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三觀一致的人,會互相吸引。這些年看過的電視劇裡面,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北京女子圖鑑》中戚薇飾演的陳可。
陳可是一個來自四川的女孩,因為嚮往大城市,所以隻身一人來到北京,開始了北漂的生活。
她遭遇了所有在異鄉打拼的女孩會遇到的難事。被男同學騷擾,被男老闆帶到酒局上當花瓶,被渣男傷害,被工作打敗。她也憑著自己的努力有了交心的朋友,有過幾次戀愛經歷,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在這期間,她想過放棄,想過就這樣算了,可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電視劇給了我們一個圓滿的大結局,可誰都知道,真實的生活,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不是總能夠化險為夷,不是總有王子在關鍵時刻來救公主。
所以,我們還是有許許多多無能為力的時刻,也必須學會和這個世界妥協。雖然在那個時刻覺得屈辱又可恥,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越長大越無奈的我們,又有誰沒和這個世界妥協過呢?
「渣男」於楊:誰都想過得舒服一點,我也一樣
我覺得在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中,陳可談了好幾次戀愛,但真正讓我覺得很甜蜜的,是和第二任男朋友於揚在一起時。
這個男人符合陳可對於未來對象的一切幻想,帥氣、有錢、事業有成,而他對陳可,也是沒得說,給她買禮物,帶她去參加各種活動,甜蜜異常。
那時候,陳可的好朋友說,她的臉上有一種光芒,是戀愛中的女人獨有的,陳可的上司顧總也說:「於揚自從前年求婚後被甩,就沒再談過女朋友。現在他能這麼照顧你,看來是真的很喜歡你。」
可是,這樣一段讓人羨慕的感情,卻在陳可提出結婚後,變了味。於揚先是玩失蹤,然後被逼無奈時告訴陳可:「我對婚姻一直都沒興趣,難道你和我談戀愛就是為了結婚嗎?婚姻和戀愛本身就不一樣。」
聽到這話的陳可很驚訝,也徹底失望了,從那時候起她沒再聯繫過於揚。可就在不久後,顧總卻拿給陳可一份婚禮請柬:於揚要結婚了。
於揚的結婚對象,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比普通人更努力的富家千金,顧總告訴陳可:「他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跟你結婚。這個方小姐,資產比他雄厚,這是關鍵詞。」
陳可很痛苦,但是顧總卻安慰她說:「誰都想過得舒服一點,得到更多一點,然後自己少辛苦一點。我們都是這樣的人,請你允許他也是。」
是啊,相比起方思,於揚可能更愛陳可,但是方思能給於揚他想要的,陳可卻不能。所以於揚選擇了方思。對於他來說,他看待婚姻的作用和陳可不同,他結婚是為了能夠擁有一個更有資本和後臺的女人,讓他走走捷徑,去到更高的地方。
聽起來很卑鄙很無恥是嗎?可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能夠輕易放棄?尤其是對于于揚這種一直在拼命努力,想要擁有更好生活的男人來說。
後來,陳可釋然了,她突然明白,其實自己和於揚真的是一樣的人,所以當初在面對不求上進的男友張超時,她才會選擇放手。
感情這個東西,不是一加一就等於二,不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付出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如果我們想要幸福,那就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好好規劃自己,該學車的時候學車,有錢了就買房子,有些事情不能著急,水到了,渠就成了。
陳可嫁給「媽寶男」老公:除了努力工作,我也想用婚姻改變人生
在《北京女子圖鑑》中,我特別喜歡吳越飾演的顧映真,她是個活得特別通透的女強人,我一直記得她勸陳可的那句話:「不但要好好工作,而且還要好好結婚,一定要看得清楚一點再去談婚論嫁,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機會,我不是教你詐,我是叫你別犯傻。」
是啊,婚姻這件事,對於女人來說影響真的很大,雖然我們總是喊著,要做獨立女性,不能被一個男人決定人生要如何過,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走進一段不好的婚姻,的確會讓人焦頭爛額。
所以,結婚要慢,要謹慎,千萬不要衝動,更不能「差不多得了」,這是一個成熟女人該有的覺悟。否則,就會像劇中的陳可一樣,嫁給一個看似條件不錯的本地人,但除了傷害什麼都沒得到。
陳可嫁給這個男人,就是看上了他的工作穩定、家在本地、有車有房、沒有負擔。可是這一切,並沒有讓陳可輕鬆多少。
這個男人就是個典型的媽寶男,什麼都是「我媽說」,每天好吃懶做,完全不知道心疼媳婦的辛苦,約一幫狐朋狗友到家裡打通宵麻將,還讓陳可伺候他們吃喝。
讓我最難以忍受的是,在陳可想要奮鬥買房子的時候,他堅定地和媽媽站在一邊,算計陳可的錢,阻止她維護自己的利益。
他說:「嫁給北京男人並不意味著你能擁有房產證的另一半。」這句話,對一個女人來說真的是莫大的侮辱,尤其是陳可這樣賺著比何志高好幾倍工資,還著貸款,養著家的女人。
所以啊,就如那句話說的,真不是嫁給誰都一樣,婚姻這件事,很多時候一定不能妥協。你以為自己嫁給了一個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不用努力就過上你想要的生活,但最後你一定會發現,嫁給錯的人,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楊瀾說過:「幹得好是基礎,才能選個優秀的人嫁了。」
是啊,誰都想過好的生活,沒有錯,可是我們能夠遇到一個更好的人前提,就是我們也要同樣優秀。
