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程式設計師這行能幹一輩子嗎?

2020-12-21 和訊

魚羊 蕾師師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已經超過35歲的C++,它的創造者現在在做什麼?

最近,69歲的Bjarne Stroustrup老爺子又出現在了公眾面前:

沒有退休,擔任摩根史坦利的Technical Fellow,並且仍在積極參與C++的開發。

相比於國外的大齡、高齡程式設計師,35歲程式設計師「天花板」,已經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梗。

程式設計師在內的網際網路工作者過年回家,恐怕也沒少被質疑這一行就是碗青春飯。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中國,程式設計師到底能不能幹一輩子?

「我肯定幹不了一輩子」

在「中國程式設計師能不能幹一輩子」的知乎話題下,很多人直接了當地給出答案:

不能。

原因很簡單:程式設計師面對的是一份高強度的工作,同時面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對於身體素質、學習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入行即焦慮,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在量子位與剛入職不久的程式設計師的交流中,就能明顯地感覺到這一點。

谷同學今年27歲,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當年,他在幾份大廠的offer中選擇了騰訊,從事算法研發工作。

但伴隨著這個令人羨慕的職業開場,焦慮感變成了生活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他對量子位說,這種情緒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同事們的工作能力都十分出色,讓人不由得有種優勝劣汰的緊張感。

二是工作強度真的很大,「晚上12點的北京,都見怪不怪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有點個人時間了,他也不敢放鬆——這會兒不看技術貼、論文,就沒時間去跟上技術更新的節奏了。

每天的工作都被生活裹挾,回家就想躺在床上睡覺。谷同學這樣自嘲,他也坦言,自己如今幾乎沒有什麼社交。

「我肯定幹不了一輩子,太累了,精神壓力也太大了。」

不過,談到轉行,谷同學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在他周圍,也暫時沒有可借鑑的前例——身邊35歲的程式設計師其實不少,主要都是leader級別,他們目前也並沒有要轉行的意思。

「先升上組長再說吧。」

「沒聽說有人轉行」

關於轉行這件事,入行接近10年的朱老師也說,「沒聽說過」。

昔日一起寫碼的同事,有人去了阿里,有人去了字節,有人當上了Tech Leader,有人還在一線開發。但總之,這群已經35歲或快35歲的程式設計師,「貌似沒有被優化的跡象」。

在朱老師看來,團隊裡經驗豐富的老程式設計師其實對開發效率影響很大,「新人搞不定的bug,老程式設計師可能看兩眼就知道問題在哪兒了」。

因此在負責團隊招聘時,朱老師本人並不覺得年齡是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指標,技術水平能不能達到團隊的要求才是重點。

唯一會讓朱老師感覺到年齡焦慮的,是「學不動」的問題:

是會有擔心,自己的技術能力突然就落後了。

不過,碼代碼的快樂會衝淡這種憂慮——作為一個主業是DevOps的程式設計師,朱老師最大的業餘愛好是遊戲開發和折騰伺服器。

談到自己的未來,已經邁過30歲門檻的朱老師說:

未來3-5年應該是不會失業的。如果時間拉長到10年20年,我比較擔心被AI取代了。

「可以作為終身職業,但需要轉型」

但必須承認的是,當前許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團隊,平均年齡都很年輕。

根據獵聘網數據,2019年1月-9月,全國網際網路行業程式設計師基礎畫像顯示,在年齡分布上,25-30歲的程式設計師佔比達到52.96%;35歲以上程式設計師僅佔6.65%。

工作年限分布上,工作經驗在3-5年的程式設計師佔到28.18%,5-8年佔26.86%。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僅佔11.7%。

大周是一家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公司的程式設計師,27歲,如今已成為項目組的Team Leader。

