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籮中學「巴朗之聲」合唱團唱出黔山骨氣

2020-12-26 金臺資訊

在貴州山水深處,有這麼一支如蘭品格的合唱團——巴朗之聲,從2018年至今,在米籮,巴朗之聲合唱團是徹底火了,原創歌曲《三變之源》拿下第十一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雲南彝族《敬酒歌》與《燭光裡的媽媽》再次榮獲第十二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如今又唱響了改編自央視經典詠流傳子榮、康震老師的原作《和你在一起》;由中社科城鄉(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分院院長、貴陽振旅旅遊發展規劃設計中心主任楊炯蠡、貴州智遠琴行負責人楊再軍、貴州美曦方物文化藝術中心主任陳築梅原創的歌曲《夢江南》。

在備戰第十三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的日子裡,筆者走進六盤水,來到米籮,走近巴朗之聲合唱團。

巴朗河孕育巴朗之聲

六盤水市水城縣米籮鎮的「米籮」史名曾喚為「綺羅」,系彝語語音,但幾經輾轉發生音變後,遂更名為「米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古蹟、民族民間文化濃鬱,布依族蠟染、刺繡、谷花酒,嗩吶、銅鼓、酒令舞獨具特色。在米籮中學,大部分是來自於米籮本地的山裡娃組成的巴朗之聲合唱團正在緊張的排練著。

「我們沒有任何背景,有的只是一顆以音樂情懷傳唱家鄉文化的赤子之心。」貴州智遠琴行負責人楊再軍老師說,「水城縣米籮鎮有一條河叫巴朗河,這條河就像貴陽的南明河一樣環繞著這個由苗族、布依族和彝族聚居的小縣城,承載著多元、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也見證著西南少數民族淳樸的民風。我的師妹——吳莉莎便以『巴朗之聲』命名了這支來自米蘿鎮的合唱團,邀請我為合唱團編創聲樂作品。」

於是,兩位年輕音樂人合力運作下,「巴朗之聲」樂隊組建工作艱難地展開了。楊再軍因此機緣開始了自己音樂作品的編創生涯。處女作《三變之源》以合唱的方式在2018年第十一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首次面世就一舉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

我們在萬畝國林下揮灑汗水

我們在巴郎河畔間沐浴陽光

甘於奉獻,敬畏教育

我們的生命在和諧中成長

踏實認真勤奮有為

我們的生命在燃燒中飛揚

啊......源於三變源於三變

你的未來

在越步中奮進

在你前行的號角中

我們永遠追尋你的方向

——《三變之源》

水城縣米籮鎮是中國「三變改革」的發源地,所謂三變改革,便是「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14年,貴州省六盤水市創造性提出農村「三變」改革,引起中央高層關注。《三變之源》便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梵網經》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釋迦」。和諧、和合是根本,其表現形式又是如此多元多樣,萬物相生而不相害,萬道並行而不相悖,自是一種多元相容的「和」。禪意如同耳語,給我們以啟示——生活中的幸福感,來自我們內心的豐盈,「和」就在一茶一飯的滋味裡,吃盡禪茶心無塵,品味人間幸福事。因此,不論是對待改編還是原創的音樂作品,楊再軍老師都立足於「和」的幸福理念,反覆在現實生活中去錘鍊意志和萃取靈感,融入作品,提煉成形。

三杯兩盞熱茶下,在筆者孜孜不倦地求教中,貴州智遠琴行的楊再軍老師也打開了話閘子——

「《敬酒歌》的音樂文化元素源於雲南楚雄地區的彝族,因此帶有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特有的豪邁、質樸的風格。合唱歌曲《燭光裡的媽媽》則是為了呼籲時代的年輕人們——別為了酒桌上的應酬忘了家庭的港灣。美酒雖好,多飲傷身,家務雖瑣,但有母親、妻子和兒女的牽絆,你還在燈紅酒綠中忙碌應酬嗎?你還沉醉於旅遊文化的快消狂潮嗎?《燭光裡的媽媽》呼喚人們常回家看看。這一主題受到眾多評委老師的好評。於是在諸多參與比賽的隊伍中非常榮幸地脫穎而出,以最高分榮獲了2019年貴青杯歌唱比賽第一名。」

巴朗之聲踐行合和之道

「太給力了,『雞皮疙瘩』都聽起來了,我真的很激動,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那麼美的旋律了,陽春白雪在下裡巴人心中開了花……」排練過程中,合唱團的骨灰級發燒友,也是後勤總指揮、米籮中學副校長陳波勇眼中滿含淚光。

自從米籮中學組建了巴朗之聲合唱團,學生們乾淨的眼神裡多了一份希望,這是自強的生命之光,陳波勇倍加珍視。

「三變」之後的米籮中學附近有了半畝方塘水上別墅、巴郎莊園、十裡「芭蕉長廊」、百裡獼猴桃產業帶……但在米籮中學校長吳玉剛、副校長陳波勇心裡卻仍然有一個打不開的結——扶貧,更要扶志!

