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薄收入最美演出 NBA啦啦隊被限制與球員交往

2021-01-10 搜狐網

  NBA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僅因為激烈的比賽,耀眼的明星。其實還有那些在比賽中斷時在場中跳躍吶喊、旋動魅影,點燃激情,並帶領球迷為球隊加油的啦啦隊。NBA的啦啦隊更是沒有重樣,每個球隊的拉拉隊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每支球隊的啦啦隊都是美麗動人,豔光四射,她們在場中的一舉一動不僅讓球迷興奮,讓電視臺的攝像激動,甚至連在場邊聽候部署的球員都走了神。如果說球迷是場外與場邊的精神支柱,那拉拉隊在場內幫助則讓球員緊繃的神經得到了最好的放鬆。她們也是功不可沒。NBA所有拉拉隊都是跳自己專門編排的舞蹈,每段舞蹈都帶有球隊的精神象徵和當地的地域特色,同時舞蹈曲風動感勁爆,每一位隊員更是投入的在短暫的時間內展現著自我的激情,張揚著激昂的個性,與激烈的比賽交相輝映,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因為只有球迷持之以恆的鼓勵,才能給球隊創造奇蹟的動力。

  

  魅力延續的歷史

  最早的啦啦隊出現於1880年代的普林斯頓大學,在美式足球賽中鼓舞士氣。但直到1898年,明尼蘇達大學的學生強尼·坎伯開始站到最前面,指揮大家一起喊口號,才使他成為第一位正式的啦啦隊長。不久之後,明尼蘇達大學由四位男生組成了 「隊呼小組」。

  雖然現代的啦啦隊有九成以上是女生,但早期的啦啦隊卻清一色都是男生。20年代由於女大學生能參與的體育活動不多,開始有女生加入啦啦隊,到了1940年代這種活動反而變成以女生為主了。啦啦隊和比賽種類有關,最常有啦啦隊的運動是美式足球,籃球次之。足球和摔跤的場合很少有啦啦隊,而有的比賽如棒球則絕不會有美少女組成的競技啦啦隊。

  1948年,勞倫斯·何其莫成立了美國啦啦隊協會(NCA),作為各地啦啦隊觀摩聯繫的管道。第一屆啦啦隊觀摩大會於1949年召開,有 52 個女生參加,次年增加到 350人。到了50年代,全美大部份的高中都設立了啦啦隊。

  60年代,啦啦隊已成為全美高中和大學的主要體育項目之一。1967年,國際啦啦隊基金會(現今 WCA 世界啦啦隊協會的前身)設立並頒發全美啦啦隊獎與十大院校啦啦隊,使許多訓練有素的啦啦隊脫穎而出。197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首度轉播大專啦啦隊錦標賽,帶起美國啦啦隊競賽的風潮。同一時期,美式足球聯盟(NFL)的隊伍開始各自籌組專屬的啦啦隊。達拉斯牛仔啦啦隊於1972-73年賽季首演,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裝備與美妙的舞姿贏得眾人目光,但直到1976年的第十屆超級盃才打開知名度。隨後許多美式足球隊群起仿效,使得啦啦隊的風貌從此改觀。

  80年代可說是現代啦啦隊的萌芽期,許多高難度的特技和體操技巧融入基本訓練中。各啦啦隊協會開始推展安全準則,並為教練們開辦安全教育訓練。1984年,一家名為 Cheer Ltd. Inc. 的公司為教練們召開了美國啦啦隊會議(NCC, National Cheer Conference),讓他們吸收有關啦啦隊安全的新知,包括實際操作的課程。1987年成立的美國啦啦隊教練協會(AACCA)是美國政府認可的安全教育機構,其後還有另一個 NCSSE 組織也是負責安全教育訓練。

  2004年,各界有關鼓舞士氣的組織史無前例地團結起來,成立了精神鼓勵同業協會(SITA, the Spirit Industry Trade Association),由九個最具規模的啦啦隊相關組織一起創立,結合了啦啦隊的隊伍、贊助者,與安全訓練機構。另一個類似的組合是精神鼓勵者組織(OSIP, the Organization of Spirit Industry Providers),其成員超過三十個機構。參與啦啦隊活動的人數現仍持續成長,單單美國在21世紀初,就有四百萬人參與。

  現在NBA的啦啦隊已經像美式足球賽場上的啦啦隊一樣風光,一樣耀眼。同時也是因為歷史的厚積薄發。NBA的啦啦隊更加魅力十足,這個興起於美式足球賽場的特殊文化因為NBA的興盛而得以升華。相信在未來的NBA舞臺上,這些啦啦隊的女孩們會更加的耀眼奪目,她們會把美國啦啦隊的歷史續寫上更加精彩奪目的一筆。

