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農技師種地者的脊梁骨:每畝稻多賣300塊 農戶看好小藍帽增產...

2020-12-15 實況網

黑龍江延壽縣加信鎮加信農技站謝繼文

「我幹了40年農技工作,一次問題產品沒出現過,這是對廣大農戶負責。」

「小藍帽增產藥治病才增產,農戶們每畝水稻能多賣300元錢,體會到真實效果,農戶們對小藍帽增產藥的認可度擋都擋不住。」

近日,中國鄭州,由全國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簡稱豫之星)主辦的第三屆農資大零售聯盟年會上,來自黑龍江延壽縣加信鎮加信農技站謝繼文的分享,引起眾多關注。

延壽縣,屬哈爾濱,處黑龍江省東南,因縣城地處「坐福朝壽、蒼龍巨器」的福山屯始得名。

特產延壽大米,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蒸出的米飯晶瑩光亮,香味持久,口感油潤有彈性,剩飯不回生。

謝繼文,40年服務農技一線,古稀之年不服老,是當地農戶們心中的守護神,種地者的脊梁骨。

2018年,謝繼文結識豫之星。因幹了半生農技,對產品要求高,經過一段時間實驗,才開始推廣小藍帽增產藥的前身金帝博增產藥。

改變,發生在2019年,延壽縣當地稻瘟病大爆發。當時謝繼文還是抱著謹慎態度,沒有大力推廣小藍帽增產藥。但當他下田走訪時發現,凡是噴施過兩遍小藍帽增產藥的田塊都沒有發生過一穗稻瘟病。隨後開始大力推廣小藍帽增產藥。

2019年8月28日,小藍帽增產藥銷量暴增,不得不去相鄰經銷商處調貨。

有農戶看到小藍帽增產藥有效,主動要求再噴一遍。「農戶看到效果擋都擋不住。」賣稻時每畝最少比別人多賣300元。

就這樣,2019年,在沒有全力推廣的情況下,小藍帽增產藥早在當地銷量翻了很多倍。

隨後,開農民會,組建微信群等,謝繼文在執行公司戰略上紮實推進,銷量更是猛增。

2020年,連周邊鄉鎮的農戶都跑來謝繼文處購買小藍帽增產藥,甚至一位農戶繞開賣農資的親戚專門也跑來購買小藍帽增產藥。

「小藍帽增產藥質量過硬,豫之星大零售戰略高瞻遠矚,保駕護航,以後還要更大力度推廣小藍帽增產藥。」謝繼文說。

豫之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全國定點農藥生產企業

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介紹,豫之星成立於2000年,是國家工信部批准的農藥定點生產企業,屬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集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企業。廠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工業園區,是國家批准的農藥原藥研發和製劑生產基地,投資數十億元,由十幾家國家定點原藥和製劑生產企業組建而成。

◎300次迭代、1000次試驗開闢增產藥大品——小藍帽增產藥

為將「治病才增產」的小藍帽增產藥打造成一款具有大品特性的產品,豫之星研發人員前後共歷經300次迭代、超1000次試驗。從東北黑土地到雲南紅土地,從黃土高原到東海之濱。目前金帝博增產藥在全國已推廣超四百萬畝試驗田,增產糧食4億斤以上。

「一瓶藥一畝地,每畝打兩遍,小麥畝增200斤很容易(30毫升裝小藍帽增產藥)。我就是想造出老百姓做夢都想要的增產藥!」李國建說,如果沒有死磕到底的創新精神,小藍帽增產藥也不會走到今天。

◎全國首倡「11·12農資大零售節」

2018年11月12日開始,由豫之星公司首創的「全國第一屆11·12農資大零售節」在雲南昆明啟動。

「小藍帽增產藥之父」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表示,這是屬於全體農資人的節日。

梳理2018年~2019年,由豫之星啟動的「綠色增產中國行」活動和「全國糧王爭霸賽」活動,不難看出,李國建董事長內心構建的農資大零售平臺的願景。「我就是要通過這些活動,讓農資零售更簡單,讓農戶種地更輕鬆;同時也向世界證實:中國需要發展的是綠色農業,綠色增產!」

未來社會主題就是共生,只有在共生前提下,各自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豫之星首創的「全國11·12農資大零售節」,助推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迭變!

