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平「小吃集合店」,排隊3000桌,「景點式」餐飲成新風口!

2020-12-13 騰訊網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壽文彬

近日,一家店試營業,就排隊3000桌!

不僅巨額投資近2億,打造的5000平「小吃集合店」,還建在寸土寸金的黃金一線商圈!

它就是長沙文和友在廣州落腳的第二站——廣州超級文和友,繼長沙「排隊王」之後,此次在廣州,試營業就爆火等位上千桌,一舉奪得當地新晉「人氣王「,為什麼這個超級物種能開一家火一家?

跟隨職業餐飲網,一起看看新物種超級文和友的創新之處。

愛馬仕旁賣10元「草根」小吃

每天等位超2000桌

經過半年的裝修、20多天的試營業之後,投資達2億元的超級文和友終於在廣州揭開神秘面紗。

這是繼長沙站以後,文和友打造的第二站,這個超級物種,已經不能用「餐廳」來概括,它更像是一家市井生活的博物館,一個小吃集合店,一個餐飲綜合體。

1、5000平的「小吃集合店」,開在最黃金的一線商圈

「愛馬仕旁賣小龍蝦,CBD圈裡的釘子戶」

寸土寸金的廣州太古匯CBD商圈,歷來都是時尚,高端的代名詞,但如今,一座低矮的三層舊樓卻格外顯眼。

土味紅磚房、霓虹燈招牌,瀰漫著濃濃的市井煙火氣。很多打卡的廣州市民說,它特別像個80年代沒拆遷的「釘子戶」,與周圍格格不入,是現代和懷舊的強烈衝突。

一如長沙的超級文和友,選擇在當地最黃金的商圈,廣州超級文和友毗鄰愛馬仕,在市中心主力購物中心選址,5000平米的街鋪成了新地標。

廣州超級文和友將太古匯裙樓匯坊打通上下3層,將空間設計成了美食主題遊樂園。不僅有各式小吃,還覆蓋了美容美髮、文具店、紋身店、酒吧等業態可體驗,可以拍照打卡,可以了解歷史,可以吃喝玩樂。

2、復古、懷舊,魔幻市井,還原80年代老廣州場景

馬賽克風格牆面,嶺南花窗,茶樓檔口,犀利標語、復古單車、牆上的小廣告……

超級文和友原汁原味還原80年代的老廣州,而其中的每一個小吃店,都高強度還原了20、30年前廣式小吃店當時的原貌。

像阿婆牛雜,就還原了陳阿婆在芳村陸居路店鋪的場景,門前一個超大的藍傘和木門框上的「阿婆牛雜」風格,很有年代感。炒螺明還原了當年夜宵大排檔的感覺,標語、招牌都是80年代、90年代老廣州人的記憶。

連小檔口的服務員,都是穿著80年代服裝,在這裡感覺每一個角落都是復古電影中的鏡頭場景。

(復古裝扮,一秒回到80年代)

(甚至還有偽造的蜘蛛網,給人破敗舊舊的感覺)

故意做舊的土味磚瓦房、毛坯牆壁、從各處收集回來的建築舊物與日常物品,試圖還原80年代老廣州的生活場所。

(霓虹燈海報隨處可見)

(電風扇、舊電視、茶几,暖水壺,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復古懷舊)

3、把25種老廣州「草根」特色小吃原封不動搬進去

除了賣文和友的招牌美食小龍蝦、老長沙臭豆腐,超級文和友還挖掘了深藏在廣州各個角落的,有年代感的25種老廣州草根街頭小吃:

比如像是廣州「地標美食」御手信的雞仔餅;三萬隻煎餃一天賣光的64年廣州老字號八珍煎餃;還有從三十年前,就靠著一輛手推車,一個小攤,一份牛雜,成了廣州經典的阿婆牛雜……

讓顧客不用走到廣州各個角落尋找特色美食,在一家店就可以一次性「品味」廣州記憶美食。

4、每份小吃10-20元

相比廣州超級文和友對面高端商場裡米其林餐廳上千的一餐,超級文和友多以10元、20元每份的價格,顧客花近百元可以品嘗多種廣州地道美食。

為什麼文和友能火,別人還模仿不了?

