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學解釋你會感到「尷尬」?

2021-01-08 贏得攝影

說到「尷尬」,相信很多人都能腦補出生活裡很多尷尬時刻:在路上摔跤、被當眾表白、手機鈴聲突然響起、跟人撞衫、叫錯別人的名字blabla......尷尬就像如影隨形又出其不意閃現的幽靈,常常給人帶來煩惱。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尷尬」呢?哪些人容易感到尷尬?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和對待它呢?

為什麼會產生「尷尬」?

1. 因感到被評估而尷尬

比如,在公開場合得到讚揚或批評,或者眾目睽睽之下突然號啕大哭……這些都是和「感到被評估」相關的尷尬感。在社會中,人們會根據一些社會準則、行為規範,以及社會文化對於每個角色身份的定位,對他人的言談舉止做出一些評價。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把這些準則和規範內化,形成一些想像中的觀眾。比如,當我們與他人擦身而過時,我們會把想像中的觀眾的眼光,投射到那些人身上,認為我們感受到的,就是這個人被他人的評價。

所以有時候我們總覺得他人在評價自己——「你這麼做,別人會認為你很笨。很多次,其實只是我們自己在評判自己。

我們也會因為感到「那些和我們有關係的人被評價了」而感到尷尬。例如,孩子為父母的行為感到尷尬,父母為孩子的行為感到尷尬,他們的愛人因為彼此的自我認同而感到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我總是忍不住評判自己,有時我們會因為別人的積極評價而感到尷尬。當別人讚美我們時,如果我們的心覺得我們不配得到這樣的讚揚,也會產生一種尷尬感。

2. 因自我暴露而感到尷尬

身體的暴露,如光的散步;情緒的暴露,如被要求在公共場合表達情感;私人物品的暴露,如果同事突然來找你麻煩。這些都屬於自我暴露的尷尬。

尷尬是人們壓抑內心自我暴露時的一種自我防衛。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渴望「秀」或「希望被理解」是不被超我(佛洛伊德認為每個人的自我有三個層次),當「超我」代表著道德感,原始的衝動和欲望將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就會是一種尷尬感。

我們的超我並非生來就有。一開始,我們不懂得對與錯,也不知道什麼是道德。超我,我們首先形成是一個內化的觀點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首先肯定或否定了我們的行為,我們逐漸形成了一種道德感。

3. 因他人的尷尬而尷尬——共情尷尬

如果他人正處於一些在我們看來是「尷尬」的情境中,或者當我們知道別人的隱私時,隱私會讓我們感到尷尬,這時,我們會「感覺」對方的尷尬。因此,這種尷尬也被稱為「移情尷尬」,這是我們能感受到的尷尬。例如,,傾聽沉重的朗誦,看到別人在公共場合出現或表現出他們的愛,而感到尷尬,都屬於這一類。

4. 尷尬是一種有防禦性的超級情感

尷尬,還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具有自我防禦意義的超級情感。當我們經歷其他更害怕自己的情緒時(例如自卑、羞愧或內疚),尷尬似乎是防禦性的選擇(我們用尷尬來取代更可怕的情緒)。幫助我們偽裝自己和他人,壓抑恐懼的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尷尬是消極的,如焦慮、羞愧和內疚,導致人們尷尬的原因歸結如下:

1、生理原因。科學家已經證明,化學障礙被稱為「5 -羥色胺在體內引起的恐懼,這種物質負責向大腦神經細胞傳遞信息;

2、心理原因。一般的自尊心強,害怕被別人拒絕,或對自己的外表沒有信心,常常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擔心自己不能大方自然地和人交往;

3、家庭原因。從小壓抑下來的,或者父母不教他們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遷過於頻繁;

4、社會原因。社會環境本身是相當惡劣的,大多數人遇到挫折,思維方式有限,這是「自我,自我認識不足,自我和超我」,外加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危機處理能力。

