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高能高得起來,低也能低得下去,即便把生活過到了谷底,也有翻盤再來的勇氣。」
這個夏天,30+女性毫無疑問是最熱門的話題。一邊,綜藝上光鮮亮麗的夢想照進現實,拋開年齡限制和家庭束縛的姐姐們「乘風破浪」;另一邊,螢屏上無情的人間修羅場映射生活真相,囿於家庭瑣碎與一地雞毛的30+女性「披荊斬棘」。
8月9日,《三十而已》正式迎來收官,童瑤也告別「顧佳」,希望所有人在未來的日子裡活出更好的自己,「如果歲月是一把刀,就讓我們把我們的微笑和從容刻進它的刀光裡」。
作為《三十而已》中最先出圈的角色,已婚、已育的顧佳頂著全職太太的標籤,雙商在線,保持著好儀態,不僅將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還和老公一同操持著白手起家創立的公司。簡單來說,顧佳是許多人欽羨的精緻女性。
劇集播出期間,《三十而已》中的女性角色始終站在熱搜前線,顧佳的扮演者童瑤對角色設定有什麼看法?作為演員,她又如何看待年齡之於女演員的影響?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和童瑤聊了聊「顧佳」和「30」那些事。
「雙商很高」後隱藏的不完美劇集正式播出前,沒人能想到,《三十而已》中最具話題度、熱搜最多的角色是顧佳。
對內,管理家庭、教育孩子,人情禮節一流;對外,人際交往一流,前能一手把設計師老公變成許總,後能擠進「太太圈」解決公司危機。
在《三十而已》裡,顧佳的「上半場」無疑是獵奇般的存在。
「她是一個我之前沒太從劇本裡看到過的人物,陽光、溫暖、安靜、自信,有智慧有底線,對世界和周圍人有自己的洞察。」談及與顧佳這一角色結緣的原因,童瑤坦言正是看重顧佳身上的這點特質:雙商很高。但同時,童瑤也認為顧佳近乎完美的要求,會給身邊人帶來很大壓力,「這是她身上隱藏的不完美」。
「不完美」為角色賦予層次感和挑戰性,對於童瑤而言,「媽媽」這個角色是完全陌生的,「我自己還沒有成為母親,所以去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媽媽,也是我必須要做的功課」。在開機一周前,進組的童瑤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陪著4歲的許子言玩兒,「需要讓他慢慢熟悉我、喜歡我、接受我,這樣才可能是自然的,在劇中,許子言對我的依賴都是真的。」
談起那場把許子言從被反鎖的房間中抱出來的那場戲,童瑤坦言「心疼極了」,「可能觀眾看到顧佳摘下手錶,甩下高跟鞋,放下包,與木子媽媽撕扯的片段很爽,但拍攝那天我一點也不爽」。
「當時我和許子言已經很有感情了,他哭喊著『媽媽』,滿臉委屈地從房間裡出來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童瑤透露,對於這場戲的處理也曾有過懷疑,「顧佳真的需要關上門發洩自己的憤怒嗎?會不會太追求爽感?」然而,在問及周圍當媽媽的朋友,得到「我會和她拼命」的答案後,童瑤才踏實下來,「這就是媽媽的本能」。
劇集進入尾聲後,網友對於劇情的討論,尤其是對顧佳處理許幻山、林有有的方式產生諸多爭議,多數網友認為結局過於溫和,不夠「爽」,更有網友製作了加快版耳光戲的部分,一解心頭之恨。
對於觀眾的憤懣、爭議,童瑤早有預期,「這些不完美讓她更真實生動,『瑕疵面』其實是她不能少的一環。」劇中,顧佳一直認為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所以林有有的出現對她產生很大打擊。尤其在得知許幻山繼續生產藍色煙花的原因後,那根壓垮她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就來了。在童瑤看來,那句「我們離婚吧」讓顧佳鬆了一口氣,也讓她終於卸下了自己的婚姻包袱。
童瑤直言,顧佳是一個「高開低走」的角色。同時,她也很佩服顧佳,「她高能高得起來,低也能低得下去,即便把生活過到了低谷,她也有翻盤再來的勇氣,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女性的一種力量。」
