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為什麼這首網紅詩火了

2020-12-13 指動歷史

伴隨「佛系青年」越來越多地走入社會,有一首「網紅詩」迅速火遍全網: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這首詩的作者不詳、出處不詳,甚至平仄不分,後兩句的「趕路人」、「有心人」更是明顯違背詩詞創作的基本規律……

但是,這都不妨礙它成為一首「網紅詩」。

1、詩從何來?

這首「網紅詩」來自何處?多數人認為,它改編自《紅樓夢》第五回中的幾句詩:「一盞青燈伴古佛,半為修行半入魔。紅塵看破此生後,願長伴青燈古佛。從此青燈伴古佛,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過翻罷《紅樓夢》,並無此詩。

倒是「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似與倉央嘉措的名篇暗符。因此又有人認為,這首「網紅詩」是改編自倉央嘉措……

其實,這首「網紅詩」並非任何一首古詩改編而來!4句之中,除了前兩句有因果關係、情感的傳承之外,後兩句是硬湊而來。

這樣也行?

答案是:行!非常行!

不信請看下面的句子:

之一:紅酥手,黃藤酒,兩個黃鸝鳴翠柳。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

之二:借問酒家何處有,姑蘇城外寒山寺。

之三: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使我不得開心顏。

之四: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之五: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之六:人生得意須盡歡,從此君王不早朝。

如果不是其中的句子太過經典,它們的另類組合,並不會讓你有違和的感覺。對吧?

2、詩境如何?

2、詩境如何?

儘管來歷不明,出處不清,但事實求是地講,這首「網紅詩」還是別有一番意境的。

首句,「青燈」與「不歸客」組合成一個冷寂、孤獨的意境。

青燈,本指光線青熒的油燈,在古詩文中用來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並衍生出「青燈黃卷」、「青燈古佛」等詞句。前一個詞是用青燈和泛黃書卷,借指清苦的讀書生活;後一個詞是用青燈和古老佛像,借指佛門寂寞的生活。

不歸,本意指不返回、不回家,並衍生出不嚮往、不依附之意。所以,「不歸客」就是指不向住、不願沉溺於世俗的人。

此句,並非特指「佛系人生」,而是指內心高潔、脫俗,渴望保持獨立人格的人生追求。

次句,「濁酒」與「風塵」組合成一個熱衷於實現貪念,被世俗紛爭所羈絆的意境,並與上一句形成鮮明對照,即所謂人們常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濁酒,是古人用糯米﹑黃米等原料釀製的酒,酒質混濁,代指世俗人生、平凡生活;風塵,可以比喻旅途勞累,也可以形容紛亂的社會、漂泊的命運。

此句,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富有禪意——原本希望度過一個高雅、清潔的人生,卻因世間的七情六慾,沉陷於世事的滾滾紅塵中而無法自拔。

第三句,「星光」和「趕路人」營造出的是保持初心、忍受著寂寞奮力前行的意境。其中的「星光」可以理解為如星般的光亮,比喻前途不明,充滿變數;也可以理解為在星空下跋涉,只要有微弱光亮映照也不拋棄、 不放棄的決心和勇氣。

此句,表達了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充滿向上的力量——無論困難多大,無論希望多渺茫,藉助星星的光亮,也要奔向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願望。

最末一句,「歲月」和「有心人」營造出的是只要肯耕耘,必定有收穫的意境。其中的「歲月」特指時間考驗和磨礪,「有心人」則與「趕路人」同屬一類,特指心懷理想、不畏艱險的求索者。

3、詩意如何?

人生是一場修行!到底修行什麼?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降落凡塵時的混沌,有時會伴隨一生;大徹大悟的人,仍能保持對凡塵的熱愛,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我們習慣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什麼不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呢?想必,痛苦有時真的比死更可怕!

「一個沒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痛苦也是財富,也是力量!既然痛苦是必選項,我們就勇敢地面對它。

須知,一個無法擺脫紅塵羈絆的人,一個只能在孤獨、清冷、寂寞中默然跋涉前行的人,只要心懷希望,只要堅韌不拔,只要一往無前……

終究,會成為人生的贏家。

不斷回首這首詩,你會發現:「青燈」是表象;「不歸客」是理想;「濁酒」是現實;「風塵」是結果;「星光」是目標;「趕路人」和「有心人」是——我們!

