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
劉寄奴60克
用法: 取鮮劉寄奴洗淨,搗爛外敷或搗汁,把加少量黃酒送服。
備註: 劉寄奴,性味苦溫,有破血、通經、止加痛之功效。本方可治療軟組織損傷,效果顯著。然皮膚潰破、過敏及孕婦忌用。
來源:《中醫報》第138期汪耕郭獻方
方2:
生鵝油適量。
用法: 用生鵝油塗搽患處。每日數次。
備註: 本方為彝族的民間驗方,治腳扭傷效果較好
來源:《彝醫動物藥》
方3:
川烏、草烏各18克,當歸、赤芍、白芷、連翹、白蘞、白及、烏藥、官桂、木整子、各24克,槐桃、柳桑、棗枝各12克,苦參、皂角各15克。
用法: 上藥用真香油1000克,浸藥1宿,用火熱至藥呈焦色,以生絹濾去渣不用,將油再熬,人飛過黃丹36克,炒過,陸續下,柳棍不住手攪,滴水成珠為宜,離火,吹入乳香、沒藥末各12克,攪勻收儲,退火毒停用,一方加蘇合香6克,為妙。
備註: 主治跌扑閃挫傷損之疼痛一切痛治皆貼患處,心腹痛點患處,哮吼喘嗽貼背心,瀉、痢貼臍上,頭痛、眼痛貼太陽穴;治一切無名腫獻毒、癰疽發背、疔瘡癤腫、流注溼毒、臁瘡,初覺痛癢便貼患處自消,亦能長肉生肌,百發百中。
來源: 彰德府趙王府秘傳方
方4:
土整蟲、血竭末各9克。
用法: 共研細末,白酒送下,分6次服,1日2次。
備註: 又方:治損傷瘀血。土整蟲21枚、丹紛皮60克,炒後同搗末,毎晨溫送服3克。
方5:
紫莉花根適量。
用法: 將上藥搗爛,拌入適量酒糟,加溫後敷患處,每天1~2次。
備註: 本方活血化瘀、消炎,對腰背扭傷有較好療效。
來源: 雲南省南澗縣樂秋鄉族民間醫李榮獻方。
方6:
果上葉100克,狗屎蘭花100克,掃把葉50克。
用法: 上藥均採鮮品,洗淨共搗為糊狀,酌加白酒為引,包敷傷處,2日換藥1次。
備註: 本方為外用方,對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具有很好的祛瘀、消腫、止痛作用,藥物易找,且無毒副作用。
來源: 雲南省西雙版納軍分區衛生科鄭品昌獻方
方7:
韭菜(去根)240克,鮮童便半碗。
用法: 先將韭菜搗爛,取汁與童便混合,置患者仰臥,將上藥徐徐淋酒於患者口、鼻,患者即醒。如仍不醒,可繼續用上藥1劑即意。
備註: 主治因跌打損傷而致不省人事,以及吊頸解繩索後不省人事,心窩尚溫者此方可治。
來源雲松庵師太傳方
方8:
生紅30克,生紫蘇葉9克
用法: 搗爛外敷傷處,看損傷面大小,依量加減分量外敷,1日1換,外裹繃帶。
備註: 忌食雞肉、魚腥。一敷而痛傷減,二數腫消,三敷痊癒。
來源:桂林市廖炳文家傳秘方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推薦:飯後茶餘 【長按二微碼識別關注】
往期 精彩內容==龍虎活力丹,補腎第一神方///黃蛇纏腰、帶狀皰疹 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