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彩匯集——中國傳統銅錢紋拼布的色彩應用

2021-02-18 民族服飾博物館

      色彩可以作為區別各種物體形狀的一種媒介,嚴格來講,一切視覺表象都是由亮度和色彩產生的。當一個物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最先被人關注到的便是色彩;色彩的這種先聲奪人的作用使其在服飾的設計製作中佔據著重要的作用;銅錢紋拼布的所運用的布片多且細碎,但在應用中仍可令布片之間的色彩搭配達到和諧,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銅錢紋拼布集眾彩於一體之中,有時一件拼布可多達十多種的顏色,不限於純色面料和有圖案的面料。作為一種民間手工藝,銅錢紋拼布在面料的色彩上並無特定的等級之分,其原料也多為邊角餘料,就地取材的色彩在搭配上有一定的限制也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如果把銅錢紋拼布比喻成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其製作工藝塑造了河流的「河床」,那色彩就是其中的涓涓流水,它滋潤了整片土地,可以溫軟細流也可以湍流急湧,時而還因碰撞迸發出流動的水花,它們共同賦予了銅錢紋拼布一個活力四射又有溫度的觀感。

      色彩對比指的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顏色間相互影響,使不同色彩的特徵更加鮮明突出的現象。銅錢紋拼布的色彩構成在兩種顏色以上甚至更多,如同一個填色板,在錢「肉」、錢「穿」和內外郭三個區域之中渲染著不同的色塊。

黑色區域 --(左)錢「肉」、(中)錢「穿」和(右)內外郭

(圖片來源:筆者繪製)

       在這三個空間區域中的對比可概括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為同「肉」同「穿」,即錢「肉」部位為同一個顏色、錢穿部位也為同一個顏色。這一類型的對比常是無彩色與另一類色彩的對比;無彩色中的任何一色與有彩色當中的任何色配合都是協調的。因此在很多配色設計中,如兩個顏色出現強烈對比無法協調時,常採用無彩色來使之達到互相連接和調和的效果。在無彩色系中黑白是兩個極端色,黑色給人感覺莊重、肅穆,具有內向的積極作用;而白色給人以明朗、透氣的感覺,具有清靜、純潔、輕快的象徵性;這兩個色彩在銅錢紋拼布中雖不常大面積使用但在色彩組合中有著不可或缺的調和作用。

彝族銅錢紋拼布背扇

(圖片來源:筆者攝於雲南文山州丘北縣老城區南門市場)

布依族背扇(圖片來源:筆者攝於貴州凱裡市場)

2、同「肉」異「穿」或同「穿」異「肉」

       第二種類型為同「肉」異「穿」或同「穿」異「肉」, 即錢「肉」部位為一個顏色、錢「穿」部位則應用了多種顏色或錢「穿」部位為一個顏色、錢「肉」部位應用了多種顏色,其中前者較後者更為常見。它們在色彩搭配上或有規律地整齊排列或雜亂無章地發散點綴,均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

MFB002612白族黑平絨刺繡拼布錢紋背扇

(圖片來源:筆者攝於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以上圖中的壯族銅錢紋拼布背扇的色彩為例,其由內外郭的黑色、錢「穿」的素白色和錢「肉」的5種不同的色彩組成;這5種色彩中的對比可體現為互補色對比、鄰近色對比、明度對比和冷暖色對比等,這些都是賦予色彩以表現力的重要手段。

      紫色和黃色是一對互補色,互補色之間雖沒有一丁點相似之處,且一般排斥力很強,但這並不代表它們之間的搭配只能產生消極的影響,互補色也可以因其差異性而起到相互襯託、彰顯彼此的作用。這也是互補色之所以稱為「互補」而不是「相反」的原因。其中黃色是有彩色中最明亮的顏色,且屬於暖色,在視覺上有一種向前凸出的感覺。而紫色是由幾種原色混合而成的暗色,與黃色在明度上形成鮮明的對比,且屬冷色系,在視覺上有一種向後凹陷的感覺;比起其他互補色,黃色和紫色顯現出色相、明度的雙重對比,這樣的雙重或者三重的對比不僅僅能強化對視覺的刺激還能使色彩的特徵更加深化突出。因此黃和紫,看上去對比鮮明的顏色,卻可以給人一種寧靜而優雅的感受。

