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什麼意思,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2020-12-26 騰訊網

引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詩人王昌齡在《出塞》中非常豪邁地寫下這一詩句,用以表達對祖國的愛戴。

據有關文史記載顯示,周朝以後,我國就不斷地向西北地區開發,秦地也由此而出現。秦漢時期,國土面積便不斷地向西北地區延伸,中原王朝在西北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從而將中國的名字傳出去,China成為中國的獨有名稱。說起國名,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很多國家中,「共和國」、「王國」、「合眾國」等都非常普遍見到,而有一些國家卻使用「斯坦」。

據說,國外的一個國家也將中國稱之為「斯坦」。那麼,「斯坦」表示的是國家嗎?還是有其他的含義。

一、「斯坦」的含義

全世界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一些國家的名稱比較特殊,國名中通常都會帶有「斯坦」的字樣,且大多都集中在中亞地區。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哈薩克斯坦等,

此外南亞中還有巴基斯坦和中東地區的巴勒斯坦。據說,印度以前的國名中,也帶有「斯坦」。

從這些國家中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即它們的國內都有穆斯林,有的甚至是以穆斯林建國的國家。因此,有人自然地將穆斯林國家和「斯坦」聯想到一起,將「斯坦」稱為是穆斯林國家的專有稱號。

其實,這種手法是極其錯誤的,兩者並沒有直接和必然的關係。那麼,這些國家為什麼都帶有「斯坦」?

據考證發現,古波斯語中有一個單詞是「stan」,根據其漢語的音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斯坦」,其真實的意思為「地方」、「地區」、「領域」等。將它與國名結合起來,某某斯坦就是某某地方。

在233個國家中,有38個被稱之為地區。不過,這些地區與被稱之為某某斯坦的國家沒有關係,雖然「斯坦」被翻譯成地區,但它們卻擁有獨立的國家主權,是一個體系完善的國家,無論其國土面積有多大,都獲得了世界各國的承認。

從地圖上看,擁有「斯坦」之稱的國家似乎已經排成一條直線,從我國的西北地區一直拍到古波斯(今伊朗)的附近。用美國歷史學派的觀點來看,文化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各主體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會互相傳播,經過主體文化的消化和改造,最後成為新的主體文化的一部分。

簡單地說,「stan」是波斯國家的專有詞彙,經過歷史長河的影響,被稱之為某某斯坦的國家不斷地向東推進,從而有了至今的局面。

這裡還有一個很長的過渡帶,「stan」最初的寫法是「stin」,經過不斷的發展之後,最終演變成如今的寫法,不過其含義沒有出現改變,都用於指代「地區」、「地域」、「區域」等。

據說,在一個國家的語言中,中國也被冠以斯坦的稱呼。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中國也有「斯坦」之稱

從目前穆斯林國家的分布狀況來看,其實中東地區並不是他們的集中點,北非等地有更多的穆斯林國家,不過它們卻沒有用「斯坦」來給國家命名。

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斯坦」並不是穆斯林國家的專有,只是在向東傳播的過程中,中亞和南亞等地區受影響極深,國家的名詞也出現了某某斯坦之稱而已

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的語言中,將中國的名稱也連帶著「斯坦」。這個國家就是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的外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依照地理來看,亞美尼亞與我國的距離還是很遠的。

而他們的語言詞彙中居然會給中國冠以「斯坦」,可以證明的一件事就是,在古代的時候,中國的影響力早就宣揚到高加索地區。

亞美尼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曾加入蘇聯,成為蘇聯在靠近歐洲地區的加盟國之一,其主要的語言是亞美尼亞語和俄語。而在亞美尼亞語中有一詞彙為「Cenastan」,根據字面上的翻譯或者是語音上的直譯,它指的就是中國,抑或稱之為「秦那斯坦」。

進入現代,「Cenastan」也出現了形態上的變化,以「Cinastan」的寫法錄入亞美尼亞的語言和字典中。當然,有人對於「秦那斯坦」的翻譯方法尚持懷疑態度,認為翻譯中的「秦」與2000多年前的秦朝無關,秦朝在那時極有可能還沒有被宣揚到高加索地區。

但無論怎麼翻譯,這一詞彙中存在著「stan」,也就意味著中國在外國人的語言中被稱之為某某斯坦。

那麼,「Cinastan」(秦那斯坦)又是從哪裡出來的?

