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猛獁象牙有什麼特點
猛獁牙
其實猛獁牙因為在土中埋藏了數萬年,所以再好的牙也是泛青灰色的。但是鑑於大多冒充象的牙的猛獁牙都經過後天處理,所以主要還是看其他方面吧。
1 、牙芯大
2 、牙紋小於90度
3 、手感乾澀不細膩
4、 顏色不處理的幹灰色,處理過的又比象牙顯的過於僵白
5、 料子剛、無韌度
猛獁牙原料到手後要走很多工序才會做成工藝品。先去斑去鏽,然後矯形加固,加固修殘之後還要漂白優化。
象牙
1、 看表層
象的牙的表層有琺瑯質會有一層淡淡的柔和光澤。不管是淡黃還是白或發褐黑色只要不是剛出土的表層都會有很好的光澤感。摸上去光滑細膩。
2 、看顏色
象的牙大體分為黃牙白牙和紅牙(所謂的血料)。
象的牙顏色新鮮時呈白色、奶白色、瓷白色、淡玫瑰白色。有些年頭的牙則會泛黃,主要是薑黃、深黃及淺棕色(老牙皮泛黑)。但是老牙的變色是一個漸變過程所以顏色不一致是有深有淺的。做舊的有色無包漿無光而且顏色一致,所以有人賣你顏色一致的老牙你要當心。很多老牙還會起雀絲。老牙的笑粗細過度自然。做出來的則笑紋死板,有的摩擦後還會有化學物品味道。
現在市面的牙很多其實都是經過優化處理的。方法主要是漂白和染色。以把低密度的黃料牙染成高密度特有的白牙色和漂白已經石化了的猛獁牙最為常見。
3 、看牙芯
象的牙主要是太陽芯 芝麻芯和糟心。不管哪種芯都很小,反之猛獁的就相對的大一些。骨製品的則無芯且帶骨製品特有的小黑點。
4 、看牙紋
象的牙外皮是縱路平行線紋。牙的橫截面部分用紋路分可分三層,以牙芯為中心,第一層是同心圓。第二層開始為菱形紋。第二層的紋路夾角比較大一班都過120度且紋理間距比較寬(1到2毫米之間)。第三層最靠近外皮的,菱形紋夾角較小一般是大於90度小於120度且紋理間距離緊密,只在半毫米上下。
而猛獁牙也有菱形紋卻大多是小於90度角的。(後面都有圖仔細看)不管是什麼仿製品都是模仿不來三層牙紋的。要麼沒紋要麼是模子出來的全是一樣的對稱紋。
5 、牙的上手
首先象的牙密度很大,上手比其他仿製品都要重。韌性好,不剛。手感潤膩不乾澀。聞上來無異味。紫外線燈照是白藍或藍紫色。
海象的牙
顏色一般為微黃的奶白色。海象的牙結構在橫切面上明顯的分為兩部分,中心是瘤腦狀無牙芯和象的牙有很大不同。外皮是波紋狀不是平行紋。
河馬牙
偶蹄目河馬科動物河馬的獠牙,外形呈彎曲的三角形,橫切面可有圓形,方形或三角形,實心部分無空隙,具有排列密集,略呈波紋狀的細同心線。在縱切面上有較短的波紋。比重為1.8 0-1.95,平均折光率為1.544,一般重0.5~2公斤,表面具有較厚的琺榔質外層,比象牙緻密,並有較密集的紋理。由於其牙是中空的,可用的實心原料不多,故多用於雕琢小的工藝品。
河馬牙具純白色,沒有牙紋,但密度高於象牙,不易劈裂,是很好的雕刻材料,由於禁止象牙貿易,故河馬牙常被人作為象牙雕刻的替代品,河馬牙在質地,價值,等各方面都遠超過象牙。材料主要來自西南非洲。
市場價值很高,少有拿河馬牙仿象牙。
1 、料小
2 、實心
3 、細同心圓
4 、外觀有些許不同有方形有三角形的
5 、無牙紋
抹香鯨牙: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又叫真甲鯨,體長18~25米,體重60~100噸,是齒鯨目中個頭最大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
抹香鯨的牙國外很受重視,國內很少有人了解,斐濟把它做為國禮,胡耀邦等我國新老領導人都得到過這種禮品,英國藝術品目錄上標價超10000英鎊。
這種牙硬度和比重都超,做出來東西很潤很漂亮。
看就兩點:中空 V字紋
獨角鯨
獨角鯨是海洋深處最為罕見的一種鯨,生活在加拿大與俄羅斯之間的冰極水域,在挪威和格陵蘭島海域也能發現它們的身影,但是超過北緯70度它們幾乎就絕跡了。
獨角鯨屬於有齒鯨。一般雄性獨角鯨在下頜長有兩個牙齒,一個牙齒從口中伸出,逆時針方向捲曲,中間是空的,因此人類稱它為「獨角」。
一般情況下,獨角鯨體長4米到4.5米,體重1.5到1.8噸。雌性的獨角鯨比雄性的獨角鯨略小,只有3.5米長,1噸重。獨角鯨剛剛出生時不到2米長,0.8噸重,身體呈圓柱形並且沒有背鰭,嘴部很小。獨角鯨最多可以活到50歲的「高齡」,其胃部為白色,兩側淺灰,其他部位為深灰色,而獨角鯨的寶寶都是棕色的。它們的敵人包括殺人鯨、鯊魚、北極熊、海象和人類,而人類是它們最大的敵人。
文版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後臺。
五弟珠寶微信公眾號
五弟珠寶個人微信號
喜歡我,就給我一個充滿愛意的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