      紅色與粉色是一對鄰近色對比,鄰近色是在色相環中距離最近的顏色,就像有著共同的基因,彼此有著親緣關係,因此無論如何搭配組合都會顯得和諧自然。

      以斜線排列的深藍色是5個色彩中明度最低的顏色,在整體視覺上非常突出;它與在同一個斜線方向上交替排列的黃色和與其交叉排列的紅色同為三原色,暖色調的紅色、粉色與黃色和冷色調的藍色相對比,形成了一個冷暖色交替排列的斜線帶,使畫面更具有層次感,也奠定了整體的色彩基調。

3、異「肉」異「穿」

      第三種類型為「異肉異穿」,即錢「肉」部位應用了不同顏色、錢「穿」部位也應用了多種顏色;相較於第二種類型其色彩對比的區域進一步擴大了,而不同色彩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縮短了,這時以無彩色為主色的內外郭區域對於整體色彩的調和作用也進一步突出了。

MFB003060漢族五色綢錢紋圍涎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館藏的五色綢錢紋圍涎,是現存為數不多的漢族銅錢紋拼布;整個圍涎由五個顏色各異的銅錢圍綴而成,色彩構成共12種之多,且大多為明度較高的顏色,給視覺以強烈的刺激;在排列上雖並無特定的規律,但穿插在這些色彩中的每塊布片的黑色包邊和淺色織帶裝飾,它們很好地調和了多個顏色帶來的紛亂感。作為一件兒童圍涎,顏色的多姿多彩也給人以更多浪漫天真的童趣色彩。

MFB000092漢族雙錢闢邪掛件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館藏漢族雙錢闢邪掛件,除黑白交織的織帶輪廓外,錢「穿」和「錢」肉」之間共有11個色彩組合,除了在錢「穿」和錢「肉」部位面布之間的色彩對比,在布料上刺繡的色彩與面布之間的對比也為整體增添了一個層次,兩者之間的顏色往往是互補色和冷暖色等這些對比鮮明的色彩組合,這種裝飾效果也在某種程度上對於面布之間色彩的強烈對比起了一定的調和作用。

      從這三種類型概括中可以發現銅錢紋拼布中色彩的強烈對比主要體現在錢「穿」和錢「肉」兩個區域,包括有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飽和度對比、冷暖對比和補色對比等等,這些對比都是構成明顯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賦予色彩以極強表現力的重要方法。而內外郭的顏色大多保持一致且顏色以無彩色係為主,它們作為輪廓如同一個「交通疏導員」,把所有色彩框定在特定的軌道,一一串聯,協調了整個畫面的秩序感,使得多種色彩的對比和總體的協調融為一體共同呈現在一個畫面中。

      銅錢紋拼布的色彩總體上可概括為在同色內外郭骨架下的色彩構成,可以是自由變化的組合,也可以是經過思考的規則排列;其中屬疊綴銅錢紋拼布的色彩排列規律最為出彩,包含有斜線循環型、方型和十字型等等。

MFB005884壯族繡鴛鴦蓮花拼金錢紋背扇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MFB004722背扇色彩構成與排列(圖片來源:筆者繪製) 

      館藏壯族繡鴛鴦蓮花拼金錢紋背扇,錢「肉」部位為統一的底部顏色紅色;色彩的排列規則主要體現在錢「穿」的方形布片上,為典型的斜線循環型。其中方形布片共11種顏色,45度斜線同色或異色相間排列;如上圖所示,按45度斜線從左至右的色彩排列是有循環規律的,五個固定色為一組循環單位,以黑色與綠色系相間的斜列為分界線循環反覆,組成了這件背扇整體上端方又不失律動的色彩節奏。

MFB004722彝族錢形紋補花背扇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MFB004722背扇色彩構成與排列(圖片來源:筆者繪製) 