  

  

  微薄的收入,最美的演出

  每支啦啦隊那一段段熱力四射的舞蹈,都是將體育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表現,而每一個靚麗的身影都成為了現場最絢麗的風景線。 可以說啦啦隊在每場比賽中都有著與球員同樣精彩的表現。但啦啦隊員的工資非常的少,甚至還不到任何一位球員工資的零頭。但是她們是憑藉著對球隊的熱愛,對舞蹈的熱情,對展現自己活力與激情的機會珍惜不已,所以投身到了啦啦隊的大家庭當中。這些每場比賽都盡心盡力,不知疲倦的在表演的女孩子們幾乎還都是兼職。每場比賽中間啦啦隊員要有至少6次的演出,除了勁舞表演外,主隊每次打出一個好球,姑娘們還要起身面向觀眾揮手致意,並帶領球迷為主隊鼓勵加油。可以說在一場比賽中她們消耗的體力不亞於場上的每一位球員。而這樣的付出卻只能得到每場比賽100美元左右的報酬。她們的工資在球隊預算中少之又少,而且每個賽季還會根據球隊經營的不同而有所浮動,工資更是起起伏伏。少的時候甚至還比不上場邊的球童, 因為每支球隊當場比賽的球童可以接受球員的小費,但是聯盟卻給了啦啦隊硬性的規定。不可以接受消費。但是低廉的收入並不會降低她們的積極性,因為現場幾萬觀眾的歡呼和電視轉播所帶來的知名度和曝光率讓她們得到極大的滿足。

  危險的接觸,美醜的界限

  同時聯盟也規定了啦啦隊不可私下和球員接觸。 很多追星的女生們都很嚮往啦啦隊光鮮亮麗的一面。因為她們可以比球迷更加近距離的接觸每一位鍾愛的明星。但也只能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擁抱,幾句鼓勵或者簡單的寒暄。所有的球隊也都被NBA聯盟明確規定,啦啦隊女孩和球員之間絕對不可以出現任何情事。像傑佛森、霍華德等球員就是因為與啦啦隊員扯上了感情的關係而一度限於水深火熱。所以諸多的前車之鑑。現在NBA的啦啦隊也更加的嚴謹。球場之內與球場之外也更加的清淨與和諧。縱然NBA球員整天充斥在酗酒、吸毒、沉溺女色的新聞當中,但是球員與啦啦隊女郎之間緋聞的緋聞確實越來越少了。

  歷史的底蘊,美麗的工種

  在美國啦啦隊是個很有歷史的特殊工作,同時也是個很嚴肅的行業,啦啦隊員選拔嚴格,想要當一名啦啦隊員需要經過很多的考核,歷史上更有諸多名校需要從小選拔然後接受嚴格的訓練,參加各個等級的校隊,還有各種等級的比賽來進行磨練·。 所以在重重考驗下最終合格的啦啦隊隊員。在NBA賽場上絕對是最讓人期待的精彩點綴,啦啦隊文化已經成為美國籃球文化的一部分,每一場比賽的暫停與節間休息,所有關注都給了這些場上最美的精靈。這些美麗的面孔,瀟灑的舞姿謀殺了場邊記者太多的菲林。讓我們無不感慨,看NBA,如果不看啦啦隊表演,就不是最真實的NBA籃球享受。

  

  解密啦啦隊的超炫舞步

  基礎動作

  基本動作大多是手持彩球,全體的動作必須俐落、劃一,否則看起來沒精神。

  觸趾 最常見的一種跳躍姿勢,雙腿伸直叉開,腳尖伸直,膝蓋朝上,雙手作T字動作。

  跨欄 一腿彎曲朝向觀眾,另一腿伸直向前,雙手作觸地姿,稱為前跨欄。或另一腿在側面,雙手作T字,稱為側跨欄。

  長矛 算是難度最高的跳躍之一。雙腿伸直前伸,上身前曲,雙手也向前作觸地姿,從側面看時更能顯出其高難度的特性。

  環遊世界 是表演者跳出長矛動作後,立即將腿向後掃,做出一個觸趾。這個難度也很高,必需在空中極短的時間內連續做出兩個動作。

  Herkie 是因美國啦啦隊協會創辦人勞倫斯·何其莫而得名,有點像側跨欄,但雙手的姿勢不是呈T字型,而是和腿的動作完全相反。例如右腿彎曲、右臂伸直;同時左腿伸直、左臂彎曲。另一種變化是彎曲的那條腿向下而不是像側跨欄一般外伸。