作為一個把程式設計師視作終身職業的從業者,他的危機感表現得更強烈一些。

在他看來,程式設計師作為終身職業本身是沒問題的,不過,將單純的一線開發作為長遠的職業規劃方向,恐怕並不合適。

和朱老師一樣,他認為「大齡」不是關鍵,關鍵是技術視野、框架理念能不能與年齡相匹配。

隨著執業年齡增長,遇到的業務場景隨之增加,了解的框架也會有所擴展,對各組件的理解都會隨著實踐加深,這樣的經驗是年齡小的開發人員所不具備的。因此經驗豐富的程式設計師其實更適合把握方向性的決斷。

但是一線開發工作要求程式設計師思維敏捷,對技術更新/迭代敏感,同時精力充沛以便快速處理多種突發問題。

必須承認,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思維敏銳性、學習能力都會有所下降,導致知識庫不可避免的固化。這對一線開發來說是致命的。

單純靠技術在業界立足的大佬,當然也不是沒有,但在大周看來,那只是金字塔尖上的少數人才能做到的。想要把程式設計師當作終身職業,更普適性的方法就是轉型。

因此,大周對自己的規劃是,在從事開發工作的前期儘量積累實踐經驗,加深對各項技術的理解,總結團隊項目在開發/迭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積累對業務足夠的理解認知,讓自己在未來既具備足夠的技術基礎解決一線開發問題,同時也有足夠的經驗處理團隊問題。

而這樣的想法也並非大周一人獨有。

周圍的一線開發人員均有帶團隊的渴望與需求。

「談論這個話題為時尚早」

谷同學、朱老師、大周等人的觀點,其實也是社交媒體上圍繞這一問題的幾種聲音的代表。

但相比於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焦慮,也不少網友認為,談論這個問題為時尚早。

知乎網友鄭天璣就指出,對於一個大部分90後還沒有30歲,一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搭建主力還是80後的時代而言,談能不能幹一輩子,真是太早了。

嚴格意義上講,80後90後還處在技術的積累期,這一代人甚至還沒有到集體厚積薄發,大量同齡人開始創造發明當下主力開發語言、開發框架的階段。

也有網友直接搬出了小學課本上的文章《小馬過河》:

小馬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不敢過去。

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蹚過去」。

而小松鼠說:「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

小馬自己過河試試才知道,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哪些公司對大齡程式設計師更友好?

35歲真的是程式設計師「天花板」嗎?程式設計師能幹一輩子嗎?

無論這樣的問題有沒有確切的答案,作為一個風頭正盛的行業裡那個不確定的「x」,程式設計師們都無法阻止它們在生活中被提起。

阿里巴巴CEO張勇同樣被阿里的同學問過這個問題:過了35歲,還能不能專心寫代碼?

據《人物》報導,張勇的回答是:

對於35歲以後立志寫代碼的同學,我120%鼓勵、支持、欣賞、敬佩,為你們創造條件。

另外,在接受量子位採訪時,AI獨角獸曠視聯合創始人、CTO唐文斌也曾對此表示:要尊重行業經驗。

而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化,或許也是時候從文化、機制上去探討資深程式設計師們的職業發展之路了。

所以,你如何看待大齡程式設計師們當前的處境?

在你的珍藏名單裡,是否有哪些節奏更適合大齡程式設計師,文化氛圍對大齡程式設計師更友好的公司?