      館藏彝族錢形紋補花背扇,色彩對比同樣由錢「穿」的小方片組成;以中心四塊深藍色小方布組成的方形為中心發散開來,其他色彩均以四個同色小方片為基本單位分散對稱排列,不同色彩單位相嵌組合,有一種發散的視覺效果;相較於斜線循環的排列,律動感更為強烈。

MFB002332-6侗族貼布羽毛圍裙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館藏侗族貼布羽毛圍裙,在小小的方形區域中,豎向的方片與橫向的方片是兩種不同顏色的對比,呈十字型排列,整體色彩明度較高,配以交接處點綴的黑色小圓布,增加了暗色的色調,使得整體更加協調。

      這些規則的色彩是最容易達到和諧美感的,但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不規則變化的色彩構成,這時物盡其用成為重點,拼布材料的限制令其在組合上無法形成特定的規律,但無論有多少色彩,均能在銅錢紋疊綴的內外郭骨架下和錢「穿」與錢「肉」的組合對比中構成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MFB008160花布錢字紋拼布被圍

(圖片來源: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色彩數量繁多,如同瀚海之浩沙。在這個小小的銅錢紋拼布工藝中,色彩的應用可能並不如現今的色彩理論構成那樣嚴謹,組合類型多種多樣,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體現了人們對於美的無限追求,也正是這種純粹又原始的感情最令人動容;可以說色彩賦予了拼布無窮無盡的生命。


走進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是1988年開始籌辦,2000年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國第一家服飾類專業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文化研究機構。旨在服務社會,為教學、科研提供專業化資源,成為民族服飾文化的基因庫。向世界傳達中國文化的豐富和厚重,成為中國服飾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臺。

民族服飾博物館現有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少數民族服飾廳、漢族服飾廳、苗族服飾廳、金工首飾廳、織錦刺繡蠟染廳、奧運服飾廳、圖片廳等七個展廳,還有供教學及學術交流活動使用的多功能廳以及可以與觀眾實現互動的中國民族傳統服飾工藝傳習館。

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有中國各民族的服裝、飾品、織物、蠟染、刺繡等一萬餘件。還收藏有近千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極為珍貴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飾的圖片。

博物館積極開展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教學和科研等活動。從服飾文化研究,服飾設計研究,服飾技藝傳習等方面,探索博物館研究與教學實踐、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新思路、新途徑。博物館設有民族服飾文化方向碩士點,也是學院博士項目的科研、實踐基地。

民族服飾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稱號。為傳承、創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民族服飾素材庫網址:

http://www.biftmuseum.com/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路甲2號北京服裝學院綜合樓A座3層

電   話:010-64288067/010-64288216

郵   件:bwg@bift.edu.cn

郵   編:100029

微信號:biftbwg

校內開放時間:

每周二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四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六 下午 : 13:30-16:30

(註:閉館前30分鐘停止入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閉館,疫情期間暫不對外開放)

民族服飾博物館碩士點簡介

民族服飾博物館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一直致力於民族和傳統服飾的收集、整理、研究,大量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生參與到整個科研教學過程中,博物館得天獨厚的館藏資源也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目前博物館設立有「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和「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點,同時也是學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的實踐基地,並建有文物保護修復研究室,圍繞教學科研需要與各大文博單位與研究機構合作進行古代出土文物保護、修復與研究。

開設研究生課程有《民族服飾創意設計研究》、《傳統服飾修復與保護》、《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研究》、《中國傳統色彩研究》、《紡織品文物修復保護概論》、《中國民族服飾裝飾研究》、《博物館學概論》、《中國民族服飾工藝研究》、《中國古代織物研究》、《中國民族服飾造型研究》等。

基於館藏實物測量,結合田野考察、實驗考古等方式進行實證研究,統籌各種資源渠道展開教學,形成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體系開放的培養體制,以傳統服飾的材料、形制、結構、圖案、色彩、工藝研究為切入點開展教學,讓學生了解先人的造物思想和技藝,在傳承中感悟民族服飾並尋求創新之道。