相關焦點

  • 疫情下 「小藍帽」是咱種地者的另一個護命「口罩」
    「疫情下,口罩,是每個人的護命工具;災年裡,小藍帽增產藥,則是咱種地者的另一副『護命口罩』。」小藍帽增產藥前身——金帝博增產藥曾被譽為「神藥」,經由了300次迭代,超1000次試驗,已推廣示範田超400萬畝,保守估計增產糧食2億公斤。2014年,江西稻田爆發稻瘟病,國內外的藥輪著打,絕大多數都治不住,有人試用金帝博增產藥,用兩遍水稻奇蹟般好轉,百姓傳為「神藥」。
  • 「這藥我用一輩子」:快被淹死的窪地麥被小藍帽增產藥救活反超
    「啥病不得,活稈成熟,畝增200斤左右,每畝除去成本還能淨賺200元,100畝穩賺2萬元」。「小藍帽增產藥是種地大戶的救星,今後,我的260畝地全用小藍帽增產藥。」王國文說。  「倪井良農資」加入小藍帽增產藥全國千家大零售戰略合作聯盟  「最初說服自己接小藍帽增產藥,是因為看了網上全國各地的新聞報導,但我還是有一半不放心,必須得由我的農戶親用親眼見證。
  • 小藍帽增產藥形象店久好農資店開業 「以後再不走小道開跑高速了」
    葛忠明說,當地屬黑龍江黑土地核心區,之前,他一直在花生和玉米上推廣小藍帽增產藥,反映效果非常突出;2020年又在水稻上推廣小藍帽增產藥,當地雨水較往年偏多,水稻大面積爆發稻瘟病、白穗病。不少農戶從他這裡買走小藍帽增產藥,水稻經噴打後,莖稈粗壯,活稈成熟,普遍畝產在1300斤,並且籽粒飽滿,顏色亮黃,收購價1.36元/斤。
  • 「最具影響力小藍帽品牌店」候選者報喜:農戶們揣錢提前來還帳
    小藍帽增產藥形象店樹立後,有不少老客戶揣錢提前來還帳了!」趙彥國在電話中難掩激動語氣。他說,做農資最頭疼的就是賒欠,而自從小藍帽增產藥形象店建立後,不少農戶賣了糧第二天就來還帳了,還特別叮囑,要給他們「留些小藍帽增產藥」。
  • 鹽鹼地「長」出小藍帽形象店:農戶訂好小藍帽 掏出手機問咋投票
    小藍帽增產藥形象店在山東壽光臥鋪鄉建起後,尤其是這次評比活動搞起來後,有不少沒用過小藍帽增產藥的農戶都進店打聽小藍帽,了解完後還表示,2021年一定要買來試試;第二個感動,小藍帽增產藥形象店對培養農戶品牌忠誠度大有助益。
  • 從1小瓶小藍帽到年銷30萬元 他只用了1年
    馬岱沒多在意,隨手送給一個農戶。個把月後,馬岱到這家農戶走訪,一下被眼前景象震住了。那個農戶挑了臨地邊兒的一塊田地實驗,並專門噴打了被一棵大樹罩著的一片麥地,「墒薄,光照少」。接下來,15場觀摩會,場場賣貨收款,每瓶藥都下去回訪,每天都下去調查。就這樣,一瓶治病才增產的小藍帽增產藥,加上扎紮實實的踐行豫之星廠家的大零售戰略,馬岱農資實現了單品小藍帽增產藥年銷30萬元的目標。「今年啟動品牌店活動,迎接百萬挑戰,把農資當做終生事業!」心裡裝著希望,腳下就蓄滿力量,馬岱對未來充滿信心。
  • 種花生土壤如果缺乏鉬元素,產量上不來,請農戶一定要重視
    鉬肥對花生豐產不可或缺,科學合理補充鉬肥成為花生增產重要手段 花生是我國重要經濟作物,這幾年行情比較看好,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全國花生種植面積約為7500萬畝,河南、山東等省份,是我國最重要花生種植區域,而這些區域的大部分土壤屬於缺鉬或者極度缺鉬,所以農戶補充鉬肥成為花生增產重要手段。
  • 上海人餐桌上的香蔥和蝦稻生態米 以後可能來自湄潭縣桃花江畔
    「供貨商們看到是貴州來的香蔥,都很好奇地圍上來,一個多小時這批就被訂購完了。」黃家壩街道官堰居黨總支書記李洪剛說道,他親自押運這批產自湄潭縣官堰香蔥基地的「貴州小蔥」來上海,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還很興奮。  「小香蔥也有大學問。」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幹部、湄潭縣委常委、副縣長孟焱感嘆道。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2019年農業生產託管覆蓋11個市、81個縣(市、區),培育農業生產託管主體33.2萬個輻射帶動託管面積1850萬畝 服務小農戶87.6萬戶萬戶。
  • 花生每畝1000斤的追肥方法,促進花生多下針,提高花生雙仁果率
    想要實現花生每畝產量達到1000斤,農戶應該如何追肥,追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通過下文我們一起去詳細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花生的生長過程主要包含5個時期,出苗期—幼苗期—開花下針期—結莢期—飽果成熟期,花生不同的生長時期,對肥量的需求量也是不一樣的,而真正能夠影響花生每畝產量的就在於花生的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只要花生的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花生供給充足,就能實現花生增產提質。
  • 「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山西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
