡背著它,達到人包不分的程度。我卻一點兒也不喜歡這個背包,因為它,我們曾經吵過一架。那天我們準備外出時,在家裡發生了爭執,在各退一步後,總算化幹戈為玉帛。出門,我看著你背著它,生硬地問了句,你總背著它幹什麼?你反駁我一句,我為什麼不能背著它?我不再理你,氣哼哼地回了家。以後,我只要看到它,就會想起那次的不愉快。我挺討厭這個黑黢黢背包,而你依然喜歡。
  • 背包擋扣是什麼 背包擋扣都有哪些類型
    背包擋扣是什麼 背包擋扣都有哪些類型 2020-04-09 11:14: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背包擋扣是什麼?背包擋扣都有哪些類型?
  • 二戰時期日軍為何要把牛肉罐頭稱為豬食?
    衝鋒隊員:「沒……沒有,可是俺有個要求,能不能給俺一個土豆吃……」 其實,在戰爭年代物資嚴重匱乏,很多時候就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成了奢侈的代名詞,那麼,為何二戰時候日軍明明吃的牛肉罐頭,卻還在說是豬食呢?要知道,罐頭這種高大上的食品對於我軍簡直就是美味佳饒。 當然,這個問題只能從日軍自身對夥食標準的高要求來討論,不能與我軍的夥食標準聯繫到一起。
  • 二戰時,戰場上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無人敢穿?血的教訓太慘烈
    導語:二戰時,戰場上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無人敢穿?血的教訓太慘烈眾所周知,在日軍侵華時期,日軍在我們的國土上橫行霸道,肆意侵佔。對於村莊,掃蕩是常有的事,運氣好的他們掃完物資就走,運氣不好的時候,還很有可能血洗整個村莊。我們擁有的大好河山,本來應該用來遊覽欣賞的,可是卻在那一段時期,籠罩著血腥與殺戮,殘破不堪。在南京,他們甚至做出如此喪盡天良慘無人道的事情來,那一場大屠殺,讓我們30多萬的同胞慘死在他們的手下。
  • 二戰時日軍有牛肉罐頭吃,但為何日本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但是在二戰時期,在亞洲戰場上,也只有日本有能力大批量生產罐頭,我國那時候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為罐頭罐子的製造要求還是挺高的。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也不是很富裕,但是日本在軍國思想興起之後,開始舉國支持軍隊的建設,很多資金都投入到軍事用途上,圍繞著軍隊的各種企業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日本的罐頭企業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