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原名華清池,因其溫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而享譽海內外。我想去華清宮源於白居易的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儘管唐明皇和楊貴妃年齡相差34歲,但楊玉環是大唐的音樂家、舞蹈家,李隆基也精通音律和詩詞歌賦,兩人志趣相投、心照不宣,詮釋著愛情的真諦。廢話不多說,下面說說華清宮的情況。
我們是參觀完兵馬俑直接打車過來的,打車費20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個大雕塑,景區門口的廣場有很多唐明皇和楊貴妃跳舞的雕塑,飄帶看著很有感覺啊。
景區門口有很多黑車黑導,一定務必要自己去窗口買票。售票處全年開放的,門票全年120元每張,包含了華清池和驪山風景區。售票時間:3月1日-11月30日 07:00-19:00;12月1日-2月底 07:30-18:00;1.2米以下兒童、65周歲以上老人、軍官證、殘疾證免票;1.2米以上兒童、全日制本科及本科以下學生享受門票半價優惠。
進入景區看到唐明皇下令擴建華清宮,為楊貴妃修建的海棠湯,專供貴妃沐浴,從此唐明皇和楊貴妃止同室、行同輦、寢專房、宴專席、浴專湯,並盟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更覺得兩人是真愛。
從華清宮的一瞥可以看出來,當年的離宮多壯觀宏大。
重點來了,來看華清宮必看的就是湯池了。
海棠花形狀倒是很清新,只是太小了有木有?電視劇果然都是騙人的。
這個大小比較適合鴛鴦浴,嘿嘿
這個真霸氣,而且洗澡水流到下遊就是大臣們的湯池,意思是沐主隆恩。
還有周總理和蔣委員長的湯池我們沒有拍到,人太多了擠不進去。隔著縫隙看了一眼。
遙想當年貴妃娘娘和唐明皇在此詮釋愛情真諦。
當年蔣委員長大半夜15分鐘不到就跑到了30分鐘路程的兵諫亭。
手機拍照技術不行,去官網上找了兩張圖,這個演出真的是很震撼,很好看,能領略一千多年前發生在驪山腳下、華清池的悽美愛情故事,感受濃鬱的盛唐文化氣息。我們買的中區298一張,建議買中區就可以,經濟實惠,最便宜的是東西區外場的248一張,位置有點偏。演出時間是:每年4月1日-10月31日上演,每場演出時長70分鐘;單場演出:西門安檢入場,演出時間20:30-21:40;周末和節假日不定期有雙場演出:第一場19:20西門安檢入場,演出時間20:10-21:20,第二場東門入場,演出時間21:40-22:50;提醒想去看的親們務必提前5天買票。
這個演出是個舞臺劇,個人不感興趣,不過看的人也挺多的,我看了景區的介紹一天五場,第一場9:50,第二場11:10,第三場14:00,第四場15:20,第五場16:40.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驪山還有一個典故烽火戲諸侯,烽火臺在驪山上,時間關係我們沒上去。
大家猜猜這是貴妃出浴還是沐浴雕塑??後面的荷花瓣有引流的溫泉水,洗手確實很滑嫩。
與華清宮最緊密相連的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了,可惜詩裡描述的哪些夜半私會的浪漫場所在歷史的更替中早就連斷壁殘垣都不復存在了,倒是滿園的石榴花開的一如既往濃豔。想起了孟郊的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雖然貴妃娘娘最後的安史之亂被賜死,但是唐明皇在後來的生活中還是一直懷念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