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型基礎】第七課 上衣原型試樣與修正

2021-12-24 衣食百千

前面我們已經學會了女裝三種原型的製作。下面就要開始試樣了。任何一個版型在畫出之後都要通過試樣再修正反覆幾次才能最終確定。當然我們的原型版已經的已經被前人修正到了最合理的狀態。而這節課的所做的試樣是因為之前的原型裡我並沒有標出「省」(sang,三聲。)所以通過修正把服裝最重要的一種變化省,給大家講清楚。而在人臺上試樣修正的過程,也是立體裁剪的基礎。如果大家手裡已經有了裁好的原型,那麼動手操作理解起來更直觀一些。(我就知道大多數人根本沒弄o(︶︿︶)o

1, 上衣原型前後肩縫差的處理

在女裝上衣原型的製圖中,後片肩縫要比前片的肩縫長出1. 8cm,這是因為女性後肩部比較圓渾及後肩胛骨呈突起狀,而要使得平面的上衣原型的後衣片能貼合後肩部,在後肩縫處就會形成一個餘量,我們就必須把這個餘量在這裡疊起來省掉。(但是為啥讀音是sang,這個我特麼也弄不清。而且作為一個文學家我可以告訴你省在字典只有sheng和xing兩種讀音。原來裁縫也有黑話。)

為了使後衣片能合乎體型,這後片肩縫長出的1. 8cm是用作後肩「省」的量。我們如果直接將原型的後衣片放置在人體後背相應的部位,然後在肩部就會疊出相應的餘量。這個餘量這也就是我們在製作合體女裝時,需要作後肩省的原理。

(1)前後肩縫差:後衣片肩縫線長出前衣片肩縫線1.8cm。

(2)前後肩縫差摺疊:把後肩縫長摺疊掉1.5cm,這時,前片肩縫長還會比後片短0.3cm 作工藝處理,即在縫合前後肩縫時,把前肩縫稍作拔開,使之與後肩縫長相等。而且,由於人體前肩是向內凹陷的,適當拔開前衣片的肩部能更合乎肩部形狀。

(3)畫出後肩省:把後肩縫摺疊掉的「省」量展開,然後按折跡線畫出後肩「省」。由於大家不好掌握位置和深度,我直接給出數據:距後側頸點4cm處的肩線上先作垂線,再畫出省尖長8cm,省尖偏向後中心0.7cm,省寬1.5cm。

註解:這個0.3,就是我之前在熨燙裡說過的歸抜。因為『省』的處理其實並不算很細緻,處理之後的肩線的走向並不均勻,而如果是把這個量吃進去或歸抜,效果會更自然。當然如果覺得這樣很麻煩,就直接做1.8的1省寬,這個0.3就免了。用我年輕時的話說:根本沒什麼差別。

肩部修正完之後,我們繼續看試樣效果。

這也是很多人跟我反映的問題:這原型穿上不就是桶麼。

原諒我之前以為你們的身材都是桶。誰讓你們也沒人給我發個火辣身材的照片。

我們從正,側,後來看。

①前後領窩和肩部:都比較貼合,但肩斜處上端稍有點松量,這也是原型為抬手臂而設定的松量。

②胸高點以下:前翹較多,這是女性胸部的突起把衣片頂起的緣故。

③側縫線:在原型製圖中往後修正了2cm的側縫線,在這裡正好呈垂線狀。

④前後腰部:餘量較大,這裡是因為腰圍與胸圍之間的差,在原型中沒有作出胸、腰圍差。

⑤原型底擺:前片原型底擺起翹在這裡因胸部的突起而形成了水平狀。

(引申:服裝原型最後保持水平的是腰圍。製版時是胸圍的水平對其,而縫合之後腰圍的水平對其。所以西式服裝追求的平衡在腰圍(西方酷刑似的塑腰也能看出很在意這個水平位置)。而昨天講的漢服追求的平衡在於肩和底擺。合體的漢服你胳膊如何運動,底擺也始終不動。)