巴朗之聲合唱團,在其主創成員貴州智遠琴行的楊再軍老師和米籮中學吳麗莎老師、陳波勇老師以及米籮中學的山裡娃們的耕耘下,唱出《三變之源》,唱出《彝族敬酒歌》,唱出《遠方的孩子》,唱出《燭光裡的媽媽》,唱出《和你在一起》,也唱出了《夢江南》……

「人們對於快樂最原始的記憶為手舞足蹈,而合唱帶給我的感受便是調和眾口的藝術。作品凝結的是大山深處的聲音,是貴州山水人文的信仰,更是幾代人對這份文化記憶的傳承。」在給孩子們介紹《夢江南》的創作背景時,陳築梅首先感謝了恩師楊炯蠡教授的啟迪,隨後又感謝了詞、曲編創人楊再軍老師和傾情組織排練的吳莉莎老師、任勞任怨做好後勤工作的陳波勇老師。她告訴筆者,她非常有幸參與了巴朗之聲合唱團編創作品的過程,孩子們的歌聲更讓她十分感動。

《夢江南》是以傳統文化宋詞詞牌《夢江南》的格律唱和方式作為音樂作品意識形態上的創作,選取了祖籍興義的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張之洞、孕育於貴陽南明河畔的抗金(清)名士楊龍友(文驄)生平事跡為素材,以宋詞的格調作作詞,以高山流水之音,意在將承載英雄、名臣、家國的夜郎文化、巴蜀文化、武陵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中用「巴朗之聲」代代傳唱、繼承發展下去。有意思的是,《夢江南》作品的詞、曲作者與編排者分別來自40後、80後和90後,合唱團則是由來自米籮中學的00後組成。正是一場「貴山富水憶鄉愁」的文化傳承接力體現。

「《和你在一起》《夢江南》這兩首歌曲與巴朗之聲合唱團的創建初心十分契合,我們希望以致敬經典、致敬英雄、致敬文化的態度,為2020年的『戰役情』『脫貧攻堅』鼓勁助威,以人文精神扶智扶心的同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合唱藝術進行再融合、再升華、再創作,進一步提升合唱團的編創水平。」楊再軍老師從不落下巴朗之聲合唱團的每一次排練,在他看來,文化鄉愁需要傳承,而文化扶貧更應當從扶志開始。

「每一次比賽,都是對巴朗之聲合唱團作品的一次深度打磨。合唱,是調和眾口的藝術升華與再創作。在此過程中,從詞到曲,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與歌詞背後,都是時代饋贈靈魂的『巴朗之聲』,也是孩子們人生歷程中的一筆財富。」楊再軍說。

「偏遠的山村,竟然會產出這麼雄厚、和諧的歌曲。就像,山。」中社科城鄉(北京)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分院院長、貴陽振旅旅遊發展規劃設計中心主任楊炯蠡教授聽完作品後發出感慨。

是的,像山。推開教室門,展望一片山,這片山,是孩子臉上稚拙的堅毅,是他們以自信的笑容傳承了「黔山」的骨氣。

2020年是疫情肆虐的一年,也是戰疫情中宣告脫貧攻堅的一年,米籮中學巴朗之聲合唱團積極響應了由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精神文明辦、共青團貴州省委等單位主辦的第十三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活動。

「我們希望『巴朗之聲』能在第十三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再次榮登桂頂,我們希望將貴山富水、情寄家國的好聲音傳承接力,代代延續。」在巴朗合唱團裡,這樣的心聲藏在每一個老師和山裡娃的心裡。(文/圖 周靜 王劍俠)