    原標題:「田保姆」上崗 小農戶受益——我省各地探索農業生產託管助力現代農業閱讀提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湧現出一批耕、種、防、收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或全程託管的典型,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橋梁,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 年增產300億公斤的「海水稻」真的長在海裡嗎?
    日前,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召開的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試驗現場觀摩及建設推進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發展耐鹽鹼水稻的最新目標:在10年內,選育出耐鹽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鹼在pH9以上的耐鹽鹼水稻品種,且年推廣面積達1億畝,平均畝產300公斤,這樣每年就可增產300億公斤糧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又是一年好「豐」景 喜得稻菽瓜果香
    隨著水稻進入成熟期,稻田裡養了4個多月的螃蟹也已經蟹肥膏滿,開始上市。看著長勢喜人的水稻和螃蟹,農戶吳鳳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畝地產出100多斤螃蟹,每公斤螃蟹賣到50元,僅靠著稻田蟹,每畝就額外收入5000元,再加上每畝地產出750斤的天然無公害蟹田稻米,每公斤按照30元出售,每畝兩項合計收入約16000元,比單純種水稻的收入划算多了。」
  • 白色草莓,300塊一斤!你見過不?
    聽說大連出了一種「白草莓」,每斤能賣300塊錢!還真有白草莓?從裡到外都是白色?是的,不光有日本、英國的洋品種,咱們自主選育的白草莓品種「白雪公主」「小白」等等味道和外形也都十分誘人。在英國,一盒125克的「菠蘿莓」售價約合人民幣40元左右;在日本,更是賣出了9顆1731元人民幣的天價。白草莓還真是個名副其實的「白富美」。
  • 最好的葉面肥配方,噴後40小時葉片變濃綠,增產20%以上
    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使葉片合成更多的葉綠素,才能使植株生長更健壯,增產更顯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優秀的葉面肥配方,噴施後40小時就能使葉片深綠,增產20%以上,效果十分明顯。被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與肥料復配中的「黃金搭檔」。
  • 晚秈價格穩定農戶收益趨增
    晚秈價格穩定農戶收益趨增我省晚秈稻上市已有一段時間,雖然市場收購價格微幅回落,但由於大多數農戶晚秈稻單產增加,農戶每畝淨利潤129.28元,增幅高達98.07%。他對記者說,由於當地水利條件不錯,自己8畝晚秈稻平均畝產1300多斤,比上一年度提高近百斤。省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王彬馳告訴記者,2019年我省晚秈稻平均畝產560.23公斤,與2018年527.14公斤/畝相比,單產增加33.09公斤,增幅6.28%。
  • 現在新蒜價格6塊多,再過3個月新蒜集中上市,價格會如何?
    2019年時候,種蒜的人們掙了一筆,很多種蒜的農民,收益每畝能達到3000元以上,好行情讓種蒜的農民掙了不少錢。不過在2019年也不是行情一直好,在夏天的時候就有了幾個月的低谷期,但過了夏天之後,很快就又漲了起來,價格一直比較穩定。
  • 粵黑合作「稻稻薯」項目基地:搶收馬鈴薯支援武漢
    2月19日,在遂溪縣城月鎮石塘村粵黑合作「稻稻薯」項目基地,農民們忙著採摘馬鈴薯。 本報記者 李嘉斌 攝2月19日,在遂溪縣城月鎮石塘村粵黑合作「稻稻薯」項目基地,原計劃於3月上旬採摘的馬鈴薯提前搶收。
  • 重慶石柱:「稻田鴨」助特色產業走上新「稻」路
    稻秧在水田裡默默生長,鴨子在稻田裡歡快覓食,這一動一靜相結合的畫面,正是三星鄉創新實施「稻田養鴨」生態種養模式,助推「三星香米」特色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三星鄉森林植被良好,水源充足,無工業汙染,土壤酸鹼度適中,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該鄉種植有機水稻,發展「三星香米」產業已有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