試樣結果,由於上衣原型中有26cm的胸腰圍差,這使它在腰部看起來很不合體。為了使原型變得合體,就必須把腰部過多的松量進行摺疊並「省」掉。在摺疊餘量之前,要先用大頭針分別把前後中心線和側縫線固定在人臺的相應部位上,然後再按以下步驟操作。

①先從側面觀察前後腰餘量比:因乳房的突起,使前側腰部的餘量大於後側1倍左右。

②前腰餘量摺疊:在前腰內(W/4腰圍內)以放入兩個手指(1.5cm左右的松量)為準,然後把多餘的松量從BP點開始往下至腰部摺疊掉,並用大頭針別住。

③後腰餘量摺疊:後片參照前片的方法以放入兩個手指(1.5cm左右的松量)為準,再由後肩胛骨下方開始往下把多餘的餘量至腰部摺疊掉,並用大頭針別住。

通過原型試樣,把前後腰部的餘量摺疊掉,上衣原型就基本上變得較合乎體型了。這也是上衣原型從平面結構到立體造型的一個過程。

接下來,我們將以修正的餘量變成具體的數據標準使用在製圖中。

在原型中有26cm的胸腰圍差。製作原型時胸圍的松量加放為10cm。而在原型腰圍中為了顯出腰身,松量會小於胸圍,這裡加放6cm,這樣上衣原型中的實際胸腰差為26 -6 =20cm。那麼,這20cm的胸腰差也就是我們需在上衣原型中作出的腰省量。由於原型圖紙只做一半,在前後片原型中總共的省量應為胸腰差的1/2= 10cm。如果按原型試樣所得比例(即前腰省大於後腰省一倍左右),那麼,前腰省量分得6.6cm左右,後腰省量分得3.3cm左右。

這是作完腰省後重新縫製的原型著裝效果。它已是一種最簡單的,具有適度松量的服裝基本造型了。

而之後各種女裝的種種變化,也都是由此在做調整。大家再做原型的時候,就直接把「省」畫出就好,但在裁剪布料時候要注意,『省』是不裁出的。

有的同學會說,我胸腰差遠遠大於26啊。對此我只想說:給我發照片please。

(下節課:袖子原型試樣。如果對本課的內容有任何不解,請直接向帳號回復詢問,明日挑出有代表性的集合出來統一回答。)

