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娜·貝庫,杜巴利伯爵夫人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是恐怖統治時其中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也是法國最後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非合法女統治者"。
與前任蓬巴杜夫人不同:杜巴麗不像蓬巴杜夫人那樣和善優雅。她出身青樓,深諳床笫之道,且無意幹涉政事教唆國王。正是這樣單純的嫵媚才讓路易十五欲罷不能,所以他明知讓娜的過去還是執意納她入宮。
這尊路易十五為她定製的雕塑擺件把讓娜的嫵媚刻畫得淋漓盡致/Augustin Pajou/1774年
依照傳統,沒有頭銜的單身女性不能當國王的情婦,所以讓娜入凡爾賽宮的第一步便是被安排與一位姓「杜芭麗」的伯爵形婚。從此,世間再無交際花讓娜,只有國王情婦「杜芭麗伯爵夫人」。成為「杜芭麗夫人」後路易十五還為她舉辦了盛大的貴族見面禮,將她正式介紹到凡爾賽宮廷路易十五藏嬌的「金屋」位於他私人用餐府邸的正樓上,一條樓梯與之相連。每晚老國王秉燭探入香閨,這凡爾賽宮中的小小一隅便是二人的天堂。直到現在,杜芭麗的閨房還是整個凡爾賽宮最隱秘的所在,每年只有幾天對公眾開放1770-1775年Martin-Nicolas Delaporte出品的坐榻,床鋪使用的面料來自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家紡品牌Tassinari&Chatel
![]()
伯爵頭銜、國王寵妃,這些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恩賜就這樣毫無預兆地砸向了她。看著滿宮裡國王為她定製的家具擺件,杜芭麗終於確信自己永遠地告別了寄人籬下的賣笑生活。原來塞弗爾瓷器是如此的溫潤透亮,細木鑲嵌大師Martin Carlin能在木上生花。
![]()
1778年塞弗爾出品的花瓶,先在瓶身鍍金後在金上施釉/當時造價為360裡弗爾,相當於一個瓷匠半年的薪水/現藏於Getty Museum
1770年塞弗爾出品的花簇形狀兩用燭臺香爐,用於裝飾夫人在凡爾賽的臥室塞弗爾專為杜芭麗夫人燒制的一套餐盤,上面的天藍色彩帶是夫人的專屬紋飾
尤其是在一心想取自己而代之格拉蒙公爵夫人,被路易十五嚴詞拒絕後,她便更篤定自己在宮中的地位牢不可摧,鎖住國王的心便是鎖定了自己似錦的前程。坐榻對面靠牆放著的這張桌子便是Martin Carlin打造的路易十五風格寫字桌
凡爾賽宮裡的閣樓猶嫌不夠,路易十五又贈杜芭麗一幢毗鄰塞納河的「呂西安訥莊園」,還向洛可可畫家弗拉戈納爾訂購了「愛情四部曲」油畫以紀念兩人熾烈的愛。
1771年弗拉戈納爾的名作:
《相遇》、《相隨》、《愛之信》、《加冕的愛人》
但此番表白太過露骨,所以杜芭麗還是婉拒了這4幅畫,如今藏於紐約The Frick Collection至此,前26年的苟且一掃而空,重生的杜芭麗夫人如饑似渴地享受著「國王情婦」這個頭銜給她帶來的一切,路易十五的專寵為她照亮了在凡爾賽前行的每一步路。
私下裡,杜芭麗與路易十五就是尋常夫妻的樣子,於二人而言都是久違的溫情/Joseph Caraud/1859
除了裝點宮室,杜芭麗的另一大愛好就是置辦新衣和首飾。從義大利進口的塔夫綢制一件英式長袍得4,000裡弗爾,一條稍正式的長裙甚至賣到了10,000,就連拖鞋都要600。杜芭麗高聳入雲的髮髻上也會以大量的緞帶、羽毛、珠寶裝飾,她的吃穿用度早已超過了情婦的份例,甚至可與王后比肩
