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播出第二集《生死阻擊》

2020-12-13 長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救死扶傷的陣地上,湖北、武漢當地醫務工作者和全國馳援醫務工作者的英勇事跡和感人故事,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由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6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9月3日晚播出第二集《生死阻擊》,奏響救死扶傷的英雄交響,唱出阻擊病毒的慷慨戰歌。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在醫院救死扶傷這個陣地上,湖北、武漢當地醫務工作者和全國馳援醫務工作者展開生死阻擊,奮力保衛湖北人民、武漢人民。

出徵

一場遭遇戰

這場阻擊戰,首先是一場殘酷的遭遇戰。

27例,這是武漢市衛健委2019年12月31日,首次公布的病毒性肺炎病例。一個月後,全國範圍,這個數字迅速增長了400多倍。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湖北、武漢。

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胡明接到了救治任務。他所在的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兩家定點醫院之一。那時候,還沒有「新冠肺炎」這個名稱,救治也只能從零開始摸索。

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遭受到新冠病毒侵襲。作為最早一批接觸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生,胡明經常接到同行電話,諮詢診療方法。而這一次,見慣生死的他,掉眼淚了。

遭遇戰、阻擊戰初期,戰鬥減員尤為慘烈。在湖北、武漢,3000餘名本地醫務工作者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多位以身殉職。

增援

空前硬仗,生死阻擊

這是一場開始階段彈藥不足的空前硬仗,這是一次從頭至尾沒有退路的生死阻擊。

針對前線兵力不足、彈藥緊缺的局面,1月25日,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儘快充實醫療救治隊伍力量」;在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他再次強調,「堅決把救治資源和防護資源集中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需要」。

增援,從全國而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國33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踏上奔赴湖北和武漢的徵程。

緊急徵調或趕製出來的醫用口罩、防護服、試劑盒、呼吸機等物資一批批運抵。

專業力量一批批向這裡匯聚。馳援的隊伍中,有19000多人來自重症專業。他們成建制地投入戰鬥,與武漢本地醫務人員協同攻堅。

戰鬥

與病毒最近距離的較量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有一支急救插管小分隊,有人叫他們「敢死隊」。

插管,意味著打開新冠肺炎患者的氣道,與病毒在最接近的距離展開最直接的較量。

危重症患者往往會呼吸衰竭伴頑固性低氧血症,必須依靠氣管插管,才能保住最後一線生機。

沒有特效藥是不是就意味著死亡?多學科的醫護人員付出巨大努力,試圖為病人贏得恢復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靠自身的免疫力戰勝病毒,獲得生的希望。

9.84天,這是國家衛健委統計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在這個階段從發病到住院的平均天數。很多病人由於未得到及時救治,在等待中由輕症變為重症。必須儘快破解「收治難」。

方艙

從「人等床」到「床等人」

緊迫形勢下,各方面奮力把醫療資源向武漢集中。新建、改建、擴建醫院、病區,千方百計增加床位供給,爭分奪秒、一刻不停。打阻擊戰,需要中國速度!

十多天時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從無到有,拔地而起;一個到五個,這是金銀潭醫院ICU重症監護室的快速擴展;不停歇的48小時,這是同濟醫院為增加床位而展開的晝夜奮戰。

床位的供給在快速增加,而救治需求仍在暴漲……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戰場」形勢,提出明確要求:「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堅決控制源頭、切斷傳播途徑。

武漢,這座屹立於大江之濱的英雄城市,萬眾一心戰疫情,越是艱險越向前。

13436例,這是2月12日武漢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字,是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點。建方艙,迅速擴充收治容量,刻不容緩!

