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際網路+金融」(俗稱「P2P」)平臺,涉及社會範圍之廣、金額之巨、危害之烈、受害者之多,前所未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反倒成了「『p2p』重災區」;隨後各地屢屢出現程度不同的受害群眾聚集事件,甚至為此發生非正常死亡,輿情沸騰,影響社會穩定、人心思定。
從目前各地反饋的事實看:
一是,「網際網路+金融」(俗稱「P2P」)犯罪案件錯綜複雜。
已經越來越清晰地表明,「網際網路+金融」(俗稱「P2P」)犯罪案件是之前處理其他經濟犯罪案件之原有法律條款所難以涵蓋、包容得了的新型犯罪形態。
比如,它們作案往往具有各種正規證照齊全、線上線下糾纏、體制內外勾結的顯著特徵,於是作案持續時間、資金規模、資金流向及額度之巨大、涉案人員之龐雜、受害者之眾多等等,情況十分錯綜複雜、盤根錯節;
又比如,「網際網路+金融」最紅火時期,為之站臺、宣傳的各級領導、影視明星、企業家、社會名流以至CCTV、各層級黨報等等層級之高,數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其迷惑性與欺騙性也是空前絕無的,令人瞠目結舌;
再比如,大一點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往往除總公司之外,基本都有眾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危害廣度、烈度、程度皆是史無前例的。
二是,「網際網路+金融」(俗稱「P2P」)犯罪案件的偵、檢、審及追贓挽損已勢成騎虎。
首先,現在一般按照「以總部屬地管轄原則」來處置類似案件,導致各「分支機構屬地」有關部門只能「等、靠、要」總部屬地的信息與結果,無所有效作為。
其次,目前不論是「總部屬地」還是「分支機構屬地」的金融監管、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皆缺乏權威、統一、高效、有力的指揮系統,形同「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不負責、不作為、不擔當、善推諉甚至其他各種「貓膩」現象十分普遍。
再次,社會各界特別是「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案件受害者們所普遍關注的追贓、追債及已凍結、封存的贓款贓物之數量、去向真情實況,完全缺乏「一張嘴」「一口準」得及時、公開、透明地披露機制,難免導致謠傳四起,極易引發混亂的社會、網絡輿情,導致民怨、民憤!
三是,「網際網路+金融」(俗稱「P2P」)犯罪案件久拖不決。
很多涉案地方部門當局,懶政現象普遍嚴重。比如,一個派出所警察、一個檢察官、一個法官,一句話,就可以支配毫無公權力甚至法律基礎的受害者們像個「無頭蒼蠅」似地疲於四處奔波,「收集證據」……引發怨聲載道!這樣做,實質上是完全弄亂了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公訴人、審判人、辯護人、受害人的法律位置,導致某些公權力部門嚴重缺乏為人民利益、為受害者討回公道、懲治犯罪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擔當精神!
P2P平臺愛錢進引大量出借人不滿
7月1日,北京市東城區經偵支隊的相關工作人員對紅星新聞表示,涉及愛錢進的已經立案偵查,並且已經發全國協查,(受害者)在當地的經偵部門就可以報案了。
P2P形式來源於US,本按照原定計劃可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突破口,傍身於貸款以外的次級貸定位,然而到了某些企業手裡卻變成了發財工具,將門檻放得極低,大量放貸,又收取極高利息,出借人借款人兩邊一起發力,最後成全了自己的千秋大業,西裝革履,一呼百應,卻在數以幾十萬計的人們口中變成了不折不扣的P子。
愛錢進/凡普,未來的動作可能會一心只為「打折」,另一條路線收拾準備清退,某自媒體暗示八月會有大平臺重提差清退是否是愛錢進呢?這是一條數十萬出借人都希望發生的事情,目前來看,發生的機率並不那麼高!
目前仍然建議,如果可以等等的話還是在等等,畢竟現在折扣對於大戶都是1-3折,小戶維持5-6折,如此你自願被打折,此事來看依舊是不划算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