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都上來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了生二胎的行列。在很多人看來一兒一女的組合最讓人羨慕,畢竟有著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的美好寓意。
不過這種組合也隱藏著一些問題,一般都是一胎是女兒的家庭才有生二胎的勇氣,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在現面前不得不低頭,但姐弟組合的存在導致了一個新詞的出現,也就是「扶弟魔」,很多男生擇偶時都避諱家裡有弟弟的。
從「大讓小」發展為給弟弟交學費
上大學時小谷多了個弟弟,當時還在學校上課媽媽發來照片告知的,以前並不知情。「大讓小」是家常便飯,弟弟惹出的麻煩都是小谷這個姐姐接鍋,不過這在後來都不算什麼。
畢業後,小谷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興致衝衝回到家裡宣布這個消息。一進門,小谷就看見一大桌子的菜,非常開心。吃飯過程中,父親對她說:「你有能力了,今年你把你弟的學費交了吧」,她撂下一句「憑什麼?又不是我生的」 便奪門而出。
父母讓姐姐給弟弟攢彩禮
再後來,家裡人催小谷工作、結婚,迫不及待地安排好她以後的人生。結婚後小谷按揭買了房子,和媽媽平時打電話時總不忘囑咐她好好工作攢錢給弟弟讀大學、攢彩禮、買房子,完全不顧她還房貸的壓力。
最後,小谷把老家的房子賣掉,和老公一起去了離家很遠的城市發展,除了逢年過節很少再回去過。
生老二要徵求老大的意見
在「生老二必須要徵求老大意見嗎」這一辯題中,傅首爾的一段發言讓人深思:當一個孩子有一百顆糖的時候,他又怎麼會介意分享呢?當他手裡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為什麼要徵求老大的意見呢?英國兒童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即便是1歲的孩子,也會對家裡出現的其他孩子產生敵意,他們會感受到威脅。如果老大一開始就不能接受弟弟妹妹的出現,那麼將來肯定會心生怨懟,對老二,對父母都不滿。
父母心裡要有一桿秤
美國加州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表明: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會不自覺對某個孩子特別偏愛。而生完二胎的人也很快就能發現,面對眼前兩個孩子,想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幾乎不可能。
是啊,父母的愛無限,但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會分身,這樣分攤給兩個孩子的看得見的愛並不均勻,難免會讓孩子產生「是老二的出生奪走了父母給我的愛」這樣的感覺。
不過孩子對愛的渴求是最直接的,不管他多大,他依然需要陪伴和關愛,大到父母對他的認可,小到一個擁抱。雖然這碗水不太可能一直都端得平,但父母需要多重視老大的感受,這樣才能平衡地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
各位朋友,你對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多怎麼看?可能存在哪些問題?歡迎告訴我們你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