有一女士曾談起,和爺爺、婆婆、丈夫、孩子和家人一起在客廳看電視,當我突然看到一些令人尷尬的場景,比如親密關係,大人物陷入這種情況是非常不自然的,她再也不會獨自一人看電視了,這麼尷尬的鏡頭我會回來的,如果你在擁擠的電梯裡放一個安靜的屁,不好意思也不好意思說:我放了它,還用一個自信的微笑來解決它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個「尷尬」的時刻,什麼尷尬的群體和尷尬的癌症現在在網際網路上飄揚?,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我們必須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要考慮別人如何評價我們,相信我們自己,發掘自身的優勢,一定能自如應對尷尬的處境。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你會時常感到尷尬嘛
    尷尬,意思就是在某種場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兩種情況都不能擺脫。舉慄三種尷尬的類型1、因為感到被評估而感到的尷尬,而這裡說的被誰評估,很多時候可能是自己。,比如一方與另一方的交流,但是因為兩人談及到了一些比較忌諱或者是不該說的話題,而你作為第三方,就會因為當時的氣氛尷尬而感到尷尬。
  • 為什麼我們會替別人感到尷尬
    「社死」的經典案例包括,遊泳遊了半小時才發現自己忘了摘口罩,誤以為街邊的法拉利是自己叫的滴滴快車,在課堂上偷偷看節目入戲太深忍不住站起來鼓掌……很奇怪的是,即使我們不是當事人,卻也能隔著屏幕替這群當事人感到窒息,全身不自覺地處於緊繃狀態,拳頭緊握,甚至腳趾能在地板上摳出個三室一廳。為什麼我們會為他人的尷尬而尷尬呢?
  • 心理學上如何解釋?你知道嗎?
    幾乎每個人晚上都會做夢,而夢裡夢見的事情有的時候跟生活有關係,有的時候卻跟生活絲毫不相關,甚至是有的時候絲毫沒有出現在腦海裡面的想法,卻會突然出現在夢裡,讓我們非常驚訝,有時候甚至還會倍感尷尬,比如說有的人經常做春夢,而且夢見的還是熟人,這個在心理學上應該怎樣解釋呢?
  • 抑鬱症:心理學解釋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比平時更愛吃東西的現象?
    比如:「有些抑鬱症患者跟大多數患者不同的是,他們不會失眠,而是出現嗜睡的現象;還有一些抑鬱症患者,會出現愛吃東西的現象;再比如,有些抑鬱症患者也會出現愛購物,甚至瘋狂購物的行為,以此滿足自己欲望或者是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等等之一些異常的現象和行為。
  • 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 :人為什麼會感到空虛?
    因此,他們感覺到自己會這樣或那樣地搖擺不定,會帶著痛苦的無力感,是因為他們感到空洞、空虛。例如,促使他們前來尋求幫助的主要症狀或許是,他們的愛情關係總是破裂,他們不能完成婚姻計劃或者他們對婚姻伴侶不滿意。
  • 因為不好意思說而感到尷尬?萬能句子幫到你
    在社會交往中,你有沒有什麼時候,因為不好意思說而感到尷尬?但有時候又不得不說,這就需要一句連接語言來打破這種尷尬。一、當你需要問對方問題時就用這句話「順便問一下……」作為連接語。「順便問一下,你什麼時候會在?」等等,前面加上一句「順便問一下」就顯得很自然,同時也提高了對方回答的意願,即使對方不方便回答,也減少了尷尬。
  • 疫情應激下,心理學家教給你如何安頓不安的心靈
    面對疫情,在應激狀態下,每個人如何自我調適,安頓身心,我覺這會是一堂有意思的心理學實踐課。除了通行的心理危機幹預之外,紀宇老師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自己的一些深度私貨,尤其是給我弟子班的學生,希望你們能把我課堂上所講的心理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 心理學測試:來客人你會用哪種水果招待?測你2020年運勢如何?
    心理學測試:來客人你會用哪種水果招待?測你2020年運勢如何? A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A、2020年你會有財運。工作順利,甚至是升職加薪,也有可能是投資理財有所回報,抓住機會。
  • 你提到月經或衛生巾會感到尷尬嗎?|三明治
    我們會陸續與大家分享關於這30個問題的一些回答。今天的問題是:你提到月經或衛生巾會感到尷尬嗎?11歲的我,在一個小學同學的家裡,第一次聽說了「月經」這件事情。我和幾個同學去她家玩,她在臥室裡神秘又正式地和我們介紹這件事:「每個女的都會來」。我記不起她有沒有正式地說出「月經」這個名詞,光是一覺醒來床上都是血這件事已把我嚇得不輕。
  • 心理學:偶遇前任時,為什麼會尷尬和失態?如何化解失態?
    而在此期間如果偶遇前任,除了會產生一種「冤家路窄」的尷尬感覺之外,我們也很可能因為這一次小小的偶遇,讓之前「忘掉前任」的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尤其是當我們的內心深處還愛著前任,或者怨恨著前任時,那麼這次偶遇,無疑會讓我們的內心產生不小的波瀾,甚至是舊情復燃。
  • 心理學:哪隻眼睛讓你感到邪惡,測試你的抑鬱症是否存在!