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量子位。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在中國,為什麼35歲會是程式設計師的一道坎?
    事實也果真如此嗎?"我不可能一輩子寫代碼"嘗試著問了幾個身邊的程式設計師朋友關於他們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幾乎都無一例外地表示只會在現階段從事程序開發,對於未來還是希望能夠找一份穩定踏實的工作,即使工資收入比較低。
  • IT是程式設計師嗎
    程式設計師平時都做什麼?it是程式設計師嗎?這些疑問,小編一一為你解答。IT是什麼意思?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科技和產業的意思。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
  • 女程式設計師夢到自己男友劈腿,結果.....
    借錢  程式設計師甲:哎,借我點錢唄?  程式設計師乙:借多少?  程式設計師甲:1000。  程式設計師乙:行。哎,要不要多借你 24,好湊個整?  程式設計師甲:也好。又是借錢  程式設計師A:哥們兒,有錢嗎?  程式設計師B:有  程式設計師A:借我點唄?  程式設計師B:啊?你說什麼?  程式設計師A:借我點唄?  程式設計師B:不是,上一句?  程式設計師A:有錢嗎?  程式設計師B:沒有  程式設計師A:暈,程序重新請求一下,結果還不一樣了!!!!
  • 程式設計師一天工作量改了5行代碼,工作很輕鬆?
    領導安排張工跟進,接到任務,張工第一時間就是想重現這個問題,可是怎麼也復現不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從上萬行代碼中定位到問題所在,最後張工修改了5行代碼,問題解決了。這時已經快下班了。張工伸了一下懶腰,這時財務漂亮妹子過來了,找張工確認交通費用報銷的事情,見張工懶羊羊的。
  • 十佳新銳程式設計師 西安十佳優秀程式設計師發布
    作為全球程式設計師節的重磅環節,2020年第四屆全球程式設計師節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十佳新銳程式設計師、西安十佳優秀程式設計師並舉行頒獎儀式,旨在樹立行業標杆,發揮榜樣力量,鼓勵更多的企業和人才湧入這個領域。人才培養 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軟體企業在研發人才和研發資金投入方面不斷增長,培養了一大批程式設計師精英。
  • 程式設計師裝逼速成手冊(拿好不謝)
    能不用 IDE 就不要用,實在裝不了,無論 IDE 是什麼,一定要調成 DOS 或 linux 那種黑色背景的,給人一種你隨時敲幾行代碼,朝鮮的大浦洞飛彈就要射向白宮的感覺。牛逼程式設計師的桌面必須亂糟糟一大片。開發文檔,代碼,圖片混雜其中,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知道核心文件放哪了,進來商業間諜想偷都偷不走,但是需要指定文件的時候,自己分分鐘就能找到。
  • 這位 60 後程式設計師火了!
    第一位登上維密的中國超模劉雯,曾這樣吐槽時尚圈。她的煩惱,同樣存在於科技圈。和國內時尚圈相似的是,過去,國內開發者主要跟國外學技術。其中,GitHub正是程式設計師們的擁躉之地。不過,比起以往的觀摩,越來越多的中國開發者,開始在GitHub上大展身手。
  • 你需要程式設計師鼓勵師嗎?
    在很多人看來,每天重複著編程工作的程式設計師群體嚴重缺少社交活動,焦慮、煩躁、木訥也成了他們的代名詞。所以為了給公司程式設計師們帶來更多的活力,中國科技行業正在尋找更多程式設計師鼓勵師。不過這則廣告一經發出,就因涉嫌性別歧視和炒作受到了國內網民的大肆抨擊,最後阿里巴巴只能刪除招聘公告並向公眾致歉。確實如此,在很多人看來,「程式設計師鼓勵師」幾乎是與性別歧視等同掛鈎的。
  • 30多歲零基礎學編程,想當程式設計師,來得及嗎?不一定!
    「30多歲想轉行,零基礎學編程,來得及嗎?能找到好工作嗎?」這類問題,總是反覆出現。 本文便是我對這類問題的看法。不過,我把它拆分為3個更細的話題,如果你要閱讀,一定記得讀完全文。 1、30多歲,零基礎學編程,能學嗎?
  • 「一輩子不結婚,行嗎?」
    作者:蘇心來源:蘇心(ID:suxin98498)上個月,四十歲的單身女友和我有一搭無一搭地聊天,她突然問了一句:姐,我這輩子不打算結婚了
  • 1024程式設計師節,向改變世界的程式設計師致敬
