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人生三喜」,其中一喜乃「洞房花燭夜」,乃人生大喜。這天,新郎可稱「官」,過把官癮;而新娘子呢,可戴鳳冠、著霞帔,享受貴妃娘娘的待遇。這種風俗是怎麼興起的呢?
過去,姑娘們出嫁時,都要戴鳳冠,著霞帔,穿鳳頭鞋。據說,早先這鳳冠霞帔可不是一般貧民家的女子出嫁時隨便穿戴的,只有皇宮裡的娘娘才有享用這些的福分。
早年,風冠霞帔是皇家的專利
那麼,它又是怎麼傳入民間的呢?
據說這與明朝神宗皇帝的貴妃娘娘有關。
傳說在萬曆年間,有一天,神宗皇帝夢見有一隻鳳凰落在皇宮門外的石獅子頭上,醒來後就打發守夜公公出去看。老頭兒回來說:「回稟聖上,門外並無落下鳳凰,只有一民間小女就座。」神宗皇帝聽了也沒在意,就沒再細問。可是第二天夜裡又夢見有隻風凰落在皇宮門外的石獅子頭上了。打發人去看後,回話和上次一樣。奇怪的是第三天晚上他又做了這個夢,這就不能不使他感到蹊蹺了。於是,神宗皇帝便對守夜公公說:「休管是鳳不是鳳 ,先將她帶進宮來再做計議。」
於是,守夜公公便把那個小姑娘帶進皇宮來了。神宗皇帝一看,只見她衣著破爛不堪,滿頭禿瘡,問她是幹什麼的,哪裡人,姓什麼?小姑娘回答說是要飯的,山西翼城人,姓李,還說她父母都不在了。
神宗皇帝看小姑娘挺可憐的,就讓人把她送到後宮養起來。
幾年以後,那女子便長大成人了。就在這時候,神宗皇帝又一次夢見那隻鳳凰不僅落在宮門外的石獅子頭上,而且竟然飛回宮中來了。醒來後,不免又想起當年養起來的那個翼城女子,心想這也許全是天意。
於是便從後宮將她請了出來,沒想到幾年不見,那女子竟出落得跟天上的仙女一般,於是就封她為貴妃娘娘,這就是人們後來常說的那位李娘娘。
李娘娘身在皇宮,心裡可一直惦記著故鄉,惦記著鄉親們。有一天夜裡,李娘娘夢見自己又回到了故鄉翼城,好多小時候一塊兒長大的姐妹們見她頭戴鳳冠,身著霞帔,羨慕得直嘖嘴兒,其中有個大姐說:「李娘娘,俺的女兒就要出嫁了,你的這身行頭能不能借給她穿一天?」李娘娘說:「咱姐妹倒好說,可這個主我做不了啊,要讓萬歲爺知道了,可吃罪不起呀!」「啊?敢是你當娘娘啦,瞧不起咱這草木之人咧?走吧,走吧!還是快回你的皇宮裡去吧,別把你的這身錦裝給弄髒了!」說著不由分說,就把她推出大門,貴妃娘娘急得「嗚嗚」直哭。
這一哭不打緊,把睡在一旁的神宗皇帝都給弄醒了。問她哭什麼?李娘娘就把剛才的夢給神宗皇帝說了一遍。自從娶了李娘娘以後,這位皇帝對夢更加相信,於是便說:「此乃上蒼指點,朕就答應你,把這鳳冠霞帔送給鄉親們,但只許姑娘出嫁時穿一天,平時則不許亂用。」
正巧第二天就有一個山西翼城人要去江南任八府巡按,李娘娘便託他把鳳冠霞帔順路帶給了家鄉人民。
後來,民間也有了新娘子戴鳳冠著霞帔的習俗
從此以後,民間就有了新娘子戴鳳冠著霞帔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