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果子現在不太常吃了,很久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吃,印象中3塊錢就能吃到了,而且吃的很飽很開心。前幾天還點了個煎餅果子的外賣,點完就有點後悔了,因為這個東西就不能等,時間久了水氣一悶就沒那麼好吃了。結果送來之後果然如此,更鬧心的是麵糊還粘牙,很不美好的一次經歷。
囉嗦完了,說說這個問題吧:煎餅果子的麵糊是怎麼做的?
煎餅果子的天津的著名小吃,這個可不是套詞,哪怕很多沒去過天津的朋友都知道煎餅果子。現在煎餅果子的名聲可以說是超越了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這「津三絕」了,一套好煎餅果子基本由雞蛋、辣醬或者甜麵醬、果子或者果篦、芝麻、蔥花或者香菜,還有麵糊烙熟的煎餅組成,其中這個麵糊作為承載所有食材的基底,真的十分重要。
傳統的煎餅果子麵糊就是用的單純綠豆面,不摻白面和其他的麵粉之類的,所以烙熟的時候有著綠豆面特有的清香。而且綠豆面並沒有太大的粘性,所以綠豆麵攤煎餅果子還是很考究火候和技術的。不過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嘛,現在也有用綠豆面、小米麵和黃豆面調和用作麵糊的,也頗有受眾。
而且現在人們由於常年的食用精細加工的精米白面,對於粗糧、雜糧反而有了新的興趣,於是也開始有各種創新的方式,也有更多種雜糧面被一部分商家加進來。與此同時煎餅裡夾的東西也不再只限於果子或者果篦了,開始出現了各種食材,有些還是挺奇葩的,比如海參。不過也不好過多解讀、評說什麼,只要明碼標價就是各取所需嘛。
最後我還是很懷念小時候吃到的綠豆面的煎餅果子,就簡單的煎餅、果篦、雞蛋、醬,撒點芝麻,來點生熟蔥,咬一口又酥又脆,豆香、蛋香和蔥香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