相關焦點

  • 法國聖馬可童聲合唱團 「六一」唱響天籟之聲
    法國聖馬可童聲合唱團  「六一」唱響天籟之聲  你還記得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嗎?這部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當年曾吸引了近一千萬人觀看,影片中的悠揚樂韻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電影中合唱團的真人版——法國裡昂聖馬可童聲合唱團,如今已成為世界三大童聲合唱團之一。
  • 春之聲合唱團聯手滿天星交響樂團將登天津大劇院
    央廣網天津8月24日消息(記者賈立梁)8月27日,享譽京城的北京春之聲合唱團將聯手滿天星交響樂團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舉行交響合唱音樂會《月色清明舞婆娑》,以混聲合唱、男聲獨唱、女聲獨唱和無伴奏合唱等多種形式將多首經典中外名曲呈現給天津觀眾。
  • 德國中學喜迎中國傳統春節 中文合唱團架起兩國溝通橋梁
    合唱團為籌備音樂會排練新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阮佳聞):位於德國北威州埃森市的伯樂高級文理中學是德國最古老的12所公立中學之一,該校從1994年起就開設了中文課程。近年來,伯樂中學每年都會組織學生訪華交流與學習,還在6年前成立了中文合唱團,多次受邀在兩國重要外交場合進行演出。張雲剛(右二)向同學們解釋中國「福」字的含義每周六上午10點到下午14點都是伯樂中學中文合唱團的排練時間。
  • 關於取消《百年經典·天籟之聲德國漢諾瓦男童合唱團音樂會》的公告
    關於取消《百年經典 天籟之聲德國漢諾瓦男童合唱團音樂會》公告尊敬的觀眾朋友們:>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展情況,為響應國家衛健委關於疫情管理的要求與號召,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保障觀眾朋友們的健康與安全,為廣大樂迷朋友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我們不得不遺憾地通知您,原定於4月12日的《百年經典 天籟之聲德國漢諾瓦男童合唱團音樂會》演出取消,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冬日唱響天籟之聲 武漢音協合唱團專場音樂會舉行
    沒有擴音音響,沒有舞美燈光,空間開闊的美術館中庭變身天然迴響的音樂大廳,一場精彩而別致的演出——武漢音樂家協會合唱團專場音樂會在這裡舉行。當日下午,武漢音樂家協會合唱團與前來助演的武漢職工合唱團一起,以無伴奏合唱、女聲合唱、混聲合唱等多種合唱形式,為現場觀眾演繹了16首經典合唱作品。
  • 「泉城教師合唱團」出手不凡!
    「泉城教師合唱團」攜《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祝福中華》兩首混聲合唱作品脫穎而出,再次斬獲全省一等獎!活動中,全省16支中小學教師合唱團以「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為主題,歌詠負重前行的最美逆行者,奏唱萬眾一心的時代最強音。成立於2019年的濟南市「泉城教師合唱團」,團員來自濟南市各區縣及市屬學校的一線音樂教師。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雪絨花》
    享譽世界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又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德語:Wiener S ngerknaben,簡稱 WSK;英語:Vienna Boys' Choir,簡稱 VBC)來自奧地利維也納
  • 銀齡之聲|聽 ,一首《天使的身影》,致敬英雄!
    銀齡之聲|聽 ,一首《天使的身影》,致敬英雄!合唱團同心戰疫、用愛發聲通過網絡遠距離學習、排練及錄製製作了「雲合唱」歌曲用歌聲致敬戰疫英雄用音樂傳遞必勝決心湖南大學老教師合唱團應法國華僑華人會藝術團邀約,參加為抗擊疫情,守護生命的英雄而製作的網絡合唱作品《天使的身影》錄製。
  • 九支世界知名合唱團匯聚北京 展示合唱的魅力
    中國文化報記者陳曦 攝  7月17日晚,美國紐約青年合唱團專場演出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舉行,表演了《天堂與地獄之事》、《我要飛翔》等20首經典之作。這群來自美國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青年用不同的語言歌唱出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充分體現了合唱藝術超越國家、超越民族的特性。他們還用中文為觀眾表演了中國傳統曲目《黃河船夫曲》,贏得了大家雷鳴般的掌聲。
