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秋菊並幽姿,插向瓷瓶三兩枝。
低亞小窗燈影畔,玉人病起薄寒時。
懶將沒骨貌花叢,渲染繇來惜太工。
會得遠山濃淡思,數枝落墨膽瓶中。
幾朵寒花意自閒,一枝叢雜已斕斑。
憑君欲訪瓶花譜,只在疏燈素壁間。
這首詩作於公元1643年中秋之夜,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詩人錢謙益與夫人柳如是對坐燈下,插花吟詩。不難從這些詩句中讀出錢柳二人插瓶花的技藝與風格,花的種類雖然不多,只取時鮮的水仙、菊花兩種,數量也只有三兩枝,取其疏朗、簡約的清幽淡雅之美,插花也不尚濃豔。
也許我們會疑惑不解,為什麼在國家為難之時,一代文宗、士林領袖錢謙益竟然無動於衷,依然沉醉在繾綣纏綿的詩情中享受閒適生活呢?就算如此,也應該是琴棋書畫茶酒泉石而不是大丈夫作小女人態,擺弄插花吧!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才是真正插花的主力軍,元明以後,中國的插花藝術幸虧文人士大夫,將之記入史冊,在插花的創作上投入心思,而有了後來的心象花和自由花的出現。明朝注重禮樂,藝術上也得到了新興的發展,花藝亦然也隨之發展。明人插花注重花枝的整體性,不插盤而是以瓶花為主。所以,大丈夫作兒女態、插瓶花,在當時實屬司空見慣的風雅之事。歷史常常出現,歌詠描繪插花的詩文和繪畫作品。還真的要感謝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記錄和創作,後人才有跡可循進而借鑑和創作。
如五代時期張翊著《花經》,宋代林洪著《山家清事》,明代張德謙著《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屠本睃著《瓶史月表》以及高濂著《遵生八箋》、文震亨著《長物志》、屠隆著《考槃餘事》、李漁著《閒情偶寄》等等。如此之多的生活美學著述中都記錄了有關插花的內容。
(內容為作者原創,圖片來源黃永川瓶花別冊 )
「源花周品」精選內容點擊查看
大明文人獨愛瓶花,是插花審美的完善,還是殘缺
插花,解暑,清涼原本在花間
插花,追求一種無意的看見
用生命感動生命,花之美
評論互動
話題:分享一些插花中的趣味吧?
大家可在文章最下方評論區進行評論
源花周品 弘益茶道美學開設的花道主題原創專欄,與中華花藝、日本花道各個流派的眾位老師及熱愛花道者共同開展,圖文並茂的介紹各花道流派的理念、準則和精美作品,適時的展顯插花藝術的生活應用。想要投稿您的花藝作品或詳詢弘益撰稿人制度請詳詢林笙,微信annqi277
推薦關注
生活美學家
視頻/音頻/攝影
生活美學主題原創內容
微信 shmx-123
葉慧美
茶/器/花/香/人
線上生活美學購物平臺
微店 微信服務號 chashiyhm
淘寶 http://yehuimei.taobao.com
互動/品鑑/購物
請加葉慧美微信私號 yhmcha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