很多餐飲老闆也模仿著,做超級文和友這樣的小吃集合店、美食城,卻只能東施效顰、照貓畫虎,以失敗告終。

為了剖析它的模式創新,近期職業餐飲網採訪了資深連鎖餐飲品牌戰略諮詢師壽文彬,他對超級文和友進行了深度解讀。(下文為壽文彬撰文,職業餐飲網略有刪改)。

1)還原80年代市井文化,引起消費主體共鳴

超級文和友截取的是80年代的市井文化,為什麼要選擇這個主題?

對比明代風,清代風,民國風,80年代的市井場景更有記憶沉澱,是當下餐飲主力消費客群,更能喚起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心智共鳴。

所以,當文和友把這個場景還原出來,裡面的一景一物,各類小吃美食,瞬間讓顧客一見如故。

超級文和友成了城鎮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是中國文化自信的一種現象和符號,是長沙美食界的「司馬遷」。司馬遷重新整理編輯了史記,讓中國的很多歷史文化得以傳承。而文和友是重新整理編輯了長沙、廣州等地80年代的很多的市井小吃和文化,讓很多快斷代的飲食文化得以傳承和重新呈現。

2)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反常規創意

所謂反常規也叫創意。其實一句話總結,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所謂情理之中,就是文和友一景一物幾乎做到80年代市井場景的一比一還原。

所謂意料之外,就是文和友把80年代的一條市井街原封不動的搬進了一家店裡。

別人在CBD裡賣米其林,文和友在愛馬仕旁賣市井小吃;別人是把戶內裝進戶外,文和友是把戶外裝進戶內;別人是賣產品,文和友是賣場景和文化,文和友做的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無論是長沙超級文和友,還是廣州超級文和友,都是選擇在最黃金「高大上」的CBD商圈,開一個又破、又土的市井小集市,但正是這種強烈的反常規和衝突,讓已經被同質化餐飲弄得麻木的顧客,瞬間有了興致。這也是文和友能引來大量自傳播的原因之一。

3)聚焦本地文化,將單一要素最大化

自從文和友,桂滿籠等品牌火了以後,引來很多餐飲老闆都想在場景和文化上學個一二,但實操時才發現只是皮毛,錢花了,效果卻沒有。

打懷舊牌的餐企有很多,但能做火的卻很少。還缺少一個核心要素,就是超級文和友的「聚焦本地,單一要素最大化」

文和友的場景是聚焦長沙、廣州等地80年代市井本地文化,把其單一要素最大化。在這個戰略重心上壓倒性的投入資源,把這個市井場景做深做透,其細節幾乎做到了一比一的還原。可以說挖到了1千米深,從而才能擊穿消費者的閾值。

就像廣州超級文和友就做了很多文化上的探索,為了表達對攤販們的敬意,超級文和友還拍攝了以街頭美食匠人們為主角的52集美食紀錄片《街頭大廚》。真正深入廣州街頭美食文化,不是單單立個牌子那麼簡單。

而其他餐飲老闆可能只是在做一個懷舊的概念,沒有投入、資源,還試圖想把一個地域上下幾百年的文化都想表達一下,最後的結果就是面面俱到但空泛,顧客感知不到。

競爭的本質不是差異化,是差異化價值上的差距化。差距化才是壁壘,才是護城河。

海底撈的服務,文和友的場景,費大廚的辣椒炒肉,其本質都是通過放大單一要素擊穿消費者的閾值。裹挾到更多的資源後,再以點帶面構建出壁壘。小企業不要去追求平庸的木桶理論,面面俱到,註定平凡無奇。

「店中店模式」+ 「烤紅薯戰略」

賺全產業鏈架構的錢!

