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細心的讀者已經關注到這個好消息:武漢協和醫院成立內鏡清肺小組,給一位「白肺」的重症新冠肺炎病人成功「洗肺」,經過連續兩天的清洗,病人的左側肺臟成功由白轉黑!黑色代表空氣(氣體是低密度呈黑色),說明這位病人的肺泡又能夠順利接收氧氣了:
新型冠狀病毒通過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侵入表達ACE2的二型肺泡上皮,進入細胞內複製、擴增,之後導致細胞死亡,大量病毒釋放,引起肺泡間隔的炎症、小血管充血、滲出,繼續進展後某些患者會轉為重症,x光片上看到白肺。醫生們通過捐贈者標本解剖發現,在重症病人的肺泡腔和小氣道內產生比較多的黏液,這些黏液很稠厚,無法通過咳嗽排出,阻礙氧氣進入肺泡腔給人體供氧。
通過支氣管肺泡灌洗可以衝洗掉這些黏液,讓空氣重新進肺,「白肺」重新變黑。但這個治療操作是很危險的,醫生會直接暴露於大量病毒微粒之下,儘管有嚴密防護,仍然是有潛在風險的,病毒太小了,只有60-140nm。武漢協和醫院的內鏡團隊這次用行動踐行了「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誓言!給他們點讚!也祝願這位患者轉危為安,儘快康復!
支氣管肺泡灌洗的積極意義
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是將纖維支氣管伸入肺段或亞段支氣管內,向支氣管肺泡內注入鹽水並隨即抽吸,清理氣道黏液和病原微生物,收集肺泡表面襯液的一種診治手段,收集到的細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質還可用於病原學檢查。
這個方法類似於汽車內部乾洗清潔,用專用清洗液快速噴灑隨即抽吸,將髒物帶走。這個技術很犀利,且用途廣泛,比如不明原因的感染,可以通過灌洗衝走黏液和病原微生物,減輕炎症反應,還能從灌洗液中尋找病原體並做敏感藥物檢測,指導後續治療;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塵肺病人,肺裡有大量的灰塵顆粒沉積,憋氣,可以通過灌洗清除,挽回肺功能。
對某些少見病,支氣管肺泡灌洗也有奇效
上圖這位中年女士,雙肺多發磨玻璃影,部分實變,邊界比較清晰,跟這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白肺」很相似,不過她沒有感染冠狀病毒,她得的是一種罕見病:肺泡蛋白沉著症。
這個疾病至今未找到病因,病人的肺泡內充滿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質的一種顆粒狀物質,男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3∶1,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數在20~50歲之間,起病隱匿,主要症狀為進行性氣促,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嚴重者可以發生肺間質纖維化甚至呼吸衰竭。
這種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支氣管肺泡灌洗,可以洗出很多含有蛋白成分的灌洗液,就像給肺洗了個澡:
支原體肺炎吸收緩慢,也可以考慮支氣管肺泡灌洗
肺炎支原體會在小氣道繁殖,引起支原體肺炎,在氣道內產生粘稠分泌物,尤其是小朋友感染後,孩子不會咳嗽排痰,有時就需要使用化痰藥物,或者做霧化吸入,協助痰液排出。
有時候肺炎比較嚴重,氣道被含有病原菌的黏液堵塞,導致炎症遲遲不能吸收,就可以採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抽吸膿液,或者用生理鹽水衝出黏液和病菌,促進肺炎吸收:
上圖這個小姑娘右側支原體肺炎,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均,CT顯示支氣管多發狹窄,考慮黏液堵塞,經支氣管鏡灌洗出大量膿液和膿栓,當天下午就退燒了。後來出院前複查x光片,病灶完全吸收沒有留下瘢痕。
這次疫情持續太久了,祝願前線的醫護人員早日班師回朝,也祝願疫區人們早日戰勝病毒,解除隔離,回歸正常生活。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