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繼螞蟻集團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陸金所、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度小滿等8家平臺跟進下架,未購買過該類產品的用戶目前已無法在平臺上看到相關產品信息。不過,在京東金融等平臺,存款類產品依然對老用戶開放。
在螞蟻集團下架網際網路存款類產品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曾公開就網際網路存款發表意見,孫天琦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對於此次各大平臺下架存款類產品,麻袋研究員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平臺下架部分存款業務,是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監管趨嚴的一個重要表現。數字經濟時代,傳統金融機構在數位化轉型的同時,業務也不斷向線上遷移,這也給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9家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部分老用戶不受影響
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統計,繼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後,平安旗下陸金所、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百度旗下度小滿、滴滴金融、攜程、小米旗下天星金融、360旗下360你財富合計9家平臺公司已對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進行下架。
以陸金所為例,此前未在陸金所平臺購買過銀行存款類產品的用戶,點擊進入銀行精選界面,頁面短暫顯示暫無在售產品後,隨即跳入理財子專區頁面,展示理財子相關產品。
對於攜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等平臺,點擊進入銀行精選頁面,或者顯示暫無此類產品或者顯示理財頻道升級維護中。
但老用戶還可以購買一些平臺的存款類產品。此前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從目前的情況看,後續一些平臺的下架也延續了上述方向,已購買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目前京東金融、360你財富的存款類產品依然支持老用戶購買。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在一位此前已購買過京東金融存款類產品的用戶處了解到,目前進入京東金融App銀行精選界面,有億聯銀行、匯和銀行、錫商銀行多款存款類產品在售,最低50元起投,本息均受保障,年利率均在3.5%以上。其中億聯銀行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達4.7%,位列首位。
合作方多為中小銀行
甚至包含村鎮銀行
從提供上述存款產品的銀行來看,多數為中小銀行、民營銀行,地域範圍遍布全國。以度小滿的銀行精選頁面為例,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度小滿目前雖然沒有在售存款類產品,但頁面中顯示的46家銀行,多數為民營銀行、地方城商行和農商行,甚至還有柘城黃淮村鎮銀行之類的村鎮銀行。
對於此次各大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類產品,蘇筱芮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從監管視角來看,網際網路存款主要存在如下風險:
一是跨區風險,監管認為地方法人銀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業務已拓展至全國;
二是流動性風險,監管認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的特有屬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
三是經營合規風險,跨區風險中小銀行以網際網路平臺為依託與異地存款人開展遠程交易,存款人的實名認證、盡職調查等均不同於線下交易,可能存在合規風險隱患;
四是第三方中介風險,監管認為近兩年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
「網際網路存款管理趨嚴,受到衝擊最大的群體是中小銀行,因為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對存款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民營銀行由於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中小銀行的負債端將面臨挑戰。」蘇筱芮稱,金融監管目前也已經開啟了「數位化轉型」路線,截至目前,《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已經頒布,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未來,預計後續《商業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管理暫行辦法》等類似文件將會發布。
此前孫天琦在公開發言中表示,可研究出臺針對高風險銀行吸收存款行為的有關法律法規。比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法規定,資本狀況不足的存款類機構不得通過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且此類機構的存款利率不得超過該機構日常經營區域內,或其存款被攬收的區域市場同等規模和期限的存款有效利率75個基點。我國可研究修訂或出臺有關法律法規,對高風險銀行吸收存款的方式和存款利率等作出明確規定。
業內:監管後續或將開正門
比如直銷銀行牌照
實際上,無論是此次的網際網路存款還是此前已被監管部門點名的假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都是銀行近年來創新存款類的嘗試,但在收穫存款的同時,這些產品也都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加大了風險。
不過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受限於地域、線下網點、流量等的劣勢,藉助於大平臺導流的線上高息攬儲是百試不爽的利器,未來,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中小銀行應該如何轉變?
蘇筱芮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對於目前的監管形勢,中小銀行首先要釐清業務結構,之前監管的原話稱,「部分銀行依靠網際網路平臺吸儲,存款結構大變」「有的佔存款的比例已達70%」「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同業融資」,從中可推斷出,監管認為依靠網際網路平臺吸儲佔比過高存在風險,機構需要釐清自身的業務結構與規模佔比,放緩步伐,通過加強同業融資來逐步降低網際網路吸儲的佔比;其次中小銀行應評估監管指標,如流動性匹配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核心負債比例等重要監管指標,進行壓力測試,制定線上擠兌相關的處置預案;最後要加緊平衡收入結構,做好客戶精細化運營,「新規來了,利率降了,客戶都跑了怎麼辦?」需要居安思危,做好客戶留存,不能過度依賴高利率吸儲,新規已在路上,現階段重要的是預判形勢,及時調整,果斷放緩甚至終止飲鴆止渴的行為。
不過,蘇筱芮也表示,目前監管擔心的風險主要在於地方法人跨區,以及部分大科技公司在金融數據、客戶信息等領域過於強勢,按照「開正門、堵偏門」的思路,後續或將開放「正門」,例如直銷銀行牌照的開閘。「商業銀行加速數位化轉型,線上攬儲擁有基本邏輯與必然需求,全部關閉渠道不現實。那麼直銷銀行牌照作為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產物被提上日程,通過牌照方式將大科技公司納入監管,一方面解決聯合貸款模式之憂,另一方面解決網際網路存款之憂。」(記者 陳玉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