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步兵地雷越來越小,是不是不要殺傷力了?擊傷比擊斃效果更好

2021-01-08 歐陽十磊

地雷作為一種可怕的武器,無論在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能對敵軍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北非的戰鬥中,隆美爾就非常的重視布雷,隨地都有可能是德國人的地雷,讓英國人苦不堪言,稱其為「魔鬼花園」,在1944年的諾曼第,隆美爾同樣重視在大西洋壁壘的布雷工作。

無獨有偶,在1943年初德國第九集團軍準備撤出勒熱夫突出部的時候,指揮官莫德爾大將也在勒熱夫布置了相當數量的地雷,各地都有,甚至是門後,讓蘇軍花了很長時間才排好雷,也為第九集團軍的撤退提供了便利。當然,不久後的庫爾斯克,蘇聯人的雷陣也讓北部的莫德爾和南部的曼施坦因進退兩難。

過去的地雷與現在的相比,似乎更加追求殺傷力。大部分的地雷,包括反步兵地雷都追求製造的儘量大,這樣一口氣能夠集中多人,而且還能直接殺死他們,至少在二戰中,各國基本都認為殺死敵人是獲得勝利的最好方法。但是在現在,反步兵地雷做得非常的小,感覺根本不能殺死敵方,只能造成部分傷害。那麼,反步兵地雷越來越小,是不是不要殺傷力了?擊傷比擊斃效果更好。

現在的不少反步兵地雷和但是的隆美爾在北非用的很想,就是跳雷。一旦接觸引信,那麼就會有很多的鋼珠跳出來,砸中更多的人。另外,地雷小可以在一個單位面積內布設更多的地雷,從被擊中的士兵旁邊經過的其他士兵踩中地雷的機率更大。但是,不直接殺死敵方真的很好嗎?

實際上,現在的大多數武器都不追求直接殺死敵方,而只是將地方擊傷。就以現在的反步兵地雷為例,一旦一名士兵受傷,那麼就需要兩個人去將他抬回陣地,這是其中一個抬擔架的人也有可能踩中地雷,受傷的就更多,抬走傷兵所需的士兵就更多。

