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難免磕著碰著受點傷。
然而,有人20年前受過一次傷,20年後舊傷痕癌變了?!
這是怎麼回事?近日,長沙晚報報導了這樣的一個案例: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2018年,夏大爺因為身上長溼疹在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治療。張英博醫生在給夏大爺做檢查時發現老人家右手中指指甲上有個黑色的條帶。
夏大爺說,20年前自己的右手中指曾意外被鐵錘所砸,之後指甲蓋的顏色變成了「黑白配」,不痛不癢,除了不好看之外,對生活毫無影響。
張英博提醒他,指甲蓋上的黑色部分顏色不均勻,建議完善皮膚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然而夏爹爹並不以為然。
2020年7月,夏爹爹發現右手中指指甲出現了變化:
黑色部分越長越寬,指甲經常性開裂。他想起了兩年前那位醫生的提醒,於是再次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
張英博為他完善了皮膚鏡檢查。皮膚鏡下指甲表現為粗細不均、顏色不均的黑褐色條帶,甲小皮累及(哈欽森徵),遠端皮膚可見不規則黑褐色斑片,提示黑素瘤可能。張英博建議夏大爺儘早做活檢。
20年前的舊傷疤竟然成了腫瘤,老人家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結果,還託了熟人到某省級醫院去檢查,得到的結論與張英博一致。
夏大爺才醒悟:「要是兩年前就聽張醫生的話就好了!」
什麼是甲下黑素瘤?
醫生介紹,甲下黑素瘤是一種黑素細胞惡性腫瘤,屬於肢端型黑素瘤,以指(趾)甲及周圍組織為主要受累部位。
初期,指(趾)甲呈現棕褐色、黑色條紋,隨著時間的推移,指(趾)甲逐漸增厚、裂開或破壞,指(趾)甲周邊皮膚呈茶褐色或棕褐色斑。
甲下黑素瘤的發病可能與外傷有關,多見於老年人。如未及時治療,容易早期轉移、預後差,五年生存率低。
因此,當手掌、足底的黑斑出現了擴大、顏色不均、出血、潰瘍;
指(趾)甲上的黑斑侵犯到周圍皮膚、指甲裂開等情況,應儘早前往醫院完善皮膚鏡檢查,排除惡變可能。
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的病理檢查結果之前判斷一致:甲下原位黑素瘤。
堅持換藥一個月後,夏先生的傷口逐漸癒合,因為患癌而沉重的心情也隨著病情的好轉而日益開朗起來。
長在這些位置的痣要切
痣和黑色素瘤關係密切
惡性黑色素瘤也叫惡黑或者黑瘤,它的產生原因是黑色素細胞發生癌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腫瘤一科副主任姜愚教授曾在「名醫大講堂」上介紹,在中國,原發惡黑以肢端型和黏膜型為主。
前文中夏大爺的黑色素瘤就屬於肢端型,然而除了肢端外,黏膜上的痣也同樣要引起注意!
超過60%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其病灶位於這些部位:
●肢端型包括:足底、足趾、手掌、手指末端及甲下;
●黏膜型包括:如直腸、肛門、尿道、外陰、眼、口、鼻腔鼻竇和鼻咽等部位。
其中,超過一半的黏膜惡黑主要發生在頭頸部黏膜,也就是鼻、眼、口、咽等處。
危險部位的痣可去皮膚科檢查
有必要需手術切除
懷疑自己痣可能是黑色素瘤,可以掛皮膚科的號進行檢查。
若需要祛痣,記住,一定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做手術切除,最好不要化學灼燒、雷射的方式祛痣。
只有完整的切除並做好病理診斷,才能判斷是否是惡黑,判斷是否出現轉移。
說到手術祛痣,繞不開術後疤痕的問題。
祛痣手術會留疤嗎?
這個問題,小康妹兒此前曾諮詢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薛斯亮醫生。
他介紹,是否留疤由多種因素決定,首先,是如果你是疤痕體質,那麼相比別人會更容易留疤;其次,取決於祛哪裡的痣,有些身體部位也更容易留疤;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選對技術。
如何選對技術?
比如,你有祛痣需求,且希望最大限度地不留疤,你首先掛皮膚科的號,在選擇醫生的過程中,看醫生簡介,看是否可以做精細化縫合,「目前,祛疤有兩種手術,一種是一般縫合,一種是精細化縫合。精細化縫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留疤風險。
本文新聞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樂康 圖: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