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利器!為什麼長跑運動員需要間歇訓練

2021-01-17 騰訊網

如果您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跑步者,則必須考慮所有事情。僅僅考慮耐力而不是提高速度是沒有好處的。許多跑步者認為間歇訓練令人痛苦,無聊或過於複雜。但我們可以簡化方法,並輕鬆實施間歇訓練。

許多長跑運動員在以較高的強度進行大部分訓練時都是陳舊的,我們需要採取一種更加平衡的方法,其中包括更多的長距離慢跑(LSD),但仍需進行少量的高強度速度訓練。但是,許多跑步者完全擱置間歇訓練,完全依靠LSD。

間歇訓練的好處

幸運的是,現代科學使訓練重新成為焦點,強調了利用各種鍛鍊的重要性,包括快速鍛鍊。與常規耐力訓練相比,短短六周的短跑間歇訓練在VO2最大值和跑步表現上發生了顯著的提高了。最重要的是,與傳統訓練程序相比,間歇訓練花了時間的一小部分,可提供可比的結果。當您獲得更多收益時,為什麼不偶爾增加強度呢?

哥本哈根大學進行的研究通過為期七周的培訓計劃顯示出,在一組跑步者將其裡程減少50%並每周進行三次間歇訓練後,參與者將其5K成績提高了近一分鐘。如果這還不足以令人信服,那麼甚至有一項研究表明,跑步者實際上更喜歡間歇性運動而不是穩態運動。也許太多的LSD會導致心理疲憊。可以肯定的是,平衡是關鍵。

間歇訓練的簡單方法

您可以通過間歇訓練來訓練所有的能量系統,包括耐力,閾值,力量和速度,這也有助於改善心理。

了解如何組織培訓可以簡化過程,並導致身體性能的真正提高。在訓練強度方面,耐力運動員廣泛引用的規則是,在您的乳酸閾值以下進行80%的訓練,在乳酸閾值以上進行20%的訓練。簡而言之,您的乳酸閾值就是您的血液中乳酸開始積累的強度。教會您的身體處理乳酸的積累很重要,但是在該強度下進行過多的工作只會使您筋疲力盡,甚至可能受傷。

對於長跑運動員,間歇訓練通常以最高速度的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一切都是為了將自己推出舒適區,但要以可控的速度進行。

間歇訓練的要素之一就是確定您應該在特定間隔跑步的速度,例如,如果您以1公裡的間歇跑步,請嘗試以目標10K的速度完成這些動作。對於較短的間隔(例如800m),應以5K的速度執行,而400m的間隔應比此稍快。

就總距離而言,大多數間歇訓練都取決於間歇的時間長度,介於1到5公裡之間。您還應該在前後至少進行15到20分鐘的熱身和冷卻。請記住,無論您是跑5K還是馬拉松,完成各種間歇都很重要。僅僅因為您正在訓練長途比賽並不意味著您不會從400米的比賽速度中受益。

間隔之間的休息時間也會根據您的目標和當前的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平等休息是個不錯的開始,因此,如果您花90秒的時間跑步400m的間隔,則應緩慢慢跑,完全步行或停頓90秒。如果耐力是您的主要目標,通常少一點休息就足夠了。但是,如果速度更重要,則要獲得足夠的休息,以便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繼續跑步。在這種情況下,您需要確保在開始下一個間隔之前,您的心率已降至每分鐘120次以下。

身體舒適時,可以提高速度和間隔次數,並減少間隔之間的恢復時間。例如,通過增加訓練,您的10K時間將得到提高,因此有必要以1公裡的間隔進行訓練。同樣,耐力的提高意味著您將能夠在這些間歇訓練中處理更大的距離。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一致性是關鍵。

.

加小編微信,交流跑步知識!