「方艙醫院」通過簡單的場所改動,最迅速地擴大收治容量。

2月3日,武漢開始連夜搶建首批3座「方艙醫院」。2月5日晚,正式啟用。短短10多天內,16座「方艙醫院」建成,共有1.4萬餘張床位;定點醫院也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86家。儲備床位超過了3萬張。35天,12000多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先後進入「方艙醫院」,得到及時治療。

從「人等床」到「床等人」,局勢一舉逆轉。

膠著對壘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緊緊扭住社區防控和患者救治這「兩個關鍵」。

武漢逐步形成定點醫院救治重症患者,「方艙醫院」治療輕症患者,基層社區排查確診、疑似、發熱和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的三級分層分級防護體系。

這是誕生於戰「疫」最前沿的中國方案。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中國展現了出色的領導組織、動員執行能力,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

阻擊戰戰至深處,局面發生悄然轉變。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盡隔」,層層落實中央部署。主戰場上的阻擊戰,逐漸挺過了最難的階段。

策略

47天推出七版診療方案

3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其中,首次增加了「病理改變」描述。

從1月16日到3月3日,47天時間裡,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推出了七版。方案一次次更新迭代。隨著對病毒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新藥物、新療法、新成果等均被及時納入。

這是一場不斷積累經驗、形成中國方案的戰「疫」。

曾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衝到「最前線」的專家們,又一次挺身而出,既肩負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的指導任務,又始終堅守在臨床治療一線。

年逾古稀的張伯禮院士倡導中西醫結合防治。中醫,深度介入了新冠肺炎治療。從第三版診療方案開始,中醫作為治療的專門一項單列,此後每一版均有更新。在湖北,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的治療中,中醫藥參與率超過75%。在治癒出院的確診患者中,大多數使用了中醫藥。

希望

武漢一天天好起來

在度過了最難階段後,從2月下旬到3月中旬,武漢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逐漸回落,直到3月18日實現「清零」。

杏林春暖,濟世為懷。

救治,對於醫者來說,還有另一層涵義。

戰「疫」之中,醫生護士撫慰人心、傳遞樂觀,激發出勃勃生機。

進方艙之前,有猜測、也有質疑。使之消弭的,正是這裡發生的一切。安撫、激勵亦是救治之道。防護服上的文字、醫院裡的圖畫,傳達著面對生死的人生態度、共克時艱的人間真情。

同飲一江水,攜手戰疫情。

患者一天天好起來,整個城市都在一天天好起來。

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戰「疫」之中,累積治癒率不斷攀升,到4月底超過92%;新增病亡數經歷了最初的慘痛局面後,呈逐步下降趨勢,直到為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整體部署,盡銳出戰、八方支援的舉國合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堅定實踐,醫者仁心、醫患同心的艱苦搏鬥,是中國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較低的綜合成因。

艱苦的阻擊戰,在武漢、在湖北其他地市州、在全國展開,一路驚心動魄,一路勇往直前。

(文圖均據央視 記者李玉瑩 整合)