  雙九跳躍 有點像長矛,但一腿一手彎曲,看起來像兩個阿拉伯數字9。

  雙鉤跳躍 雙腿呈 "cheer sit" 的姿勢,雙膝分開但朝同一方向彎曲,有如跪坐姿。

  雙重跳 指連續做出兩次相同的跳躍動作。

  

  超級特技

  特技是由一人或多人組成的「底部」將一個啦啦隊員舉或拋向空中。一般純女生的啦啦隊是由二人或多人做「底」,而雙人組的啦啦隊則通常由男生當「底」,另一人(大多是女生)當「飛人」。

  Flyer/Top person

  上層人員指被舉或拋向空中的隊員。

  Base

  底層人員指負責支撐及拋擲隊友的人。

  Spoter

  後保(backspots)是指站在底部和上層後方的隊員,她們有三個主要作用:

  確保特技順利進行,萬一發生意外可以幫忙接住上層人員。

  幫底部分擔一部分重量, 讓整個特技小組更穩固,特別在在全女生組成的啦啦隊中,減輕底部的負擔。確保上層完成動作後可安全降落。前保(frontspots)的任務和後方類似,多用於年紀較小或經驗不足的隊伍。

  Pyramid

  金字塔或山峰是多組特技的飛人串連而成,有許多種串連的方法,簡單者手拉手連在一起,複雜的如多層次金字塔,由第二層在空中成為 "base",堆棧出更高一層的上層,類似疊羅漢。

  

  團隊特技

  團隊特技一般需要男生與女生配合完成,難度較大精彩絕倫。

  Chair -椅子 一種基本特技,開頭和拋擲一樣。不同的是,拋擲時飛人始終是直立姿,而椅子則是在她飛到最高點時將右膝曲起。底下的男生推完輕彈後,右手翻轉接住呈坐姿落下的女生,所以叫作椅子。同時底下的男生要用左手握住飛人的左踝,使她落下時更穩,並支撐她的重量。

  Shoulder Stand-立肩 有兩種站肩膀的方法。比較安全的一種叫作 普渡立姿 (purdue-up),因為上層人員和底層人員一直沒有分開。作法是上層人員站在前面,雙手向後,手掌朝上。後面當底的男生握住上層人員的手,飛人躍起呈蹲姿,底則將她往上推,同時上層人員雙肘撐直,用腰力將下半身往後方移動,落在底的肩上。站上肩膀後,底的手上來扶住她的小腿以防摔落。另一種危險性較高的立肩方法是用於分秒必爭的狀況下,底將上層人員往上拋,並微微向前跨一步,使上層人員正好落在他肩上,然後用前述的方式扶住她的小腿。

  Toss to Hand-上手 這個特技動作多藉拋擲完成。先以輕彈將上層人員拋上去,到達最高點時由底託住她的腳。上手通常不會就此結束,而是接續以下幾種特技中的一種。

  Extension-延伸 這算是上手系列中最安全的一種,底部的手和上層人員的腳始終沒有分離。做法是先完成手託動作後,底部稍頓一下,再繼續將上層人員往上推,直到雙手伸直。標準的伸展姿要求底的肘關節打直,同時要向上看,以確保飛人的安全。飛人的身體在上升到最高點之際,應保持繃緊的狀態。

  Liberty-自由女神姿 完成手託,底部稍頓一下,再繼續將上層人員往上推,到最高點時放開她的左腳,雙手都用來支掌她的右腳尖;同時飛人的左腿舉高,大腿呈水平,如同椅子中右腿上屈的動作一般。標準的自由同樣要求底的肘關節打直,飛人的身體保持繃緊狀態。

  足跟延伸姿 和自由女神姿有一點像,但左腿不是往上屈,而是向上踢,再以左手握住左腿。動作要求同上。

  

