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作為一種可怕的武器,無論在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能對敵軍造成極大的影響。在北非的戰鬥中,隆美爾就非常的重視布雷,隨地都有可能是德國人的地雷,讓英國人苦不堪言,稱其為「魔鬼花園」,在1944年的諾曼第,隆美爾同樣重視在大西洋壁壘的布雷工作。
無獨有偶,在1943年初德國第九集團軍準備撤出勒熱夫突出部的時候,指揮官莫德爾大將也在勒熱夫布置了相當數量的地雷,各地都有,甚至是門後,讓蘇軍花了很長時間才排好雷,也為第九集團軍的撤退提供了便利。當然,不久後的庫爾斯克,蘇聯人的雷陣也讓北部的莫德爾和南部的曼施坦因進退兩難。
過去的地雷與現在的相比,似乎更加追求殺傷力。大部分的地雷,包括反步兵地雷都追求製造的儘量大,這樣一口氣能夠集中多人,而且還能直接殺死他們,至少在二戰中,各國基本都認為殺死敵人是獲得勝利的最好方法。但是在現在,反步兵地雷做得非常的小,感覺根本不能殺死敵方,只能造成部分傷害。那麼,反步兵地雷越來越小,是不是不要殺傷力了?擊傷比擊斃效果更好。
現在的不少反步兵地雷和但是的隆美爾在北非用的很想,就是跳雷。一旦接觸引信,那麼就會有很多的鋼珠跳出來,砸中更多的人。另外,地雷小可以在一個單位面積內布設更多的地雷,從被擊中的士兵旁邊經過的其他士兵踩中地雷的機率更大。但是,不直接殺死敵方真的很好嗎?
實際上,現在的大多數武器都不追求直接殺死敵方,而只是將地方擊傷。就以現在的反步兵地雷為例,一旦一名士兵受傷,那麼就需要兩個人去將他抬回陣地,這是其中一個抬擔架的人也有可能踩中地雷,受傷的就更多,抬走傷兵所需的士兵就更多。
這樣,就可以以極小的損失造成敵方暫時性減員。存在即合理,儘管這句話有點片面,但是至少反步兵地雷越做越小符合這一條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