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區人社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2020-12-12 連雲港政府網

海州區人社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2019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局的關心指導下,全區人社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穩就業為工作主線,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社保水平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三區兩城」主題主線,全面推動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就業工作

1.目標完成情況

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4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806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021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755人,分別完成目標的104%、307%、449%和18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支持成功自主創業2543人,扶持農民自主創業448人,引領大學生創業244人,開展創業培訓612人,創業帶動就業5554人,分別完成目標的182%、149%、122%、102%和101%。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2020人,城鄉新成長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1005人,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100人,職業技能鑑定取證714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1%、101%、100%和143%。

2.主要工作措施

1)崗位促進就業。隨著三區兩城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區產業發展較為充分,為就業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崗位,能夠滿足我區勞動力的就業需求,2019年工業企業新增就業5000人,商貿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7000人,其它行業新增2400人。

2)技能提升就業。一是發揮職業培訓機構主體作用。著眼產業及市場需求,全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000餘人。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開展各類訂單培訓10餘期,為企業培養人才近300人,有效緩解了部分企業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二是構建技能培訓聯動體系。與企業合作建立培訓聯盟,同萬千蛋糕共建烘焙學院,重點開展烘焙技能培訓及門店運營創業培訓。與鷹遊公司共建電動縫紉培訓基地,培訓在崗職工600人。持續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提升和優化全區勞動者技能結構。三是根據市場需求和勞動者願望,開展電商、養老、茶藝、花藝等培訓,全年培訓500人次。

3)創業帶動就業。一是全面落實《海州區鼓勵全民創業政策三十條》。組織開展區級優秀創業項目、海州鄉土創業能人、省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市級優秀創業項目等評審活動;發放一次性創業、創業水電租金、創業社會保險等各項補貼;開展省級創業型鎮、街道、社區、村和省市創業基地創建。全年發放各類創業補助和扶持資金500餘萬元。二是扶持創業載體建設。指導和幫扶新浦創業夢工場、新東創夢孵化園、新浦工業園西交大創業基地、創思匯等創業載體建成市級創業基地。建成集創業培訓、項目路演和孵化服務於一體的「創業綜合服務中心」,會同海州開發區、組織部、科技局等部門高標準運營昊海大廈創業基地。

三是營造創業氛圍。與區委組織部、科技局聯合舉辦第二屆「創贏海州」創新創業大賽,131個創業項目和團隊參與,最終遴選15個創業企業與團隊,安排獎勵資金135萬元;協助舉辦第三屆「創響江蘇」大學生創業大賽連雲港市初賽、2019年「創響江蘇」創業培訓講師大賽暨第二屆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連雲港初賽;承辦全市創業大講堂2期,舉辦「創客沙龍」等活動10餘期。

4)政策援助就業。全年發放社保補貼3157萬元,惠及全區靈活就業困難人員6539人,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兩節走訪慰問金66.6萬元,走訪就業困難人員1332人,安置45名高校畢業生走上基層公益性崗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登記率100%,就業服務率100%,年底就業率達到98%。「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確保動態清零。落實企業穩崗補貼政策,為60家企業申報穩崗補貼近400萬元。

(二)人才工作

1.工作完成情況

全年共招引各類人才2052人,其中事業單位245人,企業1807人。

2.主要工作措施

1)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考工作。為海州區鎮街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24名;為海州區教育系統公開招聘新教師95名;為海州區衛健系統公開招聘醫生54名;啟動「名校優生」計劃,積極拓寬人才招引渠道,抓準高校畢業時間節點提前準備謀劃,分六站赴全國六所知名高校公開招聘優秀高層次人才,為9個部門引進碩士研究生19名。

2)開展人才服務進校園活動。根據我區重點產業發展需求,開展以「新醫藥」、裝備製造為重點的校園系列招聘活動。赴山東、西安、成都、武漢、徐州等地開展以裝備製造為重點的專場招聘活動,為企業招引人才1273名。赴長春中醫藥大學、遼寧大學、瀋陽藥科大學等地開展以「新醫藥」為重點的專場招聘會,為企業引進人才562名,其中博士生8名,研究生125名,本科生429名。