三、「Cinastan」的來源

雖然學術界對於將「 Cina」翻譯成「秦」尚有很大的爭議,但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個詞彙一定會晚於秦朝出現,至少在秦朝末年,中國古代王朝的名稱早已通過某些途徑流傳到國外。

據考證發現,梵語中有一個詞彙叫做「Cīnasthāna」,一些學者就認為,這是「Cinastan」的真正來源,即把中國的名稱帶有「斯坦」正是來源於此。

梵語是古代印度的一種語言,在佛經中就有「Cīnasthāna」的漢音翻譯,即中國人無所不知的「震旦」,其全稱為「摩訶震旦」。

根據佛經的記載,東方是日出的地方,名曰「震」,故印度之東的國家被稱為「震旦」。據說,「震旦」就是外國對中國最早的國名的稱呼。

我國有一所鼎鼎大名的大學也曾用「震旦」來給學校命名,即現如今無數高中生都想要考進去的上海復旦大學,它的早期校名叫做「震旦大學」,如果翻譯沒有錯誤,可以將其理解為「中國大學」。

不過,「Cina」不僅僅被翻譯成「震旦」,在日本侵華時期,它的另一個翻譯被日本帝國主義盜用,一直成為中華民族的恥辱,從而被捨棄。

結語

國家的名稱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形象和尊嚴,不容他人進行侮辱與篡改。所以,對於別的國家的名稱,不要隨意地使用一些自己發明的詞彙去描述,否則會引起公憤。

就如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過程中一樣,將中國與南亞地區的人用不文明的稱呼共稱,在取得抗日戰爭和第2次世界大戰勝利後,日本的詞典與課堂上,仍然使用侮辱性的稱呼來指稱我國,引起我國愛國者的強烈抗議,最後他們才將其抹去。

可以說,如果國家沒有變得強大,仍然受到西方國家的擺布和控制,那麼想要讓日本抹去那種侮辱稱呼幾乎是不可能。所以,要感謝黨的偉大領導和國家的偉大復興。通過對「斯坦」的解釋,也可以了解到,它與穆斯林國家沒有多大的關係,只是古時候一直沿用下來的一種稱呼而已。