微信版權歸屬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拼布藝術,儼然已經成為世界文化了!
    中國傳統拼布藝術與現代應用拼布(PATCHWORK)又稱:PIECINE 、QUILTING,是國際上非常流行的古典唯美主義手工藝。正因為如此,拼布藝術品受到廣泛青睞並成了都市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由於這門技藝帶有很強的創作性,DIY熱潮的波瀾掀起,現已席捲日本、韓國、南亞以及我國臺灣。拼接花布和素布表現出來的色彩和花樣還能夠形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將鋪綿夾在表布和裡布中間壓縫,使圖案、花樣凸出來的技術叫壓線,在美國把床單叫做Quilt。拼布和壓線合起來的東西一般叫拼布床單。抽紗生產的主要品種是臺布。
  • 碎布的魅力——23種不同類別的拼布風格
    話歸正題,拼布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用各色各樣布塊拼接在一起做成一個新東西來。拼布的歷史與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說起源英國,有說起源北美洲,也有說是從中國開始……這裡我就不寫歷史和由來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23種拼布風格類別-1.幾何拼布(Quilt Blocks)
  • 傳統拼布銅錢紋樣式教程,非常簡單,幾分鐘就學會,成品圖案也美
    拼布是將一定形狀的小片織物拼縫在一起的工藝。起初的拼布,只是尋常百姓,從節約的角度出發,把零碎的廢舊布料拼接、縫綴起來,做成衣服或被褥等生活用品,因此,往往帶有比較明顯的實用性。現在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手工藝術。
  • 22種不同類別的拼布風格,你最擅長哪一種呢?碎布的魅力!
    貼布拼布(Applique Quilt)貼布是拼布作品中常見的表現形式,以布的顏色,拼湊出圖案,應用廣泛,更具有靈活性的的一種表現方式。 3. 夏威夷拼布 (Hawaiian Quilt)夏威夷拼布色彩豔麗,對比強烈,熱情而張揚。
  • 當傳統元素遇到拼布
    接著又參觀了拼布工坊和絎縫機設備演示,對其功能定位、運作流程、運作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次參觀讓我接觸到了最傳統的東西,我本人是北方人,我的家鄉屬於陝北地區,我們家那邊是有拼布存在的,小的時候會見到媽媽和奶奶在做拼布,但那類拼布大多用於門帘和剪布,是生活用品,不太具有美觀性。
  • 布藝拼布的類別多達22種之多,不同的風格你更喜歡哪一種?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22種拼布風格類別。1.幾何拼布(Quilt Blocks)拼布中最基礎的就是幾何拼布,無論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六邊形……規則的形狀有利於初學者學習基礎的各種拼縫針法技巧。也由此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圖譜名字來,也稱圖譜拼布( Quilt pattern)。
  • 雙人、拼圖、入門、佳作、國風……《拼布藝術·中國版》正式登場
    之前我寫過一篇5款推薦適合入門的版圖拼接遊戲,當時想再寫一篇最推薦的雙人遊戲,所以就把《拼布藝術》留出來了,結果沒想到一直到現在也沒動筆,結果更沒想到等來了A社這個《拼布藝術·中國版》的發布。當然,這是非常籠統的介紹,只是能最概括地說說《拼布藝術》這個遊戲的規則特點。為啥說這麼概括呢?其實是要給咱們今天的主角——《拼布藝術·中國版》多留些篇幅。
  • 2020中國(上海)國際拼布手工藝術展正在進行時!
    9月23-25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流行色協會主辦、中國流行色協會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0中國(上海)國際拼布手工藝術展  現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原會長杜鈺洲,中國紡聯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等領導在中國流行色協會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金媛善
  • 做好拼布產業文章,煥發柯橋紡織創新活力
    在我國,拼布藝術也逐漸興起,湧現了許多拼布愛好者和研究者,拼布產業初步有了一定規模。柯橋依託得天獨厚的紡織產業集聚地優勢,近年來通過舉辦拼布創意設計大賽、召開國際研討會、開設高研班等互動交流活動,不斷培育和壯大拼布產業,以富含文化和創意的拼布藝術持續煥發傳統紡織創新活力,助力柯橋向時尚策源地蛻變。