「我們不是餐飲公司,而是文化公司。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任何一個餐飲企業,我們的願景是做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

這是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對自己品牌的定位,的確,無論是長沙超級文和友,還是如今的廣州超級文和友都不能簡單的定義為一家「餐廳」,而是更像一個「店中店」模式的餐飲綜合體。

1、店中店複合經營的商業新模式

文和友的商業模式要一分為二來看:

第一,文和友公司主體的商業模式,如果要找一個對標的話,就是迪士尼的商業模式

通過生產文化內容來獲取流量,賺全產業鏈架構的錢。包括超級文和友的直營利潤,各類子品牌加盟費(文和友旗下的小吃子品牌已經幾千家了),供應鏈利潤,文創周邊的利潤,線上商城的利潤。

第二,超級文和友是一種店中店複合經營的商業模式

如果要找一個對標的話,就是臺灣的誠品書店。自己賣書,把咖啡廳,影院,文創,畫廊展覽,餐飲等租給別人。通過文創內容吸引流量,最後達到即賺消費者的錢,還賺物業租金的錢。甚至是直接買地做旺人流後,引發周邊的房價上漲,然後和房地產公司一起分地產增值的錢。

文和友的商業模式,其實有無盡的想像空間。

2、「烤紅薯戰略」,讓品牌成了一個航母

文和友的戰略,我個人把他比喻為:「烤紅薯戰略」。

1)超級文和友是一個火爐

簡單概括,就是以80年代的市井文化場景為主題,以兩萬平的超級文和友旗艦店為框架主體。(火爐)

2)文化是往這個火爐裡加的炭

通過自建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文和友文化藝術館等,以及不斷整合一批又一批的區域內外藝術家、文化社團、文化從業者等。達到通過輸出文化內容,來引發傳播,從而提升品牌勢能。(碳)

3)子品牌和文創就是火爐邊上的紅薯

再圍繞這口燒紅的爐,衍生各種周邊文創作品,文和友線上商城、文和友香腸、文和友油炸社、文和友臭豆腐、媽媽茶和六點左右等小吃子品牌。(紅薯)

從而全面覆蓋全國,形成一個航母模式,所以我把他比喻成 「烤紅薯戰略」。

接下來的戰略布局,其實就是用時間去徵服空間。

也就是以長沙海信廣場店模式為基本雛形,未來五年內將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等國內外的一線城市開十家超級文和友(火爐)再通過不斷往這個火爐裡加炭(文化),來賣紅薯(多品牌全產業鏈架構)。

周邊的紅薯能不能烤熟,取決於爐旺不旺,爐旺不旺取決於炭加的夠不夠多(文化)。只要炭多炭好,把紅薯烤熟,就是信手拈來的事。

職業餐飲網總結:

