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是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傳言則是數不勝數,至今是誰,我們無從了解,但是螃蟹呢?全球那麼多螃蟹,你吃過哪一些?
螃蟹,全世界約4700種,我國約800種,常見的有關公蟹、梭子蟹、溪蟹、招潮蟹、絨螯蟹等屬。歪尾次目中的瓷蟹、蟬蟹、擬石蟹、寄居蟹、椰子蟹等屬雖也稱為蟹。
今天來歸納一下,我們常見的海裡螃蟹,你有吃過嗎?吃過多少種呢?
寄居蟹
寄居蟹有兩種,一種叫長指細螯寄居蟹,這種蟹分布於中國的臺北縣,宜蘭縣,澎湖和非洲東岸起,東經印度洋-太平洋至馬來半島、菲律賓,北至臺灣、日本。
另一種叫奧氏長眼寄居蟹,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鎧甲裡,卻也因為這副鎧甲,它必須得背著跑來跑去,甚至讓自己右螯腳大於左螯腳,或左螫腳大於右螯腳。
厚紋蟹
常生活於低潮線巖石灘上,爬行迅速。鰓腔中常有寄生等足類。捕食帽貝等小型潮間帶無脊椎動物,也吃死亡的動物和藻類。
分布在朝鮮、日本、美國太平洋沿岸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福建、浙江等地。
黃道蟹
下屬有八種蟹,主要包括首長黃道蟹(珍寶蟹)、普通黃道蟹(麵包蟹)、北黃道蟹(喬納蟹)、斑紋黃道蟹(露趾蟹)、智利石頭蟹(智利麵包蟹)以及北美的三種巖蟹,其中珍寶蟹、麵包蟹、喬納蟹可謂黃道蟹中的三巨頭。
日本黃道蟹,也稱麵包蟹,生活於水深30—100米的泥沙質或貝殼與沙貭相混的海底上,主要分布在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遼東半島等地。
普通黃道蟹是最常見的麵包蟹,夜間活動的,日間會將自己埋在底質中,夜間會遊上達50米的地方覓食,主要分布在北海、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在東北大西洋非常豐富,北至挪威,南至北非。
首長黃道蟹,又稱珍寶蟹,黃金蟹,在幾種黃道蟹中,珍寶蟹最為出名。這種蟹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東北部,從阿拉斯加到加拿大都有分布,主要產地集中在加拿大、美國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近海水域。
黎明蟹
黎明蟹,又叫潛沙蟹,沙隨生活於細、中沙或碎売泥質沙底,水深16-40米,退潮時也可採到;扁平的步足不僅可助遊泳,受驚時可用末對步足在沙中掘沙,由體後部迅速潛入沙中。分布於韓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印度、伊朗灣、南非等印度至太平洋海域。
招潮蟹
它最大的特徵是大小懸殊的一對螯,只有雄蟹擁有一隻大螯,雌蟹的兩隻螯都很小。此外,招潮蟹還有一對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非常特別。
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亞熱帶的潮間帶,是暖水性具群集性的蟹類。中國招潮蟹屬約有10餘種。
清白招潮蟹,沙蟹,除了小螯及步足為紅褐色外,大鉗掌和背甲通常皆為白色,但會隨著時間及環境的改變而轉變為灰色、黑色或具黑色花紋,而讓人誤以為糾結清白招潮蟹。
三角招潮蟹是招潮蟹裡頭體型最小的,眼柄粗;背甲前三分之二為純白色或密布棕色斑點,後三分之一為黑色;背甲大螯掌節及步足都是淡褐色或白色,雜有褐色斑點。
屠氏招潮蟹,也叫凹指招潮蟹,背甲為黑色或有淡色斑,有些雌蟹與幼蟹的背甲與步足淡藍色斑,甚至有的幼蟹的色調為淡咖啡色;其雄蟹大螯掌節外側下方深橘紅色,大螯指節外側兩條有明顯的凹槽。
窄招潮蟹步足的透明感十足。雄蟹背甲前半部乳白色,後半部黑褐色,大螯掌節下方深紅色;雌蟹背甲則為鮮豔的黃色與紅色。
北方呼喚招潮蟹,也叫黃螯招潮蟹、北方凹指招潮蟹,大螯足呈鮮豔橘黃色另外由於大螯不可動指中央有一明顯弧形凹陷,狀似老虎鉗,因此也被稱為凹指招潮蟹。雌蟹的一對小螯呈灰白色。背甲呈土褐色或灰色。
弧邊招潮蟹為臺灣河口沼澤地之廣分布種,背甲具有深色的網狀花紋而得名。雄蟹的大螯掌節顏色為紅色,掌節密布橘紅色的疣狀顆粒;雌蟹雙螯為紅色;幼蟹的體色變化大,有的全身橘紅色,有的淺藍色。
粗腿綠眼招潮蟹,背甲及大螯為顯目的鮮紅色,故得紅豆招潮蟹的俗名;部份個體的體色差異,有的在兩側及下側呈黑色,有的背甲則為間雜黑白或藍黑兩色褐色條紋。