相關焦點

  • 【版型基礎】第八課 袖子原型試樣與修正
    ③袖口餘量:再把筒狀的袖子套在手臂上並觀察其效果,在袖子的前後空間中,由於手臂上粗下細,且自然向前彎曲,因此,在後側袖口形成較多的餘量,並延伸到後肘線之上。在前側肘線處,因前臂內凹也形成一定的餘量(見斜線部分)。 ④餘量修正:為了使袖子原型的造型合乎手臂的形狀,這裡先分別用大頭針把袖子原型中前後多餘的部分(斜線陰影部介)別起來做省。
  • 【版型基礎】袖子原型試樣與修正
    ④餘量修正:為了使袖子原型的造型合乎手臂的形狀,這裡先分別用大頭針把袖子原型中前後多餘的部分(斜線陰影部介)別起來做省。根據袖子的結構構成原理,可分別採用兩種基本的結構處理方法進行修正。1.袖子原型的結構線修正結構線修正是指對袖子原型採用破開的方式進行修正,並使一片袖結構最終構成兩片袖結構。
  • 版型 | 女上衣原型基礎繪製
    服裝原型,是指以人體參考尺寸為依據,加上適度的松量製作出的一個服裝平面結構的基本型。它並不是一款具體的服裝造型,而只是一個具有了一定人體機能性要求的服裝結構的基本型。服裝原型是製作各種服裝結構紙樣的基礎。而且,通過對服裝原型的應用,可以進行各種服裝結構紙樣的製作及原理設計與變化。
  • 【版型基礎】 女上衣原型繪製
    (我剛學打板的時候,老師為了方便教學,我們都是拿本子打的1:5的略縮版。如果手邊沒有大開紙或者沒有寬敞桌子的也可以先打略縮版試一試。)服裝原型,是指以人體參考尺寸為依據,加上適度的松量製作出的一個服裝平面結構的基本型。它並不是一款具體的服裝造型,而只是一個具有了一定人體機能性要求的服裝結構的基本型。服裝原型是製作各種服裝結構紙樣的基礎。而且,通過對服裝原型的應用,可以進行各種服裝結構紙樣的製作及原理設計與變化。
  • 版型基礎 | 女裝袖子原型製版
    袖子原型是手臂部分的服裝原型,它是以袖長及上衣原型中袖窿弧線長的尺寸為依據來進行製圖的。1.上衣原型袖窿尺寸的測量方法4.袖子原型袖口曲線的構成原理把袖子原型的袖口作成曲線狀,是因為人體的手臂在自然下垂時,手臂從肘關節以下部分是向前自然彎曲的,這樣前臂就會相應縮短,後臂也會相應變長,這時,如果把袖口相應地修正成前凹後凸的曲線狀
  • 服裝打版 男裝上衣的原型製圖
    男裝上衣原型起初只是為了設計西服的結構紙樣而設立的,如它的前後領窩、肩線及袖窿等,這些部位都是按照西服結構紙樣的要求而製作的。
  • 「特體版型」弊病修正-上下身
    四、褲子「X」型和「O」型腿  按正常板型挺縫線會偏斜,修正橫檔線以下的挺縫線。特體褲子版型處理技巧    後傾體體型  其體型特徵是腹部向前挺,臀部相對較平緩,腳跟後傾。  O型腿又稱羅圈腿  其體型特徵是兩腿中心線在膝蓋部位向外凸,兩腿向內偏,下襠內側呈「0」型。著裝後出現在褲子上的弊病是側縫向上吊起,下襠長並起綹,褲中線向外側偏移。處理的方法是(1)將前片中襠線ab剪開,沿側縫a點向下拉開;(2)將後片中襠線cd剪開,沿側縫c點向下拉開。這樣使側縫線增加,修正了側縫向上吊起的弊病。
  • 服裝打版-男裝上衣原型與袖原型
    原型對於打版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原型的相關內容我們也整理過太多次,唯有男裝原型比較少整理,所以今天給大家補充一篇男裝標準基本紙樣設計,想學著做男裝的朋友可以參考下。一、參考尺寸男裝標準基本紙樣在製圖方位上依據國際男裝成衣以左襟搭右襟的標準。
  • 服裝打版| 男裝上衣的原型製圖
    才智服裝技術上萬G服裝教程:服裝微信公眾號czzx128微信975851096男裝上衣原型起初只是為了設計西服的結構紙樣而設立的
  • 版型基礎 | 各部位尺寸在服裝版型中的作用
    只應用到一些特殊版型或相當貼體的衣服。上裝的胸圍,下裝的臀圍。這兩個是最主要的,大多公式以這兩個數值為變量。當然長度也是因人而異所以也算是個重要的變量。其他尺寸其實作為普通人類基本不會有太大比例上的差異,所以公式基本能推導出來。甚至特體的衣服也是有特定的製版方法,而不會依賴太多的數據。
  • 童裝上衣原型打版教程
    一、繪製基礎線:(圖上忘記標註了,右半邊為前片,左半邊為後片)1.矩形長為B/2+7,B為淨胸圍。寬為後背長,即從頸部量到腰圍處的長度。2.自上平線向下量B/4+0.5畫胸圍線。上衣原型的用法:上衣原型是繪製其他各種款式的基礎,各種款式都可以用這個原型變化而來。
  • 版型丨最簡單的上衣結構製版
