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極果體驗師juni原創
不管是做設計師還是英語老師,我這個工作始終都是避免不了久坐。一天下來感覺全身都要僵住。尤其是上課,久坐的同時還得不停說話。高峰時期一天八個小時上課有多累呢?這麼說吧,普通人一天工作完的放鬆可能是去看個電影,但我們下課之後連走去電影院的力氣都沒有了……
每次下班之後趴在床上的時候,就好希望能有個人給按按肩背,放鬆緊繃的身體。可是,我這個人,用南京話說,就是特別「夾生」,特別害怕被陌生人觸碰。所以馬殺雞是不能馬殺雞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去馬殺雞的。去泰國旅遊時,所有朋友都去SPA了,就剩我一人泡泳池。
我這個「既希望按摩舒服舒服又害怕別人碰」的習慣快把我憋死了,不求人的按摩椅自然而然就進入了我考察的範圍。長期以來,我一直處於到各個商場體驗「蹭坐」的狀態,而這次體驗的美國西屋S300按摩椅終于堅定了我要入手一臺按摩椅的想法。
顏值高,擺在家裡不違和
說實話,一直沒有買按摩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顏值。作為室內設計師,實在不能接受客廳裡出現一個體積巨大的不和諧物體,所以考慮再三都沒能下定決心,總覺的這麼「奢靡」的設備跟我家偏冷淡的風格不匹配。但當西屋的這臺按摩椅真正放進來時,我發現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違和,甚至它「土豪金」的配色似乎還有些和諧。
香檳金和米白色的側面
座椅側面是橢圓的造型,有一種把整個人包裹進去的感覺,非常有安全感。
棕色的菱格紋表面是親膚皮革材質,不會像劣質PVC那樣變脆剝落,還配有可以拆下的獨立頭枕。買之前我也做了功課,特地研究了西屋的檢測報告,裡面明確指出零甲醛,無異味,不會導致過敏或其他肌膚問題。這點很重要,特別有孩子的家庭,老婆和孩子,特別看重這個。
也是因為要親密接觸的問題,我從來不在外面使用共享按摩椅,總覺得皮質廉價,還一股「頭油」味。所以自己擁有一臺親膚材質的按摩椅才顯得特別重要。
可單獨拆下的頭枕
如果喜歡更直接、大力的刺激,使用時可以把頭枕撤走;女士和父母喜歡力度偏溫柔的,可以把頭枕墊上,已兼顧各個家庭成員的偏好。
座椅的底部是導軌底座和電源接口,在最初開箱之後只要在這個位置接上電源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完全沒有其他的安裝步驟,開箱即用,非常省心。另外,在底座的後部還有兩個滾輪,降座椅翹起就可以推動,很貼心。不然這麼重的物體實在不知道怎麼移動。
肩部的三層氣囊
小臂的按摩氣囊
腿部的按摩氣囊,足底有滾輪
放置遙控的位置,貼心的細節
側面閃亮的Logo
智能檢測肩高,按摩行程更匹配
接通電源,打開開關,小腿的卡託會慢慢抬起,整個座椅開始向後傾斜,背後的按摩機械手會自上而下運行再回到肩部。我原本以為這個大概是機器開始運行的自檢過程,後來研讀說明書才發現原來這是它在智能檢測使用者的肩高,以便匹配合適的按摩行程,實在太智能了!
開機之後的姿態
而小腿部分的卡託可以通過踩踏的方式往下延伸,以適應不同的腿長。在對使用者各種完美匹配之後,按摩椅自帶的按摩程序就開始工作了。我身高是175cm,只需要往下伸腿5cm左右,按15cm伸腿設計邏輯,這款按摩椅可以支持至少1.85米身高的人士使用。
多種按摩模式,滿足不同需求
自帶程序共有六個默認模式,分別是1.全身按摩模式;2.頸部護理模式;3.泰式拉伸模式;4.睡眠模式;5.男士模式;6.女人/老人模式。
全身按摩模式:花樣超多,多檔可選
這是花樣最全面的按摩程序,默認時長15分鐘,3D機械手會從頸部開始,然後逐步過渡到背、腰部和臀部,再輔以肩部、小臂和小腿氣囊的輪流按壓,到程序大約還剩5分鐘時會回到頸部,再自上而下走一遍。按摩手法共有六種,揉捏、拍打、揉拍(前兩者共同使用)、敲擊、揉敲(揉捏+敲擊)和指壓,全身按摩模式會各種組合花式上場,確保最豐富全面的按摩體驗。
按摩的力度共分三檔,自動默認是第二檔。像我這種從不馬殺雞的,只受得了一檔的強度。座椅可以在自動模式中自己調節強度,而不影響自動行程。調到一檔之後,我只能說體驗太舒服了。3D機械手深入淺出,不光有上下行走,還有左右方向的揉捏,同時還能控制上頂的高度,相當到位,且不硌人。這一點真是太重要了,我這個敏感體質不知道篩掉了多少個「硌人」的按摩椅,只要機械手讓我感到疼痛,就是秒棄。
在我的概念當中,按摩是為了讓人舒適放鬆,而不是齜牙咧嘴。這一點西屋讓我特別滿意。
頸部護理模式:針對按摩,我的最愛
在遙控上選擇B,就進入了頸部護理模式,座椅會調整成零重力的姿態,以方便更好對頸椎進行按摩,整個人好像睡在雲端一般。雖然名稱叫做頸部護理,但這15分鐘並非只是在按摩頸部,其他部位同樣會有兼顧,只是相對全身模式來說,機械手回到頸部的次數會更多,針對時間也更長。畢竟對著同一個部位捏15分鐘估計沒人能受得了。
因為長期伏案工作,頸椎壓力比較大,零重力的姿態和對肩頸部分的針對性,讓這個模式成為了我的最愛。
泰式拉伸模式:不斷變動角度,感覺太奇妙
C模式就是泰式拉伸模式,我發現其實這個模式的行程是和全身按摩模式幾乎是一樣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氣囊和座椅角度的配合。整個過程當中,座椅的角度會不斷變動,通過人體的自重配合出最大化的按摩效果,來回移動時有一種在海盜船上的奇妙感覺。在座椅調整到平躺的狀態時,肩部氣囊會充氣加壓,把人緊緊地摁在座椅上,這時3D機械手再自上而下揉敲到頸部,這感覺太酸爽了!