3)做好人才的培養使用工作全年組織推薦省雙創人才」4人、省雙創博士」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蘇北特聘專家」 7人、省江蘇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1人、市級 「海燕計劃」3人、新進站博士後獎勵」2人、博士後科研項目資助基金發放2人、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發放9人、市區購房獲批35人,其中企業碩士類31,本科類4人,補助總額360萬元。

4)開展柔性引才工作。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多家企業與國內高校、研發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抓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和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建設,通過「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國家級大學生見習等基地引進了25名優秀人才,其中管理人才2名,博士2名,碩士8名,本科13名。

5)建成大學生資料庫。建立連雲港籍大學生資料庫,在庫連雲港籍大學生數據信息2017屆21859人,2018屆22646人,共計44505人,為企業引才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精準服務。

(三)社會保障工作

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單位數298家,參保人數12130人,其中在職人員7250人,退休人員4880人。基本養老金基金收入1.6億元,支付養老金3.5億元,社會化發放完成率100%。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13萬元;基金支出8061.45萬元,社會化發放完成率100%。養老金持續發放率100%。

3.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我區涉及被徵地安置12個批次,涉及被徵地農民人數1002人,徵繳社會保障補助金7348.48萬元。其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523人,代繳保險費1239.65萬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4人,代繳保險費275.19萬元,領取養老補助金326人,每月發放養老補助金21.52萬元。

(四)人事管理工作

完成2019年全區234家事業單位5836人工資正常晉升審核工作,審核381人中、高級職稱申報工作;對全區233家事業單位2018年度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和分配方案進行了審核,獎勵性績效工資共計12988萬元。開展海州區涉農事業單位混崗用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對海州區農業農村局、各鎮和涉農街道的下屬事業單位開展混崗用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經過整治,區鎮兩級農業部門混崗人員共53人,目前已整改規範到位。

(五)勞動關係工作

1.勞動監察工作。2019年共接待投訴舉報539件,立案438件,結案356件,按期結案率100%,追討工資49.19萬元,涉及勞動者人數137人;調處案件138件,調處成功138件,調處成功率100%;

2.勞動仲裁工作。勞動仲裁立案943件,現結案909件,預計年內結案934件,結案率將達99.04%,超過市下達98%的指標;調解結案424件,撤訴197件,調撤率68.32%,預計年內將遠遠超過市下達60%的任務要求。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837.5萬元,其中勞動報酬329萬元,經濟補償金508.5萬元。

二、2020年工作計劃

(一)就業工作

1.工作計劃

2020年,全區計劃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5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700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70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2.主要措施

