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寧津融媒體中心主播司書翠,今天與您分享作家梁曉聲的作品《你追求的,就是你人生的意義》。
你追求的,就是你人生的意義
作者:梁曉聲
我曾多次被問到——「人生有什麼意義?」往往,「人生」之後還要加上「究竟」二字。
「人生有什麼意義」這一個問題,從本質上說,是從「現在時」出發對「將來時」的一種叩問,是對自身命運的一種叩問。世界上只有人關心自身的命運問題。「命運」一詞,意味著將來怎樣,它絕不是一個僅僅反映「現在時」的詞。
我回答過這一問題。
每次的回答都不盡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滿意;有時聽了的人似乎還挺滿意,但是我十分清楚,最遲第二天他們又會不滿意。
因為我自己也時常困惑,時常迷惘,時常懷疑,並時常覺出著自己人生的索然。
一般而言,兒童和少年不太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話,他們倒是很相信人生總歸是有些意義的,專等他們長大了去體會。厄運反而不容易一下子將他們從心理上壓垮。因為父母和一切愛他們的人,往往會在他們不完全知情時,就默默替他們分擔和承受了。老年人也不太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話。問誰呢?對晚輩怎麼問得出口呢?哪怕忍辱負重了一生,老年人也不太會問誰那麼一句話。
中年人是每每會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的。相互問一句,或自說自話問自己一句。相互問時,回答顯得多餘。一切都似乎不言自明,於是相互獲得某種心理的支持和安慰。自說自話問自己時,其實自己是完全知道著一種意義的。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對於大多數中年人都是有壓力的人生。那壓力常常使他們對人生的意義保持格外的清醒。
人生的意義在他們那兒是有著另一種解釋的——責任。
是的,責任即意義。是的,責任幾乎成了大多數是尋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義。對上一輩的責任、對兒女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總而言之,是子女又為子女,是父母又為父母,是兄弟姐妹又為兄弟姐妹的林林總總的責任和義務,使他們必得對單位對職業也具有銘記在心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一個人只從純粹自我一方面的感受去追求所謂「人生」的意義,並且以為唯有這樣才會獲得最多最大的意義,那麼他或她到頭來一定所得極少。
最多,也僅能得到三分之一罷了。但倘若一個久的人生在純粹自我方面的意義缺少甚多,儘管其人生作為的性質是很崇高的;那麼在獲得尊敬的同時,必然也引起同情。比如阿拉法特,無論巴勒斯坦在他活著的時候能否實現艱難的建國之夢,他的人生之大意義對於巴勒斯坦人都是明擺在那兒的。然而,我深深地同情這一位將自己的人生完完全全民族目標化了的政治老人……
權力、財富、地位、高貴得無與倫比的生治方式,這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單一地構成人生的意義。即使合併起來加於一身,對於人生之意義而言,也還是嫌少。
這就是為什麼黛安娜王妃活得不像我們常人以為的那般幸福的原因。貧窮、平凡、沒有機會受到過高等教育終生從事收入低微的職業,這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單一地造成對人生意義的徹底抵消。即使合併起來也還是不能。因為哪怕命運從一個人身上奪走了人生的意義,卻難以完全奪走另外一部分,就是體現在愛我們也被我們所愛的人身上的那一部分。哪怕僅僅是相依為命的愛人,或一個失去了我們就會感到悲傷萬分的孩子……
而這一種人生之意義,即使卑微,對於愛我們也被我們所愛的人而言,可謂大矣!人生一切其他的意義,往往是在這一種最基本的意義上生長出來的。
作者簡介:
梁曉聲,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他的作品多寫知青題材,主要描寫北大荒的知青歲月,對中國當代文壇產生了很大影響,被認為是「平民代言人」。其代表作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雨》《父親》等小說,曾憑作品《人世間》獲得第二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和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主播簡介:
司書翠,寧津融媒體中心主播。用心吐字,用愛發聲,用聲音感知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