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超過6100億港元,遠超港股通開通以來各年度水平。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超過6100億港元,遠超港股通開通以來各年度水平。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

  當前,騰訊、美團、阿里、京東、小米等新經濟股在港股中地位舉足輕重,恆指結構已經在改變。展望未來,新經濟股能否帶領恆指走出獨立行情?

  資金南下加速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保持高位,特別是7月份以來資金南下加速。

  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收盤,今年前11個月,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6119.25億港元(約合5459.36億元人民幣)。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3207.10億港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2912.15億港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前11個月,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516.93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474.16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042.78億元。

  最近三個月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的趨勢更加明顯。其中,截至11月30日收盤,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878.74億港元(約合1625.67億元人民幣),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960.20億港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918.54億港元。同期,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251.79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113.71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38.07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跌逾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平平,但隨著其在今年9月份觸及階段低點,有不少資金開始流入港股。

  衡量AH股比價的恒生滬深港通AH溢價指數在10月9日觸及149.8的高位後開始回落,部分機構認為相關H股較A股出現較大折價,因此買入H股股票。

  新經濟股成明星

  儘管今年以來港股表現平平,但新經濟股卻成為耀眼的明星。截至12月1日收盤,今年以來,騰訊控股累計上漲54.32%,美團累計上漲183.81%,阿里巴巴累計上漲24.13%,小米集團累計上漲142.58%。

  瑞信中國股票策略主管黃翔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相較於中國內地市場而言,中國香港市場受到全球市場影響更深,因此今年的風險點也較多。此外,恆指中的傳統經濟行業比例較高,也影響了今年整體表現。與之形成對比的是,MSCI中國市場指數包括了相當一部分中概股和A股,涉及一些新經濟行業,該指數今年就創下新高,表現搶眼。

  黃翔認為,未來投資者對於中國相關的股票,不論是A股、港股,還是其它海外市場上市的股票,依然要堅持配置新經濟行業和新產業。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策還是側重於科技、新能源車等行業。傳統經濟行業需要有重大轉變,才能更加獲得市場青睞。從中長期來看,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股票價差將逐步收窄,表現趨同,這需要時間和過程。

  看好新經濟板塊機會

  展望未來,哪些板塊能夠引領港股新航向?

  總體而言,多數機構看好新經濟板塊的機會,同時也認為優質的傳統行業標的依然具有投資價值。

  瑞信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伍澤恩(John Woods)指出,從行業板塊而言,新經濟領域為港股中的最佳機會,包括科技、醫療健康等細分板塊。從外圍大環境而言,不確定因素隨之消退,加之美元走軟等因素均將利好相關風險資產。

  國投瑞銀基金在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從具體板塊看,新經濟板塊存在較好機會,如網際網路、醫藥、硬體、可選消費等領域具備較好的成長性。另外,傳統行業也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

  景順長城基金則表示,考慮到港股市場當前估值和資金面情況,港股投資機會不亞於A股,建議繼續保持「新老經濟」板塊均衡配置。一方面,深入參與全球經濟反彈機會,看好汽車、耐用消費品、資本品等受益於內需改善的投資標的,以及線下服務、航空等短期可能明顯反彈的板塊;另一方面,可布局新經濟領域的長線投資機會,逢低吸納優質成長標的。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在最新報告中估計,MSCI香港指數涉及的上市企業明年盈利將強勁反彈21%,這意味著2019年至2022年間每股盈利年複合增長預期為5%至6%。港股明年預計將上漲8%至10%。