【編輯:戴容】

相關焦點

  • 速覽第二集《生死阻擊》
    同心戰「疫」丨速覽第二集《生死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 《同心戰「疫」》寧夏衛視今晚19:40開播!
    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展現中國人民從磨難中奮起的巨大勇氣、鏖戰歷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
  • 《同心戰「疫」》第二集《生死阻擊》
    逆行,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戰「疫」。 你只有往前衝,沒有後退的餘地。 我們是從12月底到現在沒有一天休息的。 不過是一群普通人,白衣執甲,化身戰士。 不怕是不可能的,人之常情。他們已經累到忘記了怕。
  • 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在大同市衛健系統引發強烈反響
    全面真實反映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2日晚在中央電視臺開播,在大同市衛健系統引發強烈反響。  該紀錄片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全面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抗疫鬥爭中的指揮方略、決策過程,展現了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白衣勇士逆行出徵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講述了億萬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展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
  • 山東衛視今晚播出紀錄片《我的戰...
    紀錄片《我的戰「疫」——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口述實錄》由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全景反映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事跡,採訪近百位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回顧那些震撼心靈的日日夜夜,講述了他們的義無反顧、驚心動魄,以及自責與無力!本片分為上、下兩集,21日22:30在山東衛視連續播出。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上線;《霸王別姬》在韓延期上映
    毒眸熱點資訊【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上線】據新華社報導,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正式發布。美國首個線上大型群星慈善音樂會:「iHeart臥室音樂會」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本周日晚9點(北京時間周一早9點)播出。該音樂會由福斯電視臺出品,埃爾頓·約翰擔任主持。電影快訊【艾莉森·蘇朵兒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奎妮扮演者艾莉森·蘇朵兒透露自己疑似感染新冠肺炎。
  • 同心戰「疫」!昔陽抗疫原創歌曲《我多想擁抱你》聲動人心
    同心戰「疫」!昔陽抗疫原創歌曲《我多想擁抱你》聲動人心編輯:梁美萍  2020-02-17 18:22:17  來源: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昔陽縣委宣傳部廣泛動員和組織全縣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主題藝術創作,用文藝的形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昔陽縣文藝工作者勇於擔當,甘於奉獻,自覺自愿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據悉,歌曲《我多想擁抱你》為昔陽本土原創歌曲,由宋明珠作詞,張曉峰作曲。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歌詞,表達出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三集!精彩內容搶先看!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三集!精彩內容搶先看!政務 今晚8點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
  •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一集!精彩內容搶先看!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一集!精彩內容搶先看!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晚8點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
  •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四集!精彩內容搶先看!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四集!精彩內容搶先看!政務 今晚8點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
  • 同心戰「疫」的「濟南密碼」_山東各地 _山東新聞_新聞_齊魯網
    及時應對 果斷決策凝聚起同心戰「疫」的磅礴力量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城市何以應對有方、處變不驚?市委市政府是全市人民的「主心骨」。一條條科學果斷的決策,體現了決策者的擔當和對局面的駕馭能力;一個個奮力戰「疫」的關鍵時刻,勾畫出省會決戰決勝的全景圖。
  • 紀錄片《逐夢天河》今晚播出第二集...
    紀錄片《逐夢天河》今晚播出第二集《天河飛渡》 2020-10-27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公布
    原標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公布   在11月19日下午舉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總結推廣新媒體精品創作經驗
  • 警民同心 攜手戰「疫」 遼寧佰碩科技集團助力疫情防控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遼寧戒毒人民警察堅守在戒毒場所抗擊疫情封閉管理一線,嚴格落實封閉隔離管理要求,幹在實處、默默奉獻,嚴守紀律、服從指揮,執行最高勤務等級,用責任與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為保衛戒毒場所安全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全與健康
  • 疫戰同心韌之軍!
    初著警裝的她或許還不能清楚闡釋韌的內涵但疫戰同心她卻早已將之種植於心、根植於魂韌在行同行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監管區實行封閉管理,外面的民警進不去,作為刑罰執行管教的姚月對此心裡焦急的很。即使大家都已好久不見但無論在哪一個戰場疫戰同心她們始終戰鬥在一起韌在身同心第一批封閉執勤人員已轉為居家隔離,收拾行囊準備再上戰場的她們,接到繼續居家隔離的指令。
  • 聚微光 燃希望——百集紀錄片「武漢日記:決戰江城之巔」分享會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程子)6月12日,以感恩抗疫先鋒、弘揚武漢精神為活動主旨的「武漢日記:決戰江城之巔」百集紀錄片分享會在武漢中城龍山湖舉行。「武漢日記:決戰江城之巔」百集紀錄片是武漢唯一一部每日更新全程紀錄抗疫、以及抗疫之後城市復甦和復工復產紀錄片,通過不同度記錄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全過程,真實展現武漢「封城」後當地的點滴故事。在創作間隙,該紀錄片導演程逸飛還拿起筆頭,將創作過程中的點滴記錄成書。
  • 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2020-10-13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熱播 普通人記錄下的高光時刻
    央視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普通人記錄下的高光時刻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北京臺企潤泰環保公司同心戰「疫」
    在看不見硝煙的抗「疫」戰場上,北京潤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臺企)奮戰在防疫阻擊第一線,承擔起處理北京市新冠肺炎醫療廢棄物的任務,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責任與擔當。北京市臺聯名譽理事、潤泰環保公司總經理曾建華說,確診和疑似病患在治療或隔離過程中所產生涉疫情醫廢和垃圾的消毒、收集與處置,必須由專業的環保單位執行。疫情醫廢處置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擴散。
  • 博山區五嶺路小學:畫筆助力,同心戰「疫」
    面對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不做「旁觀者」,主動了解疫情,關心時政,開展「畫筆助力,同心抗疫」主題情境畫創作實踐活動,發揮藝術的心理療愈作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培植濃厚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