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 | 「嚇我一跳」可別說成「scare me to jump」!

2022-01-05 侃英語

每年10月31日的晚上都很熱鬧,因為是「萬聖節前夜」,英文說法是 the eve of Halloween

 

「萬聖節」除了 Halloween 這個說法,還可以被稱為 All Saint’s Day,實際上就是西方的鬼節。但似乎這個節日又不是那麼慎得慌,因為流行文化和各大商家的推動下,現如今的萬聖節成了小孩子、年輕人最嗨的日子。

 

沒看到各種商店裡已經早早地掛上了蜘蛛網、飄浮的幽靈和各種南瓜燈了嗎?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個比較應景的主題,「嚇我一跳」的英語怎麼說?

 

很多人可能會說:scare me to jump,但這個說法並不地道哦!

scare 確實表示「驚嚇」,但「一跳」在英文中其實無需翻出來。我們直接說成 You scared me!(你嚇到我了)也未嘗不可。

 

不過,這個「一跳」也不是完全沒用,至少起到強化語氣的作用。「嚇我一跳」要比「嚇到我」聽上去感覺更強烈吧?

其實在英文中,我們可以用下面這些地道表達來表達「你嚇我一跳」(請忽視我很皮的翻譯):

 

You scared me to death!

你嚇死寶寶了。

 

You scared my pants off!

你嚇得我褲子都掉了。

 

You scared the shit out of me!

你「嚇屎我了」。

 

最後一句很有意思,其實英文中有「scared ___ out of me」這樣一個句型,空格中可以填入一些奇奇怪怪的詞,都可以表示「嚇我一跳」:

 

比如 shit、crap、hell、devil,甚至還可以填入 daylights,但 daylights 可不表示「日光」,而是「理智」,也就是「嚇得我喪失理智了」,比如:

That sudden loud sound scared the daylights out of me.

那聲突如其來的巨響嚇得我魂飛魄散。

 

不過說到「嚇我一跳」,英文中還真有一個「jump」和「scare」組成的短語,叫:jump scare

 

來看看維基百科上的定義:

 

 

從上述定義中,我們得知 jump scare是一種恐怖電影的拍攝手段,通常使用鏡頭的突然切換(abrupt change)和巨大的音量來驚嚇觀眾。就是咱們常說的「一驚一乍」。

 

比如上次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個惡作劇短視頻,前面1分鐘是溫馨和諧的畫面,最後1秒鐘突然出現一張鬼臉,並且還有一聲慘叫,想像一下我當時被嚇尿的感覺。That really scares the shit out of me! 

 

一些所謂的鬼片,基本上都會用這種「jump scare」來營造恐怖氛圍,雖然很有效,但是也被很多觀眾詬病。因為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其實就是利用人的生理應激反應,而真正高級的恐怖片玩得都是心理,可能一句臺詞、或一個眼神,就能讓你產生縈繞心頭、久久不散的恐怖感。

大家可以一會兒在評論區分享一些你認為「很高級」的恐怖片,給這個萬聖節增添一點氣氛。

既然萬聖節到了,我也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於萬聖節的文化知識:

 

1. 南瓜燈

Jack o' lantern

 

 

南瓜燈應該是萬聖節最火的物品了。名字中帶小撇的 o 是 of 的縮寫。南瓜燈是一種中間被掏空的南瓜,某一面被刻出一張臉,然後中間被掏空的地方通常放一支蠟燭。據說在萬聖節晚上點南瓜燈,能趕跑鬼魂。

 

2. 咬蘋果遊戲

bobing for apples

 

 

這是一種傳統的西方遊戲。通常做法就是:把一堆蘋果放在裝滿水的容器裡,參加者往往蒙上雙眼,用牙咬住蘋果取出來。

 

他們會用"bob for"這個短語來表示「用牙去咬懸掛(或漂浮)的水果等物」,這倒讓我想起了咱們中國婚禮上的一項傳統活動

 

3. 鬼臉面具

ghost-like mask

 

 

在萬聖節當天,人們認為鬼魂會重返塵世。傳說戴上鬼怪的面具後,別的鬼魂就會認為你是他們的同類,從而免於侵擾。這就是為什麼萬聖節的道具服裝通常是一些魔鬼造型,比如吸血鬼、其他的鬼、女巫或者惡魔。

 

4. 不給糖就搗蛋

trick or treat 

 

 