相關焦點

  • 「啦啦隊」美女為何都不敢對NBA巨星下手?原因竟是這兩點
    無論是在什麼賽場上,我們都會看到啦啦隊的身影,包括nba比賽也是會出現啦啦隊的身影,啦啦隊的女生各個身材還有樣貌,一點都不輸給一些明星模特,而nba球員們大多都是跟明星還有模特結婚生子,但為什麼他們卻很少和啦啦隊員談戀愛,甚至是從未正眼瞧過啦啦隊表演呢?
  • 球場趣事:為什麼NBA球員不能和啦啦隊隊員談戀愛
    NBA最早的拉拉隊是1979年的湖人隊創立的,自此之後,各支球隊也開始組建自己的啦啦隊隊。開始的時候,NBA聯盟並沒有規定球員不可以和啦啦隊隊員戀愛,但是後來一些問題和矛盾的發生。因為NBA這幫兄弟自己不老實,下半身思考問題的比比皆是。
  • NBA啦啦隊的規定,不讓穿內褲?還有不少奇葩規定,原因簡單真實
    一直以來,NBA都是所有籃球愛好者們心目之中的至高殿堂,也是很多球員心生嚮往的地方,這裡象徵著世界籃球的最高水平,有著無數傳奇一般球員的存在。在今年的全明星賽上,球員們精彩的表現和讓人振奮的對碰是一方面,啦啦隊的精彩表演也是絕對不容錯過的一環,可以說,在如今的籃球賽事之中,啦啦隊已經成為了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籃球比賽之中重要的環節。
  • 為什麼運動員不喜歡啦啦隊?尷尬是小事,玩家:誰敢生氣
    在這個婚姻自由的時代還有很多限制嗎?為什麼這麼多運動員對啦啦隊隊員毫無感覺?即使他們想找到女朋友,他們也必須首先淘汰啦啦隊成員,真的是因為團隊的規則存在嗎?事實上在球迷對未來發展的秘密和球員的動向中,球隊禁止球員愛上啦啦隊隊員,以防秘密洩露給球隊造成損失,然而啦啦隊隊員青春飯的最長服務期是3-5年,一旦退役,為什麼球員們仍然不願意嫁給啦啦隊?
  • 盤點NBA的奇葩規定,禁止球員和啦啦隊隊員談戀愛,禁用69號球衣
    先說第一條,那就是禁止NBA球員和啦啦隊隊員談戀愛。在NBA賽場,各隊的啦啦隊歷來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啦啦隊成員長相甜美,能夠善舞,身材火辣,很容易吸引到荷爾蒙爆表的NBA球員。不過考慮到球隊的戰績和更衣室的管理,聯盟還是出臺了明確規定,禁止球員和啦啦隊成員談戀愛。
  • 薩博尼斯求婚成功,女友曾是湖人啦啦隊一員,這波操作666!
    而值得一提的是,女友曾是湖人啦啦隊成員,不得不說有顏值有身材。眾所周知啦啦隊員和球員是不允許戀愛的,在NBA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為何薩博尼斯求婚的對象是湖人啦啦隊成員,如今只有一種可能這個女人已經不做啦啦隊員了。
  • 她是CBA最美啦啦隊隊長!曾因易建聯合照走紅,現與男籃國手戀愛
    她是CBA最美啦啦隊隊長!,她們在比賽中起著氣氛和緩和的作用,雖然他們不是球員,但也是比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是球場的焦點,有鼓舞、喝彩的意義,目前被稱為是「CBA最美啦啦隊」的隊長有很多人都熟知,她就是廣東宏遠隊的:黃逸輝。
  • NBA啦啦隊員太難做,沒有戀愛自由,還不能穿內褲
    我們在NBA的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肌肉線條完美的球員們,在場上完成各種激動人心的暴扣進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每一場的比賽中,都會有一群青春靚麗的啦啦隊員上場助興。而這種活躍氣氛的活動,也備受很多男球迷的喜歡。
  • 她是最美啦啦隊隊長!偶像是阿聯,喜歡強壯男人,現與國手談戀愛
    啦啦隊已經成為了籃球運動員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她們在比賽中起著氣氛和緩和的作用,雖然他們不是球員,但也是比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是球場的焦點,有鼓舞、喝彩的意義,目前被稱為是「CBA最美啦啦隊」的隊長有很多人都熟知,就是廣東宏遠隊的:黃逸輝。
  • CBA球員為麼愛找空姐模特,啦啦隊員那麼漂亮,卻沒有人「下手」
    這一部分,就是比賽中場休息時間,出現的啦啦隊員們。她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就用熱情洋溢的舞蹈動作,給球員和球迷們舒緩心情,每支球隊都有屬於自己的啦啦隊員。雖然啦啦隊員們並不起眼,但是要求可不低,球隊俱樂部都有著很高的選拔標準。她們不僅有著高超的顏值和傲人的身材,而且運動能力還相當發達,需要作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
  • nba都有哪些無法觸碰的紅線?禁止看上拉拉隊員,不能穿69號球衣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警察歧視黑人」事件,一度讓整個nba的複賽陷入撲朔迷離,也導致了歐文率領部分球員開會抗議;可見,在nba還是存在這許多不能觸碰的紅線,不然會導致許多不堪設想的後果。