杜芭麗每月的津貼只有30,000裡弗爾,但這有什麼,反正路易十五會樂呵呵地跟在後面還款,還會定期送些名貴寶石博美人一笑。著名的「項鍊事件」中,那條共有647顆總重達2800克拉、造價達200萬裡弗爾的鑽石項鍊,就是路易十五向珠寶商Boehmer&Bassange訂購,原本打算送給夫人的禮物。然而項鍊造好時路易十五已經去世,杜芭麗也出宮了,所以這條找不到買家的項鍊後來才與瑪麗王后扯上關係,成為人民對波旁王室失望的導火索
就連夫人最愛的小狗,都戴上了來自瑞典王室的鑽石頸鏈。路易十五還把Nantes Lodges送給她當新年禮物
杜芭麗還很懂取悅自己的口舌。據說她從不用其它飲料解渴,只喝拉菲葡萄酒,從此這種瓊漿玉液風靡凡爾賽;她相信巧克力有怡情之效,最後巧克力竟成了全法蘭西貴族都愛的甜點。Auguste de Creuse的這幅畫中就描繪了夫人飲用巧克力的情景
「凡爾賽時尚標杆」、「法蘭西晴雨表」,杜芭麗好像是所有人的焦點,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放眼整個宮中無一知心人。杜芭麗也曾以主人的身份邀請貴婦們舉辦派對,但來者不過是看在路易十五的面子上罷了
1760年François Léage出品的「看客椅」,椅背上的扶手專供圍觀遊戲的人撐著休息。後來路易十五薨逝,杜芭麗終於失去了她在這世間唯一的、也是最後的依靠。新王路易十六繼位,已貴為王后的瑪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杜芭麗永遠地逐出凡爾賽宮。這尊半身塑像是夫人向Augustin Pajou訂購最後一件藝術品造化弄人,當年還是村姑的讓娜就是從修道院來的巴黎,如今離開了人間最繁華處,又被關進了修道院——原來麻雀就是麻雀,天上走一遭,最後也成不了鳳凰。11個月後,路易十六夫婦發慈悲許杜芭麗回呂西安訥莊園養老。這張覆蓋著18世紀熱那亞天鵝絨的床是夫人在凡爾賽的回憶之一,後來隨她被搬到了呂西安訥莊園
本可在莊園裡帶著對先王的回憶潦草此生,但杜芭麗做錯了一件事。
一天莊園裡遭遇強盜闖空門,杜芭麗的珠寶幾乎全部被盜。驚慌失措的她立刻憑記憶擬了一份失竊清單,並列印出來四處分發企圖找回那些寶貝。萬萬沒想到,這長達8頁的清單最後竟成了杜芭麗的死亡通牒。清單的抬頭還用加大號字體寫著「懸賞2000路易尋寶」,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的珠寶收藏價值連城人們對她公布的珠寶數量以及克拉數感到震驚,好像瞬間就明白了為何與英國、普魯士的戰爭7年都沒能打贏,大片海外殖民地被割讓。「國家稅收落入蕩婦口袋」、「紅顏禍水掏空國庫」,怒不可遏的人民仿佛在杜芭麗這裡,找到了國勢孱弱的源頭。
![]()
杜芭麗不知危險臨近,還多次跑到英國尋找丟失的珠寶,最後落人口實,以「叛國罪」下獄
法國大革命期間,漸失人心的波旁王室也不遺餘力地把杜芭麗推出去當替罪羊。和發起戰爭花了幾十億的國王比,一個花錢買珠寶華服的情婦,顯然更適合當靶子。殃國禍水,斬首示眾——老百姓最愛的戲碼,終於在協和廣場中央上演。
人們甚至遷怒於她曾住過的呂西安訥莊園,這個刻有杜芭麗姓氏縮寫的落地窗鎏金把手,在大革命期間被憤怒的民眾拆除
![]()
曾叫囂著把夫人趕出宮的瑪麗也在2個月前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