  上述報告指出,宏觀經濟改善,加上成長及價值型資金輪動,香港房地產銀行等周期價值板塊,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企業有望受益。此外,面對全球極低的利率環境,部分追求收益率的投資者可能在香港等成熟市場尋找機會,提供穩定現金流及股息率超過5%的股票料將受到青睞,並有望跑贏大盤。報告強調,香港銀行股今年以來一直跑輸大盤,當前估值已接近谷底。由於資金大舉流入,1個月期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從去年的約2.5%,下降至近期低點約0.11%,導致銀行淨息差大幅收窄,本地經濟走弱也令銀行資產惡化。但瑞銀財富管理認為銀行股股價已計入負面因素,隨著貸款加快增長、手續費收入改善及潛在撥備減少,該板塊有望進一步反彈。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百股漲停北向資金大幅流入 這些強勢板塊可能是未來行情的預演
    北向資金上午淨流入已超過80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39.15億元,深股通淨流入45.37億元。行業板塊全面開花今日早盤,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前期超跌的科技板塊再度走強,對拉動人氣起到突出作用。計算機行業指數大漲3.61%,四方精創早早封死漲停,科藍軟體、聚龍股份等紛紛跟漲。
  •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進入2021年,南...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南向資金最近一個月已經累計淨流入逾661億元。
  • 劉央呼籲投資「新港股」,深層解碼中國新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給全世界帶來災難,但同時也極大推動了人類的歷史進程,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而在中國,疫情大大提高了中國經濟的數位化進程,預計2020年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佔GDP比重將超過45%;而今年的港股市場更是呈現出一片向榮之勢,IPO規模預計將超500億美元,其中新經濟佔比80%,僅次於納斯達克。
  • 洪灝展望2021:香港資本市場或表現亮眼,價值板塊將王者歸來
    全球權益優先配置中國股市,超配中國 A 股、中國港股。標配美股,但需警惕美聯儲政策拐點衝擊」的配置建議。對於中國A股走勢,《報告》預測將演繹「從復甦到復興」行情並確認未來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洪灝表示,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短周期內出現周期性上升,通脹壓力逐漸顯現。在當前的經濟周期階段,價值板塊與低估值板塊有很大的重合。價值板塊是被遺忘已久的、估值較低的傳統和周期行業。
  • 香港恒生指數高開低走 光伏板塊集體拉升 保利協新能源大漲逾11%
    光伏板塊集體拉升,保利協新能源大漲逾11%,陽光能源漲逾8%,順豐清潔能源漲近7%。展望後市,艾德證券繼續看好港股市場長期價值回歸的趨勢,並看好在大宗商品、香港本地股、內地大型傳統行業、科技公司和消費品公司上的機會。相信隨著戰勝疫情愈發臨近,香港經濟將愈發企穩復甦,帶動相關行業估值修復。
  • 十四家券商跨年展望:2021年的港股迎來「明明白白」的牛市?
    當前A/H溢價處於歷史高位、同時港股市場特別是老經濟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點,中金認為H股可能跑贏A股。中金預計恒生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在2021年分別攀升至11800點和120點,與目前相比存在約10~15%上漲空間。短期內,中金預計周期性板塊將進一步發力,建議更加均衡地配置新老經濟板塊,部分周期性板塊(例如化工、原材料和航空)在經濟復甦環境下可能存在補漲機會。
  • 機構論市:白酒板塊資金階段性出逃 抱團板塊籌碼出現鬆動跡象
    摘要 【機構論市:白酒板塊資金階段性出逃 抱團板塊籌碼出現鬆動跡象】分析指出,抱團板塊資金出現鬆動跡象,短期對市場或有波動,但總體還是向好的,資金可尋求其他地方繼續刺激市場情緒。
  • 遊戲行業不斷引領板塊 遊戲概念股有哪些
    其中,持續提示字節概念強勢引領板塊,【凱撒(+156%)】領漲;我們年初重點提示的「全國一網」整合中【歌華有線(+49%)】領漲。上周漲幅靠前標的包括正式對外發布全場景智能應用技術平臺「巨浪引擎」【宣亞國際(+20.5%)】、以及上周周報提示、23 日外發跟蹤報告的受「2020 騰訊遊戲年度發布會」催化遊戲板塊【吉比特(+15.5%)、世紀華通(+15.0%)、遊族網絡(+14.8%)】等。
  • 一文讀懂什麼是北向資金
    來源:中盛華鑫諮詢從2019年以來,全市場最引人注目的資金就是北向資金。儘管北向資金在整個A股市場中的佔比較小,但其對A股股價走勢有明顯領先性,多次精準抄底讓其有了「聰明錢」的稱號,市場情緒的波動也逐漸受到北向資金流向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北向資金」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 基金收評|雙輪驅動,A股逆轉!科技、新能源車基金漲瘋了