1)實施穩就業工程。一是擴大工業企業就業容量:繼續開展100家百人以上企業用工動態監測,及時落實就業服務舉措。充分發揮「一區五園」企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主體作用,用足存量,著眼增量,開發工業企業有效就業崗位不低於2000個,主要就業吸納對象為離校未就業大學生300人,城鎮失業人員及其他各類人群1700人。二是壯大商貿服務業就業規模:依託商業辦公樓、專業市場、重點街區等載體,挖掘商貿企業就業資源,發揮餐飲、零售、生活服務等行業吸納就業潛力,開發商貿服務業就業崗位不低於6000個,主要吸納對象為城鄉各類勞動者、為離校未就業大學生。三是挖掘新興產業就業潛力:關注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型職業和網際網路服務類就業資源,開發電子商務、物流、外賣、出行等服務型就業崗位2000個,帶動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和靈活就業1600人。四是提升現代農業的帶動就業能力:對接各類農業園區及農業龍頭企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轉移。創建扶貧車間4個,重點關注農村低收入人群就業,開發農業就業崗位不低於300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不低於200人。
2)實施創業帶動就業工程。一是發揮中心城區的資源優勢,鼓勵大眾創業:依託區位、信息、市場等優勢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更加便利創業要素。根據相關部門預測,2020年新增個體工商戶3000家,私營企業2000家,我們將及時落實創業扶持政策,提高創業成功率,增強就業帶動能力。強化創業宣傳,提升創業能力,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全年創業帶動就業不低於6500人。二是發揮創業政策引導作用,扶持創業:放大《海州區鼓勵全民創業政策三十條》等政策效應,全面落實創業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資源支持等優惠政策。與組織部等部門舉辦第三屆「創贏海州」創新創業大賽。推薦省市優秀創業項目不低於20個,參加創響江蘇大賽項目不低於10個。三是發揮創業載體的帶動作用,培育創業:將昊海大廈打造為以新媒體、人工智慧為特色的創業基地,指導康緣康養科技創意產業園建設,落實有效舉措,快速形成同類創業項目匯聚。依託「海州區創業綜合服務中心」,為創業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培訓、路演、融資服務。發揮創業集聚和分類孵化優勢,持續提升創業夢工場、西交大科技園等創業載體。推動樓宇經濟發展,提升新東街道創夢孵化園功能。2020年成功創成省級創業基地1家,市級2家,區級3家。

3)實施技能提升工程。一是發揮教育培訓資源優勢:海州區教育培訓資源豐富,轄區內擁有資質優良的培訓機構20餘家,我們將繼續發揮培訓機構市場化培訓優勢,不斷擴大培訓規模。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全區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調查,根據調查需求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全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不低於1500人。二是挖掘企業技能培訓潛力:著眼企業需求,發揮企業優勢,與萬千蛋糕、鷹遊紡機等企業聯合創辦烘焙、電動縫紉等培訓基地,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及職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引導和幫扶企業強化高技能人才培訓,落實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及失業金支持企業開展技能人才培養等政策,培訓高級技能人才不低於400人。三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培訓專業及模式:統籌培訓資源,拓展培訓項目,形成更加有效的培訓體系。開發一批如無人機、短視頻、新媒體等有市場前景,能夠快速實現就業創業的新興培訓專業。推廣校企業合作訂單培訓模式。與相關部門配合,開展「送培訓下鄉」,培訓新型職業農民400人。

4)實施就業援助工程。一是做好就業託底保障。落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發放人數不少於6000人。開展困難職工走訪,走訪人數不低於1300人。二是關注就業重點群體。創新服務手段,做好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為零就業、零轉移家庭及時提供就業崗位,引導實現就業;會同相關部門,舉辦退伍軍人、婦女、殘疾人等專場招聘活動。全年開展招聘活動不低於30場次。三是優化服務體系。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建成「企業用工資料庫」、「勞動力資料庫」,加快推進智慧就業平臺建設,構築高效便捷的就業服務體系。

(二)人才工作

1.工作計劃

力爭全年引進優秀人才2500名,其中博士5人、碩士100人、本科1500人,其它專業技術人才895人。

2.工作措施

1)圍繞主導產業,抓實引才引智。一是圍繞產業發展,開展以新醫藥、新材料、裝備製造為重點的校園系列招聘活動。全年舉辦專場招聘不少於10場。二是開展「鳳還巢」計劃,吸引連雲港籍大學生返鄉就業。依託連雲港籍大學生人才資料庫,根據連雲港籍大學生所在學校所學專業等信息,按照企業實際需求,為企業引才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精準服務,

2)著眼人才發展,抓好育才育智。一是抓好各項人才政策落實,為人才成長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抓好人才的再教育。定期組織人才到知名高校參加培訓,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三是關心人才工作生活,為人才的成長營造優良的工作生活環境。

3開展柔性引才,抓牢用才用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積極開展「柔性引才」。一是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繼續推進企業和國內高校、研發機構開展深度合作。二是重點抓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和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吸引人才進站工作。