搜狐CEO張朝陽曾說,「創新與其說是商業模式,不如說是日復一日」

超級文和友的火爆,並非是偶然拍腦門的創意,而是日復一日挖地三尺的潛心研究。

與其模仿,不如超越。超越的不是超級文和友,而是打造第二個更具創意、創新,有自己獨到性的「中國美食迪士尼」。

-END-

主編丨陳青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開業首日排隊3000桌,這家超級網紅餐廳什麼來頭?
    整座超級文和友佔地約50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樓,一樓設有多個檔口,邀請了阿婆牛雜、炒螺明、八珍煎餃、荔銀腸粉等25家廣州人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入駐,生生在CBD的餐飲區又生生造出一條小吃街;▲圖片來源:微博@超級文和友二樓三樓除了設用餐區外,還有紋身店、理髮店、文具店等極富市井煙火氣息的小店
  • 排隊超3000桌!一家餐飲品牌如何留住「老廣」市井煙火氣?
    阿婆牛雜、陳添記魚皮、恩寧劉福記雲吞麵……這些「老廣們」耳熟能詳、四散在廣州各地的市井美食,如今都能「一站式」品嘗。7月11日夜間,位於天河路商圈的超級文和友廣州太古匯店正式揭幕。該店位於太古匯·匯坊,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
  • 無人便利店成新風口?
    與此同時,無人店更多的是體現新技術、新場景的「試驗田」,盈利不是無人店在短期內的主要目標  文 《法人》特約撰稿 董毅智  近來,無人便利店走上了風口,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從去年亞馬遜推出的不用排隊不用結帳的Amazon Go, 到月前高鑫零售推出的繽果盒子,再到跨界選手居然之家也進駐無人便利店市場,無人便利店這個概念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一時間被人們所熟知。
  • 文和友排隊再創紀錄:一天取號突破兩萬桌
    10月5日凌晨,超級文和友海信廣場店門口排號已突破2萬桌。圖/通訊員提供紅網時刻10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丁蓉)「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你可以邊遊覽長沙邊排隊哦。」10月4日晚上8點37分,超級文和友微信公眾號發出的這條消息刷爆朋友圈,「超級文和友海信廣場店今天取號已接近20000桌顧客,請今天還在路上的朋友先選擇別的地方遊覽,對此我們深表歉意。」5日凌晨取號突破2萬桌。長沙有家網紅小龍蝦館,因頻頻登上熱搜,成為餐飲界「當仁不讓」的地標之一。今年國慶它會不會再創新高,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 網紅店扎堆社區商業街,這將是下一個風口嗎?
    除熱門景點寬窄巷子、「宇宙中心」太古裡之外,中糧悅街、華潤潤街以及天薈·萬科城市廣場都是近年新開出來的社區商業街,不少網紅店更是扎堆在這裡,這又將是下一個風口嗎?社區商業走向細分,餐飲業態支撐半壁江山和420工業文旅街區一路相隔的,便是華潤集團打造的「華潤潤街」。
  • 珮姐締造排隊986桌的行業神話,制勝法寶是什麼?
    對於網紅重慶來說,火鍋是重慶餐飲的超級IP,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依然是!火鍋發展到今天,不斷地經歷著變化和迭代,那麼在現今市場如此白熱化的局勢下,珮姐火鍋如何成為一棵常青樹,締造排隊986桌的行業神話,他們的制勝法寶在哪裡?
  • 盤點2019年瘋狂排隊的新餐廳:不是市場變冷,是你變遲鈍了
    再看菜單,同樣是最普通的香港茶餐廳菜式,菜單上「各式美食,歡迎外賣」的提示也樸實到心機滿滿。 上海開埠以來,從來就沒缺過茶餐廳,但是東發道卻能在開業後迅速躥紅,用餐排隊時間一度超過6小時,引來各種網紅打卡和黃牛賣號。
  • 「點都德」成都店開業,10分鐘排隊超200桌,有人質疑:成都的比廣州貴?
    早上10點,準時來到商場等待開門,和排隊的人群一起衝上8樓點都德(成都群光店)。10分鐘後,這裡的排隊人數突破200桌。有人說,像是拍電影一樣誇張,瞬間坐滿,一路狂奔。在網上,甚至有點都德的成都排隊攻略,以及外地點都德的代排隊服務。也有人質疑,點都德成都門店的菜品價格,比廣州門店貴上不少,真的如此嗎?
  • 長沙外賣小哥代排隊成新風景線
    數據顯示,外賣成為旅遊消費新方式,而美食、網紅店雲集的長沙,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網友前來打卡。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5日期間,長沙的旅行外賣訂單位列全國第八,熱門景區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一倍。而來自酒店的外賣訂單也增長了超過20%,約佔長沙總體外賣訂單量的9%。這些酒店外賣訂單中,超過五成訂單為湘菜、炸物類小吃等地方特色美食。