  • 拼布、編織、刺繡……手工愛好者別錯過這場手工創意博覽會
    6月8日-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手工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暨第五屆中國手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以下簡稱手工博覽會),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博覽會匯聚國際手工創意發展理念和產業成果,屆時廣大手工愛好者、從業者不僅能見證傳統手工技藝發揚與光大,還將感受中西方手工創意文化的激情碰撞。
  • 包裝設計沙龍丨中國傳統色彩符號的現實意義與應用
    故宮的這一舉動將美妝業的「國潮熱」推向了高峰,國貨美妝品牌紛紛開始在傳統色彩運用方面尋求創新。5月18日晚上20:00,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陳彥青圍繞「中國傳統色彩符號及應用原理」為主題展開了重點探討。
  • 傳統拼布工藝有點驚豔!Vans 推出全新虎紋拼接系列!
    一向創意不斷的 Vans ,最近又使用傳統拼布打造出了讓人驚豔的全新系列。系列名為「Tiger Patchwork」,包括 Sk8-Hi,Era 以及 Slip-On 等款式,設計上主要採用經典棋盤格、佩斯利花紋、牛仔紋布與虎紋印花拼接。
  • 拼布|繽紛五彩手工拼布包包系列課程【傳習課程】
    秋高氣爽,拼布愛好者們期待了很久的手工拼布包包系列課程,終於來了~~~~,拼布不僅有藝術拼布,還有一個品類就是生活實用拼布,包包是所有做布藝類型中應用最多的一種,也是變化最多,使用最多的一種品類。
  • 拼布手工基礎教程 圖文解讀拼布分類大薈萃
    點擊手工愛好者關注我喲☀ 分享關於手工製作,生活小常識,創意設計,美食製作,美容時尚等一切關於美好生活的創意和技能,每天為您的生活增添多一份色彩
  • 弧ACE|拼布有道 百衲出彩
    弧ACE|拼布有道 百衲出彩 解構百衲藝術 百衲 源自傳統民間工藝拼布 「百」言其多 「衲」為補綴 意為眾多面料拼縫而成的衣物
  • 歷久彌新的拼布時尚
    從五千年前的中國到神秘古埃及,從古代到現代,拼布跨越地理和世界,是各個時期、不同民族的智慧結晶,至今仍歷久彌新。在當下崇尚自然、提倡充分利用資源的社會環境中,拼布以其節儉、不浪費的特點再次大受歡迎。2019秋冬時裝周上,拼布藝術被不少設計師所使用,成為了今年秋冬的一大流行趨勢。
  • 圓桌| 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東方傳統色彩背後的故事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2020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近日在京舉辦,為時兩天的研討會中,共設九場主題演講與學術討論,會議採取了國內專家現場研討,境外專家視頻會議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專家學者們圍繞色彩觀念、媒材、工具、技法、應用等領域問題進行探討,關注到傳統色彩學術研究的最新領域和研究成果。
  • 圓桌|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東方傳統色彩背後的故事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2020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近日在京舉辦,為時兩天的研討會中,共設九場主題演講與學術討論,會議採取了國內專家現場研討,境外專家視頻會議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專家學者們圍繞色彩觀念、媒材、工具、技法、應用等領域問題進行探討,關注到傳統色彩學術研究的最新領域和研究成果。
  • 日本拼布藝術迷倒往昔巨星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山口百惠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紅透日本的明星,不僅在日本備受追捧,在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是風頭無兩的青春偶像。1980年,當她與演員三浦友和結婚,宣布引退時,粉絲唏噓不已。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瓔珞紋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層次的裝飾物品是一種宗教吉祥紋,原本是佛像造像中飾於佛像頸部或胸前的一種配飾,後改造用於製作各種女性佩戴頸飾,明清兩朝應用較多,多見於琺華器、青花器和五彩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