也曾用力和自己的30歲「和解」從兒子受欺負時,脫下高跟鞋打架的「為母則剛」,到一面照顧家庭、一面因為公司經營被迫在「太太圈」挺直腰板,直到丈夫出軌後以一己之力保家庭周全,在顧佳大起大落的30歲故事中,她的堅韌、冷靜、體面和獨立得到觀眾稱讚。
戲裡的顧佳憑藉才能和執行力活得精彩,現實生活中的童瑤骨子裡也有股衝勁兒。
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17歲出演電視劇《林海雪原》正式踏入演藝圈。2013年,憑藉年代抗戰劇《民兵葛二蛋》中「孟喜子」一角獲得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新銳女演員」獎。
2018年,童瑤因《如懿傳》中恃寵而驕的慧貴妃再次引發熱議,次年,她憑藉《大江大河》中宋運萍一角斬獲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童瑤坦言,演員既是職業,也是她願意為之一直奮鬥的事業。「現在(演戲)從最初的愛好變成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成為演員,我覺得很幸運。」在童瑤心中,只要在現場就有一種安全、踏實的感覺,「每次拍戲,通過飾演不同的人物接觸和學習到生活中不太會接觸的東西,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三十而已》播出時,劇集引發了關於年齡話題的討論: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30歲了?童瑤寫道——「顧佳的30歲感悟:比起體面,有了更寶貴的事和要保護的人。」
借著30歲這個話題,童瑤也聊了聊自己對於年齡的感受。
「30歲之前,我清楚地記得我每一年的年齡,30歲一過,很奇妙,前一兩年開始,別人問我『你今年三十幾』的時候,我都想不起來了。」童瑤說,考慮到30歲會帶來各種職業困擾,也曾失落,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和自己的年齡變化和解——誰都會老,這種焦慮或許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讓自己放鬆下來,接受現實。
「30隻是一個數字,但30歲也意味著和青春揮手告別,同時迎來新的可能。」想通之後,童瑤開始更加通透地面對年齡的增長,「不管任何年齡的女性,都不要給自己設限,要勇敢地去擁抱更多可能。」
近兩年,女性題材劇備受觀眾追捧,先後參演三部女性題材作品(《不完美的她》《誰說我結不了婚》《三十而已》),這讓童瑤對這一題材有了一些感觸:「女性題材劇的增多意味著市場更大了,可供女演員們選擇的角色變多了,我們能夠藉由角色表達女性觀點的機會也變多了。」
當然,「這意味著女演員們要更多的思考和沉澱,以此迎接角度更多面、類型更豐富的角色」。
今年是童瑤出道的第18年,「顧佳」這一角色再次讓觀眾記住了童瑤這個名字,「我覺得演員除了天分,是一個需要沉澱和積累的職業,我很感激自己前面拍的戲,通過一個個角色體驗了不同的人生,自己隨著角色也在慢慢成長。」
與其說是慢慢成長,不如說是在沉澱中品味,既品味角色,也咀嚼生活。
在童瑤的社交平臺中,有很多對生活中小美好的分享:工作人員之間的互動、每天開工前的早餐、前往拍攝場地沿途的風景等。「我比較慢熱,生活中簡單隨性,但一旦工作,就會嚴謹起來,希望盡己所能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好。」
目前,童瑤、朱一龍、王志文等主演的《叛逆者》臨近殺青,這是童瑤第一次接觸諜戰題材。談及四個多月的拍攝生活,童瑤直言「很有意思」,「看了一些關於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書,了解了那個年代的歷史,還因為角色專門學習了鋼琴。」
30+的年齡或許代表了不可逆的生理限制,但誰說不能轉為經由歲月淬鍊過的沉澱?三十由心,不過而已。
-END-
輪值編輯:彤仔
作者:四方
編輯:上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