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新警報」: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2020-12-16 騰訊網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

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一個致力於通過數學和物理學運算來研究新冠病毒飛沫傳播途徑的國際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根據天氣條件,飛沫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可達2.4-4米,這一結果甚至沒有加上風的因素。這也即是說,「在不戴口罩的時候,1-2米的社交距離根本無法阻止一個人呼出的顆粒物傳到另一個人身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清楚了新冠病毒的運動速度、可傳播距離以及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停留的時間,就可以推測計算有多少人將進入病毒的「撞擊圈」,如何感染以及可能感染多少人了。

通過對這一不同尋常的課題進行研究,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多倫多大學、印度科學研究所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和研究液滴的物理學家們,設法建立了一種用以預測新冠病毒的早期傳播情況的新數學模型,該模型也適用於其他呼吸道病毒。模型是基於對人們呼吸所產生的氣溶膠的研究而誕生的,分析了感染者和未感染者所呼出的液滴在空氣中的相互作用和碰撞率,也就是所謂的「碰撞率理論」。

研究顯示,飛沫液滴的物理運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情況。「如果我們處在寒冷潮溼的氣候中,那相對於炎熱乾燥的地方,人們打噴嚏或者咳嗽所產生的液滴就會在空氣中停留更久,並且傳播得更遠。在炎熱乾燥的地方,液滴會更快蒸發消失。」

圖片來源:pexels網站

研究人員指出,在氣溫為35℃、相對溼度40%的環境中,液滴的傳播距離接近2.5米;而在氣溫為5℃、溼度80%的環境中,液滴的傳播距離可增至3.6米。另一方面,液滴的大小也很關鍵:微小的液滴在瞬間就會蒸發;較大的液滴則會因較重而很快落在地面上;最危險的是尺寸在14-48微米之間的液滴,因為它們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蒸發消失,並且它們的傳播距離也非常遠。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觀察結果事實上進一步證明了戴口罩的重要性,「因為口罩才能阻擋那些最危險(尺寸)的液滴。」

