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動作和行為往往有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行為人的某些心理。如,當你和人談話時,人的腳後跟朝向外邊,有種類似要逃跑的感覺,這說明這人已經不想和你再談下去了,想要逃跑。這就是腳部行為所表現的心理。看出人心理可以從很多方面,但是比如從人的表情,市而上也不不少書,書名就叫做微表情心理學,這面寫了很多看上去有道理的理論。如,說到臉部會「洩露」很多信息,當面部在做某個表情時,某些真實的表情會首先浮現,並且一閃而過,這個過程只有1/25秒。不說這表情的真實性是否可靠,但就這1/25秒的時間,就讓很多人難以觀察到。另外還有一研究說人在害怕時會出現生理逃跑反應:血液從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準備,手部會先變冰涼。這裡的也看上去很有道理,不過現實中使用起來起的作用並不大。我接下來陳述的手足行為心理可觀察,可實用的角度出發的。
由於精力有限,此文主要是從看得見,相對比較靈活的手和相對比較遲鈍的足來簡單的闡釋一下我的猜想。
1、手足部動作的緩急
當一個人比較急時,說明他特別看重這件事情,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這個可能關係到他的尊嚴,也可能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當一個人的手部動作,或者語言特別急迫時,說明他正在陳述的事情,或者目前正在討論的事情,意義重大。有人在演講臺上聲情並茂的演講時,如果他配上了激動的的動作,這個時候,他的演講給人 以身體力行的感覺,他在重視他現在所演講的內容,這對他都是意義重大的,對於他們也當是一種鼓舞或者是指導。
2、手足部動作的幅度
當人的手足動作比較小時,這說明當時,他沒在用心,所以用不上勁打不開。當手作動作幅度一般時,這說明他沒放開,心裡有所抗拒。當手足動作幅度足夠大時,說明此人此時,狀態已經全 開。若如果是放在平時,一個人平常的手足動作幅度是偏向比較大時,這說明這人更傾向於外向。反之,是外向。
3、手足動作的方向的
手足動作的方向是表向目的的,是指向對向的。演講時,他的手是指向某個人時,這時候他的聽眾中,指向的某人,是眼前最重要的。當談話時,腳的方向在某一定程度上就是當事人馬上想要去的方向。
總結起來說是:手足的緩急代表事情在人眼中的緩急,手足的幅度代表人的開放程度和重視程度,手足的方向是人想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