這樣,就可以以極小的損失造成敵方暫時性減員。存在即合理,儘管這句話有點片面,但是至少反步兵地雷越做越小符合這一條結論。

相關焦點

  • 反步兵地雷殺傷力不強,坦克能隨意碾壓?實戰中沒人敢這樣!
    反步兵地雷是一種戰場上廣泛應用的武器,對步兵而言具有極大的威脅。但很多人疑惑,這種地雷殺傷力到底如何?能夠對裝甲目標造成殺傷?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反步兵地雷主要是針對殺傷地面人員而設計的,這是反步兵地雷的主要特徵,這一點也決定了反步兵地雷不能夠打擊坦克和裝甲車輛的一個指標。體型小巧的反步兵地雷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驗證,步兵地雷是無法傷害裝甲目標的。
  • 歐盟譴責美使用反步兵地雷
    歐盟譴責美使用反步兵地雷■翟東婧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2月4日,歐盟對美國決定更廣泛地使用反步兵地雷表示遺憾,並再次認為這是一種重要的戰爭武器。美放鬆使用限制2014年,歐巴馬政府決定禁止美軍在朝鮮半島以外地區使用反步兵地雷,同時將不製造、不採購反步兵地雷,也不會更新現有庫存。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當時聲明稱,「正積極尋找辦法,以遵循並最終使美國加入」關於禁止生產、儲存、使用和轉讓反步兵地雷的《渥太華禁雷公約》。然而,今年1月31日,白宮宣布,川普決定取消歐巴馬政府限制使用反步兵地雷的政策。
  • 美國不顧全球反對,重新啟用反步兵地雷,曾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但是,川普卻取消了這一限令,意味著美軍在戰場上能夠使用反步兵地雷這種一度被稱為「人道主義災難」的武器。圖片:人們印象中的地雷主要來自於抗日電影電視劇中的這些地雷。小時候看的電影《地雷戰》中,地雷是打擊侵略者的利器,小朋友們對於敵後武工隊使用地雷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 一看就能懂得反步兵地雷原理圖
    為了固守陣地、挽回失敗局面,"聯合國軍"陣營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種可由單兵攜帶並使用的有效武器,重量輕、結構簡單的反步兵地雷因此成了各國武器設計師眼中的香餑餑,但傳統地雷不能很好滿足需要,於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沙爾丁設計的地雷加拿大人手腳比較快,沒多久就設計生產出一種名"phoenix"的地雷,
  • 士兵戰場上最怕什麼: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最怕的是防步兵地雷
    聽參與過戰爭的人講,什麼老兵怕機槍,新兵怕炮彈,那都是老生常談了,真的上了戰場,步槍、機槍等火力全開時,炮彈炸起時,人都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肉塊,血淋淋的腸子掛在樹上,似破爛的靈幡隨風飄蕩,見了各式各樣的死人,其實,也就不會怕了。
  • 如果你踩上一顆地雷,只要不抬腳,是不是就可以安然無恙?
    最後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分析後,士兵不僅沒有被地雷炸死,反而會能和沒事人一樣繼續戰鬥。那麼在現實的戰場上,真的會發生上面這樣的場景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上面的場景只會發生在影視劇中,只是為了增加電影的戲劇性元素而已。眾所周知,地雷作為戰場上最常見的武器裝備之一,其根據用途的不同,地雷可以分為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而根據觸發方式的不同,地雷又可分為壓發地雷和松發地雷等等。
  • 步兵踩到地雷有活下來的機率嗎?真的能像電視上那樣脫鞋擺脫嗎?
    現在國際公約已經全面禁止使用地雷了。但是,地雷埋在地下50年後依然具有殺傷力。據統計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地下依然埋有地雷,總計數量約有百萬之多。雖然各個國家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排雷。徹底清除這些地雷是相當困難的事情。那麼,像電視劇那樣,步兵踩到地雷有沒有活下來的概率?
  • 步兵才到反坦克地雷會怎樣?原來是虛驚一場
    近現代的地雷自從應用到戰場,就是一個巨大麻煩的存在,有些戰爭已經結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埋設的百萬發地雷仍然是巨大的隱患。現代化的反單兵地雷,已經越來越難以對付,因為內部已經採用了極少的金屬材料,TNT和黑索金一類的炸藥,本身是很難用金屬探測器探測出來,而且在使用塑料雷外殼的情況下,就更難探測。
  • 踩到地雷還能跑?抬腳就炸,別被電影中排雷給騙了
    在眾多意圖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武器中,以地雷為主的反步兵武器殺傷力最為兇殘,給步兵在成了大量的傷亡,這種傷亡非死即殘,因此,地雷成為步兵們揮之不去的陰影。那麼,如果步兵踩上地雷,地雷被安全拆除的機率有多大呢?我們大家看到的影視劇《集結號》,鄧超踩到了法國反步兵地雷上面,張涵予抽著煙用匕首壓住地雷然後幫助鄧超脫險,千萬不要被這些影視劇情節給騙了。
  • 每日囧圖|假如踩到反步兵地雷該怎麼辦?只要別踩到蘇聯造的地雷就行
    每日囧圖|假如踩到反步兵地雷該怎麼辦?只要別踩到蘇聯造的地雷就行 TOP 1 感覺這家的祖上一定有很多礦啊。。。
