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血糖,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危害,卻常常忽略低血糖的危害。如果說糖尿病是一把「慢刀子」,那低血糖就是個「急性子」。不明原因的出虛汗,渾身沒勁,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昏迷不醒……走在路上,乘坐公交車時,睡夢裡,低血糖隨時都可能偷襲你。低血糖是如何對人體造成危害的?記者採訪了銀川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董朝俠。
以為是中風,原來是低血糖
65歲的趙玲阿姨得糖尿病10年了。上周的一天,清晨起床後,她感到頭暈、天旋地轉,右側胳膊和腿沒勁、抬不起來。過了一個多小時恢復了正常,接連幾天都如此。家人擔心趙阿姨是中風了,便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初步懷疑她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做了一系列相關檢查,發現她血糖只有3.5毫摩爾/升,其他沒有異常。原來,趙阿姨的那些症狀主要是低血糖引起的。醫生幫她調整了胰島素的量和飲食方案,她的血糖漸漸變得平穩,不適症狀也消失了。
這些人群易發低血糖
在臨床上,營養不良人群、部分肥胖人群容易突發低血糖,甚至導致昏厥。營養不良的,身體較虛弱人群(包括一些腫瘤患者),由於本身血糖儲備不多,不吃早餐的話或者有熬夜的習慣容易導致昏厥;肥胖人群往往伴有胰島素抵抗,在晚上吃得較少,早餐沒有吃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低血糖。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現低血糖。「比如趙玲阿姨這種情況,我們了解到,那段時間她胃口不好,進食量明顯減少,但胰島素注射的量並沒有減少,最終導致了低血糖。」董醫生介紹,臨床上,還有些患者因為記性不好,吃多藥或注射過量胰島素,更有可能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傷心還傷腦
很多糖友可能不了解,嚴重的低血糖不僅「傷心」,還很「傷腦」,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醫學上,將低血糖定義為:健康人空腹血糖<2.8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3.9毫摩爾/升。一旦發生低血糖,人體為了保護重要器官的運轉,會本能地動員升糖激素去對抗胰島素。但是,升糖激素除了升高血糖,還有升高血壓、收縮血管的作用,於是會導致心腦缺氧,從而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腦中風。
糖尿病人反覆發生低血糖的危害還包括: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嚴重者昏迷會危及生命;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自我檢測血糖
董醫生建議,自我血糖監測能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穩定,常發生夜間低血糖,因此睡前應監測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適量加餐;對於無症狀的低血糖患者應加強血糖監測,在醫生指導下,及時降低胰島素的劑量,調整飲食和運動治療方案。
此外,糖尿病人日常也要隨身攜帶糖果、餅乾等食物,比如活動量較平時增大,一旦有低血糖症狀時,可立即進食。
這些時段易發低血糖
董醫生提醒,以下低血糖的高發時段,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凌晨1~3時:夜間低血糖多出現在凌晨1~3點鐘,有的甚至會因為低血糖而在睡夢中失去生命。
■飲酒後:酒精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人喝酒後會明顯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
■過度運動後:運動強度過高、持續時間過長,消耗過多能量後,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會顯著下降,可能引發低血糖。
■長時間未進食或者進食量過少。■服用某些藥物後:包括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等多種藥物都可能引起低血糖。常見於起始治療階段、藥物用量過多或用藥後未及時調整運動飲食方案等。
記者 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