中華絨螯蟹
又名河蟹、大閘蟹,是中國傳統的水產珍品。在中國分布很廣,通海的江河基本都有分布,北自遼寧,南至福建沿海諸省通海河流中都有分布,尤其是長江中下遊兩岸湖泊、江河中都有它的蹤跡。
平背蜞
又稱澎蜞,螃蜞。是一種小的螃蟹, 夏天的蟛蜞吃蘆葦葉子,有一股草腥味。夏天的蟛蜞一般都不吃,捉回來是當肥料的。
愛潔蟹
一種扇蟹科的螃蟹。分布於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度、斯裡蘭卡、模里西斯、東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島等地,生活環境為海水,一般棲息於水深10~30米具巖石的海底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0至-10米。
梭子蟹
又名蝤蛑,是短尾次目梭子蟹總科的其中一科,其下有6個亞科35屬300種。它包括了不少常見海岸蟹的品種,例如:青蟹、紅花蟹等。
藍蟹,腿部和螯部具有藍色色澤,蟹殼呈棕綠色,蟹腹為白色。藍蟹與亞洲的一些梭子蟹品種十分相似。
石蟳,又名石蟹,日本蟳,學名銳齒蟹,棲息於潮間帶, 屬沿岸定居性種類,有水草或沙泥、石塊的水底。一般喜歡沙質或礫石,不喜歡泥質。在水質清新、水流湍急處聚集較多。
紅花蟹,又叫花市仔、六月白,學名鏽斑蟳,大陸主要產於廣東、福建、海南等海域,多棲息於近岸淺海底或珊瑚礁盤的淺水中。
青腳蟹,學名遠海梭子蟹,棲息水深10-30米的沙質或泥沙質底上,常晝伏夜出,多在夜間覓食,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
三眼蟹,又叫三點蟹,學名紅星梭子蟹,分布於日本、夏威夷、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群島、印度洋直至南非沿海的整個印度太平洋暖水區域、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福建等地,生活環境為海水,多見於10-30米深的泥沙質海底。
冬蠘,三疣梭子蟹,分布於日本、朝鮮、馬來群島、紅海以及中國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半島、渤海灣、遼東半島等地。
青蟹
一般情況下,青蟹是指鋸緣青蟹,又稱膏蟹,菜蟹,肉蟹,也叫紅蟳,是青蟹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最昂貴的一種。
擬穴青蟹,又叫粉蟹,蟹殼上的鋸緣呈三角形,背甲淡青綠色,大蟹螯和最後一對蟹腳上面沒有明顯的網狀花紋,蟹殼最大為15公分,在青蟹中體型最小。
欖綠青蟹,蟹殼上的鋸緣較為圓,大蟹螯和最後一對蟹腳上面沒有明顯的網狀花紋,螯足呈橘紅色,所以也叫紅腳蟳。
紫螯青蟹,蟹殼上的鋸緣尖鈍形,大蟹螯和最後一對蟹腳上面有明顯的網狀花紋,身體呈紫褐色,主產於東南亞,我國僅少量產於海南島。
饅頭蟹
形似饅頭,故而得名。生活於水深30-100m的泥沙質或沙質海底,主要分布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及南沙等海域。
蜘蛛蟹
因為八條腿特長,外觀形似蜘蛛,而且觸角也比普通螃蟹多,其下有約200種海生蟹,其背殼的長比寬大得多,在頂端形成尖狀。其中某些種的腿很長,這也是它們被稱作「蜘蛛蟹」的緣故。
紅眼雪蟹,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白令海、波弗特海、楚科奇海和日本海,以及鄂霍次克海和阿留申群島附近。
灰眼雪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具體來看主要分布在格陵蘭島海域,以及從紐芬蘭到緬因灣一帶。
松葉蟹又名北太平洋雪蟹,是原產俄羅斯以及日本周邊海域的一種雪蟹,屬於棲息在深海的大型螃蟹。
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巖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因其體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
巨大擬濱蟹,是人們常說的皇帝蟹,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及南部海域,體重是現存蟹類中最重的。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