    心理學:哪隻眼睛讓你感到邪惡,測試你的抑鬱症是否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沒有抑鬱症,於是非常健康,而且還開朗,身邊的朋友都喜歡你的這種性格,他們會覺得你這種性格是他們來獲取正能量的來源之一,所以說如果你繼續保持這樣的心態
  • 心理學:如何走出消極狀態?這5個方法你可以嘗試一下
    每個人都會面臨人生的低潮,此時消極情緒會盤踞在我們的大腦中,讓我們異常難受。如果得不到排解,還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如何快速排解消極情緒呢?這5個心理學上的方法你可以嘗試一下。(1)接受現實,尊重現實首先你要認識到,消極情緒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抗拒地。就像天要下雨一樣,你絕對不會去抗拒這個想像。你只會去選擇了解它,接受它。同樣,對於負面情緒也一樣,你也只能去接受它,了解它。當你能和它和平共處時,消極情緒將再也無法對你造成影響。
  • 怎麼判斷別人是不是喜歡你?9個相見恨晚的心理學小技巧
    美國知乎Quora上有一個有用心理學小技巧的提問帖,基本上都是一些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實用指南,這裡有9條跟大家分享~1. 如何面對別人對自己發脾氣? 如果在開會之前你覺得上司要對你發火,那開會的時候,你就坐得離 Ta 近一點。
  •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第六感的心理學解釋
    思念也會帶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默契。 這種思念在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特別常見,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在情侶之間,尤其是熱戀的情侶之間,他們總是會時時刻刻惦記著那個自己深愛的人,一刻也不想分開。 而當這種掛念存在於親人之間,尤其是晚輩與長輩之間時,其又往往表現的不得樣。
  • 人為什麼會喜新厭舊?心理學解釋:近因效應,人們喜歡新近的事物
    心理學是一門照亮人類自身的學問。掌握必要的社交心理學知識,可以洞悉人心,以至於在社交上得心應手。心理學知識可以讓我們了解與人相處的基本知識,還可以讓我們提升辦事效率。人有一種對新鮮事物的熱愛之情,即所謂的「喜新厭舊」。
  • 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如何提高轉化率
    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推動界面,用戶流和複製之外的互動。在色彩心理學中,存在著與某些色彩密切相關的價值觀,情感甚至生理反應。這是通常與常見顏色相關的價值,態度和感覺的概述,以及如何在數字策略中使用它們。
  • 3種詭異的心理學,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行為都是有規律的,身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並非巧合,一切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科學是嚴謹的,我們可以通過科學邏輯來解釋某一件事情,並對它進行分析。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心理學,很多人對心理學的效應深信不疑,認為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心理現象,當然他也在促進我們人類的發展,心理學可以很好的控制一個人內心的思想,了解在內心深處我們想的是什麼。而如今有三種比較主流的心理現象,就連科學家也無法解釋這些現象的發生。
  • 怎麼用心理學解釋第六感?
    在心理學上,第六感的產生並不是意識經過邏輯或有意識地思維而產生的,所以,它實際上是由我們的潛意識控制的。第六感的產生更像是經驗、意識留存以及殘存的記憶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眾所周知,除了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外,人類還天生具備第六感,也有人稱之為「心覺」或「超感官知覺」。
  • 用設計實例看心理學如何發揮作用
    本文介紹五種心理學理論及其設計應用,希望能夠幫助你對設計中如何使用心理學有一個新的認識。一、雙重編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雙重編碼理論是由加拿大心理學家佩維奧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知識認知表徵理論。
  • 水瓶座:這5個星座跟你一樣,一個人吃火鍋也不會感到寂寞和尷尬
    如果一個人想吃火鍋了,又湊不到小夥伴一起去,那通常很多人不會選擇自己去吃火鍋,可能擔心別人的眼光,自己也會覺得孤獨至極,好像全世界連一個陪我吃火鍋的人都找不到一樣。但水瓶座不但不會有這種尷尬的想法,反而會覺得一個人吃火鍋很自在,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久吃多久。因水瓶座是一個性格非常獨立的星座,一向我行我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