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歸人才「新引力」 揚州上線兩家海歸青年服務站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通訊員 團團 朱悅 記者 邱凌

「我們正在和相關公司合作,將自主研發的單反射式紋影儀與虛擬實境授課結合起來,將紋影儀帶進課堂講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親手操作,獲得第一手的使用經驗。」揚州鷺威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孫正中,最近正忙著將公司的產品投入到具體應用中。

紋影儀,是一種精密的光學成像設備,過去主要應用於風洞空氣動力學實驗和空氣動力學學科的教學中。孫正中介紹,熱空氣與冷空氣的對流在空間會產生千奇百怪的舞姿,紋影儀可以將舞動的空氣顯現出來。因此,紋影儀在空氣動力學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孫正中本科時學的是航空發動機,但是紋影實驗也只在風洞裡瞄了幾秒鐘,對實驗原理依然一無所知。「因為紋影設備昂貴,無法自己動手操作,自然學得就少了。」孫正中表示,即使後來在荷蘭念博士,作為助教專門指導學生做超音速風洞實驗時,學生依然不能動紋影的反射鏡,原因也是價格太高。

如何降低紋影儀的成本,讓更多學生能夠在實驗室使用投影儀?一直縈繞在孫正中腦海中的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他創業夢想的起點。

去年,聽朋友提起揚州對於海外人才創業的支持,讓孫正中下定決心「回到家鄉創業」。當年孫正中回到揚州,在揚州海創園創辦了鷺威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在家鄉,孫正中還申報獲得了揚州「綠揚金鳳計劃」的資金支持。「得到重視、獲得機會,深受鼓舞。」孫正中認為,創業前自己一直生活在大學的象牙塔裡,對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有了海創園的幫助,他得以慢慢熟悉國內情況,創業少走很多彎路。「現在企業已逐步邁入正軌,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產品更新了兩代,自主開發了一些紋影專用的高解析度相機鏡頭和高亮度的光源。」

巧合的是,孫正中口中的揚州海創園也是由一位揚州海歸人才創辦的。2015年,取得英國金融碩士學位回國後,程倩雲在揚州市政府的扶持下,組織創辦了「留學生協會」,該協會是團市委下屬的一個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為更好地發掘和引導青年留學生人才,實現自身價值、助力家鄉發展,2018年,程倩雲牽頭,揚州團市委與揚州相關部門對接,打造了揚州市海歸人才創業園項目,組建了一支高學歷、專業化的管理團隊,積極整合國內外科技、金融、教育、網際網路+、社會團體等資源,培育、孵化海歸人員創業。

「引才引智、求賢若渴的氛圍已經在揚州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拓寬了揚州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渠道,引領更多海外創業就業者真正願意來、能留下來。」程倩雲介紹,目前園區已經吸引了28個創業項目,其中4個項目獲得揚州「綠揚金鳳」計劃支持。

近年來,為更好地服務揚州籍海外留學生等青年高校人才,讓他們更好地感知揚州、了解揚州,並落實揚州海歸青年人才「新引力」服務計劃,揚州團市委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日前,團市委在兩岸青年創業直播基地和揚州海創園建立揚州市海歸青年服務站,拓寬服務載體,完善服務體系。據介紹,海歸青年服務站不僅是海歸人才創新創業的圓夢平臺,還將服務功能擴展到提供出國留學生團員檔案接管、海歸青年團員關係轉接、人才落戶服務、全方位創業輔導、留學人才免稅車、項目投融資諮詢等。