參考資料

《中東手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亞國家大多以「斯坦」結尾,有啥含義?為何古中國也叫「斯坦」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亞國家的國名大多以「斯坦」為後綴,比如什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很多人都說,一般叫「斯坦」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專家卻否定了這一觀點。近年來,隨著中亞地區古文獻的不斷出土,「斯坦」的秘密也逐漸被揭開,而且專家們意外發現,中國在古代也被稱為「斯坦」。
  • 中亞國家都稱「斯坦」,到底啥意思?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西周的「中國」用意非常明顯,指的就是中原地區,戰國諸子百家的文獻中,「中國」屢見不鮮,古代中國,並沒有國家性質概念,只是以朝代自稱,強漢、盛唐兩大王朝,對後世影響尤深。如今我們也有「漢人」、「漢服」一類的稱呼,在海外也有「唐人」、「唐服」、「唐人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西亞、中亞、東歐也稱呼中國為「契丹」。
  • 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眾所周知,世界上一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被承認國家主權的就有195個。每個國家的名稱都不同,但是人們可以從名字推廣出很多國家基本位於哪個區域,因為有那麼幾個國家的名字非常相似,它們都帶上了斯坦這樣的後綴。
  •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名中帶有斯坦、尼亞等後綴?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也是全世界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裡,與14個國家接壤。中國的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六國隔海相望。在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中有8個國名中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
  •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名字後面,有「斯坦」、「尼亞」等字樣?
    除了這五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後面也帶有「斯坦」,比如我國的巴鐵兄弟巴基斯坦(Pakistan)。還有一些國家,名字裡面其實也有斯坦,只不過因為翻譯的時候我們給省略掉了,比如阿富汗(Afghanistan)。
  • 印度人想改國名,將命名為巴拉特或印度斯坦,掀起印網友激烈爭論
    作為一個「有夢想」的國家,印度一直對於「大國」這個稱呼耿耿於懷,為了向其他國家證明能配得上這樣的稱號,經常做出一些看上去不那麼成熟穩重的事情,鬧得啼笑皆非。除了跟中國明著「較勁」,印度連「大哥」美國的話也經常不聽,幾乎總是在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當然,大部分時候人們也樂得看個熱鬧。
  •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名稱後綴有「尼亞」和「斯塔」?有什麼意義嗎?
    導語: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名稱後綴有「尼亞」和「斯塔」?有什麼意義嗎?相信很多人都有發現,許多國家的名稱後綴都是「尼亞」「斯坦」像是肯亞,亞美尼亞、羅馬尼亞,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伊裡斯坦等等,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國家的名稱後面後綴都是一樣的呢?
  • 中亞為什麼是「索倫斯坦」國家?為何被稱為中國的「索倫斯坦」
    自古以來,無論中外,名字對於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然,一個國家的名字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有著普普通通的豐富寓意,其實我們中國的情況下,儘快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中國」這兩個字,那刻有一尊「什麼」銘文,上書「中國多其宅,龐茲在民開竅
  • 專訪傑西卡·查斯坦:我就是「勞模姐」
    三年前,傑西卡·查斯坦和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生命之樹》在坎城獲得了關注,這個白羊座的女演員每年都有五六部電影作品,而且幾乎部部精品,粉絲們給她取名「勞模姐」。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出對自己這個外號的極度喜愛。此次坎城電影節上,傑西卡·查斯坦主演的《他和她的孤獨情事》展映。
  • 斯坦·李在漫威世界的首個彩蛋是?
    已故的斯坦·李在漫威電影宇宙裡留下了非常多美好回憶,幾乎每一部漫威電影中都有他的身影。不過,在斯坦·李出現在漫威電影宇宙之前,他就已經在一部漫威漫畫中現身過了,這也是他在漫威世界裡的首次客串。大約60年前,斯坦·李和老搭檔傑克·科比曾出現在《神奇四俠》第10期的漫畫中。他們在漫畫封面和內頁都出了場,但沒有露臉。在封面上,斯坦·李和傑克·科比背過身來討論關於神奇四俠的事情。而在漫畫裡,他們也是刻意遮擋住了臉,在商議關於一些超級反派的事情。
  • 並不是斯坦李,還有哪些有關的重要人物呢?
    斯坦李大概漫威80%的角色,都是斯坦李創造的,還有少部分20%的角色,由漫威的同事,比如漫威的搭檔科比創造的,科比是一位畫師,當年,漫威還只能印在紙上的時候,就是主要由科比畫出漫畫冊傑克·科比但是,如今大部分的角色,最初都是老爺子斯坦李想出來的,比如鋼鐵俠、蜘蛛俠、雷神、綠巨人,這種耳熟能詳的角色。
  •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超級英雄遠去,如江湖失去金庸
    從今天開始漫威的英雄電影裡再也沒有漫威之父斯坦·李的背影了神奇漫畫公司90%以上知名的角色都是由斯坦·李親自創作他的漫畫已經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不同的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就在前不久斯坦李工作室表示斯坦·李一直想創作一個中國的超級英雄並在微博上發起了徵名活動
  • 《艾娃》發布預告片 陳衝暴打傑西卡·查斯坦
    《艾娃》發布預告片 陳衝暴打傑西卡·查斯坦 時間:2020.06.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關於國名翻譯的那些趣聞
    也就是說這只是一個徽標改名事件,不會影響各國對荷蘭國名的翻譯,該咋叫還是咋叫。但是也要解釋一下荷蘭外交部為什麼要修改對外徽標。因為Holland(荷蘭)嚴格來說字面意思是只是指兩個省,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這兩個省雖然是國家的核心,但是Netherlands(尼德蘭)才是這個國家一直以來的正式官方英文簡稱。
  • 「漫威之父」斯坦•李離世;聯想在美國價格比中國低?;濫用抗生素「最後殺手鐧」恐失效 | 每日大新聞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世界衛生組織12日公布的《抗生素消耗監測報告》研究了全球65個國家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在65個國家中,蒙古消耗抗生素情況最為嚴重,平均每千名國民日均抗生素攝取量達64.41劑。中國其實也是使用抗生素的大國,看抗戰片時常常出現的「盤尼西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種沙星、各種黴素,都是抗生素,可以治療大多數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疾病,也有許多人稱它為「消炎藥」。雖然概念不能等同,但還是那句話:用藥遵醫囑啊。
  • 中亞的五個「斯坦國」,是怎麼演化來的?
    然而,現代意義上的中亞一般是指五個「斯坦」國家,從蘇聯解體、五國獨立,到今天也只有三十年。那麼,從悠遠的中亞古文明,到年輕的五個「斯坦」,又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呢?
  • 傑西卡·查斯坦:愛表演如生命
    2011年,傑西卡·查斯坦與布拉德·皮特、西恩·潘聯合主演了由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劇情電影《生命之樹》,影片講述了傑克與其家人的故事。她在片中飾演散發慈愛光輝的慢節奏母親,並憑藉該片獲得第37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獎 、第7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獎。
  • 漫威之父斯坦李,為什麼最喜歡比劃蜘蛛俠手勢,原因讓人感動!
    他們這些人似乎都有很強大的背景。漫威英雄合照比如鋼鐵俠是武器製造專家,父親也是著名的科技大佬;綠巨人在出生之前,體內就有特殊基因;黑豹是一個國家的國王;雷神索爾是神。似乎這些角色和我們都不相干,這些人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我們普通人似乎一輩子也不會成為。
  • ...印度_軍事|亞洲地區|庫爾特·譚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戰鬥機
    然而經過半個世紀的沉澱,這一被稱之為「亞洲之光」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最終也不過是世界軍工史上的笑話罷了。據悉,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就超前研製出了亞洲第一款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FH-24「風神」戰鬥機,而這一成就不僅在亞洲十分奪目,就算跟美國和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相比,也算得上是獨一份,畢竟當時美蘇兩國才剛剛開始研發戰鬥機,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所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能夠研發出這樣一款戰鬥機,的確是令人刮目相看。
  • 塔吉克斯坦中亞的高原
    上期介紹了中亞的朝鮮土庫曼斯坦這期介紹中亞的高原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位於阿富汗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之間,是中亞五國中唯一主體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國家,也是中亞五國中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