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寫歐系了。
我知道日系還有好多沒有寫完,但是後臺已經有很多很多很多朋友一直在說要先給歐系寫一點點,我就挑了一個我覺得非常有代表性的理膚泉來寫好了。
(一)
理膚泉是歐娘娘家的崽。
所以,歐萊雅家的防曬專利理膚泉都是可以用的,而歐萊雅防曬的明珠,就是MexorylSX和Mexoryl XL這兩著名的防曬活性物。
他們分別長成這個樣子(請不要記,大叔也記不住):
SX和XL分別是溶解在水裡面和油裡面,而防曬霜是有水和油兩部分構成的——這樣就形成了無處不在的保護。而且,SX和XL是管得很寬的,所以能提供很好的UVA的保護。
這就使得理膚泉的防曬相比較其他品牌有巨大的優勢——能提供全方位的防護,而且別人還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抄的——有專利保護。
(二)
挑了淘寶上能買到(海淘)的幾款霜來分析一下。
理膚泉輕盈特護防曬露,La Roche-Posay Antihelios XL UltraLight Non-perfumed Fluid,這個大概就是大家常說的那個「大哥大」(怎麼選了這麼醜的包材?),淘寶價50mL大概略低於300元。這個價格比安耐曬和豔陽夏低多了,性價比接近於Allie。
理膚泉自己宣稱說這個質地非常輕盈(也許對於法國人的確如此),適合敏感肌膚,吸收很快不泛白。不過我試過這一個,感覺亞光非常明顯,可能有人不喜歡塗上了之後有點發暗的那種膚色。
回到大叔的主業,看配方單。
如果你入的是北美版的(加拿大今年六月份上市了一款)這個產品,恭喜你,你沒有拿到最好的。加拿大的哪一版本唯一的防曬劑是二氧化鈦,是一個天然的溫和的但是保護力不怎麼強的版本——好處是溫和,純物理防曬。
推薦海淘法國版的,也是2016版(注意,這個版本含酒精)。這個版本中有很好的UVA防曬劑阿伏苯宗——就是以前大叔提到過的見光就死的那位——但是不用太擔心,因為有歐娘娘家的Mexoryl SX和XL兩位護駕,再加上奧克立林(Octocrylene),總的來說UVA的防護是足夠足夠的;再加上Tinosorb S,還有防曬劑中的奔馳——乙基己基三嗪酮(Uvinul t150),這個配方不算便宜,能力也是槓槓的。
但是,法國版的膚感我打賭不會特別好——這麼多化學防曬劑堆在一起,就算放了酒精調節(這一點法國人是向日本人學的),還是有待改進。
(三)
另外一個被Kenji大神盛讚過的是DryTouch,似乎天貓店上並沒有(可能沒有引入電商渠道,也可能沒有進中國)。這東西天貓上沒有,所以價格不詳。
不要去買美版的Dry touch,是個瘸子——美國FDA啥也不讓用,所以很多防曬劑在美版裡面都是空缺的——還是買法國或者其他歐洲國家的。
2014年法國上了兩個DryTouch Gel Cream的版本,一個SPF50+的,一個SPF30的。SPF50+的那個版本要黏膩一些,因為其中加入的防曬劑的量要高很多,尤其是把Uvinult150(防曬劑中的奔馳,也是黏膩的主兒)和Tinosorb S的量都增加了。
但是,總的來說,這兩個產品的防護和膚感都做到了比較好的均衡。
油性皮膚的可以選擇稍微輕質一點的SPF30那款,中性和混合型的可以選SPF50+。
這兩款都沒有酒精——法國人接受起酒精來還是有點兒半推半就不情不願的意思在,不像日本人那麼熱愛輕薄膚感。
順便說一下,這兩個配方都放了一點鋅離子,對於調節油脂分泌理論上也是有幫助的。
(四)
還有一個就是特護清爽防曬噴霧,290人民幣,200mL。
SPF值是50+的,PA+++。說明什麼呢?說明這種噴霧劑的配方,真心不好做高UVA的東西——連仗著自己有Mexoryl SX和XL的理膚泉都不太容易做。一個普通的產品,SPF50+的,基本上都能做到PA++++,噴霧產品不作弊的話比較難。
法國人的這個配方裡面擔綱的仍然是哪個容易變心的阿伏苯宗,又拍了SX和XL輔(xie)佐(po)他不要見光死。胡莫柳酯和奧克立林用來做融合劑,好讓防曬劑和配方和平共處,再加少許Tinosorb S,齊活兒。
膚感應該是相對清爽的,因為沒有大量很重的防曬劑,但是UVA防護力不足是這個配方的死穴。
用來補塗可以,不要作為主防曬來使用。如果一定要用這個做主防曬,那就一定要搭配硬防曬。
(五)
理膚泉的隔離霜也很有特色,鑑於我們主要講防曬,就留到以後吧。
其實理膚泉出過大量的其他產品,眼花繚亂,但是考慮到國內不太容易買到,寫了也是浪費大家閱讀的時間,也就作罷。
(六)總結
理膚泉的技術特點非常鮮明:提供全方面的UVA+UVB防護,以及可以接受的膚感——膚感方面正在漸漸接近日本人,所以讓我們拭目以待把。
不要在後臺說我做廣告,我不接受這個批評——這個系列如果不這麼寫根本寫不出來好不好?
有問題可以到分答找我,也可以留言提問——分答會比較快。
不要在後臺提問給我,後臺消息太多,很容易被淹沒看不到。 :)
長按下面二維碼直達分答大叔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