(三)社會保障工作

1)打造智慧社保實現參保人員隨時隨地查詢個人社保信息,參保人員退休手續審批和生存認證只需「見一面」服務。

一是在全面布局街道、鄉鎮、社區平臺認證點,積極打造「十分鐘認證服務圈」,二是增設便民服務查詢點,應用二維碼掃描、自助終端、個人移動終端等自助認證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打造「不見面」的認證經辦模式,建成覆蓋全區街道、鄉鎮的生物認證網絡體系。

2)出臺《海州區65歲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調整辦法》。落實人社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中,關於「對65周歲以上的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的精神,提高65周歲以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四)勞動關係工作

1)做好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工作。繼續嚴格執行建築施工企業工資保證金制度、工資支付實名制等監控制度,規範施工企業依法用工行為,加大惡意欠薪違法行為打擊力度。逐步完善多部門防範和打擊企業欠薪行為聯動機制。

2全力做好勞動爭議仲裁工作。整合行政資源,完善勞動、工會、司法、綜治四位一體調解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在工業園區、有條件的鎮街設立「流動仲裁庭」,建立企業老總、法律工作者、有法律知識的勞動者、政協委員及人大代表組成調解員隊伍,實施類案調解、精準調解,提高案件調解有效性。


相關焦點

  • 2020年淮上區人社局年度工作總結和規劃
    淮上區人社局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淮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導下,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完成年度退休申報35人,辦理退休業務35人,辦理撫恤金業務27人;審核發放撫恤金、喪葬費金額209.43萬元,審批新增遺屬生活困難補助9人;審核審批45個事業單位2249.15萬元獎勵性績效工資、審核審批全區機關工勤人員生活性補貼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事業單位教齡、護齡津貼增長審批,截止目前津貼調標91人,教護齡調標136人;審批29個單位1482名工作人員薪級晉升工作。
  • 市人社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始終堅持以「民生為本、服務優先」為工作主線,突出創業就業重點,強力推進社會保險全覆蓋,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一、2019年工作成效(一)就業創業保持良好態勢一是加大就業宣傳力度。
  • 省人社廳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
    省人社廳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人才報/民生網記者 劉璋景1月17日上午,省人社廳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總結2019年工作,表彰先進單位和個人,對做好2020年工作作出部署
  • 市供銷社2020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現將2020年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責任市社黨組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觀念,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黨組重要工作部署。
  • 蚌山區人社局2020年四季度工作匯報材料
    2020年四季度工作匯報材料蚌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蚌山區2020年四季度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四季度主要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2021年工作打算匯報如下:一、2020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1、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543人,完成目標任務6200人的138%。
  • 單位工作總結範文:人社局年終工作總結五篇
    **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突出抓好就業創業工作,織密社會保障網,紮實推動人社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單位工作總結範文:人社局年終工作總結及計劃五篇
    》,並對各事業單位核定了**年度績效工資總量;與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和違規發放津補貼自查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進行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完成規定工作,創新自選動作,不斷提升工作效能、取得工作實績。三是認真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班子成員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實行一季度研究一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組織開展縣人社系統**年黨風廉政建設暨「創業服務質效提升」工作會議。五是積極推進綜合櫃員制。
  • 銅陵市醫療保障局2020年度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銅陵市醫療保障局2020年度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10 瀏覽次數
  • 個人2019年工作總結2020年工作計劃
    一、2019年工作總結2019年項目團隊管理是具有挑戰的一年,對於銷售團隊,銷售一直不好,團隊問題會非常多。2019年團隊面臨銷售和團隊人員穩定的雙重壓力,回顧一年,總結反思。(一)團隊工作總結城中心項目1、做的方面(1)團隊穩定:團隊2019年部門招聘2名員工,公司招聘1人,老員工2名,在2019年全年銷售不理想的情況下,團隊保持穩定。