  • 新兵蛋子:踩到地雷怎麼辦?老兵:你會鋪滿方圓上百平米
    或許有人會懷疑電影裡的描述有誇張和渲染的成分,但恐怕沒人會否認地雷的作用,其作為一種成本低廉、隱蔽性和殺傷力都很強的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很是讓人頭疼,甚至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地雷的排除越來越困難,甚至可以說基本上「無解」,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出擊前,新入伍的小兵緊張的抱著自己的步槍問老兵:班長,我要是踩到地雷該怎麼辦?老兵撇撇嘴,伸開雙臂: 你會鋪滿方圓上百平米。
  • 被譽為最惡毒武器的地雷,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在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中,我軍曾經大量使用地雷,配合遊擊戰,給予日本侵略者大量的殺傷。而在北方的蘇德戰場上,地雷更是被大規模的部署和使用。在二戰時期,地雷的形制區分的並不是太清晰,所以不管是坦克還是步兵,都一視同仁。在引爆方法上,有壓發的和松發的兩種。
  • 為什麼能對步兵有極強的殺傷力呢?
    1:迫擊炮彈道彎曲,可以對藏在戰壕和掩體後面的步兵有效殺傷。真正意義上的迫擊炮,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託發明的。1904年,沙俄和小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展開激戰,俄軍據守旅順口要塞,小日本採用挖壕溝的辦法,把壕溝挖到距離俄軍幾十米的地方,日本人藏在戰壕裡,這樣發動進攻的距離就很短,俄軍用機槍和火炮射擊,只能起到壓製作用,殺傷力及其有限。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託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有一種炮彈可以從天上落下來,就能打到日軍的戰壕裡,這樣日軍就無處藏身了。
  • 步兵在戰場上踩到地雷有沒有活下來的概率?真的能像電視上那樣脫鞋...
    步兵在戰場上踩雷活下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因為很多地雷控制了威力,踩中後故意致殘不致死,讓傷兵拖累整個部隊的後勤系統,戰爭就是這樣殘酷。至於電視、電影裡那種踩上地雷後,只要不松腿也不會炸,實在要松腿的話就在邊上挖一個坑快速跳進去,夠快的話甚至連皮毛都傷不了,比如《戰狼1》中吳京踩上地雷,邊上就有一個天然的坑幫助他逃過一劫。
  • 步兵踩到反坦克地雷,其地雷為何不會爆炸?原因其實很簡單
    地雷可以說是比較「古老」的一種武器裝備。相信大多數人在看抗戰影視劇時,都應該看到地雷的存在。當然,我說的並不是什麼包子雷之類的「神劇」。我們都知道,在抗戰期間,由於我國軍工技術並不完善,因此許多武器裝備都比較落後。
  • 踩到地雷怎麼辦?
    要知道踩地雷幾乎是當今世界最不幸的事情之一,現代反步兵雷裝藥都小,幾克十幾克炸藥,保證炸不死你,只炸掉半個腳掌,然後一輩子都天昏地暗了,所以惟願大家都不遇到這種情況。至於宇宙國人那種,激素分泌水平與常人不同,估計就算炸得只剩某個零件還能保持充血狀態蠕蠕而動吧。首先絕大多數情況下踩到地雷也就沒什麼可怎麼辦了,在受害者沒反應過來的瞬間就爆炸了。
  • 戰場上若踩到地雷,脫鞋壓住就能跑嗎?實戰中這麼做卻很致命
    BMR-3M掃雷裝甲車眾所周知,反步兵地雷通常被部署在戰場上,用來遲滯、殺傷敵人的進攻和機動,一旦觸雷輕則炸斷雙腿,重則一命嗚呼。69式反步兵地雷結構在影視劇橋段中,通常見到的地雷都是松發雷,因為在踩到松發雷之後,它並不會像壓發雷和絆發雷一樣立即爆炸,而是會釋放引信上的保險銷裝置,不過在抬腳後地雷就會被立即引爆。踩中松發雷的戰士才有可能想辦法排除地雷或者呼叫隊友尋求支援,因為松發雷的特性決定了人們是有時間應對它的。
  • 飛彈地雷不在話下,德國製造世界防禦力最強步兵戰車!
    世界各國步兵戰車的種類繁多,近期由德國蒙斯特公司與萊茵金屬防務公司共同研製開發的最新「美洲獅」步兵戰車研製成功,再一次展示了德國的匠心精神。該戰車是一款用於步兵作戰的戰鬥車輛,主要用於伴隨、協助作戰、運輸協助等作用,是德國步兵戰車的系列的典範。
  • 地雷中的「小美人」:外形像一隻蝴蝶,威力小到只能把人炸傷
    蝴蝶雷比一般的反步兵地雷小巧許多BLU-43B反步兵地雷的誕生與越南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越南戰爭期間,得到了中蘇支持的北越遊擊隊在茂密的雨林中神出鬼沒,對習慣了機械化作戰的美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為了擊敗北越,在加強空中和地面火力的同時,美國也在大力破壞北越的補給通道,在這一過程中,BLU-43B反步兵地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BLU-43B反步兵地雷長75毫米,寬45毫米,重量為20克,裝藥9克,BLU-43B反步兵地雷形似蝴蝶翅膀的部件由比重較低的塑料製成,這種設計能夠避免地雷在落地時爆炸。
  • 「不止遊戲」遊戲中的地雷 真實威力有多恐怖?
    最基本的地雷通常是反步兵的,就是埋於地下幾釐米處,通過人踩在上面觸發。結構有壓髮式和松髮式。壓發就是踩上去就炸,而松發則是踩上去後鬆開才炸。通常我們在各種遊戲電影中見到,主角踩到雷後陷入僵局,這些都是松髮式的。為什麼不用壓發呢?因為主角要是踩上去就沒了,這劇就沒法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