(意燴原創,編譯:華嘉顏,圖片來源見標註,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告訴我們安全的社交距離是4米!我默默戴上了口罩
    於是,美國出現了各種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場景,在百萬同胞確診新冠肺炎後,美國人民不去抗疫,而是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反對各州政府繼續限制自由出行,呼籲州長們響應總統號召,按下經濟重啟鍵。隨著抗議聲浪一波波襲來,美國各州地方政府似乎很難堅持原先的防疫策略,這讓醫學專業人士為整個公共衛生體系深感擔憂。
  • 加拿大正式推薦戴非醫用口罩,如不能保持兩米距離
    據CTV報導,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正式建議加拿大人在不可能保持兩米距離的情況下,戴非醫用口罩,此前美國政府已經對國民發出了類似的建議。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特麗莎·譚博士在周三宣布了這一消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談到了自己戴口罩的方法,以及他打算繼續戴口罩,因為在一些場合不可能保持身體距離。譚博士告訴記者,關於口罩的用語已經從「許可」變成了「具體建議」。譚博士說:「如果你不能預測你是否能保持兩米的距離,那麼建議你戴上非醫用口罩或面部覆蓋物。」
  • 火神山醫院研究論文分享:新冠病毒最遠傳播4米,鞋底也會傳播
    近期,美國疾控中心發出預警,指出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傳播距離可以達到13英尺(4米左右),同時也可能沾染到鞋底而造成傳播,這則信息是基於一項新的「報告」,通過詳細查詢,美國的這個說法,還是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研究結果。
  • 「不戴口罩吵架,1.5米社交距離是不夠的!」張文宏一大波金句又來了
    「不戴口罩吵架天昏地暗的時候,1.5米的社交距離是不夠的,可能5米都不夠,需要6米。」「坐飛機,要防火防盜防隔壁鄰居。」「飛機上兩個人一排,關係好的不得了,不許同時吃飯,因為這樣意味著你們同時摘口罩。」「飛機上十幾個小時不吃飯或者吃方便麵、餅乾都是不行,帶下乾糧,牛肉乾是最佳的。」
  • 預防新冠:最好戴什麼口罩?一次性戴兩個口罩效果更好麼?
    人際之間傳播COVID-19病毒的最常見方法,是通過咳嗽或打噴嚏所釋放的飛沫,傳播距離可以多達三米,而細小的飛沫可以傳播六米,並在空中懸浮至少10分鐘。這些顆粒也可以在封閉空間中懸浮數小時。 因此,我們要戴上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 英國新冠死亡人數全球第三,但為什麼英國人就是不戴口罩呢?
    據CNN7月12日報導,英國是世界上受新冠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有近45000人死亡,僅次於巴西和美國,位居全球第三。但走進英國繁忙的商店,或在倫敦擁擠的地鐵上,你都能看到很多人沒有戴口罩。英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CNN整理了一些事實和數據,給出了答案。狂歡者於7月4日擠滿了倫敦Soho地區酒吧外面的街道。
  • ...人們幾乎沒有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目擊者稱,約有100到200人...
    【英國一酒吧上百人狂歡幾乎無人戴口罩 已有10人確診】近日,英國斯塔福德郡一家酒吧已出現至少10例新冠確診病例。現場視頻顯示,酒吧活動現場,人們幾乎沒有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目擊者稱,約有100到200人參加了活動。斯塔福德郡官員敦促曾前往該酒吧的顧客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截至目前,當地已出現了至少10例與該酒吧有關聯的確診病例。
  • 較真丨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鞋底傳播4米?這樣拼接的標題太誤導人了!
    較真要點: 1《新冠病毒可通過鞋底傳播,傳播距離至少為4米》這一標題並不準確,首先在原論文中,研究者只是在醫護人員的鞋底檢測到了病毒,「鞋底攜帶病毒」並不代表「鞋底傳播病毒」。
  • 疫情之下臺灣景點擠爆 警察苦勸:保持安全距離!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冠肺炎在島內的疫情日趨嚴峻,而正值防疫關鍵期,還是有人趁著清明連假,跑去外縣市爽玩。島內各大景點人山人海,許多人不僅沒保持安全距離,也沒戴口罩。島內疫情指揮中心昨日(4日)首度對各大景點發出警報,強調墾丁等景點人潮擁擠,切勿前往,其餘景點的民眾應保持安全距離。
  •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2020-04-08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戴口罩就可以避免感染新冠嗎?
    疫情防控戴口罩就一勞永逸了?戴口罩就可以避免感染新冠嗎?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新冠肺炎病毒將與我們長期共存,因此我們要做好長期防控的準備,不能有任何鬆懈。防病當然不止戴口罩,還要注重平時的衛生習慣,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1、勤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手,推薦用七步洗手法清潔雙手。記得在飯前便後、戴口罩前、脫口罩後、處理食物前後、回到家裡或工作場所後,都要馬上洗手。
  •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自己確診之後,姐姐一家也被帶到新樂當地的醫院隔離觀察了,「但我跟她通了電話,他們現在都沒事,沒什麼不舒服。」王英說,參加婚禮當天自己戴了口罩,「平時在村裡活動我也是戴口罩的,因為冬天很冷,我怕凍鼻子就一直戴口罩。」
  •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自己確診之後,姐姐一家也被帶到新樂當地的醫院隔離觀察了,「但我跟她通了電話,他們現在都沒事,沒什麼不舒服。」王英說,參加婚禮當天自己戴了口罩,「平時在村裡活動我也是戴口罩的,因為冬天很冷,我怕凍鼻子就一直戴口罩。」
  • 梅拉尼婭訪問兒童醫院摘口罩,引發不滿,白宮:已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的疫情十分的嚴重,就算是有了新冠疫苗,但是,美國專家卻發出警告,因為美國已經有超過30萬的死亡病例,所以,新冠疫苗對於美國來說,在今年的冬季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效果。但是,新冠疫苗畢竟美國民眾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旦希望破滅,就會讓他們感到很絕望。
  • 澳大利亞人防疫戴口罩為何這麼難
    維州病例激增 澳政府立場有所鬆動  7月上旬以來,維州大規模出現新冠病毒社區傳播病例,拉響了第二輪疫情警報。截至8月4日,全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8730例,死亡232例,其中以維州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最為驚人,近一周多來每天都以三位數的速度增長,社區感染已然成為事實。鑑於此,州政府決定頒布強制「口罩令」。
  • 美國新冠死者已超31萬,當初嫌棄口罩不肯戴,如今裹屍袋都不夠用
    對此,加州長加文·紐森表示,加州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疫情,他不得不加急訂購了5000個裝屍袋和60個超大容量的冷櫃,以便當地醫院能及時處理新冠死者。紐森指出,儘管加州有望在12月底接收210萬劑新冠疫苗,但相較於當地約4000萬的人口,這依然杯水車薪。他強調,新冠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加州疫情最黑暗的時刻仍未到來。
  • 日本體育廳:保持2米以上距離 學校在室外上體育課時無需戴口罩
    人民網東京5月22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21日,日本體育廳在向各地教育委員會傳達一項體育課授課意見中表示,學校在室外進行體育課時,如果能確保學生之間的距離在2米以上,就不需要戴口罩。 體育廳認為,佩戴口罩運動存在呼吸困難和中暑的危險。
  • 戴口罩、保持距離,科威特發布新規力保復航安全
    據報導,該指南包括對乘客進行隨機檢測,強制佩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距離。旅客還需在登機前提供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的證明。此外,電子掃描將取代人工檢票,以避免身體接觸。近日,科威特政府敦促民眾繼續遵守新冠防疫措施,以遏制病毒傳播。科威特衛生部當地時間7月22日稱,截至當天,科威特新冠病例累計確診61185例,死亡417人。
  • 疫情防控典型案例 | 大慶市疾控專家提醒:進商場避高峰保持距離,戴...
    疫情防控典型案例 | 大慶市疾控專家提醒:進商場避高峰保持距離,戴口罩少觸物快速離開 2020-12-21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要帶錯口罩!外科口罩和棉布口罩不能阻止新冠病毒傳播
    新冠病毒掃遍全球無敵手,大家帶了幾個月的口罩功效也有優劣之分!有的口罩盡然不能阻止住新冠病毒的傳播!韓國研究人員分別對不戴口罩咳嗽,戴外科口罩咳嗽和戴棉布口罩咳嗽進行了取樣,每個參與者朝不同的培養器皿中分別咳嗽五次,他們用棉籤擦拭了每個口罩的內外表面,結果顯示:外科口罩和棉布口罩擋不住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