  • 威海市醫療保障局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暨科級及以下幹部考核會議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1月11日下午,威海市醫療保障局召開了2019年度工作總結暨科級及以下幹部考核會議,局黨組班子成員,局機關、醫保中心全體在崗人員共80餘人參加會議。局機關和醫保中心各科室以PPT形式依次匯報2019年工作總結及2020年創新及亮點工作思路,局黨組分管領導對分管科室工作進行點評,點評結束後,局黨組書記、局長畢興全作了總結講話。
  • ...區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海州區高新區融合發展工作的界定事項...
    年11月3日 關於海州區高新區融合發展工作的界定事項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高新區海州區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市級及以上審批權限爭取工作以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為主,海州區行政審批局配合。海州區賦權高新區的審批事項,由高新區行政審批局根據高新區發展定位和實際需要提出,經海州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定。高新區實管範圍內的行政審批工作按照「園區事園區辦結」的要求,由高新區行政審批局辦理,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2)執法監管方面。
  • 退役軍人事務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一、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一是高質量完成三級服務體系建設。今年來,我局已接訪400餘人(次)的來信來訪,我們對訴求進行逐一梳理、建立臺帳。四是大力抓好移交安置和就業培訓工作。一是認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接收2020年秋冬季退役士兵162人,審核整理退役士兵檔案162份。二是做好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工作。與安徽省地礦汽車駕駛員培訓服務有限公司籤訂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服務協議》,約定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退役士兵駕駛員培訓工作。
  • 部門|冷水灘區應急管理局召開2019年工作總結暨2020年工作展望務虛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9日訊(通訊員 曾令華)1月7日,冷水灘區應急管理局組織全局幹部職工召開2019年工作總結暨2020年工作展望務虛會。會議首先聽取局內設各股室及局領導關於2019年度工作總結和2020年度工作打算情況匯報,而後展開了集體討論,與會人員積極發言獻計獻策共話今年應急管理工作如何更好開展,並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集思廣益,舉全局之智慧繪畫新年的工作藍圖,力爭三連冠。
  • 霍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年,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及市級主管部門各項決策部署,立足全縣經濟發展大局,聚焦縣域發展核心目標和重點任務,堅持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統籌推進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相協調,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 南山區財政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2020年,區財政局以積極推進法治財政建設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相關要求,以推進財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為目標,全力以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較好的完成了全年法治工作任務。現就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不動搖,健全完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機制。
  • 2019個人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2020工作計劃安排及目標(值得收藏)
    一年又過去了,已經到了2019年末。下面小編整理分享了2019個人年終工作總結,2020工作計劃安排及目標。總共有4篇範文,希望你們能用上。 2019個人年終工作總結以及2020工作計劃安排及目標範文【一】 2019年,本人在公司領導和部門的領導的大力關懷和正確指導下,圍繞著本職崗位工作職責,立足崗位,兢兢業業,踏實工作,較好的完成各項任務,現將個人工作情況具體匯報總結如下: 一、工作總體情況
  • 滁州市財政局(國資委)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
    2019年,市財政局(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六穩」要求,大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支出結構推動鄉村振興和社會事業發展,集中力量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抓手深化黨的建設和財政財務管理,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和財政年度目標任務
  • 伊川縣召開2019年度巡察工作總結暨2020年首輪巡察工作動員大會
    伊川縣召開2019年度巡察工作總結暨2020年首輪巡察工作動員大會 2020-03-30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全景臨湘·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壓實責任、咬定目標,真抓實幹,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將一年來所做的工作總結如下:一、鞏固意識形態陣地,黨建引領落到實處
  • 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2021年工作安排匯報如下:一、2020年工作總結2020年共向我區企業撥付製造強省、製造強市和央視廣告費用補貼等資金3000萬元,撥付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區級補貼及蚌埠市科技聯絡員績效考核補助200萬元,2020年蚌埠市「支持創新型城市建設」政策獎補600萬元,有效地緩解了我區企業的資金壓力。2.加強質量和品牌工作力度,幫助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