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棚種蔬菜 群眾致富有盼頭

2020-12-21 澎湃新聞

建大棚種蔬菜 群眾致富有盼頭

2020-12-1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產業發展是引領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正村鎮基於貧困村經濟基礎薄弱和村民年齡結構現狀,通過考察調研、學習參觀,結合村情村況,以聯建共享為著力點,以產業扶貧為突破口,在十萬村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日前,記者在正村鎮十萬村看到,田野裡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地排列著。走進大棚,一股暖流撲面而來,一大片栽種整齊的黃瓜映入眼帘,綠意盎然。

正村鎮十萬村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土地連片平坦,土壤肥沃,經過多番考察,鎮裡決定走六村集中聯建、規模經營發展大棚蔬菜項目的路子,通過加快土地流轉,盤活農民手中的「一畝三分地」,讓土地釋放最大的效益。

該鎮黨委副書記朱福建告訴記者,以往,村民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種植結構單一且不成規模,經濟效益不高。溫室大棚改變了過去單一的種植模式,反季節種植更多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的果蔬產品,優化了農業產業發展結構,以此豐富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該蔬菜扶貧基地是正村鎮白牆村、上坡村等6個貧困村聯建的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佔地150畝,共建有31座溫室大棚。項目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通過鎮政府公開招聘,河南大食代蔬菜產業基地落戶到十萬村。公司聘請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幫助蔬菜基地積極推行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在育苗、施肥、栽培等環節全程指導,努力提高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山東壽光的種植技術成熟得比較早,基地成立後,便輾轉聯繫到我,聘請我過來做技術指導,目前,基地效益很客觀。」來自山東壽光的河南大食代蔬菜產業基地技術員郎鹹傑說。

基地蔬菜種植不僅效益好,也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基地用工量大時可帶動100餘名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增收,使貧困戶和當地群眾受益。

如今,在各方的支持與努力下,大食代蔬菜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還將繼續做好「大棚經濟」,引進更多的蔬菜品種,擴大種植規模,把扶貧產業做大,讓扶貧產業真正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朱福建表示,下一步,正村鎮將立足鎮域實際,在產業扶貧的方法方式和運作模式上繼續進行有益探索和嘗試,不僅如此,還要讓更多的農民向典型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學習,帶動全鎮農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通過蔬菜種植進一步脫貧致富,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效,推動鄉村振興進程。

記者:李學浩 張磊 關毅

你喜歡

宗國明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樊棟梁帶隊視察衛健系統民生實事完成情況新安召開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徵繳暨重點工作推進會

