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十九歲中秀才,後經過五次鄉試,才中舉人,後後來又參加了七次會試都是名落孫山。後來連他的兒子都中了進士,祝允明也就不想再參加科舉了,一心研究書法和詩詞歌賦。期間也做過知縣和應天(今南京)府通判。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揚天下。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
今天我們就講一則祝允明的小故事。
祝允明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性格詼諧,又不修邊幅,常常給人以窮酸秀才的印象。
祝允明的家鄉長洲,有一個做彈棉花生意的人,很有經商頭腦,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積蓄了很多的錢財,也置辦了房產,娶了姨太太。有錢以後,覺得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也就想提高一下自己的身價,想結交一些名流,文人雅士,附庸風雅,於是經常宴請本地的一些書生秀才到家裡飲酒行令。這日他又在家裡請客飲酒,祝允明恰好遇上,也想去湊個熱鬧,可是守門的見他的衣服不如其他秀才那麼鮮亮,覺得他是個窮酸書生,因此不放他進去。多虧別的秀才認得他才讓他進來入席。
那有錢人並不認識祝允明,也想考考他,席間就請祝枝山題詞作對兒,祝允明也不推辭,拿起筆就寫了一副對聯:「三尺冰弦彈夜月:一天飛絮舞春風。」
主人家看了高興萬分,連聲說:好好好!妙妙妙!不愧是大才子啊!
他哪裡知道這是祝允明在暗諷他是個彈棉花的,沒有什麼學問。原來這「三尺冰弦」實際上就是指彈棉花的彈弓,「一天飛絮」即是彈棉花的時候棉絮到處紛飛。所以這副對聯看起來用字高雅,又是冰弦又是飛絮,又是夜月又是春風的,實際說到底不過就是一件事:彈棉花。
您看明白了嗎?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