  • 迫使NBA改變規則的球員排行榜
    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有著獨特的改變比賽的方式,而為了限制他們以及顯得對其他球員公平一點,NBA不得不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改變一些規則。NBA能發展成為今天在全世界影響廣泛的體育聯盟,既離不開過去眾多天才籃球運動員的貢獻,更應該感謝聯盟不斷新增和修改籃球規則!那麼,哪些天才球員迫使聯盟修改了籃球規則?現360常識網盤點了十大迫使NBA改變規則的球星,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 NBA啦啦隊的奇葩規定:不能穿內褲表演!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在緊張激烈的籃球比賽之中,精彩的啦啦隊表演也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看似輕鬆的「花瓶」工作,背後有著令人感到心酸故事。啦啦隊會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在NBA的賽場上為緊張激烈的比賽氛圍舒緩氣氛,啦啦隊隊員個個身材火辣,長相精緻,在場上的精彩表演讓人覺得格外興奮,其中湖人隊和火箭隊的啦啦隊備受球迷們的關注。
  • NBA啦啦隊員待遇差、受傷無人管,卻依然搶著做,只因想「上位」
    首先是因為能夠進入啦啦隊的全是美女,啦啦隊的挑選十分嚴格。你不僅要長得好看,你的身材還要火辣,並且你還要會跳舞。這其實不難,但是綜合起來就沒有多少女生符合。啦啦隊在場上可以起到緩解氣氛,提高觀眾興趣的作用。
  • NBA有沒有人沒進過全明星,卻以球員身份進入名人堂的?
    拉德加的nba生涯,都是在凱爾特人隊度過的,從93-94賽季開始到96-97賽季。95-96賽季是他的巔峰,場均19.7分9.8板1.6助攻1.5帽,是隊內得分王(遺憾的是只打了53場)生涯一共得到3733分。最高得分36分,最高籃板20個。
  • 韓國最美啦啦隊長,1米7長腿白皙,長相清純曼妙,兼職模特
    今天我們來聊聊深受韓國體壇關注的啦啦隊隊長安智玄。1997年10月3號安智玄出生於韓國首爾,從小就是氣質上佳的她,有著1米7的身高,外加一雙大長腿,讓人看了決定秀色可餐。在平日裡,她除了擔任韓國隊的啦啦隊隊長,還兼職模特,受到多家公司的喜愛與歡迎。
  • 電臀美腿春光外洩——這是你眼中的NBA啦啦隊?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
    你能想像這是風格傳統的培養過鄧呆呆的馬刺的啦啦隊麼?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火箭女郎!這些火辣的啦啦隊員,連生了7個娃的貝克漢姆都直流口水,維多利亞肯定是一臉黑線!玩笑話說過了,說點正經的——在美國,成為一名啦啦隊員幾乎是每個熱愛舞蹈的女孩的夢想,美國高中和大學的啦啦隊長常常擁有很多粉絲,能吸引全校的目光。
  • 中甲球員:在日本我只配當啦啦隊,在中國居然成了職業球員
    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DS足球網(DSzuqiu.com)」: 中甲球員四川優必勝最近籤約了一名新的球員,這位球員比較不同是才拿到中國國籍不久,不過他並非歸化球員而是屬於「落葉歸根」的一名海外華人;夏達龍從小在日本長大,他透露自己在日本讀書的時候連校隊的大名單都無法進入,他只能在場邊當啦啦隊加油
  • NBA規定啦啦隊不準穿內褲,為何中國女孩仍去應聘?原因有3個
    NBA在世界上應該是最頂尖的籃球聯賽了,憑藉著球員在賽場上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因為疫情的影響,目前的NBA官方也已經宣布暫停,這對於裡面的工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很多的啦啦隊員也面臨著失業的問題,不過好在,距離賽季重啟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能夠挽救。
  • NBA官方太過分了,啦啦隊美女只能穿一層衣服,管得太寬了吧?
    NBA作為美國最頂尖的賽事之一,因此次疫情停賽可謂損失慘重,而且很多球員的感染甚至會留下後遺症,給球隊帶來一次大換水。其實,除了對球員造成影響外,NBA中最亮麗的那道風景線——啦啦隊,也是遭受了不小的影響,本次就來和大家談談NBA 官方對啦啦隊美女們哪些不公的待遇,其中最讓人氣憤的是只能穿一層衣服。NBA雖然停賽,但NBA球員的工資其實很多都正常在發放,最不濟的球隊也只會減薪資,不會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