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像不像我一樣,看到SoHo就想到潘石屹。今天查了一下,原來SoHo這個詞還真不簡單。
SoHo是一個縮寫詞,它有如下幾種解釋:
- Small Office,Home Office,
即在家上班族;
- South of Houston Street,
即蘇豪區;
-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
即太陽及日光層觀測衛星;
-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Office,
即安全及職業保健署。
後面兩個明顯不在討論範疇,其實SoHo是一種新經濟、新概念,指自由、彈性而新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讓大家都深刻認識到了在家辦公這種方式。
起初,SoHo是指一個地方,是紐約曼哈頓下城的一塊區域,是"South of Houston Street"的縮寫,顧名思義指的是Houston Street以南的街區。
這裡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最理想的樣子。
# why SOHO?
來到蘇豪區,沿著他們也走過的街道走
人們仍然如此熱愛SoHo區的理由是什麼呢?如今,在SoHo區中看到的大多數人來這裡都是高端購物,很酷的餐廳,甚至偶遇名人。但這裡並不是一直如此。
SoHo區不久前是一個男人要花錢與女人相處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紅燈區。它也是一個幾乎被遺棄的社區,前途未卜。
不久之前,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約翰·列儂(John Lennon)等人也走在了SoHo區的街道上。蘇豪區便是他們的遊樂場。
藝術家和藝術精神是SoHo區之所以聞名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應該來這裡,來重返那種沐浴在藝術鼎盛時期的蘇豪區。
SoHo區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幸運,因為它在地產開發商的過度擴張中倖存了下來。否則蘇豪區將是高速公路——曼哈頓下城的高速公路,擁有繁忙的車流和擁擠的道路。
抱歉,絕對沒有Michael Kors或鵝卵石街道了。
記住過去是一件好事,這就是為什麼SoHo Memory項目如此重要的原因,以展示SoHo區在沃霍爾、巴斯奎特和列儂的時代,他們是SoHo區的經歷。
# SoHo Memory Project
不停記錄的社區精神,在未來了解過去
我們講的故事越多,我們就越能抓住社區的精神。
The more stories we tell,
the closer we come to capturing the spirit of our community.
▲如果你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在SoHo長大,那麼回想起來,你的童年無疑是獨一無二的——在屋子裡騎自行車,在停著的拖拉機拖車下奔跑,直到深夜參加派對。
▲在我們小時候,垃圾箱潛水是人們最喜歡的消遣方式(照片:南希·海恩斯,約1974年)
▲從窗戶扔東西可以避免您上下樓梯(照片:喬迪·薩斯洛,1976年)
▲關於讓·米歇爾·巴斯奎特,基思·哈林和安迪·沃霍爾的藝術品
▲蘇豪區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街頭藝術。
▲藝術家Dena Paige-Fischer:以我所知道的最好方式和平抗議。 位於格林街54號(照片:Arnaud Gibersztajn)
▲蘇豪區的商店將櫥窗封合以防止闖入,許多膠合板上貼上了醫護人員的照片。(Arnaud Gibersztajn)
# Future Shops In SoHo NYC?
藝術、時尚、消費、商業,
紐約靈魂中的迷人元素都在這裡
如今的SoHo區和低房價、工業廢棄區、貧窮都沒有關係,這裡的藝術以及特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時尚人士及喜好體驗文化的遊客紛湧而來,房租也在飛速上漲,藝術家逐漸被商人們取而代之,但商人們也聰明的保留了這裡獨特的藝術氛圍。
SoHo區的故事已被不斷講述。19世紀,鑄鐵建築率先重塑了這個區域的整體形態,大量工廠成為主角。而後,工廠南遷,空置的Loft被充滿藝術氣息的波西米亞人打造成藝術空間和展覽中心。橫貫SoHo區的百老匯大街陸續被新的劇院佔據。區域的藝術特質也成為後來時尚買手紛至沓來的原因。這一現象也被總結為「SoHo效應」。
南加州大學副教授、英國布魯金斯學會城市政策研究學家Jenny Schuetz指出,SoHo區成功的城市更新經驗,源於這裡率先形成的創意社群。正是由於紐約大量存在的亞文化群體,他們在表達自我的同時成為紐約發展的原動力,並成為紐約商業多點開花、並不斷形成新集群的源頭。
——每日經濟新聞
購物場所的不斷入駐及更新讓SoHo區始終保持著活力。儘管紐約最著名的購物區仍然是第五大道,但全世界的人們都將SoHo區視為時尚聖地,可以說只知道第五大道你基本就不是一個潮人了。
SoHo區維持其時尚地位的原因之一是,這裡的商店沒有停滯不前。SoHo區在商店規劃中就有很多大膽的想法。
智能家居商店
我們正在迅速進入智能家居時代,在未來幾年內,智能家居商店都將在全球大城市中興起。近乎未來主義的嘗試將率先在SoHo區發生。
VR時尚精品店
這些不一定是全新的商店,而是現有時尚精品店的升級改版。將虛擬實境與店內購物體驗融合在一起的想法已經被許多大型公司探索,並且以各種方式得以實現。
改良旗艦店
這裡遺留的工業建築與它發生的故事一直是SoHo區所引以為豪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外觀上的新改變也十分必要,在SoHo區也可能會看到一些更現代的店面和新建築物。
私人博彩公司
面對面的博彩公司,也可能是博彩精品店,儘管SoHo區並不是曼哈頓最適宜運動的地方,但這裡卻是一家商店可以廣為宣傳的地方。
未來技術展覽
像Tesla這樣注重科技理念的公司,可以在這裡展示出色的高科技產品。人們可以與品牌互動,進一步了解品牌,並最終愛上他們的產品。這將是時尚而有趣的商店,並被更容易被傳播。
# New York is about creating!
真正偉大的城市,從不追逐別人創造的流行,
它們自己創造流行
細究SoHo區成功的原因,一是紐約本身的開放包容,它是著名的移民城市,自由、寬容、生活方式多元化對藝術家產生了致命的吸引力;二是其在特定的時間有適合藝術家群體的空間,特別是租金便宜;三是人才吸引人才,地處紐約的SoHo區自然地成為藝術人才高地,各類人才的大量匯聚又激發城市建構創意資本的能力,進而為SoHo區的發展打下基礎。
就像人總是希望活出自己,紐約的SoHo區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品味與特色,不為誰改變,只通過資本的力量讓這裡更加像自己,有著自我靈魂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商業資本不能只看數據,還有一種選擇是像SoHo區一樣,成為商人中的藝術家。
-END-參考資料:www.sohonyc.com;《紐約的靈魂,一半安放在SoHo 》;《文創區做夢都想成為的 — 紐約SoHo區!》。JUJON|全球產業文旅平臺,區別於傳統文旅,聚焦產業文化,通過工業旅遊、觀光工廠、工業遺址開發等載體形式的文化研究、項目策劃、規劃設計、數字科技、運營策略、遊客大數據等核心內容,形成《產業賦能白皮書》級的課件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