低價跑步裝備】

相關焦點

  • 長跑運動員需不需要做力量訓練?
    正因如此,許多長跑選手致力於通過不同訓練方法提升 VO2max 水平。 關於力量訓練對於 VO2max 影響的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可以提高無訓練經歷者的 VO2max 水平,但對優秀長跑選手的 VO2max 水平沒有影響。
  • 爆發力型的運動員,需要有氧訓練當基礎嗎?
    以無氧體能為主的運動員,需不需要先練習大量的有氧訓練,把有氧能力先提升,然後才能發展無氧體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複雜,不過一言以蔽之,根據現有的知識,【有氧體能不是無氧體能的基礎】。這個觀念雖然是正確,但是如果把這觀念推論到爆發力型的運動員都需要有氧訓練,那就未必了。
  • 耐力是長跑者最需要的素質,如何提升長跑耐力?
    導讀:耐力對跑者來講是最重要的一項素質和能力,一個短跑運動員跑的很快,是因為他具有爆發力,但是短跑運動員未必具有優秀的長跑能力,因為爆發力和耐力是兩回事,爆發力無法替代耐力,而長跑能力是由耐力決定的。提升耐力方法一,腿部力量訓練從肌肉的層面看,爆發力和快肌纖維有關,而耐力和慢肌纖維有關,有短跑天賦的人快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而有長跑天賦的人慢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這就是為什麼短跑運動員未必擅長長跑的原因。
  • 為什麼長跑運動員身上看不到紋路明顯的腹肌?
    為什麼長跑運動員身上看不到紋路明顯的腹肌?為什麼長跑運動員身上看不到紋路明顯的腹肌?每個人都有腹肌,只要肚皮上的脂肪足夠薄,就可以顯露出腹肌的形狀。但為了使腹肌紋路清晰,不僅要保持低脂肪,還要不斷地刺激腹肌,以增加腹肌體積。我們看到許多人在健身房裡進行特殊的腹肌訓練,例如,卷腹和平板支撐,懸吊舉腿等等。
  • 間歇訓練「跑崩」原因分析
    間歇訓練法——是德國中長跑教練員波·格施勒和生理學家萊茵德爾於20世紀40年代共同創造的。捷克著名長跑運動員扎託皮克運用此方法創造了18項世界記錄。 間歇訓練是指兩次練習內容之間有一個間歇(休息)階段。間歇(休息)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本堂訓練課的訓練目的。 間歇訓練的最大特點:通過較高運動負荷的心率刺激,使運動員機體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在運動員心率未完全恢復到安靜水平時,開始進行下一組練習。
  • 提升配速關鍵一步,跑者頂級訓練方式——間歇跑
    那就需要我們進行運動刺激我們的身體機能,讓它逐漸適應每一個階段的運動強度,那麼你的運動耐力也會跟著提高,你再次跑起來的時候就不會喘氣喘的厲害,這種訓練方法也是筆者帶長跑訓練隊常用的,這種訓練方法稱為——間歇跑。
  •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在跑步中,我們的間歇跑又是什麼?
  • 研究間歇訓練對耐力自行車運動員的影響
    這種訓練基本上是在20%的時間裡非常努力地訓練,然後在剩下的80%時間裡以低強度訓練,同時避免了年齡組自行車運動員經常使用的中等強度訓練。他們研究了三種不同的間隔時間處方對63名有經驗的男性自行車手耐力健康的影響。他們將運動員分成三個不同的組,通過12周的訓練,分成三個組,每組4周。
  • 肯亞長跑運動員訓練遭河馬襲擊 肋骨斷四根
    據外媒報導,肯亞長跑運動員埃德溫·莫庫(Edwin Mokua)近日在一次訓練中被河馬襲擊,導致肋骨四處骨折左臂兩處骨折,雖然撿回一條命,但已無緣參加在土耳其的馬拉松比賽。都說肯亞有世界上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但這次事件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訓練環境惡劣,甚至隨時有生命危險。
  • 她是愛健身的長跑運動員,纖纖細腿嫵媚動人,顯露出柔美曲線身材
    她是一名長跑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她曾經贏得過5000米長跑比賽的冠軍,後來又參加了健美比賽,她的身材令人回味。她在19歲的時候開始比賽,她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女生,成年之後,她開始進行專業的體能訓練。從這時起,她就立志成為一名職業的運動員。
  • 衣索比亞伯科吉:長跑運動員的「故鄉」(2)