原標題:《建大棚種蔬菜 群眾致富有盼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2020-11-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2020-10-20 17:18:40   來源:黃山日報
  • 河北香河:大棚蔬菜喜豐收 群眾致富有奔頭
    在香河縣陳辛莊村蔬菜大棚基地,種植戶李國生正在收割香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通訊員李寧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寧、周禹佳)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陳辛莊村蔬菜大棚基地,各種蔬菜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鬱鬱蔥蔥的一片,長勢喜人。
  • 蔬菜大棚裡「種」出致富路
    「我就是想,好不容易藉助大棚脫貧了,也想讓家門口的鄉親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家住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的楊遠洋很是平淡地說出了心裡話。初見楊遠洋時,他正穿著工作服,一個人在蔬菜大棚裡分揀菜地裡的雜菜。
  • 郟縣堂街鎮:蔬菜裡念出「致富經」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高鵬程12月11日上午,郟縣堂街鎮唐莊村蔬菜基地一番熱鬧景象,只見20餘名群眾正在採摘成熟的青菜,地頭就有一輛運輸車正在等待裝車。我們第一批種了70畝,平均每隔兩天成熟一批。市裡的蔬菜批發市場已經把這70畝蔬菜全部訂完了,成熟以後只用打個電話,蔬菜批發市場就會派人來拉走,不愁賣!」唐莊村支部書記王國陽介紹說。據了解,唐莊村緊鄰平郟快速通道,距離平頂山市區只有15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地勢平坦,灌溉用水充足。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李正恩高興的說: 「我包了兩個大棚,我已經嘗到甜頭跟種地強的多,信心百倍。」雙孢菇好似搖錢樹,種了雙孢菇能致富,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像李正恩這樣的例子在孫樓村共有32戶。今年3月份,郭莊鄉因地制宜,引進先進技術,建起了孫樓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基地總投資720萬,共40個大棚,佔地33畝 。在產業的帶動下,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種植雙孢菇;周邊群眾還能在該基地實現就業務工,獲得穩定收入。自雙孢菇產業入駐以來,該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50人左右,高峰時期可達200餘人,僅半年多的時間該基地就給群眾帶來了收益。
  • 滄州日報 | 新鮮蔬菜直供京津大城市 ——獻縣趙三角村溫室大棚...
    滄州日報 | 新鮮蔬菜直供京津大城市 ——獻縣趙三角村溫室大棚種植闖出致富路 2020-12-21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靈臺:蔬菜大棚「種」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靈臺:蔬菜大棚「種」出致富好「錢」景 2020-06-24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蔬菜大棚種出「致富果」
    12月5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梨園村的蔬菜大棚外,67歲的趙北徵正銷售剛剛採摘的黃瓜。走進梨園村,道路旁一座座無公害蔬菜大棚整齊劃一,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大雪時節,幾位村民正在大棚裡忙碌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平湖蔬菜大棚裡走出來的致富路
    她曾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貧困母親」,為了讓孩子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她從家門口的2個「竹棚」幹起,種植蔬菜瓜果,憑著自己的勤勞執著,靠著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發展到現在佔地面積25畝的17 個標準化鋼管大棚,產品品質深得市場信賴,成功讓全家從貧困奔小康,成為遠近聞名的「自強母親」。【小康故事】「看你們還沒來,我就在地裡多幹一會,把這地收拾一下,準備開始種下一茬的生瓜了。」
  • 嵩縣車村鎮:蔬菜大棚春意暖
    昨日上午,嵩縣車村鎮的蔬菜大棚旁,村民楊書林把一捆生菜抱上車,大聲喊道。氣溫很低,他卻滿頭大汗,楊書林沒有休息,又鑽進大棚幹活了。他第一年承包蔬菜大棚,就迎來了大豐收。  記者走進蔬菜大棚,好似進入了春天,這裡的溫度有20多攝氏度,在陽光的照耀下,綠瑩瑩的蔬菜長勢喜人。楊書林不善言辭,蹲在菜地裡割著蔬菜,他是車村鎮佛坪村的村民,今年承包了村裡的8座蔬菜大棚,雖然管理辛苦,但收穫不小。
  • 雙峰縣長來村貧困群眾大棚蔬菜基地採摘忙
    (12月12日,雙峰縣梓門橋鎮長來村貧困群眾在湖南菜小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基地採摘辣椒、茄子等新鮮蔬菜)(12月12日,雙峰縣梓門橋鎮長來村貧困群眾在湖南菜小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基地採摘辣椒、茄子等新鮮蔬菜)
  • 湖南龍山縣:羊肚菌大棚鑄就群眾致富溫床
    12月15日,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內溪鄉伴住村羊肚菌大棚基地裡,十餘畝羊肚菌初展新芽。     據了解,為壯大集體產業規模,充分發揮集體產業在帶動村民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成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該村全力投入羊肚菌種植,27個蔬菜大棚現已全部建設完成,共佔地約5100平方米。     正在忙著壟溝的村民們對集體產業的前景信心十足,紛紛表示,新建的蔬菜大棚非常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年,羊肚菌定能獲得好收成。
  • 建個一畝地的蔬菜大棚需要多少錢?
    隨著菜價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收益高,管理方便。但是,許多種植戶不是很了解建大棚的花費,怕被坑。其實,如果想單純的建一個不過冬的大棚,那造價自然就便宜很多,如果想建設一個過冬的冬暖大棚,那麼造價就要高很多了。
  • 龍南發展高效蔬菜產業 讓「菜籃子」成百姓致富的「錢袋」
    近日,在龍南市桃江鄉水西壩村的高效蔬菜基地,田野中的頂棚豎式通風連棟大棚成方連片。蔬菜大棚裡,有綠油油的藤蔓上掛滿了帶著花蒂的鮮嫩黃瓜,有攀附在細繩上往上爬的還未長大的綠哈密瓜,也有井然有序地「躺著」的已翻好待種的田壟,有忙於採摘黃瓜的僱傭工人、精心管理藤蔓的菜農,幸福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好一派農忙景象。
  • 立足優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打造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立足優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打造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2020-12-19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嫁妝」助推好日子——土橋鎮日光溫室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安居...
    村民種植辣椒苗    建在臨夏縣土橋鎮辛付村的300座日光溫室,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送給來自全縣貧困山區300戶搬遷群眾的「嫁妝」,好「嫁妝」讓他們有了致富的根基,改變了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剛剛離開山區,馬上就分配到了高效日光節能溫室,搬遷群眾欣喜若狂,自發向種植戶學經驗、學技術,又向縣農業農村局、鎮政府提要求進行技術培訓。  來自榆林鄉的易永女,她的致富信心非常大,自己的大棚還沒有建好,就到百益現代農業區溫室打工,易永女說:「我到那裡打工掙錢,主要是學習種植辣椒、西紅柿、菜瓜的技術,等我們家的大棚建好了,我就在我們自己家的棚裡幹活。」今年10月份,易永女如願以償。
  • 大棚蔬菜鮮 新春猶忙碌
    海勃灣區千裡山鎮團結新村蔬菜精揀配送車間一派繁忙,每天將近800斤的新鮮蔬菜送往市民餐桌,不僅讓市民能夠在春節期間吃到更多無公害的新鮮蔬菜,也讓村民牟足了幹勁,增收致富。走進海勃灣區千裡山鎮團結新村蔬菜精揀配送車間,到處堆放著剛從大棚裡採摘下來的西紅柿、香菇、胡蘿蔔等琳琅滿目的新鮮蔬菜,幾位農區居民正進行著分揀、包裝等工作。
  • 想要種地致富,明年可以種這幾種蔬菜,我來告訴你如何高產增收
    農民朋友一直都是勤勞辛苦的代名詞,但是對於每日不管嚴寒酷暑都辛勤勞作的農民朋友來說,每年通過農業種植獲得的收入並不多,這主要是因為農戶朋友對市場行情的不了解,以及如何種植高效益作物實現增收不明白,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每一個農戶朋友都能增產致富。
  • 蘭陵縣6500餘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 助力鄉村振興蔬菜大棚裡建起工會...
    原標題:蘭陵縣6500餘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助力鄉村振興蔬菜大棚裡建起工會組織   12月9日,寒風料峭,在蘭陵縣向城鎮徐皇路村佰盟種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