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講述人: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河街道北海社區委員 楊琳琳
北海社區黨委書記王麗波是轄區群眾的「好親人」、空巢老人的「好女兒」、單親家庭的「好姐妹」、困難孩子的「好媽媽」。她知百家事,為轄區每一個家庭操心。她為身體殘疾、靠撿廢品供孫女上學的老人送去輪椅和助學金;她去看望轄區內需要照顧的生病老人,為其解決實際困難;疫情期間,她更是當起了採購員、快遞員、門衛,衝鋒在先,為群眾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附講述稿摘錄】
以行動踐行使命
用奉獻點亮城市之光
長春,一座四季點綴、色彩繽紛,美麗動人的城市,每天都演繹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在我身邊有這樣一位美麗、陽光,品格似明珠般璀璨,敬業奉獻的姐姐。她,就是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河街道北海社區黨委書記王麗波。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她曾擔任過社區居委會委員、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等職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多年的社區工作讓她擔負起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使命。一路走來,有艱辛、有坎坷、有不解,但她依然堅定地撐起北海社區這個大家庭。她知百家事,她是轄區群眾的「好親人」,空巢老人的「好女兒」,單親家庭的「好姐妹」,困難孩子的「好媽媽」。
經開七區李淑芬老人,身患殘疾。兒子兒媳不知去向,留下一個17歲正在上學的女兒。老人靠每天坐在輪椅上撿廢品來供養孫女上學。得知此事,王書記同雙崗雙責黨員一起為老人送了一輛電動輪椅,又為孩子捐了助學金。老人含著淚送來一面錦旗,王書記接過錦旗說:「我深感社區所擔負的責任,這面錦旗是對社區工作者的肯定和讚許,更是鞭策。」
轄區失地農民、老黨員田文,身體一直不好,基本常年住院。王書記常利用休息時間到醫院去探望田大爺,給田大爺送去生活用品,並常向田大娘詢問田大爺的身體情況、家中是否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但最終,田大爺還是被病魔打敗了。王書記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上門看望,讓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在她心中始終堅持「我要服務」的理念,把大愛送給千家萬戶……
2020年的春節,萬家團聚,祥和的節日氣氛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攔住了腳步。生命重於泰山,疫情防控刻不容緩,王書記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王書記的手機也響了:「老閨女,你辛苦了,新年快樂!」這是轄區一位老黨員阿姨發來的信息。王書記曾為阿姨和鄰居調解過矛盾,從那以後她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現在阿姨身邊的這幫「姐妹兒」有啥困難,阿姨也會作為代表來找她老閨女「尋求幫助」。
疫情期間的她「身兼數職」,當起了採購員、快遞員、門衛,偶爾還要充當一把「偵探」。街道提供的重點排查人員,即便只有一個姓名,她也能發動她這些「親人」的力量,把信息「排查」得一清二楚。轄區內多為老舊散小區,無論是上門摸排還是幫群眾送菜,都要走樓梯。那段時間,王書記的微信步數都是上萬步打底。1月28日,轄區居家隔離人員趙某與社區聯繫說家裡吃的藥沒有了,王書記親自到中日聯誼醫院、吉林大藥房、經開醫院多處將趙某需要的藥品購置齊全後,通過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把藥品帶給了趙某。趙某先後做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最後診斷為甲型流感。王書記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放下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堅守使命,是無悔的選擇。「疫情一日不除,共產黨員一日不退。」王麗波同志把防控疫情作為踐行初心和使命的主戰場。她衝鋒在先、戰鬥在前,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三長」聯動工作開展以來,王書記充分利用「激活」「回歸」「融入」黨建三步法,將轄區黨員融入到一起,建立「三長」聯動組織架構,社區治理更上一層樓。
清晨,居民穿梭在潔淨的小區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午後,社區活動室裡常常傳來美妙的琴聲、優雅的歌聲;傍晚,社區小廣場上總有老人和孩子們乘涼、嬉戲的身影……這就是長春人社區幸福生活真實的寫照,一幕幕溫馨的場景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正是這些懷有「我要服務」理念的社區工作者,以行動踐行使命,用奉獻點亮城市之光,以開闊的胸襟、豪邁的氣勢、傲人的智慧,繪製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卷,讓春城的魅力更加綻放。
記者:趙娟
攝影:孫建一 石天蛟
視頻製作:朱嵩瑋、夏青
原標題:《魅力長春人·長春好故事 | 以行動踐行使命 用奉獻點亮城市之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