這些意象的組合,讓我們不忘初心又面對現實,哪怕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仍要讓理想照進人生,直到開放出絢麗的花朵……

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降生,但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你走上人生的站臺,你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生活。

你等著一輛火車,它會把你帶到遠方。你希望它把你帶到何處?對此,你心存疑慮,你也心存夢想。但這一切都沒有關係——因為,你和你的命運在一起。

這就是人生。

相關焦點

  •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風塵
    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於別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這是一種 「我是」的 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2020年,我將人生分為涇渭分明兩段:疫情前、疫情後。
  • 解讀: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中的詩人
    經常聽到「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你輕輕讀一遍,感覺到是一種從佛家回歸塵世的意味。塵世也罷,佛門也罷。不可能是人一生一直的選擇。《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獨守;不念我,紅顏女,一世青燈。」《冷眼觀》第一回:「 張令 半世青燈,一行作吏,到任後吏治過於勤勞,偶染痰疾,刻已稍愈。」不歸:1. 不返家。《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 「痛徹心扉」的英文短句: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
    你的名字只有兩個字,雖構不成一句話,但是已裝滿了我的心。 3.Not that you don't have time, not that you are busy, but you just don't like me so much. 不是你沒空,也不是你忙,只是你沒有那麼喜歡我了。
  • 古風小說中最驚豔的名字,讓人第一眼就忘不了!
    今天就來看一看古風小說中那些最驚豔的名字,讓人第一眼就忘不了!藍忘機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忘機,忘卻心機。謝長留本是青燈不歸客, 卻因濁酒留風塵。長留,長久留存。洛冰河別館月, 犁牛冰河金山雪。冰河,鐵馬冰河。顧南衣天水之青,顧我南衣。
  • 當杭州畫室遇上《食物語》:不是青燈不歸客,卻為濁酒戀紅塵
    古來青燈對月兩相望,月下歸人攜酒眷悵惘。只一句,應是濁酒挽杯勿相忘,貪戀紅塵,紅塵盡晚。「誰又是誰繞過的人間山河,起風的夜裡遇到的人間煙火」,如今珍酒悉化為靈,誕生於杭州之江畫室,命名空桑。意寓原本不期相遇的兩種關係,以如此的方式巧巧熟悉,演變驚鴻,且看他們如何收場!
  • 大雪千飛邀知己,冬釀一盞慰風塵
    1.大雪與詩對於雪,最不陌生的應該是詩人。雪在詩人的眼中,那絕對是能夠激發靈感的事物。古代的詩人,如果不寫幾首關於雪的詩詞,好像都不好意思說是混詩詞圈的。從古自今,每個詩人基本上都有幾首關於雪的代表作。
  • 酒知識︱古詩中的「濁酒」與「清酒」到底有什麼差異
    實際上因其製作工藝困難,價格不菲,在後世中喝清酒的人依舊是少數貴族官員或者富商。 在文學的表達上,「濁酒」因其質量一般,往往表達了自己生活上的艱辛,如杜甫《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當然也有借「濁酒」來表示謙虛,如楊慎的《臨江仙》中:「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對待濁酒的態度上,陶淵明是一個另類。其詩《己酉歲九月九日》中「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
  • 「清酒一樽」不如「濁酒一杯」?古代文人為何此何鍾愛「濁酒」意象
    其三,酒是杜康造的,這是最廣為流傳的傳說,魏武帝曹操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後世把"杜康"作為酒的別稱。白水縣至今留有"杜康泉",其縣誌云:"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這三則傳說,第一個肯定不是真的,只是古人的美好幻想,雖然這一幻想很美好。
  • 「一壺濁酒人已醉,不見月中嫦仙子」——你覺得這詩怎麼樣?
    一壺濁酒人已醉,不見月中嫦仙子。你覺得這詩怎麼樣?你要問我覺得這詩怎麼樣?我告訴你這東西不怎麼樣。首先我懷疑這是故意發出來找罵的,因為寫詩的人寫不出這玩意。對初學者,是需要有耐心的,但前提是真的初學者。即便是稍微懂點基本詩歌寫法的初學者,也不會寫成這個樣子。
  • 從4首古詩詞領悟深刻的人生觀,蘇東坡只用10個字便說出人生意義
    這首詩開篇四句便通過對比,表達了人生苦短的現實。第三、四句更是說明了人生存活在世上,就好像是匆匆的過客。相比於陵墓上的柏樹,溪流裡的石頭,人不過是渺小的、匆匆而過的。人生總是無常,到最後依然要我們獨自面對整個世界。在有限的時間裡面,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人生的進程,但是我們能從這有限的時間裡面獲得內心的一份安穩。我們不必追求達官顯貴,我們不必為了物質而盲目追求。
  • 青燈
    在煙火三生裡被風撕扯彎月拈枯枝   寫下空影-這浮生一場   三千裡長空如歌遼遠的遼闊間   紅塵不過三寸燃一盞青燈   寫經卷一身對鏡   尋找自己-萬物歸一   誦讀的模樣皆如佛寺前有新梅初綻   我卻愛極了舊如問不動的閒愁在這個臘冬低落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