    來源:一財網基金收評 | 雙輪驅動,A股逆轉!科技、新能源車基金漲瘋了 收評君復盤日記(2020年1月22日)科技+新能源車雙輪驅動,A股今日強勢逆轉!盤面回顧三大指數集體低開,盤面上僅有醫藥板塊飄紅。盤中發生大逆轉,醫藥板塊下跌,而以電子為代表的的科技股強勢崛起,深證率先翻紅。同時新能源車板塊也開始發力,各板塊紛紛跟漲。午後大盤延續強勢,逐步爬升,創業板指突破2000點,尾盤有所回落。
  • 北向資金/南向資金使用攻略
    來源:新浪財經什麼是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自滬港通、深港通的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實施後,我國金融學界以香港為界,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北向資金:是指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從香港股市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
  • 北京格雷資產張可興:警惕A股「漂亮50行情」港股或將成為中國最大...
    反觀A股,或由於科技板塊的公司受到外需收窄的影響,當市場上的資金很多卻沒有地方可以去的時候,消費、醫藥是相對最穩健的「避風港」,這就導致很多消費醫藥白馬股的價格和估值不斷被推高。張可興:美國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發生,美國本來就是多民族國家,種族歧視也比較厲害,但是這些遊行運動演變為劇烈、大型暴亂的概率非常小,所以目前來看對美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並不大。相較來看,疫情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失業)的負面影響更大,現在美國已經復工了,但是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擴大,而持續的時間越長,對經濟的傷害也就越大。
  • 雷根基金:全球進入「降息潮」 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
    來源:新浪基金雷根基金:央行降準、全球進入「降息潮」可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ü 國內央行政策央行宣布於3月16日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l 對港股打新中資美元債影響與利好全球指數下跌各行業受到重創,當下經濟環境下行,雖然短期內全球風險偏好下行導致海外資金流出港股,但未來港股的機會遠大於風險,港股市場已經出現了「黃金買點」,在全球負利率疊加優質投資標的緊缺的背景下,加上美股的估值有越來越多的信號顯示已經不便宜,大批中概股將更多的考慮將赴美上市轉而赴港上市
  • 港股科網股普遍打85折,A股風格大切換!發生了什麼?
    為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引導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線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意見,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或被認定壟斷!半導體板塊重挫居前,近期極具人氣的新能源車板塊跌幅緊隨其後,生物科技、軟體、發電設備、通信設備等熱門板塊跌幅靠前。(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新能源汽車股大幅回調,比亞迪盤股價尾盤逼近跌停,全天成交額超130億元。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北上資金通過深股通渠道賣出近12億元並買入8.8億元,合計淨賣出3.2億元。
  • 港股光伏太陽能板塊午後持續拉升
    【港股光伏太陽能板塊午後持續拉升】港股光伏太陽能板塊午後持續拉升,福萊特玻璃漲逾10%,保利協鑫能源漲
  • 新航空姐穿新鞋
    新的包頭鞋和有27年歷史的平底涼鞋,給人兩種不同的感覺,襯託空姐們不同的氣質。(早報照片)  同一個設計的鞋子穿了27年,新航空姐現在終於有了新鞋子。  從下個月開始,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們將會穿上法國設計師設計的鞋子,給乘客煥然一新的感覺。
  • 大盤站上3500點,百股漲停,但這些板塊接下來可能要回調了!
    看指數其實沒漲多少,但個股表現反而挺好,證券、銀行、保險這些大水牛沒漲,把資金都留給了市場其他板塊了,咱們A股太多了,4000多隻了,這周還有7家IPO,股票在不斷增加,新進資金卻沒見多。咱們還是不能太樂觀,外資似乎不太看好接下來開門紅行情的持續性,北向資金當天淨買入-5.42億,這是我們要警惕的。還有個異常的數據是南向資金淨買入了134億,大家經常關注北向,南向一般沒關注,簡單來說就是流向港股的資金,130多億的流入,在最近半年行情都是沒有的,難道港股最近要有大動作?
  • 艾德證券:長期市場機會大於風險 資金轉換短期板塊間繼續分化
    對於港股市場未來走勢,我們堅定看好市場長期走勢,但短期預計仍將以分化為主。   對於港股市場未來走勢,我們堅定看好市場長期走勢,但短期預計仍將以分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