團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九洲表示,將通過服務站整合多方資源為海外優秀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推進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等工作,為海歸創業者提供創業就業全過程的解決方案,為海內外人才和技術落戶揚州打造更廣闊的對接平臺,為揚州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
    受訪者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中新網太原3月18日電 題: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作者 楊傑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地湧現出一批批「抗疫先鋒」,而青年海歸是其中令人矚目的一股力量
  • 大調研 | 對話海歸人才,探訪高等學府
    為了解高端人才對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的需求和期盼,9月25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九三學社市委主委羅衛紅帶領課題組赴未來科技城(海創園),與10名園內海歸創新創業人才展開互動交流。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主任、餘杭區政協副主席、社市委副主委趙喜凱,社市委秘書長吳松傑,以及課題組成員近10人參加調研座談。
  • 海歸島活動 | 走,去深圳——海歸島人才政策宣講米蘭站
    為了吸引人才流入,國內各大城市人才政策可謂層出不窮。  以深圳為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城市,深圳無疑搶佔著新時代背景下的先機,騰訊、華為、比亞迪等世界500強企業、大疆、柔宇、優必選等獨角獸在這片土地上成就了多少奇蹟,這座城市也成為投資者眼裡的「香餑餑」。
  • 打造「最美青年人才棲所」;大學生青春體驗官活動啟動|共青團新聞...
    」在江蘇省無錫市,共青團將服務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推出人才「錫引」大招,著力構建全鏈條青年人才工作體系,聚力打造「最美青年人才棲所」。團市委還將人才引進的觸角延伸到海外。針對海外、海歸青年人才,聚力實施海歸青年人才「新引力」服務計劃。在引領凝聚前置過程中,團市委舉辦「錫校通」——名校優秀學子、無錫導師結對活動,組建夢想導師團,按照專業匹配、擇優結對的原則,為願意來錫發展的優秀學子配備無錫各領域的優秀導師。
  • 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熱門的留學國家陷入公共衛生危機,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和通航困難也在多方重塑著海外人才的發展計劃,在新未來下,海歸群體如何制定未來決策呢?在此背景下,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呈現2020年海歸尤其是留學生群體的回國趨勢,以及海歸就業、創業情況,以此為政策制定者、各行業僱主、相關機構提供有效參考。
  • 走進中國雜誌:小龜龜|海歸協會客戶端創始人林熙先生專訪
    編者按:1999年,當留學回國的王耀輝博士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海歸』就是海外歸來。」當時的王博士也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句話會重新定義21世紀的新潮流。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就業季,將有超過30萬海歸同國內727萬應屆畢業生一起面對就業競爭。
  • 掃描|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舉辦2020年上海海歸青年創新創意創業高峰會議
    為迎接科技新浪潮的到來,加快落實上海市「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2月13日,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成功舉辦2020年上海海歸青年創新創意創業高峰會議。會議以「新變革·新智慧· 新力量——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為主題,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以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為突破口,集中研討「卡脖子」技術的布局突破,進一步凝聚青年海歸智慧、發揮青年海歸力量,激活青年海歸的創新創意創業動能。
  • 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
    「留在上海——2020上海留學人才雙選會」近日舉行,圖為海歸求職者正在了解崗位信息。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更受青睞?
  • 掃描|湖北歐美同學會舉辦海歸創新創業輔導班
    ,促進海歸人才科技成果轉化。近70家海歸創業企業以及國內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創新創業輔導班為期兩天,邀請了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首席管理顧問王建慶和知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北京市科委評審專家、北京海外學人中心海歸新星導師趙智通全天候為學員授課,晚上統一組織觀看了創業類電影《執行長》,並且進行了閉門路演活動。
  • 「魔鏡」試英雄 海歸待報國
    這款名為「魔鏡」的AI面試官亮相後,引來數以千計的海歸人才現場應聘。12月18日,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9個城市(機構)協辦的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下稱「海交會」)線下主會場拉開序幕。
  • 「留學報國·智匯齊魯」中國·山東(泰安)海歸高端人才泰山峰會舉行
    12月19日上午,「留學報國 · 智匯齊魯」中國·山東(泰安)海歸高端人才泰山峰會在泰安市舉行。孫傳尚和張濤共同為泰山智慧谷「山東省海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張濤在活動上致辭,他說,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泰安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迫切需要廣大歸國留學人才為我所用、助我發展,也必將為廣大歸國留學人才施展才智、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 「留學報國·智匯齊魯」 中國·山東(泰安)海歸高端人才泰山峰會舉行
    ■編輯:檸檬 || 新聞熱線:9600999919日上午,「留學報國·智匯齊魯」中國·山東(泰安)海歸高端人才泰山峰會在我市舉行。孫傳尚和張濤共同為泰山智慧谷「山東省海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張濤在活動上致辭,他說,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泰安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迫切需要廣大歸國留學人才為我所用、助我發展,也必將為廣大歸國留學人才施展才智、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 調查稱海歸求職普遍已無優勢 默認低調就業
    另據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11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海歸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元的佔受訪人群71%,他們之中,有58%的受訪者的工作職位是普通員工;月薪上萬的人只有15%,這部分海歸一般在企業或機構中擔任主管、經理級別的職務;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僅有6%左右的受訪者是企業主、合伙人或公司CEO等高管。
  • 海歸就業求職深度分析
    很多銀行總行招聘名單是公開的,你們可以去看一下,有多少海歸。單純看畢業人數的話,名校的海歸數量是遠多於國內名校學生的。但是核心崗位的就業,又是一個非常相反的數據。是海歸本身不優秀嗎?不是,你繼續看完吧。
  • 國際設計師品牌愛麗絲珠寶閃耀亮相「2019海歸摩登復古跨年夜」
    12月31日,由國際設計師品牌愛麗絲珠寶贊助的「2019 The Night Of Sparkle海歸摩登復古跨年夜·暨海外名校派對」在東海朗庭酒店盛大啟幕。新年伊始,愛麗絲與「我是海歸網」千名海外名校歸來精英齊聚一堂,穿越復古派對,展望嶄新未來。
  • 打造青年創新創業天堂——番禺XGW-TED青年人才專場開啟
    11 月 29 日上午,2020 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的首秀—— XGW-TED 青年人才專場活動在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展示館舉行。XGW-TED 青年人才專場是即將在 12 月 6 日揭幕的 2020 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的首秀。
  • 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人性化、有安全感的企業受青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留在上海——2020上海留學人才雙選會」近日舉行,圖為海歸求職者正在了解崗位信息。今年,中國高校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人,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競爭激烈程度引人關注。
  • 海歸只喝礦泉水不喝白開水?土鱉海裡放一放,海歸終究要淡水養
    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海歸」的頭上是自帶閃耀光環的,一個海歸回到家鄉,往往會獲得眾人羨慕的眼光。時代終究是變化的,海歸頭上的光環慢慢消失。海歸是什麼,就是說你去了一趟海外學習、生活,然後回來了。可是,有一些海歸,本身沒有學到對國家、社會有用的知識,更不曾對社會做出過什麼貢獻,回到國內卻自覺高人一等,覺得自己處處與眾不同,這是種很不好的心態。
  • 報告:超3成海歸求職需4月以上,近六成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
  • 揚州: 八年科教合作新長徵 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
    原標題:揚州: 八年科教合作新長徵 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葛羽豐 許 婷8年前,揚州市吹響了科教合作新長徵「集結號」,啟動實施「科技創新提升工程」,以「科技+人才+載體+資本+產業」的模式,引入各類創新資源,培育科技「小巨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