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篇2萬多字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點擊閱讀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作者寫了自己嶽父從患上流感到死亡的整個歷程:
· 12月27日,因在東北老家習慣了在有暖氣的屋裡脫掉上衣,老人在開窗通風時,堅持不聽勸穿上衣服,吹了半小時冷風。
· 12月28日,開始感冒流涕。
· 12月29日,開始發燒,並開始就醫、吃藥、輸液。
· 1月3日,拍X光片顯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驗血白血球低,心電圖基本正常。
· 1月4日,做CT,化驗結果肺部大面積感染。對比36小時前的X光片,病毒擴散迅猛。沒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強病毒。
· 1月5日,住院,吸氧配合治療。
· 1月8日,住進ICU。
· 1月11日,拍片結果不好,醫生決定插管。且依然沒有查出老人被什麼病菌感染。
· 1月12日,開始上人工肺進行治療。
· 1月22日,再次做CT,醫生會診認為醫學上沒有繼續治療必要:肺部全部被細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鉀血症,高鈉血症。
· 1月24日,老人離世。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作者一家輾轉換了好幾個醫院,但還是無力回天.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超過5000萬人死亡;
2009年,新型H1N1流感在我國多省市大面積暴發,全球死亡人數超過18000人;
2013年,我國暴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截至目前全國重症死亡率接近40%。
流感究竟是如何置人於死地的?答案簡短而恐怖:在多數病例中,身體在努力進行自身治療的過程中自殺身亡。
流感病毒通常通過眼睛、鼻子或口部進入人體,然後病毒就開始劫持鼻子和喉嚨中的人體細胞來進行自我複製。病毒以不可阻擋之勢聚集起來,引起來自免疫系統的強烈反應。為了消除威脅,免疫系統散發出大批大批的白細胞、抗體和炎性分子。T細胞會攻擊並摧毀窩藏病毒的組織,尤其會攻擊病毒往往會佔據的呼吸道和肺部。
在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中,這個免疫反應過程是奏效的,他們會在幾天或幾周之內恢復健康。但是,有時候免疫系統的反應太強烈,摧毀的肺部組織太多,使肺部再也無法向血液輸送足夠的氧氣,結果導致了缺氧和死亡。
在其他病例中,有的是繼發性感染利用了不堪重負的免疫系統。繼發性感染通常是細菌感染肺部,呼吸道中的細菌感染可能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和血液中,甚至導致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殃及全身的侵襲性炎症反應,會損害多個器官。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過敏和免疫科主任凱思琳·蘇裡文(Kathleen Sullivan)根據屍檢研究進行了估計,在跟流感相關的死亡病例中:
· 大約1/3的人死於病毒擊垮了免疫系統;
· 另外1/3死於繼發性細菌感染(通常為肺部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
· 剩下1/3死於一個或多個其他器官的衰竭。
《流感》一文中老年男性就是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