睡眠模式:力度輕柔
下一個是睡眠模式,這依舊是一個全身的行程,角度接近平躺。
按摩力度、幅度和氣壓壓力都默認設成了最小,而且氣囊按摩的頻率也降低不少,按摩手法貌似有很多新的組合。不過對於我來說,這個模式依舊是很「給力」的,雖然是睡眠模式,但我受力程度小,所以想要睡著是不太可能。不過它按摩完會繼續保持零重力角度不變,目的應該是想讓你繼續睡覺,不要被吵醒。
男士模式:舒爽的拍打、敲擊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選擇了這個模式開始體驗,它又叫做「運動恢復模式」,默認力度和氣壓都是三檔最高。但意外的是經過了最初幾十秒的適應之後,似乎最大按摩力度也沒有造成任何不適。男士模式著重了對於背部的按摩,肩部氣囊和小臂使用的頻率非常高,似乎比較關註上肢的放鬆,整個模式當中敲擊的手法也也是使用較多的,整個人在座椅上一直在抖。
相對揉捏來講,我個人更喜歡拍打、敲擊的感覺,這個模式意外地成為了我第二最愛。
女人、老人模式:非常舒緩
這項模式與睡眠模式比較類似,按摩強度和氣壓強度都是最小一檔,氣囊使用頻率明顯降低,而且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揉捏的手法使用非常多,就連敲擊的時候也是使用與揉捏組合的揉敲手法,有很多大行程的按壓,非常舒緩。
手動模式:有針對性的按摩
西屋的這臺按摩椅通過組合各種姿態、手法、機械手以及氣囊的用法,調配出了非常豐富的6種自動模式,可以說已經完全可以勝任大部分的使用要求。如果這樣都還不滿意的話,可以再來試一試它的手動模式。
通過調節控制器的上行、下行,我們可以控制機械手的位置,再搭配不同的手法,對某一部位進行針對性按摩。按選氣壓按摩,則可以控制三處氣囊,對肩部、小臂和小腿進行針對性按摩。
如果是久坐伏案工作,可能只需要5分鐘時間針對頸椎的揉捏。又或者逛街步行勞累,則可以用腿部氣囊針對性按摩小腿與足部。作為自動模式的輔助,是非常好的搭配。
細節之處也十分打動人!
除了硬核的按摩功能外,這臺按摩椅還有一些很打動人的小細節值得與大家分享。
1. 零重力模式
首先是在任意按摩模式下,我們都可以手動調整按摩椅的姿態。直接按下零重力,我們可以獲得最接近平躺的姿勢。
零重力的姿態
市面大部分按摩椅會定義零重力為127的角度,而每個使用者的個體差異導致這並不一定適用所有人,所以西屋的這款按摩椅特地設置了單獨的腿部和座椅角度控制按鈕,以讓人獲得最舒適的坐姿。
很多時候按摩程序結束了我也不願意起身,就把它當做一把躺椅也是極好的。
在按摩椅上改改作業
2. 全長140cm的SL軌道
這款按摩椅適用的是遠超市面平均水平的140cm軌道,以供機械手可以運行更長的距離,更好實現對頸部和大腿部位的兼顧。整個骨架也是1.5m的精鋼骨架,在看不到的地方也毫不偷工減料,可謂良心了。
3.一體機免安裝
西屋這款按摩椅完全不需要安裝,放好之後直接插電使用即可,非常的方便。
4. 一鍵前移
雖然西屋的這款按摩椅為了更好的效果適用了更長的軌道,但整體的尺寸並不算誇張,而且它有個很貼心的「一鍵前移」功能。就是說,不管在使用過程中座椅的角度怎麼調整,整個機器都是向前移動的,並不會因為座椅往後倒就撞到後方的家具或牆壁,這一點可以在視頻裡很好地看到。所以使用這臺按摩椅時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只要保持後方5cm的空檔就夠了。這也讓它更少地佔用房間的面積。
5. 藍牙音箱
這真的是我最愛的地方了!藍牙音箱藏在頭枕的兩側,可以連接手機,這樣在按摩的同時還能欣賞音樂,太愜意了!
翻開頭枕就可以看到音響
而且音箱的調校是偏向輕音樂的,低頻很弱,高頻也不刺耳,主要集中在比較厚實圓潤的中頻,這樣的設置不會讓人聽得躁動,更加容易放鬆。
小結
西屋這臺按摩椅滿足了我對按摩椅的一切需求。
不論是完整一套流程的放鬆,還是針對性的按摩,它都遊刃有餘。大氣優雅的外觀也讓它毫無障礙地融入我們的家具壞境。自從有了它,每晚飯後必有一段時間是在按摩椅上度過的,甚至按摩結束了也不願意起身,就這麼坐在西屋的包裹裡,刷刷手機、聽音樂,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