萬聖節也是西方孩子們最嗨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把自己妝扮成各種「小惡魔」,然後在小區裡挨家挨戶敲門要糖吃,這也真是一個萌萌的習俗啊。

 

當他們敲門後,主人家開門時,「小鬼頭」們會說"trick or treat?",意思為「招待我,否則我會戲弄你」,這裡的 trick or treat 押了韻,念起來朗朗上口。

🎃🎃🎃

 

西方的萬聖節和其它文化裡跟鬼神有關的節日一樣,都是源自於早期人們欠缺自然科學知識。現代人雖然知道「鬼」是不存在的,但仍然保留這樣的習俗,只是給平淡生活增添一點樂趣罷了。

 

今天是萬聖節前夜,跟大家暢聊西方風俗、英語文化知識,快哉快哉!

推薦:只有兩句話的英語鬼故事,敢聽嗎?

上篇:如果老外對你說「Beats me」,千萬別打他一拳...

打卡:「除此之外」用英語如何說?(語音講解)| 1分鐘英語

對了

我還做了一期

跟「萬聖節」有關的口語課

長按識別免費試聽

👇🏻👇🏻👇🏻

⭐ 「加星標,防失聯」 ⭐


 

相關焦點

  • 萬聖節到了 怎麼用英語說「嚇一跳」
    今天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人們通常會製作帶著嚇人鬼臉的南瓜燈,舉辦各種派對,參加的人也常常選擇裝扮成嚇人的鬼怪,甚至還有人乾脆把房子裝飾成鬼屋
  • 中文裡的你嚇死我了,英語說得更誇張:scare the shit out of me
    scare譯為「驚嚇」;shit 表示「屎」,在口語中當某人被惹怒時常會說Shit!(真該死!真他媽的!),所以scare the shit out of sb.字面意思是「把某人的屎都嚇出來了」,引申為「嚇死某人了,嚇了某人一跳」。
  • 「回復我」英文可千萬別說成reply me!
    但是「回復我」英文可千萬別說成reply me!#零基礎英語#「回復我」英文怎麼說?reply是個動詞,但是是個不及物動詞vi。不及物動詞,顧名思義,後面不能挨著東西的動詞,自己獨立可以完整句意的單詞。
  • scare 和scarce 僅一字母之差
    在我們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讀音類似,字母構成類似,但僅因一字母不同,意思卻不同的單詞,往往掌握不好的話,我們容易混淆。像 scare 和scarce,二者字母構成類似,區別僅在於末兩位字母,後者比前者多加了一個字母c,意思卻不一樣。這樣單詞容易混淆,到底哪個才是驚嚇,害怕,哪個才是缺乏呢? 至於各自的意思及用法,跟隨筆者一起來看一看吧。
  • 萬聖節的英文不是 Halloween!之前過的是假萬聖節嗎?
    因為一不留神就會被街上扮裝吸血鬼、殭屍或幽魂的人們嚇得驚聲尖叫……畢竟這是萬聖節的保留節目啊~萬聖節 ≠ Halloween相信很多人都以為一開始,人們為了在萬聖節前夜嚇走這些遊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等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Jack,後來愛爾蘭人遷到美國後,由於秋天是美國南瓜的豐收季,於是人們就改用南瓜來進行雕刻,這就是萬聖節南瓜燈(Jack-O'-Lantern)的由來了。
  • 萬聖節英語小課堂開課啦!這些節日搗蛋常用英語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圖片來源於站酷網GZY26萬聖節很快就要到來啦除了「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你還知道哪些萬聖節英語小知識呢?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英文:Halloween11月1日是萬聖節英文:Hallowmas 或 All Saints' Day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除了換裝打扮和要糖你還知道哪些跟萬聖節有關的英語知識快來跟小編一起學習吧萬聖節詞彙萬聖節前夜:Halloween
  • 您知道jump in是什麼意思嗎?
    說到jump這個單詞,我們都知道的意思是跳躍、跳。但是您知道jump the gun 、jump in是什麼意思嗎?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jump相關的習語和短語。孩子們興奮地跳來跳去。2、jump down sb's throat 憤怒地反駁、猛烈回擊某人There's no need to jump down his throat; it wasn't his fault. 沒有必要猛烈回擊他,那不是他的過錯。
  • 關於萬聖夜和萬聖節,你真的懂了嗎?
    今晚(10月31日)是萬聖夜(Halloween),明天(11月1日)就是萬聖節(Hallowmas)了。萬聖節與萬聖夜萬聖節(All Saints' Day)又叫諸聖節。是西方世界最為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
  • 迷你世界:萬聖節建築大賽玩家展示奇思妙想,看到骷髏頭嚇了一跳