  • 中崇•中歐校友合唱團—臺大EMBA合唱團 在臺北誠品表演廳舉辦的「樂友唱合」音樂會取得圓滿成功
    臺大EMBA合唱團一共表演了8首經典合唱歌曲。 本次演出,首開兩岸商學院以合唱為媒的文化交流之先河。籍此創舉,中崇•中歐校友合唱團希望帶領兩岸更加密切的合唱文化交流。和聲的力量有多大?一個音符就能吸引兩岸商學院樂友站到同一舞臺上。
  •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背後的真實故事
    電影《音樂之聲》在1965年上映,1966年它成為了歷史票房第一的影片。大致故事就是來自修道院的家庭教師瑪麗亞把音樂帶入一個失去母親的七個孩子的家庭。由於和孩子父親相愛,她成了七個孩子的新的母親。電影《音樂之聲》開場劇照是真實的故事麼?結構基本是的,但是細節有很大出入。
  • 廈門六中00後合唱團又出神作!閩南語《魚歌》童趣唯美治癒...超解壓!治好我這幾天的喪
    歌詞:曾記得,囝仔時媽媽定定,帶我去菜市買著我愛吃的魚尚愛教我唱這首歌詩曾記得,囝仔時爸爸常常,帶我去海邊看船吹風淋雨出帆去聽螺聲響起啊,念歌詩天有多大,海有多闊討海的人,趕潮落水,希望有魚來入網這一次廈門六中00後鮮肉合唱團用他們獨有的阿卡貝拉無伴奏吟唱天籟之聲簡單的旋律配上樸素的閩南語歌詞
  • 豬豬俠:10年後「怪獸形象」優化,豬王化身毒王子,巴朗變海妖!
    豬豬俠:10年後「怪獸形象」優化,豬王化身毒王子,巴朗變海妖!豬王&玫瑰王子在第一季,豬王是整個地球的領袖,但人類卻沒有地位。但是它從不關心環境或人民的苦難,一味渴望享受。這對人類從來都不是仁慈的。最後,最終還是自食惡果了。
  •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合唱音樂震撼
    《熱血合唱團》是由關信輝執導,劉德華領銜主演,盧冠廷、雷頌德、鄂靖文等主演的勵志電影,片中的合唱音樂堪稱震撼。香港一所中學的校長(盧冠廷飾)聘請國際知名合唱團指揮家嚴梓朗(劉德華飾)任教,給他一群成績不好的學生,讓他組建合唱團,也算是對教育的一種探討。
  • 為愛「聲」援 東藝合唱團小朋友們在家「雲合唱」為中國加油
    近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童聲合唱團自發組織翻唱《We Are the World》,用歌聲傳達愛與希望,為祖國送上雲祝福。「這是一個特殊的寒假,面對疫情,所有醫護人員始終奮戰在一線,我們的小朋友乖乖在家,也加入了這場戰鬥,一起用最純真的歌聲,傳遞愛心,祝福祖國。」
  • 央視邀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唱響新年演唱原創抗疫歌曲《每一...
    受央視邀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啟程前往北京,參加「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的錄製,合唱原創抗疫歌曲《每一個名字》。 踏上北京之旅,孩子們臉上掩飾不住興奮與雀躍。小團員劉美希前不久才加入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這是她第一次隨團參加大型演出,「太開心了!
  • 國際水準的老年混聲組合唱什麼樣?快來欣賞
    日前,從剛剛結束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閉幕式上傳來喜訊,寧波市北侖區老年大學楓之聲合唱團從
  • 【龍門鄉村】林村盒籮 匠人匠心
    林村盒籮是婚慶嫁娶傳統習俗中的必備用品,當地人把盒籮蓋表面稱作「歸宿」,所以林村盒籮又有「歸宿盒籮」之稱,取意女子找到了好的夫君和歸宿。在婚嫁時,男方用盒籮裝聘禮,女方用來裝嫁妝。特別是女兒出嫁時,母親會送給女兒一擔(一對)盒籮,寓意讓女兒的子子孫孫都有東西挑,不會餓著。
  • 東莞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十五周年音樂會舉行
    12 月 5 日晚 8 點,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在文化周末劇場舉行 " 天籟莞聲 絕美來襲——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十五周年音樂會 "。此次音樂會曲目種類豐富,以中外優秀的經典合唱作品為主。此外,在文化周末劇場大廳處還將特別放置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十五周年立體 logo 及精心設置十五周年回顧展,與觀眾一起見證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的成長與變遷。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成立於 2005 年 9 月,多次與國際優秀團隊交流,聯袂演出。如:奧地利布魯克男童合唱團,法國巴黎男童合唱團、波蘭奧利瓦童聲合唱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