    可是外界是這樣評論的:他們永遠短褲T恤人字拖;他們鬍子拉碴/頭髮繚亂、一副睡不醒的樣子;他們悶騷、沉默內向,不會說話缺乏情趣;他們大多身材纖瘦屌絲模樣…因此,程式設計師被貼了很多標籤:宅男、加班、高薪、悶騷、單身狗等等。但是程式設計師真的都是這樣嗎?
  • 程式設計師:我終於上綜藝了!!!
    天才程式設計師!這檔綜藝節目的畫風清奇到無以復加:別人家的綜藝錄製現場要麼是科幻風狂拽炫酷吊炸天、要麼是商務風高端大氣上檔次、實在寒酸簡陋也要找大牌明星來湊,然而,程式設計師的綜藝真的只在辦公室,佔四個會議室,用二十臺電腦就可以全部完成!
  • 程式設計師你需要鼓勵師嗎?
    在很多人看來,每天重複著編程工作的程式設計師群體嚴重缺少社交活動,焦慮、煩躁、木訥也成了他們的代名詞。所以為了給公司程式設計師們帶來更多的活力,中國科技行業正在尋找更多程式設計師鼓勵師。不過這則廣告一經發出,就因涉嫌性別歧視和炒作受到了國內網民的大肆抨擊,最後阿里巴巴只能刪除招聘公告並向公眾致歉。確實如此,在很多人看來,「程式設計師鼓勵師」幾乎是與性別歧視等同掛鈎的。
  • 程式設計師不會給產品取英文名被罵後懟領導:你行你上
    許多程式設計師可能都面對過這個問題:給產品起名字。為了給產品起一個能準確描述產品功能的,又好記的英文名字。許多程式設計師真是想禿了頭。因為有些產品確實是十分冷門,所以許多程式設計師都在取名時偏向於使用拼音。在論壇上有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只是因為我不會給產品取英文名。領導:辭退他!我自己來!
  • 如何有水平地調侃(羞辱)程式設計師?
    小編我玩知乎的時候,又看到了這樣的黑段子:如何有水平地調侃(羞辱)程式設計師?哈哈,當然這只是調侃,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是怎樣調侃我們的吧!知乎-本人已死智叟:你在幹嘛?愚公:我在移山啊!智叟:移山?你能移完嗎!愚公:我移不完,我還有兒子移,我兒子移不完還有孫子移,我孫子移不完我還有重孫子移。。。
  • 月薪22W:程式設計師禿頂失眠,你願意嗎?網友直呼,我可以住公司
    關於程式設計師,你的印象是什麼?格子衫,休閒褲,掛著一對耳機,背著雙肩包,很宅……嗯嗯,這好像是標配的程式設計師。
  •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程式設計師的
    程式設計師蘇享茂被前妻逼到跳樓之後,有新聞標題這樣寫:「救救老實人!饒了程式設計師吧!」在很多人眼中,程式設計師和老實人是可以劃等號的,這對程式設計師來說已經不知道是褒還是貶了。事實上,如果你以為程式設計師們都那麼老實巴交,不善言辭,那就大錯特錯了。
  • 程式設計師「離職小技巧」
    最近暢遊網際網路,發現一些離職小技巧,讀後,內心被深深的打動了但是細細的品過之後,發現對我們程式設計師不太適用。例如:都是妙計,但是咱程式設計師不好學。然後難不倒我,我又學來了下面 6 條建議。『縱橫職場秘籍』Leader 說 「辛苦了」,你就回「你也別閒著,幫我倒杯水」,表示對領導關懷的認可。
  • 離職程式設計師交接工作被同事懟:每一行代碼都必須講清楚,不然投訴
    在不少行業或是公司中,離職都要完善好交接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接替工作的人順利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從而把對公司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是義務。而在職業論壇上有這麼一則帖子,講述的就是一位程式設計師,他在離職交接工作時出現了一些小插曲,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腕力球簡直就是程式設計師的「改命救星」,這兩種玩法你知道嗎?
    腕力球簡直就是程式設計師的「改命救星」,這兩種玩法你知道嗎?對於腕力球,可能你已經聽說過了,作為一個價格不到3位數的隨身健身用品,很多人更喜歡把它當成一個玩具。然而這個玩具卻有2大重要的作用,對於程式設計師這樣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上班族堪稱「改命神器」,在沒用過之前,你肯定感受不到它的好。首先它作為一個需要手腕晃動才能運作的東西,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幫助你活動手腕和肩部部位,這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自我按摩。