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3月8日,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7%。如何做到防疫不鬆勁,還能減輕企業人力成本、穩定就業崗位,保障防控物資需求?
為助力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上海各區陸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措施。2月初,普陀區制定出臺《普陀區關於支持中小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的十二條措施》,簡稱「普陀12條」,從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強企業融資支持、提升企業服務能力三個方面,與中小企業共同戰「疫」!
直播現場 普陀區供圖
如何讓企業「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實實在在解決難題?近日,普陀區政府10個部門集體出動,通過一場特殊的「雲直播」方式,對「普陀12條」進行解讀,助力企業走出政策理解「盲區」。
上海首個區級政策 「強力」紓解企業窘境
確保企業員工正常返崗 普陀區供圖
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壓力。「在疫情面前,我們和企業共坐一條船。只有企業發展好,普陀區域經濟才能強。」直播中,普陀區發改委負責人在線表示,作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傳統大區,春節開始,各部門就開始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包括員工返崗、物資保障、資金周轉等訴求。
簡言之,「普陀12條」扶持政策從制定、發布到實施的過程,始終以企業為重心,這「12條」對企業而言,不僅是「濟困解危」更是「同舟共濟」。
據了解,「普陀12條」是繼「上海28條」發布後,全市首個緊跟發布的區級政策,在政策發布三個工作日後,就陸續出臺了各項實施細則,並通過微信公眾號集中發布。
疫情突如其來,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窘迫。「關鍵時刻,財政輸血,能增強企業造血功能。」普陀區財政局負責人介紹,普陀從政策性擔保貸款貼息貼費、提前兌付政策性扶持資金等一攬子政策精準發力,緩解企業焦慮。
政策力度「空前」,尤其在減免企業房租方面,區屬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承租戶給予兩個月的租金減免;在金融助企紓困方面,設立信貸專員專線受理收集信貸需求,分層分類對接銀行信貸資源;在防疫物資保障方面,結合線上線下渠道匯總企業防疫物資需求,協調供應企業定向銷售。
「普陀12條」的亮點在於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 通過政策及時發布,擦亮「服務是普陀第一資源」金字招牌,讓企業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在享受紅利的同時,走出各自困境,實現防疫、復工兩不誤。
「硬核」政策+服務,助力企業復工跑出「加速度」
普陀區對涉及疫情防控項目「特事特辦」 普陀區供圖
辦事「效率」、政策「硬核」、服務「全方位」…… 直播中,普陀區政府部門多次提及8個字:共抗疫情、共渡難關。他們暢談區域發展願景,一致表示「企業發展得好,區域經濟才會強。」
為了助力企業加速重返「賽道」,區金融辦鼓勵金融機構及組織加大對符合條件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區科委對於為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樓宇園區、創業基地、孵化器等各類物業業主,優先給予政策扶持。同時,加大科技服務券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區投促辦運用普陀率先開發的「疫情防控企業復工監測平臺」助力企業復工;面對服務型企業「用工荒」,區人社局探索「共享員工」模式,主動牽線搭橋,實現企業員工「雙贏」局面。
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區市場監管局倡導「網上辦」「延期辦」「錯峰辦」,對涉及疫情防控項目「特事特辦」; 區司法局要求「最多跑一次、最好能夠一次都不跑」;區稅務局則通過微信小程序等多種渠道,最大程度開展不見面,非接觸式辦稅,讓廣大的納稅人和繳費人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此前,上海復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為武漢採購呼吸機,急需辦理第三類醫療器械許可變更。針對疫情,區市場監管局開闢「特事特辦」通道,兩天完成審批,以「先發證,後補手續」的方式,為企業支援武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為了保障物資儲備,區商務委千方百計籌措,第一時間呼應企業復工復產需求,累計為全區商務樓宇、園區、企業等提供額溫計500餘只,各類消毒液(水)40噸,已對接、正在對接供應口罩300萬隻,受益企業數千家。
春寒料峭,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發展卻未止步。截至3月10日,普陀區已有復工企業16400家,達到80%;返崗人員177000多人,達到50%。
「從外經外貿數據來看,雖然形勢嚴峻,但是1-2月,普陀區實到外資總規模為3.74億美元,同比增長34.64%。」區商務委負責人表示,部分外企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應對有力,進一步加大了在中國投資的信心。
政企互動「無縫對接」 「派單式」答疑服務更高效
普陀10部門負責人坐鎮後臺 普陀區供圖
「復工後缺少口罩等防疫物資,要怎樣才能獲得幫助?」「我們想給商戶1到2月的免租期,想問問政府對企業這種行為有沒有相應的補貼?」「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科技券的扶持上是否有更大的力度?」59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關切到企業和個人的切身利益;每一個問題,都迫切期待它的「答案」。
在直播室場外,10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坐鎮後臺,通過「派單式」服務答疑解惑。政企之間通過「直播」實現了雙向互動,在線解答「無縫對接」,問題的響應和解決變得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
屏幕的一端,企業和個人在線「發問」,另一端,工作人員根據企業和個人的問題及時「派單」,相關職能部門立刻「接單」,對能夠回復的問題當場在線答覆,對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予以記錄,後續給與答覆。
政企互動的迅速高效贏得了網友的大力點讚,「這場在線訪談直播活動解了我們企業的心頭之惑,真是一場及時雨!」「在復工這個當口即時推出這次直播,給力!」「疫情當前,普陀區以民為中心,當好『店小二』,積極扶植企業度過難關,點讚!」
據統計,中以創新園會客廳 「在線詳解12條,助企共渡困難期」 首期訪談在上海普陀門戶網站、上海普陀APP、人民網上海頻道同步直播,吸引了435家企業、近萬人次在線觀看,其中,56家企業和77位網友進行了線上互動。當天,後臺共收到企業問題38個、個人問題21個,其中39個問題現場得到了具體解答。
在防疫經濟「兩手抓」的當下,此次在線訪談直播政策解讀活動,也是普陀促進招商引資的一次有益創新。從「面對面」到「線連線」,政企互動服務更加靈活,通過網際網路等手段,企業「線上」感受到了「普小二」的貼心服務,感受到了區域營商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通過「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服務,也將吸引更多企業到普陀共謀發展。
【來源:人民網上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