    版型 | 女上衣原型基礎繪製(我剛學打板的時候,老師為了方便教學,我們都是拿本子打的1:5的略縮版。如果手邊沒有大開紙或者沒有寬敞桌子的也可以先打略縮版試一試。)其他工具我就先不介紹了,因為尺子種類很多,大家還是先實踐一下才能發現自己需要種尺子。以後我會介紹一下我的組合搭配和用法。這裡先介紹一下紙。
  • 童裝上衣的原型打版
    上衣原型是繪製其他各種款式的基礎,各種款式都可以用這個原型變化而來。原型的長度是到腰節線的,也就是圖中的下平線實際上是腰圍線的位置,用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需要向下畫出需要的衣長就可以了。這個版型的胸圍放鬆量為14釐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改動。
  • 版型 |「特體」弊病修正示範 和 袖子「扣勢」講解!
    成衣生產以國家號型標準為主要參考數值,而某些數值差異太大人群,被排在標準範圍之外成為特殊體型。研究常見的特殊體型特徵,並針對不同部位進行服裝結構紙樣修正,以期為服裝設計提供參考!.... 四、褲子「X」型和「O」型腿按正常板型挺縫線會偏斜,修正橫檔線以下的挺縫線。
  • 童裝製版|童裝上衣原型打版
    一、繪製基礎線:(圖上忘記標註了,右半邊為前片,左半邊為後片)1.矩形長為B/2+7,B為淨胸圍。寬為後背長,即從頸部量到腰圍處的長度。2.自上平線向下量B/4+0.5畫胸圍線。上衣原型的用法:上衣原型是繪製其他各種款式的基礎,各種款式都可以用這個原型變化而來。
  • 童裝上衣原型打版教程 童裝裁剪教程A112
    童裝上衣原型打版 一、繪製基礎線:(圖上忘記標註了,右半邊為前片,左半邊為後片)1.矩形長為B/2+7,B為淨胸圍。寬為後背長,即從頸部量到腰圍處的長度。上衣原型的用法:上衣原型是繪製其他各種款式的基礎,各種款式都可以用這個原型變化而來。
  • 版型 | 十種褶的變化與紙樣畫法
    而在縫紉操作中,省是按照版型中的省線縫合,而褶則要根據設計效果確定一個褶的範圍,然後在這個範圍內把這個餘量以抽褶的方式消化掉。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肩省作出的前過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休閒襯衫等。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1)前側縫省:先作出前側縫省(不作腰省)。
  • 盤點國內外服裝製版的九種原型!(日本女裝連衣裙/襯衫的原型製圖方法)
    來源|網絡對於一個服裝製版師製版最基礎的就是理解基礎版型,基礎原型的準確性非常重要。目前原型設計的方法已有多種,現歸納整理如下。標準基礎紙樣是在日本文化式原型的基礎上,根據中國人的體型特徵加以修正的,其設計方法與日本文化式原型大同小異(參見中國紡織出版社的《女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劉瑞璞、劉維和編著)。馬林基型的計算依據是加放鬆量的胸圍尺寸。測量人體的部位也僅此一個,其餘各部位均由此胸圍數據,以百分比的方法推算得出,這在測量工作上更為簡便。基型的設計同樣參照了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比例分割方法,掌握之後運用起來較為方便。
  • 【二】版型基礎 | 各部位尺寸在服裝版型中的作用
    | 各部位尺寸在服裝版型中的作用以前我們整理過人體各部位的量體,需要測量的部位很多,得到的數據也多,然而,在做服裝的過程中,這麼多數據是不是一定都要用到呢?(可是順著回憶下剛才所教的測量位置加深記憶)(1)胸圍的尺寸是版型構架的基礎。(2)乳下圍的尺寸測量對於製作女性緊身胸衣和胸罩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據。(3)腰圍是下裝(裙子和褲子)的支撐部位,在下裝中,合適的腰圍尺寸不僅能使下裝看起來美觀大方,而且穿著舒適。腰圍的尺寸還不僅僅是製作下裝的重要依據,也是製作合體型上衣、連衣裙及胸衣等不可缺少的依據。
  • 男裝上衣製版教程和袖原型的紙樣畫法
    收錄於話題 #服裝版型應部分朋友的需求,整理一期男裝上衣原型的內容。一、參考尺寸        男裝標準基本紙樣在製圖方位上依據國際男裝成衣以左襟搭右襟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