    說到如今大熱的遊戲,相信不少網友都是會想到吃雞、LOL和王者榮耀,當然,這可並不是代表著全部哦,還有一部分玩家可是沉寂在方塊世界的魔力中的。沒錯,這裡說的就是迷你世界手遊的玩家們。作為超好玩的3D沙盒遊戲,迷你世界手遊可是吸引著一大群愛好創造的玩家們,在方塊的世界中,沒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這種遊戲體驗確實還是很不錯的。
  • 熟詞生義:「jump through hoops」不是指「從籃圈跳過去」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jump through hoops」,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從籃圈跳過去」,其正確的含義是:jump through hoops 克服種種障礙 We
  • 英文兒歌唱跳|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 萬聖節主題兒歌
    (10月31日),小朋友們會裝扮成各種角色,去鄰居家「trick or treat」。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給我點好吃的。Apples, peaches, tangerines.
  • 萬聖節必備朋友圈文案
    一、萬聖節到了,在線找個有趣的靈魂.Halloween is here. Find an interesting soul online.二、小孩子才要糖,大人要發財。三、萬聖節到了,哥哥的糖不知道有沒有我甜。Halloween came, brother sugar do not know I sweet.四、萬聖節別出去,除非和我出來看星星。
  • 凹什麼造型讓你成為萬聖節最靚的仔?聽我的!
    俺反正是去了,這幾天的超市可熱鬧了,貨架上滿是南瓜燈和各種萬聖節玩具。於是俺趕緊看了一下日曆,原來萬聖節叕到了。屏幕前的你們,還等什麼,麻溜地想想自己扮什麼角色呀!什麼,沒靈感?不妨聽聽俺的建議~Now, I'd like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some classic costumes.
  • 適合萬聖節發朋友圈的可愛文案‖糖給你,愛也給你
    5.今天是萬聖節,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喜歡你的膽小鬼。Today is Halloween.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m a coward who likes you.6.誰說萬聖節一定要暗黑~我只想做一個仙氣十足的小精靈。
  • 萬聖節狂歡,lady gaga希望大家過得safe & spooky,是啥意思呢?
    萬聖節來了~Happy Halloween。雖然一味的崇拜國外的節日不是很好。但是咔咔真的好希望作為成年人也能有一個可以充分抖抖我滿腦子機靈,嚇得熊孩子哇哇大叫,想想心裡就哈哈大笑的節日哇!!!現在讓我去蹭兒童節,學西方孩子討糖果說一句Trick or Treat,那可真是臉皮拉不下去……不管咋樣今天我們來場萬聖節狂歡,借著Lady Gaga同學的東風,看看她說了啥?
  • 您知道be for the high jump是什麼意思嗎?
    說到jump這個單詞,我們都知道的意思是跳、跳躍,是一個動詞。其實,jump除了做動詞,還可以做名詞。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jump的用法。首先,我們看一下jump做名詞的用法。1、單詞jump做名詞的時候,可以理解為跳、跳躍。請看例句:The story takes a jump back in time.這故事一轉又回到以前發生的事情。
  • 英國人怎麼過萬聖節?
    大家好,歡迎收聽BBC英語教學的萬聖節特輯!Happy Halloween!我是馮菲菲。相信大家對萬聖節這個傳統的西方節日並不陌生。對於英國人來說,它是很特別的,因為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可以沉浸在歡樂、熱鬧的氣氛當中。那麼,人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的呢?
  • 「jump out of one's skin」難道是「跳出某人的皮膚」?
    jump out of one's skin1.大吃一驚;嚇一大跳(To physically
  • 聊一聊《死魂曲》:沒有Jump scare 這款遊戲卻更讓人感到恐怖
    文/SoleilNoir不需要Jump scare的日式恐怖從1976年電影《魔女嘉莉》開始,一種名為「Jump scare(突發驚嚇)」的恐怖表現形式誕生了。1996年的《生化危機》讓Jump scare融入到了電子遊戲中,而2003年一個小遊戲《The Maze》在網上的熱烈傳播,又讓Jump scare成為了恐怖遊戲中最為流行的嚇人方式。但是Jump scare的威力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它要達到嚇人的目的,必須要在被嚇者處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