  • 重慶人有多愛吃火鍋,排隊300多桌也要吃!
    重慶作為名副其實的「火鍋之城」,擁有數萬家火鍋店,但是排長隊等候吃火鍋的店依舊數不勝數。不僅如此,如今在火鍋店的消費也越來越高,但越是這種昂貴的店,排隊的人越多。為了一頓火鍋,你排過多久的隊?(圖源網絡)大街小巷都是火鍋店的重慶,排隊吃火鍋的情景還是隨處可見,只要稍微晚點,到店後只能拿號排隊。在市民探索的13家火鍋店中,有12家到了晚上8點還在排隊。有的火鍋店網上排號排滿了,就只能到現場拿號。
  • 人氣店排隊不氣人 鼎泰豐如何讓客人耐心排隊
    人氣店的人氣指數高,排隊也就不可避免,如何讓客人耐心排隊成了很多餐飲老闆關心的問題。  在鼎泰豐,晚上不到六點鐘已經門庭若市,耳邊傳來日語、韓語、英語、廣東話、北京腔等各地語言。  依照人數幫客人分組,讓排隊不無聊  2005年,鼎泰豐的叫號系統只有一種排隊順序,常有消費者抱怨明明來的比較早,卻等得比晚排隊的人更久。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因為每組客人人數不一,有時空位是四人桌,下一組號碼卻是兩個客人,按照順序安排客人入座不符合經濟消息,不按順序又會得罪客人,這件事鼎泰豐苦惱了很久。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導讀餐飲行業有一點跟網際網路行業很像,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風口,抓住了這個風口,餐飲創業者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從黃燜雞米飯,到重慶小面,到酸菜魚,到串串香火鍋,每隔一段時間風口便會再現,抓住了風口的餐飲老闆們都賺到了大錢。尋找下一個餐飲風口,也成為了很多餐飲老闆們最熱衷於討論的問題,也成為了資本看好餐飲創業公司的關鍵點之一。
  • 一批「精緻小館」火了,45平日營收過萬,又一餐飲新模式?
    文 | 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最近,職業餐飲網發現一批「精緻小館」火了,家家排隊,60多平日營收都過萬!
  • 點都德成都店10分鐘排隊200桌!網友質疑:比廣州貴?
    工作日的中午排隊人山人海實在太太太太火爆了!!圖據@是你的甜喔·點都德起源於廣州,主售粵式早茶先後在上海、杭州開店也被人稱為走向全國的粵菜品牌這一次是點都德首次來蓉大眾點評上排在「成都粵菜排行榜第一名」成都人真的是盼太久了啥子喃?要排隊?不存在的!
  • 高端餐飲遇冷年飯預訂降三成 婚宴成主打
    記者還獲悉,2010年開業的穀粒燕翅鮑星匯園店下月將停業,該店屬於林記燕翅鮑的分店之一。對於關店原因,該店服務人員解釋稱是因為合同到期。但是有知情人士介紹,主要原因還是老闆虧本,每個月要至少貼幾十萬元。記者還走訪得知,至少有8家大型酒樓正在放盤,均為面積超3000平方米、定位於高端會所的無大廳酒樓。
  • 南京餐飲逐步恢復堂食:10人大桌只坐4人,顧客憑「寧歸來」進店
    【顧客進店須憑「寧歸來」 商務宴請實行分餐制】上午,記者首先跟隨南京江寧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一家小廚娘餐廳,店員已經提前調整好桌椅,為恢復堂食做準備。餐飲店負責人戴家花介紹,之前一個大桌可以坐10人,現在只能坐4個人;6人小桌只坐2人;並且桌子之間的間隔也放寬到2.2米。
  • 「到家消費」成新零售風口,鍋圈食匯如何乘風而上
    1、「到家消費」成萬億市場新風口國家公開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餐飲業實現收入42,716億元,正式邁入4萬億時代。與此同時,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2018年外賣市場規模突破4600億元,佔當年餐飲收入首次突破10%。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近50倍。
  • 日本好吃不貴的排隊美食大全!(東京、大阪、京都地區最新最全)
    附近景點:淺草寺地址:東京都臺東區淺草1-19-6電話:03-3843-1529人均消費:4000-5000日元大阪10大排隊美食(排名不分前後)鶴橋風月|大阪燒大阪燒作為大阪必吃小吃第一位,有些偏甜,如果不愛吃甜味飯的北方人可以跳過。
  • 北歐式排隊,禪城超百家餐飲店恢復堂食,收好這份指南!
    禪城區各商業體內的餐館近日陸續恢復營業以及提供堂食服務,記者連日走訪嶺南站、印象城等商場發現,部分只提供外賣的糕點網紅店,引導消費者開展「北歐式」排隊,提供堂食的餐館,也均按照「食肆令」指引,加大了飯桌之間的距離。 記者了解到,嶺南天地和嶺南站60餘家餐飲店已恢復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