就像陳可之前的男友於揚,那個很努力很優秀的富二代方思能夠看上他,一定不是因為他什麼都不行,這個男人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有資格站在這樣一個女人的身邊。
好的婚姻,應該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一起把婚姻經營得更好,想要擁有這樣的婚姻,那你就必須找到一個有著相同三觀的人,兩個人勢均力敵,才可能相濡以沫。
最後,我想告訴你,你可以為了任何事向這個世界妥協,但唯獨婚姻這件事你不可以,不要幻想著通過婚姻改變糟糕的現狀了,選擇不好的婚姻只會讓你變得更糟糕。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放在這裡尤為貼切,能夠改變命運的,永遠是我們自己,要謹記。
陳可老家的朋友曉芸:對於成年人來說,裝傻只是無可奈何
在《北京女子圖鑑》中,陳可有個好朋友,她在老家,嫁了人,生了一個女兒,還懷著二胎,過著和陳可完全不同的生活。
有一天,陳可看到了她的老公,摟著另一個女人,她打電話給朋友,但到最後也沒能說出來。
陳可擔心,一旦自己把這件事告訴曉芸,她會不會崩潰?她的身體是否受得了……所以在電話裡,陳可旁敲側擊,但沒有直接點破。
但是啊,即使看上去再傻再天真的女人,也不會對自己的男人有小三這件事,真的毫無察覺。
半年之後,曉芸二胎降生。陳可回老家探望曉芸,卻碰上小三「悅悅」也來探望。陳可氣壞了,可是曉芸卻和顏悅色地歡迎了悅悅。
曉芸氣定神閒地說:「我只負責生,田子負責養,辛苦的人是他。」
悅悅問孩子起名字了沒有,曉芸便一臉嫌棄地秀起了恩愛。她說老公田子點燈熬油翻了好幾天新華字典,最後起了個名字叫「田愛芸」。
曉芸說出「田愛芸」這個名字之後,把臉扭向了坐在另一側的陳可,補了一句「你聽,好土嘛」。此時悅悅顏色大變,曉芸的秀恩愛初戰告捷。
接著她又說:「就依他了嘛,什麼田愛芸,哪個不曉得他愛我,還非要說出來。」
看著悅悅不好看的臉色,曉芸建議悅悅去北京找對象,悅悅堅定地說:「我就在這兒找。」
曉芸一點都不生氣,她笑著對悅悅說:「你要是想在這兒找就更難,因為城市太小,互相都知根知底,大城市離婚率那麼高,小城市就很低,因為父母都在背後盯著呢,哪個敢輕易辜負哪個。」
說完這番話,曉芸收起笑容,用一句話完成了絕殺:「所以在老家就要規規矩矩做人。」
面對小三,曉芸這一系列戰鬥力的操作,讓陳可都不得不服,可是啊,這樣的生活,也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夠過得。
我聽見過很多女人說,如果老公出軌了,那一定會離婚,因為覺得噁心,過不了心裡那道坎。我的確佩服曉芸的高情商、大胸懷,可是,這又何嘗不是和生活的一種妥協呢?
生活真的是最棒的黑色幽默劇,我們面對著當了主角的自己,也只能一笑而過。
戚薇:我就是整容了,怎麼了?
我一直覺得,陳可這個角色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她就是萬千奮鬥女孩的縮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戚薇強大的氣場。在我心裡,女孩子就該活成這樣,像個太陽,蒸蒸日上。
戚薇一直是我心裡個性女孩的代表,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不管是唱歌、演戲、戀愛還是結婚,都從來不在乎別人的說法。
曾有人說她是同性戀愛,她毫不在乎地說:「只要是真愛,我都祝福。」也有人在她和李承鉉在一起的時候說她是小三,導致了李承鉉和安以軒的分手,她還是笑笑,繼續把自己的日子過成了詩。
後來,她再次出現在熒幕裡的時候,有人質疑她整了容,說的比較婉轉:「戚薇好像貼了雙眼皮。」
可沒想到,我們的七哥直接回懟道:「老子這輩子也沒有貼過什麼雙眼皮貼!!我是割的。怎麼了呢?」不得不說,她的真實,讓我再一次愛上了她。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一直堅持不放棄自己的底線時,身邊的人也就會慢慢習慣和容忍你。比起那些整容了不敢說的女明星,戚薇的整容風波過去得很快,因為她大膽承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與這個世界和解。
我一直覺得,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夠不被定義,按照自己的想法活,這是一種底氣,也需要強大的內心。
戚薇演活了陳可,因為她就是陳可,或者說,她比陳可更強大,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家,只要你能夠把欲望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那麼她就是個褒義詞。
很多人會把妥協定義為認輸,但我覺得,並不是。
更多意義上,妥協就是和自己講和,讓自己不緊張焦慮,不咄咄逼人,不總是要和這個世界對抗,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活得更加舒適安逸。
你一定要知道,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兩難的決定,人生不是搞定了一個問題就沒有第二個,越長大我們越發現,自己避無可避。
當出現問題的時候,要麼解決,要麼妥協,可我覺得,妥協並不一定就是承認自己錯了,敗了,放棄了。
有些事情,就是不可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有些遠方就註定只能活在我們的想像中,你總是和這個世界別著勁,就註定要被傷害到精疲力盡。
所以,不管你在經受什麼,都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這樣你才不會色厲內荏,你才可以擁有菩薩心腸金剛手段,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