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貝雷帽,腦海裡總會蹦出一些與它有關的詞。
時髦、經典、好搭配。
要說貝雷帽為什麼會如此受歡迎,就不得不提一些大師和他們的女人之間的故事。
貝雷帽除了在歷史中保留它經典的本色之外,另一個剽悍的用途在於——它幾乎適用於各種人和各種文化語境。
哲學家波伏娃,文豪海明威,畫家畢卡索,藝術家、導演、詩人都鍾愛貝雷帽。
從畢卡索的畫作中,就可以找到貝雷帽的影子。
「畢卡索作品」
人們都知道天才畫家畢卡索一生風流,愛過的女人數不勝數。
其中創作於1937的畫作「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正是記錄了畢卡索本人與當時的戀人瑪莉·德雷莎·沃特還有新介入的情人這三人之間微妙的關係變化。
「畢卡索作品-《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如此看來,貝雷帽似乎成了「象徵女性和愛情的一個符號。」
智利詩人巴勃魯·聶魯達在1921年到1932年裡寫過的一百多首情詩中的「第六首情詩」也曾這樣描述過:
我記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著灰貝雷帽,心緒平靜。
這是聶魯達寫給戀人阿爾貝蒂娜的一首詩,尤其是「貝雷帽這一意象」,可想而知她是一位多麼「時尚典雅的女性。」
讓聶魯達念念不忘,讓愛情蒙上一種「霧裡看花」的惆悵之意。
後來經過大半個世紀的演繹,貝雷帽也塑造出很多「經典無法復刻的熒幕女性形象。」
無論是費·唐娜薇優雅的女土匪形象,還是搭配千鳥格套裝已成經典的勞倫·白考爾,她們在「戴上貝雷帽的時候,無一不彰顯出自己女性的魅力。」
當然不能忘記的還有「戲夢巴黎」中頂著紅色貝雷帽的伊娃·格林肆無忌憚叼著香菸的樣子,和即便被未婚夫拋棄流露街頭,依然「頭戴著貝雷帽瀟灑的和朋友探討愛情的夢露。」
影片中的她們都帶有一種「獨立女性的精神和象徵。」
貝雷帽這麼久以來都被大家所喜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於這種精神文化的演繹和沉積,」但更重要的是,它是屬於「女性和愛情的一個符號。」
似乎「只要是戴上貝雷帽的女人」,就意味著「即將有故事要發生」。
因為與軍隊的淵源,所以貝雷帽用於時尚時就是有那麼一點兒「略帶叛逆和與眾不同的味道」。
所以如果「你也想張揚自我或者是離經叛道一些」,不妨就給自己一頂貝雷帽吧。
本文是CHIHIRO BY S.K.原創,轉載需註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