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標題:急難險重敢擔當 真抓實幹勇作為——記長春經開區興隆山鎮副鎮長李彥偉
疫情如火,蔓延在華夏。
「等不了了,今晚就算通宵也要把方案定下來!」長春經開區興隆山鎮副鎮長李彥偉在會議室裡說著。這一天,是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距離春節,還有3天。
在這一天,經開區管委會緊急召開了疫情防控工作會議,隨後興隆山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由分管應急工作的副鎮長李彥偉帶領應急辦負責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整體調度和信息排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接到任務後,李彥偉連夜同主要領導和應急辦同事研究工作開展計劃。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此次疫情絕對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樂觀,要想保護百姓們的安全,就必須與時間賽跑!春節來臨,作為進入興隆山鎮的主要出入口,興隆高速A、B口車流量持續增多,李彥偉一邊緊急安排工作人員在高速口對來往車輛人員登記測溫,一邊通知村和社區全面排查湖北武漢來長人員情況。部署完這一切,他返回單位,同大家再次研究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這一天,是1月24日,大年三十,萬家團圓舉杯歡慶的日子,他卻沒有回家與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
大年初一,區疾控中心監控到的疫區返長人員王某某,身份證信息顯示為興隆山鎮轄區居民。因只有身份證號碼沒有聯繫方式,李彥偉便通過派出所查找出3個電話號,但撥打後均為空號。此時情況陷入了僵局,時間就是一切,如不馬上聯繫到此人,誰也無法保證此人是否為新型肺炎感染患者,那麼其他人的安危又如何保障?根據戶籍登記顯示,其母親是長春日報社的會計,李彥偉又到了長春日報社,卻依然查不到其母親信息。最後,他通過多種渠道、多方打聽,終於得到了他的聯繫電話,可撥打過去始終無人接聽。無奈下,李彥偉只有用手機簡訊的方式向其發送了信息,值得開心的是,此人終於回了簡訊。從1月25日到28日,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4天,收到簡訊回復的那刻,他提上來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作為綜合指揮調度負責人,李彥偉在排查工作中發現個別村、社區的不足之處,他就親自到村、社區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工作。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在村或社區書記遇到難題時,他們第一想到的人就是李彥偉。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都認真地聽取情況、給予指導。疫情防控工作,隨時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一天夜裡,高速值班同志反映測溫槍不好用,而此時需要測溫的正是湖北籍車輛人員,李彥偉得到消息後立刻趕到現場,經過反覆測試後最終調試好了測溫槍,並為車上人員完成了測溫。3月4日,他接到社區書記電話,韓國返回人員不願意去集中隔離點隔離,並且其家屬情緒激烈,極其不配合。經過他耐心地溝通,終於做通了家屬的工作,完成了集中隔離。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在疫情期間,由於百姓們對疫情防控的不了解和恐慌,鎮裡接到12345投訴急辦件120多件,李彥偉就一一地向百姓做思想工作,解釋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說,作為鄉鎮的領導幹部,必須要俯下身子傾聽百姓的聲音。在防控的同時,他不忘心繫困難群眾,安排社會管理辦公室進行全面排查,做好睏難幫扶的救助工作。
疫情防控時間,李彥偉深知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百姓的支持。興隆山鎮地處城鄉結合部,回遷農民較多。針對這種特殊情況,李彥偉帶領綜合組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流動宣傳車、小喇叭、宣傳點,為避免擾民,就利用早晨9時至下午16時的時間,循環播放百姓易懂、易接受、易產生共鳴的錄音,在鎮域範圍內走街串村、入委進組。同時還設計了「接地氣」的宣傳條幅,老百姓都說:「儘量不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沒看條幅上都說了嘛,戴口罩比帶呼吸機好。」
作為防疫指揮部的副組長,李彥偉每天帶領綜合組針對各種數據表格進行分析、匯總,上傳下達,為領導提供分析研判的數據報告。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的他,連續40多天每天工作15或16個小時,血糖飆升。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偷偷將降糖藥的劑量從1天1次加到1天3次,一下子造成了肝膽損傷,領導們多次勸他休息,他都不同意,他說:「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喝幾天中藥就沒事了。」再勸,他就笑笑,轉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李彥偉從調到鄉鎮工作開始,就一直秉持著領著幹、帶著幹這種工作風格,他靠前指揮、敢於擔當、真幹事、幹實事,用鐵肩築起抗疫防線,守護著百姓們的安全,真正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稿件來源:長春經開區新聞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