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信息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溝通都是通過手機、電腦等虛擬界面,社交能力逐步退化。而那些社交能力突出的人,往往在工作生活中更加順風順水。
而最能體現社交能力的場所不是學校、不是辦公室,而是「畢業聚餐」。人一生終會有很多群同學團體,小學、初中、高中等等,甚至中途轉學會更多,而參加畢業聚餐的機會越多,就代表這個孩子的人緣更好、社交能力更強。
「怎麼沒人通知我」?畢業聚餐顯露社交能力,三種孩子往往被落下
同事小王講了一件事,他前不久去參加了小學同學聚會,大家很多年沒見了,這次也只是召集到了一小部分人,還拉了個同學群。
過了沒幾天,群裡新進了一個人,聊著聊著才想起來是班裡最不受待見的那個人,而他知道聚餐後還質問「怎麼沒人通知我」?
這句話讓班級群裡一陣尷尬,大家都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那麼討厭。當年跟老師打小報告,惹怒了不少同班同學,如今聚餐只是沒聯繫到他,就在群裡討人厭。後來,索性就把他踢出了群聊。
像那位說「怎麼沒人通知我」的同學一樣,不少孩子情商很低,畢業聚餐都會被落下,尤其是以下三種,看看你們班準嗎?
1)愛打小報告的學生
班級是個團體,一旦辦理出現愛打小報告的學生,無論是男生女生都會討厭。而這樣的學生情商低,為了一點私利出賣朋友,社交能力也很差。
2)班裡最邋遢的學生
每個班級裡都會出現一個很邋遢的孩子,衣服、被子、床鋪、課桌都不乾淨,身上還帶著一股味道,成為同學們集體口伐和討厭的對象,社交能力就像個人衛生一樣提不上去。
3)好大喜功的學生
這類學生往往不是學習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稍微有些進步就四處炫耀,考不好了就冷漠矯情。這樣的學生可能會被老師喜歡,但是不會被同學真正喜歡,過於看重自己,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從學生時代就應該培養了,父母別大意
作為過來人,每一位父母都經歷了「社交局限」的苦,在工作生活中會耽誤很多時間。如果想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三個優點。
1)首先教孩子做好自己
想要贏得別人的賞識,首先要注重個人第一印象。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愛乾淨、打扮自己,邋遢的孩子永遠不會被喜歡。
除了乾淨整潔之外,要注重個人言行舉止,不需要做到彬彬有禮,但是也不能滿嘴髒話。
2)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朋友
孩子之間也存在社交,而這個社交需要父母的支持鼓勵。曾看過一個案例,一個孩子帶著朋友回家,想要跟媽媽要5元錢去買零食,結果被拒絕了,後來孩子就逐漸心理自卑,不再主動交朋友了。
父母要積極鼓勵孩子社交,孩子們在家裡鬧騰的時候,只要不毀壞東西,沒有安全危險,儘量不要過度幹預。
3)教育孩子學會讚美別人
懂得適度讚美別人的孩子,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讚美是最快速的獲得友誼的方式,也是社交能力的最強證明。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欣賞他人,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恰當地給出建議的讚美,社交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