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一個溫柔的養生動作!這樣「踮」幫你按摩五臟六腑

2021-02-22 生命時報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雙腿被稱為身體的「第二心臟」,與人體衰老關聯密切。如何調動腿部力量,讓它的衰老速度慢下來?

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幫到你:踮腳

這個動作不只是芭蕾舞者的專屬,它不受時間、空間約束,隨時隨地就能給身體帶來好處。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用這個動作為身體提升力量。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老年病科教授 田曉彥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呂沛宛

當我們在做踮腳這個動作時,腓腸肌、比目魚肌、蹠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脛骨後肌、趾長屈肌、拇長屈肌8處肌肉會共同參與。

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被稱為「敦踵法」,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

注意看第八勢↑

這個動作正是通過踮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蕩,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腳與人體的腎經關係密切,踮起腳尖可刺激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湧泉穴,沿足跟部上行)、疏通足三陰經,使體內的氣向上運行,從而溫補腎臟、激發中氣。

東京都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研究部長金憲經認為,「抬腿踮腳」運動可以增強20%的腿力(腿部和膝蓋力量),從而增強身體平衡能力,令走路變得更安穩。

除了最直接的好處「增腿力」,踮腳還有這些保健功效。

據測定,雙側小腿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心臟搏動一下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

踮腳能幫助人體下肢血液回流,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心血管健康。

踮腳運動可以使肛門的肌肉收縮,並能使直腸靜脈內的血液回流,因此可以緩解痔瘡充血,有助改善痔瘡。

可以先雙腳併攏,用力踮起腳尖,然後放鬆,再重複,每天連續做數十次。

踮腳運動不受場地、時間和器械限制,每次5~10分鐘,能有效而快速地減輕疲勞。

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合適的場景,通過以下方式練習。

身體直立,兩腳併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慢慢踮起腳,腳趾緊緊抓住地面,身體提升到最高時,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鬆身體。

最後,落下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蕩,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

30~50步為一組,一組過後稍稍休息一下,再根據自身狀況重複,速度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

初始練習者若不平衡,可扶牆練習。該動作對全身協調性要求較高,高血壓、骨質疏鬆患者不建議嘗試。

兩腿微分,大小腿垂直,踮腳尖30~50次。

也可將兩瓶礦泉水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速度可自我調節。

平躺,兩腿併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

每次20~30下,速度可根據自我耐受度調節。如果小腿不適,要停下休息。

需要提醒的是,踮腳雖然簡單,但也要循序漸進,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易導致足跟疼痛。若出現部分位置疼痛,應暫停練習直至好轉。▲

本期編輯:徐夢蓮

覺得文章不錯?別忘了點個在看👇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9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相關焦點

  • 經常踮踮腳 按摩五臟六腑
    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也正是通過顛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蕩,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
  • 經常踮踮腳 按摩五臟六腑消百病
    2018年05月27日09:18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受訪專家: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呂沛宛    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踮踮腳,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值得一看!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
  • 「踮踮腳」看你能活多久!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值得一看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 踮腳跟 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 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踮腳,一種流傳800年的養生法!這樣「踮」是在按揉內臟
    踮腳是一個全身臟器都愛的動作,它不受時間、空間約束,隨時隨地就能給身體帶來好處。一次踮腳,可以調動腿部8處肌肉。踮腳還是一項不錯的有氧運動,有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心肌供血量,保護心血管。踮腳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式,在古代被稱作「敦踵法」。
  • 「踮踮腳」,竟然這麼神奇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踮腳跟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踮著腳走路的好處(附:踮腳要訣)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踮踮腳」看你能活多久!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
  • 八段錦中「踮踮腳」,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能解決多種疾病!
    今天講解一個簡單易行的運動。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踮起腳尖,益壽延年:藏了800年的養生秘密被你發現啦
    其實,有一項運動既簡單、又可以隨時隨地做,尤其適合「很難動起來」的冬天,就是——踮腳。踮腳,是一個不傷膝的有氧運動,不僅操作起來不費什麼力氣,效果還讓你意想不到。流傳800年的踮腳,老祖宗的偷懶運動其實踮腳,也是老祖宗「偷懶運動」的精髓,不起眼的踮腳,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式。
  • 八段錦中「踮踮腳」,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動畫圖示!
    踮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
  • 「踮腳」看你能活多久!延用800年的養生方法,值得一看!
    運動養生的意思不是說讓每個人每天跑個馬拉松,也不能為了求成一味的追求百米衝刺的快感,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就如踮腳這一動作,也是上天賜予我們人類的懶人的最簡單、最有效的保健方法,尤其是對於男性,也帶來了健康的福音!
  • 從細節上談養生——踮(顛)腳跟,一種流傳800年的養生法!
    八段錦最後一式「背後七顛百病消」,正是通過踮腳跟的方式,刺激人體腎經,誘發全身震蕩,從而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起到消百病的養生效果。按中醫理論,從腳趾、腳跟到小腿、大腿內側有三條經絡:脾經、肝經和腎經,稱作足三陰經。常踮腳可以刺激足三陰經,使體內的氣血向上運行,進而溫補內臟,激發中氣,調和氣血。
  • 踮腳尖的方法 踮腳尖的方法與好處
    由於坐墊往往較高,寶寶經常需要踮腳才能夠得著地板,長期以往,會造成踮腳走路。2、過早給寶寶穿鞋為了讓寶寶的足部更加靈敏,加強大腦對足部運動的控制能力,建議媽媽不要過早給寶寶穿鞋子。一般來說,夏天學步的寶寶,不需要穿著鞋子,光著腳才是最佳的方式。秋冬季節學步的寶寶,可以給ta穿上柔軟防滑的學步襪,這樣能更好地鍛鍊寶寶的足部靈敏性。
  • 低頭踮腳,病能治好!一個被中醫界保密800年的長壽秘方
    踮腳是很常見的一個動作,做起來也簡單,並不複雜。在平時生活當中,若是能合理地踮腳,每天堅持做十分鐘時間,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 踮腳就能解決多種疾病,老祖宗留下的養生方法!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很簡單的運動:踮腳尖。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不僅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踮腳尖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 低頭踮腳,病能治好!
    踮腳是很常見的一個動作,做起來也簡單,並不複雜。在平時生活當中,若是能合理地踮腳,每天堅持做十分鐘時間,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 運動|踮踮腳的長壽經驗,你知道怎麼做嗎?
    運動一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管是小孩、老人、青少年,中年人,這一生都離不開運動。 常言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讓人健康,運動讓人快樂,運動讓人長壽,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下簡單的運動,讓大家在休息的時間,只要利用好時間,每天運動養生不是夢! 踮腳尖。
  • 踮腳是個不錯的有氧運動,有動圖哦
    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功效您意想不到。
  • 第17章 站樁靜坐踮腳 自然養生之道
    養生離不開站樁和靜坐,在華夏文化裡,如果誰談養生離開了這兩個,那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養生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