    多年以來,來自伯科吉的長跑運動員為衣索比亞貢獻了多枚奧運獎牌。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0月2日 (外代二線)(14)衣索比亞伯科吉:長跑運動員的「故鄉」 9月30日,跑步者在衣索比亞伯科吉一處樹林中訓練。 伯科吉坐落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以南約225公裡處。多年以來,來自伯科吉的長跑運動員為衣索比亞貢獻了多枚奧運獎牌。
  • 為什麼短跑運動員那麼壯?長跑運動員那麼瘦?他們肌肉有什麼不同
    如果我們想知道為什麼長短跑運動員的骨骼肌形態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就要詳細了解一下骨骼肌。是的,像那種很快讓你疲勞的運動,比如突破極限的力量訓練,50米跑、100米跑,舉重。二型b快速收縮肌纖維,如果你用活體組織檢測並觀察它,它會由於氧容量低而呈白色,而且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肌纖維類型,是因為它需要通過儲存極高水平的葡萄糖來彌補不能氧化產生能量的缺點,並且可以輸出更強大的力量,但是缺點就是會很快疲勞。
  • 「讀文獻」衝刺間歇訓練研究進展
    關鍵詞:衝刺間歇訓練;全力;運動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作為一種省時、高效的訓練 方法,應用於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中。由於中等強度耐力訓練(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 uous training,MICT)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成績提升幅度較小,因而HIIT最初是應用於 高水平運動員中。
  • 衣索比亞伯科吉:長跑運動員的「故鄉」(3)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0月2日 (外代二線)(25)衣索比亞伯科吉:長跑運動員的「故鄉」 9月30日,一名跑步者在衣索比亞伯科吉一處樹林中訓練。 伯科吉坐落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以南約225公裡處。
  • 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有助於提高訓練效果
    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有助於提高訓練效果 摘要: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在各類運動項目的訓練中都有所採用
  • 冬訓丨如何科學安排間歇訓練?
    我們都知道,對於中長跑運動員來說,「冬訓」備戰期間訓練內容主要是圍繞有氧耐力、核心力量訓練為中心思想,但這並不代表整個「冬訓」期間就不進行強度訓練。 即使在間歇休息時間內,運動器官(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處於較高水平,這樣多次重複刺激訓練,使肺活量水平,肺通氣效率得到提高。 通常,當運動員心率恢復到100~110次/分時,可以進入下一組訓練。
  • 冬天,如何安排「間歇訓練」運動負荷?
    首先,正確認識間歇訓練負荷。我們都知道,跑量是馬拉松訓練的基礎,但並意味著只要積累跑量就一定能跑得快,訓練過程中還要階段性地通過間歇等訓練手段提升訓練強度,這樣才能打破機體平衡狀態,激發機體能夠適應更大強度的刺激,從而保證運動員運動水平的不斷提升。所以,間歇訓練負荷的難點是跑量與強度之間的博弈,它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結構組成的完整系統。
  • 為什麼短跑運動員相對於長跑有很明顯的腳掌先著地特點呢
    短跑技術(左)與長跑技術(右)這是一個長跑運動員和短跑運動員的跑步腿部軌跡,可以明顯的看到短跑運動員提膝的動作非常明顯,腳尖在重心下方點地,幾乎沒有腳跟著地的片刻;右邊的長跑選手跑姿則明顯的特點就是重心沒有那麼高,向前提膝的動作幅度縮小到了最省力的幅度,全腳掌著地。
  • 簡談間歇跑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多次提到,如果你的目標不僅僅是完賽,還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你需要練習間歇跑。
  • 非洲長跑運動員訓練遭河馬襲擊 六處骨折險喪命
    網易體育10月2日報導:肯亞長跑運動員馬庫阿在一次訓練中被河馬襲擊,導致肋骨四處骨折左臂兩處骨折,雖然撿回一條命但無緣參加在土耳其的馬拉松比賽,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